紀曉嵐與乾隆皇帝的典故精選

紀曉嵐與乾隆皇帝的典故精選

  引言;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觀弈道人。紀曉嵐享有“鐵齒銅牙”之稱,相傳常常在言語得罪乾隆,卻因有一副三寸不爛之舌也乾隆無可奈可。下面是小編收集關於紀曉嵐與乾隆皇帝的典故,歡迎大家閱讀。

  巧言釋褒貶

  紀曉嵐常在皇帝面前揭和珅的短兒,弄得和珅好不尷尬。乾隆也是有意偏袒和珅,總是找個機會捉弄紀曉嵐。一天,乾隆在批閱奏章時,忽然發現一件參劾紀曉嵐的奏摺。奏摺上說,紀曉嵐寬於治民之說是有意收買人心,博取虛名,不如和珅嚴刑峻法,斂財富以利國家,堪稱治世能臣。乾隆看罷,眼前一亮,心想,待我逗一逗紀曉嵐,看他如何分解?

  次日早朝,議罷政事散朝時皇帝把紀曉嵐與和珅這對兒逗口冤家留下。他先對紀曉嵐說:“紀愛卿,你天天說和珅如何*詐,如何貪婪,群臣如何憤恨,敢怒而不敢言,還說天下皆曰可殺,可是你看看這個奏摺,有人稱和珅是治世之能臣,而你紀曉嵐只不過是好圖虛名罷了。”

  紀曉嵐接過奏摺,用眼一溜就放在龍書案上,和珅連忙抓到手裡,一邊看,一邊得意洋洋。“紀曉嵐,你還有什麼話說”乾隆故意敲山震虎。

  和珅在一旁奸笑:“皇上,其實臣也沒有奏摺上說的那麼好,只不過為皇上盡職盡責,盡心盡力而已。至於紀曉嵐嘛,嘻嘻,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可也不至於罪大惡極。我看皇上就開恩留下他這條小命,料他一條小泥鰍也翻不了大船,把他削職為民也就算了。”

  紀曉嵐微微一笑:“啟稟皇上,臣有話要說。”

  “說吧!”乾隆把臉一黑。

  “臣雖下愚,亦知世間萬物,紛繁複雜。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有人奏稱和大人為能臣,並詆譭臣下,不足為怪。譬如春雨如油,農夫喜其潤澤,而行旅之人則惡其道路泥濘;月光皎潔,佳人悅其舒朗,而盜賊則惡其光亮。上天尚且不能盡如人意,何況臣乎?至於和大人之能,臣亦明瞭其中道理。大糞臭汙,其質倒可肥田;烏龜醜陋,皮肉卻能延壽。”

  和珅聽了,自然氣得咬牙跺腳,指著紀曉嵐的鼻子:“你,你,你——”乾隆哈哈大笑,心中暗想,這個紀曉嵐,言語雖然尖刻。釋辯倒也得體,舉例妥帖,終是機智敏捷,於是趕緊圓場:“兩位愛卿,不要鬧了,你倆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朕需要你,也需要他,一個也不能少,望你們能攜起手來,共保大清江山。

  君臣下江南

  乾隆一生多次去江南巡遊。乾隆下江南的真正意義除實地考察一些民情外,更主要的便是遊山玩水。因此在扈從官員中,少不了紀曉嵐、劉墉、袁枚等文人雅士們開心湊趣,開心解悶,而每次下江南都能給後世留下一些可資談笑的風流佳話。說話這年,乾隆皇帝在宮裡住得煩悶,又想出來走走,決定再次下江南,隨行人員中依舊有紀曉嵐、袁枚、和珅等人。出得紫禁城,拋卻宮中的繁雜事務,立刻覺得神清氣爽,格外舒暢。不多時間即到了通州。乾隆打起轎簾一看,通州道路寬暢,行人來來往往,車水馬龍,一片熱鬧景象。立刻來了興致,召紀曉嵐至轎前說:“紀愛卿,通州乃京門首驛,一派繁華,你可知江蘇也有一通州,也是交通要道,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紀曉嵐一聽,知道乾隆無意中出了一個上聯,要自己對下聯。剛出京,可千萬不能掃了皇帝的雅性。可這個上聯說的巧,下聯很難對。紀曉嵐往路左右一瞅,看到有好多當鋪,便有了主意,說:“萬歲,你瞧這路東西兩側,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乾隆一聽,說:“紀愛卿果然名不虛傳,此聯對得即景生辭,自然天成”。隨後君臣一行棄馬登舟,沿著京杭運河興致勃勃地繼續南行。

  來至滄州地界,遠遠看到運河東岸有一寺院,飛簷斗拱,亭臺樓閣,氣派宏大。乾隆說:“紀愛卿,到了你老家滄州了,這是什麼寺院如此恢弘?”

  紀曉嵐馬上回答:“啟稟萬歲!此乃滄州名剎的水月寺。”

  乾隆說:“水月寺,好啊!紀愛卿,我有一聯,你何不對來?”

  紀曉嵐說:“請皇上賜聯!”

  乾隆吟道:“水月寺魚遊兔走。”這個上聯看似平常無奇,實則構思巧妙,水中有魚,月中有兔,月映水中,兔伴魚動。又是本地風光,現成之景。

  紀曉嵐聽後,略加思索,便說:“山海關虎躍龍飛。”山海關對水月寺,虎躍龍飛對魚遊兔走,而且山中有虎,海中有龍,山海關本身又依山傍海,上下呼應,自然貼切,乾隆聽後拍手稱妙。

  君臣一行過了長江,大自然也換了個天地,一改江北遼闊粗獷的面貌,處處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乾隆不住稱好。

  這時江南大才子袁枚上前說:“萬歲,我們南方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稱是。

  紀曉嵐上前說:“袁大人,你們南方雖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但我們北方有一天一地一聖人。”

  乾隆聽後說:“紀愛卿真是厲害,連開玩笑也不讓過。”說完三人哈哈大笑,繼續前行。

  到了杭州,已是黃昏時分,君臣一行下榻行宮。 第二天一早,暢遊西湖。西湖的早晨別有一番景緻:四周嫋嫋的炊煙,湖面上一層薄霧,水中的.紅鯉成群結隊地游來游去。遠處有一艄公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划著小船,唱著漁歌,悠哉遊哉,自得其樂。見此情景,乾隆興致大增,問到:“眾位愛卿,誰能就眼前景象用十個‘一’字做一首詩?”話音落後,沉默了很長時間,無人答話。 乾隆說:“論文才,有‘南袁北紀’之說,袁愛卿先說說看。”只見袁枚搜腸刮肚,一臉的木訥,說:“萬歲,微臣愚鈍,一時想不起來。” 乾隆說:“那紀愛卿呢?” 其實紀曉嵐早就想好了,只是一路上出盡了風頭,這次不願佔先罷了。聽到皇上欽點,才輕輕吟道:“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艄公一釣鉤;一拍一呼還一笑,一人獨佔一江秋。”吟罷,大家一數不多不少,正好十個“一”字,乾隆讚歎到:“論才華還是紀愛卿勝大家一籌啊!” 到了湖心,但見紅蓮映日,綠葉接天。船兒輕輕劃過,一隻青蛙從水中跳到一個荷葉上。 這時一直悶悶不樂的和珅詭秘一笑,心想紀曉嵐一路上算是風光夠了,這次我也要在皇上面前露一手,捉弄捉弄他。於是指著剛剛跳起的青蛙對紀曉嵐說:“出水蛤蟆穿綠襖。”紀曉嵐時任侍郎,著綠色官服,和珅此句是把紀曉嵐比作蛤蟆加以戲弄。

  紀曉嵐聽後,立刻面帶微笑地說:“和大人,落湯螃蟹罩紅袍啊!”和珅當時為尚書,著紅色官服。紀曉嵐回敬的這一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把和珅比作橫行霸道的螃蟹,暗含譏諷。眾人聽後都忍俊不禁,大笑不止,弄得和珅面紅耳赤。

  君臣等人一唱眾和,妙語連珠,氣氛高漲,時不時地傳出一陣笑聲。不覺已到傍晚,豔紅的晚霞照在湖上,波光鱗鱗,樹影倒立,給美麗的西湖增加了一層誘人的光環。

  突然,一隻白鶴長嘯一聲飄然飛過。乾隆本來興猶未盡,見此情景,臉上更是流光溢彩,起身道:“紀愛卿,朕要你以此鶴為題,做詩一首助興。”

  紀曉嵐哪敢怠慢,上前吟到:“萬里長空一鶴飛,硃砂為頂玉為衣。”

  剛吟到這兒,乾隆靈機一動,指著遠去的黑點說:“紀愛卿,你說錯了,那鶴明明是黑色的。”

  紀曉嵐微微一笑,接著吟到:“只因覓食歸來晚,誤入羲之洗硯池。”

  乾隆和眾大臣一聽,都為紀曉嵐的靈活機智讚歎不已。

  後來,乾隆遊錢塘江邊之六合塔時,又出一聯:“寶塔六七層,四面東西南北。”紀曉嵐以“憲書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對之,再次博得了乾隆的歡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