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愛國詩

杜甫的愛國詩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杜甫的愛國詩,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杜甫的愛國詩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愛國詩賞析:

  一、杜甫愛國憂民情懷的形成

  在杜甫的詩歌中,尤其是其晚年時期創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呈現出真摯而深厚的愛國情懷,充斥著人道主義精神的憂民情懷。這一切都源於詩人坎坷的際遇。尤其是在安史之亂以後,社會更加動盪,國勢由盛轉衰。杜甫的生活也被打破,漂泊於江湖。此時,杜甫接觸下層貧苦民眾的機會更多了,他也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對社會不公和黑暗的批判,但是更多的是對國勢的擔憂,是對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杜甫和很多傳統士大夫一樣深受孔孟“仁愛”思想的影響和薰陶,受到屈原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影響等。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杜甫的愛國、憂國情懷得以形成。杜甫的生活經歷是其愛國憂民情懷形成的最為主要的因素。杜甫的`一生可以劃分為成長及南北漫遊時期、長安覓官時期、離亂為官時期、蜀相漂泊時期等共四個時期。我們將更加關注其安史之亂之後的蜀相漂泊時期,這一時期是杜甫的晚年時期,也是其詩歌創作的頂峰時期。在這段時期內,杜甫不停地逃亡和漂泊,居無定所。這樣使得其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忍,目睹了國勢的衰敗,目睹了百姓的離亂之苦。雖然,在這一時期杜甫也時刻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正是這樣險惡而豐富的人生經歷為杜甫的詩歌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

  逃亡途中,杜甫途經石壕村、新安道等地。他親眼看到的是國家的破敗和滿目的瘡痍,他也目睹了官府抓丁的場面,聆聽了新婚少婦送丈夫出征時的哀輓哭訴。因而,其詩情澎湃,就創作了“三吏”、“三別”等代表作品。詩人“長安十載乞食”,以及大半生的流離顛沛等使得他對“儒家”忠君濟事思想也有了更為深入的體味,其愛國情懷和憂民意識在詩歌中有了更沉鬱、深刻的體現。

  二、杜甫愛國情懷的內涵

  杜甫的詩歌中,既有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也呈現出出仕與報國的抱負。而這也正是詩人愛國情懷的體現,是其具體內涵的再現。杜甫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受到了儒家思想的薰陶。他的人生願望也是出仕報國,大濟蒼生,實現國泰民安的理想生活狀況。他也幻想自己能兼濟天下,實現“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

  青年時期的杜甫信心滿懷並不懈努力。但是,考場不利,未能如願。杜甫在這樣的打擊下並未沉淪,而是選擇留在長安來尋找被賞識和重用的機會,多方請求舉薦,“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是其這段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們知道,最終他透過向皇帝和貴人的獻賦、投贈,得到了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樣的小官,其政治抱負初步實現,且努力工作爭取實現自我價值,報效國家。

  一直到安史之亂爆發,杜甫潛逃到鳳翔,出任左拾遺。雖然其年華易逝,然而其尋找報國之坦途的雄心未泯,其大濟蒼生的理想以及報國之志盪漾於胸。雖然當時殘酷的戰爭、顛沛流離的生活以及黑暗的朝政等使其一生壯志未酬,“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健兒寧可死,壯士恥為生”等詩句也都體現了其壯志難酬的情感。但是,杜甫雖壯志未酬然情緒高昂,其愛國情懷普照人間。

  此外,他透過其作品也表達出對統治階級的無情揭露和不滿,如“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等詩句,但更為主要的還是體現其對民眾生活的關注、關懷和同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愛國情懷的抒發。尤其是在其組詩代表作“三吏”、“三別”中有著更為清晰的體現,而所有這些共同構成了杜甫的愛國憂民情懷的內涵。

  三、杜甫愛國情懷在“三吏”、“三別”中的體現

  杜甫晚期組詩代表作有《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以及《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尤其是“三吏”、“三別”集中體現了安史之亂後國勢的衰敗和百姓的悲苦生活,詩歌中充斥著詩人對國勢的擔憂,對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和憐憫,集中體現出詩人的愛國、憂民情懷。如《新安吏》中所寫:“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以及“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而在《石壕吏》中,“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 二男新戰死。”得知“一男”暫且生還,而“二男”卻剛剛戰死,該喜抑或該悲啊?正如仇兆鰲在《杜詩詳註》裡說“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從軍。今驅盡壯丁及於老弱。詩云三男戍、二男死、孫方乳、媳無裙、翁逾牆、婦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孫、姑媳慘酷至此民不聊生極矣!”杜甫對戰爭給百姓帶來的極度痛苦生活充滿著憐憫和同情。而在《潼關吏》中,詩人先是整體上介紹並概括了唐軍加緊修築潼關的景象,之後在與潼關吏問答中,指出了“修關”,“還備胡”,暗示了三年前的潼關失守一事,寫出了詩人對戰勢的不可預料的擔憂。但潼關吏“胡來但自守”的決心以及“艱難奮長戟”的英雄氣概,呈現了潼關將士的報國情懷。詩人並沒有忘記“前車之覆”,希望潼關吏能汲取教訓,表現了詩人的沉痛抑或是悲憤之感。而這些情節和詩人情緒、情感的變化都能向我們呈現詩人對戰勢的關心,對國勢的擔憂,呈現了其濃濃的愛國主義情懷。

  另外,杜甫在《新婚別》中讚揚了新婚之婦的深明大義,寫到新娘鼓勵愛人參軍,她說:“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戌行。”這裡就真切地呈現了詩人的一種認識,新婚固然可喜、可貴,然而在與國家利益相沖突時,還是應該“舍小家”,而保“大家”,不只是顧念“小家”的歡樂,更應該認識到“有國才有家”。而這也正是杜甫的偉大愛國情懷的真實再現。正如研究者所說,“熱愛祖國使得杜甫雖同情人民的兵役之苦,但是仍含著眼淚去勸勉人民摒棄這些痛苦,去承擔兵役、效命疆場。”再如《垂老別》中,老戰士子孫陣亡殆盡,而老妻又缺衣少食。老戰士並沒有因此而選擇退卻或是逃避,而是憤然投軍。這一個老翁是多麼的正直豁達,又是多麼的大度、愛國啊。杜甫藉助這一形象來呈現其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保家衛國,人人有責”。正如王嗣在評論“三吏”、“三別”組詩時:“非親見不能作,他人雖親見亦不能作。公以事至東都,目擊成詩,若有神使之,遂下千秋之淚”。杜甫在這組詩中更為主要的是表達了對民眾生活的同情,同時也洋溢著愛國情懷。如《垂老別》中的“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詩人對戰爭造成的國家的破敗是多麼的痛心疾首,這種情懷是多麼的難以自抑。再如《無家別》中,“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這戰後的鄉村的荒涼和悽慘和戰前這裡的其樂融融和富有生機會形成鮮明的對比。進而呈現出詩人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對國勢的擔憂等,而這一切都是其愛國情懷的呈現。

  四、結論

  總之,杜甫的詩歌,尤其是其“三吏”、“三別”呈現出詩人對國勢的擔憂和對百姓悲苦生活的同情,更為主要的是呈現給我們以願“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的可貴的愛國情懷和憂民情懷。正如聞一多先生對杜甫的評價:“四千年文化中最莊嚴、最瑰麗、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