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描寫三峽的好句子
有關描寫三峽的好句子
1、水上人家在龍進溪水與長江的交匯處,幾隻古帆船迎風而立,小漁船撒開了漁網,初峽亭精巧別緻。在近溪的一邊,一道水壩已築起,截住了清幽的龍溪水,使 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綠,林木蒼翠,斑駁滄桑的龍溪橋橫跨其上,幾隻小漁船靜靜地泊在橋下,“龍溪橋下春波綠,驚鴻照影來”,如夢似幻,令人如痴如 醉。
2、這一切都是因為在今天的三峽中有一個叫“三峽人家”的地方,三峽不在只是鮮活於歷史和傳說之中,三峽人家以他自己的理解為我們儲存下來,曾經的三峽中 那些人那些景,那些故事和夢想,有了三峽人家,古來的三峽有了新的家,在加上美酒和美女,漫長和寂寞的日子就變得不那麼難受了.你問,山長水闊知何處,我 說,那些來自三峽人家的歌章,一如一朵花瓣開發在我們心裡。
3、離開九畹溪,重回到遊輪上,行船進入西陵峽。西陵峽原為三峽最險處,峽中礁石林立,浪濤洶湧,兩岸怪石橫陳,灘多流急,峽北的秭歸為屈原的故鄉、相 鄰有漢代王昭君的故里。三峽水庫建成後,西陵峽已今非昔比,江中千帆飛馳,兩岸橘林遍坡,黃綠相映,碩果累累,峽風陣陣,醉人心扉,奇險的景觀與悠久的人 文歷史令人留連忘返。
4、記憶中的長江三峽是李白眼裡的"朝辭白帝彩雲間",是劉白羽眼裡的壯麗山河,是餘秋雨眼裡的苦旅文化……懷揣著這些陳年的記憶,帶著一顆淡淡的詩心,我走近三峽。
5、溯水而上,江風習習,宜昌在夜色中漸漸飄渺。遠處的燈火,在秋夜裡閃爍著清涼。此時,誰還會在乎那些紛擾的往事?誰還會牽掛那些迷途的芳草?惟有月 光,悄悄地在崇山峻嶺裡躲藏。偶爾有氣輪從上游而下,射燈牽引著視線,江岸的峭壁不時令我驚喜,原來這裡就是西陵峽。被夜色掩隱的西陵峽,我只能用想象捕 捉它的模樣。
6、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而 得名。如今世界著名的三峽大壩就建在西陵峽中段的秭歸縣三鬥坪,這裡距離宜昌市區43公里,距離葛洲壩38公里。越往西去,夜越深沉,漸漸就能感覺到江風 的寒意。我倚在船尾的欄杆上,任憑冷風吹拂,任由想象馳騁。此刻,應該已是在姊歸縣境內了吧。屈大夫那高潔的魂靈是不是還在這夜的深處逡巡呢?魂兮歸來, 就在這渺渺的煙水之間,就在這默默的峻嶺之間,就在這悠悠的嚮往之間……那高綸崢峨先生,揹負著雙手,腰懸著佩劍,正高昂著頭顱,莫不是在詰問蒼天?"冥 昭瞢闇,誰能極之?……"誰能極之,惟時何為?"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何方,心將何放,時將何遠?……歸去來兮,時間會隨著這滾滾的江水而去。隨同而去 的是幽遠的思緒,它註定要穿越歷史的長河,註定會看到昭君從這裡踏上征程,來到繁華的.長安,她稍作停留,然後又西出陽關……隨同昭君出關的鴻雁,它為何頻 頻回頭,它是在留戀那幽咽的簫聲嗎?一曲陽關三疊,兩滴幽幽清淚,三番四次思量,終歸會成為一段芳香而沉重的往事。歸去來兮,此刻昭君的魂魄是否已經迴歸 故里?
7、過了三峽的最險處瞿塘峽口,眼宇豁然開朗,卻見一注陽光直直的打在左邊的峭壁上。右面峰頂被反射得魚鱗般發青,水天一色,鐳射發亮。船衝過八公里長的瞿塘峽,時間已是八點三十分了,我們也早已被攝入了一片金黃的光暈之中。
8、進入衝口,沿著龍進溪邊上一級一級石階往裡緩行,方知這密林裡的小溪卻鑲嵌了三峽人家的一幅幅民間風俗畫:在潺潺流水中緩緩轉動的水車和漂流的竹排,山崖上嬉戲覓食的猴群和山腳下空空的猴舍,身背揹簍的三峽漢子和緊貼在峽谷高高吊腳樓上傳來的土家婚禮表演以及動聽的“娶親”鑼鼓······看著,聽著,亦步亦趨,漸入佳境,展現在我們眼簾的是一幅幅恬淡而永恆的峽谷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