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端午節手抄報內容

中國傳統端午節手抄報內容

  端午節到了。放一把湘風楚韻,和幾縷夏日熱情,青枝綠葉包裹,楚辭漢歌煲蒸,艾葉雄黃調配。好了,粽子熟了,再搭一份千年濃濃祝福。

  中國傳統端午節手抄報篇一:端午節趣聞

  古代皇室生活奢靡。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清朝乾隆皇帝過節吃粽子的場面,就足夠有排場。

  乾隆年間,端午節要擺粽子供、設“粽席”,表示人與神共同享用美味粽子。端午節當天,宮中幾乎不吃別的東西,用膳全部是吃粽子,所以叫“粽席”。普通人吃粽子,一次吃上三兩個已足夠,乾隆皇帝面前卻要擺上一千餘個粽子,供他享用。據乾隆十八年的膳單記載,當年乾隆皇帝膳桌上足足擺了1276個粽子,堆起來像小山一樣!另外,皇后桌子上也要擺上400個粽子,其餘人等如皇太后、妃嬪等,待遇則要差一截,他們的桌子上一共擺了650個粽子。

  這樣算下來,端午當天清朝皇宮中單是擺上桌的粽子,就足有兩千多個。再加上祭祀拜神用的粽子,供文武大臣們食用的粽子,以及分給太監宮女等的粽子,這一天宮中的粽子消耗量極大。以致宮中的御膳房都忙不過來了,不得不從別處借調幫廚的人,夜以繼日地趕工包粽子。

  不僅如此,為了博得乾隆皇帝的歡心,廚師們還要絞盡腦汁開發新品種的粽子。從節日前10天起,廚師們就開始精心設計研發新型粽子,從外形、大小,到餡香選料等等,無一不考究。直到新開發設計的粽子獲得了乾隆皇帝的滿意批示,廚師們心裡的一塊石頭才能落地。對於精製的皇家米粽子,乾隆特意寫詩評價:“粽席蒲觴苓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稱讚宮中粽子獨特的風格和味道。

  吃粽子前,一般還要做一些小遊戲,“親教宮娥群角黍,金盤射得許先嚐”,即把許多粽子放在一個大盤子裡,讓人們站在一定的範圍內,用小角弓射,射中哪隻就先吃哪隻。用膳時,皇帝要喝菖蒲酒,賞眾人喝雄黃酒,皇帝使用的是帶有“艾葉靈符”紋飾的餐具。膳後用的茶果,是桑葚、櫻桃等適時的`鮮果。

  過端午節,宮中還有許多活動,例如演屈原沉江應節戲、圓明園福海內賽龍舟,以及端陽賞賜、各地進“端陽貢”等。乾隆賞的多為紗、葛、扇子、香餅、香包、香袋、宮珮等物件,還賞紫金錠、蟾酥錠、鹽水錠這些避暑藥品。這些雖非至寶,但也都是精細珍貴的好物件。

  乾隆皇帝對端午節格外重視,曾下諭旨宣稱:以後每年五月一日起掛五毒荷包。因此,清朝皇室的端午節其實從五月初一就開始了,直至初六結束,一連5天慶祝。初一至初四這幾天,乾隆每日早晚膳用的粽子就有兩桌,每桌8盤,共計388個粽子。端午節這天,乾隆皇帝的穿著打扮也有講究。乾隆朝冠上戴艾草尖,身穿藍棉紗袍、紅青棉紗繡二色金龍褂。另外,還要拴龍舟大小荷包和五毒小荷包。皇后、皇太后及宮中女眷頭上戴五毒簪、艾草簪,或綢布制的老虎簪。

  中國傳統端午節手抄報篇二:端午節掛艾草習俗的由來

  傳說,在遠古時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來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在經過了幾天幾夜以後,神仙終於勝利了。水怪答應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那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讓神仙做法砍死。神仙答應了,他們就說好,只要在牆上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屬於神仙,沒有的,那就歸水怪所有。

  到端午的時候,水怪乘著浪頭來了。當浪來到一戶戶人家的屋簷下的時候,水怪總會看見這人家屋簷下掛著一束象寶劍一樣的艾草和菖蒲,跑了許多的地方,只淹了一些沒人住的空房子。最後,天黑了,水怪只好悻悻的回去了。

  原來那天決鬥後,神仙就把手中用來做寶劍的艾草和菖蒲灑到了人們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景。後來,到了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就會在自己家的牆上掛一些艾草和菖蒲,來嚇退水怪,以此來儲存自己的房屋和財產。

  中國傳統端午節手抄報篇三:端午之惡日傳說

  民俗專家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端午節最早是作為"惡日"來過的,從唐代開始,人們才逐漸把端午節當成佳節良辰來看待。 據山東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張勃介紹,一般認為,端午節的形成源於古代的避"惡日"。端午日與夏至日臨近,這一時期,陽氣最盛,各種蚊蟲出現,而且時逢"重五",五是陽數,重五也有"極陽"之意。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陰陽和諧,對於這種陽氣極盛的日子一般認為不吉利,惡癘病疫多氾濫,於是形成"躲午(五)"習俗,後來以訛傳訛,遂成端午。

  端午的很多節俗都是圍繞祛邪避邪展開的,如喝雄黃酒、插艾草、掛菖蒲(菖蒲葉子像劍,取祛邪之意),還有給孩子系五色絲繩,戴祛五毒的肚兜,縫裝有香料的荷包等,以達到祛邪、祛蟲的目的。

  據考證,龍舟競渡最早也與祛邪有關,人們透過某種儀式把邪氣放在龍舟上,開展競渡,看誰送得快、送得遠張勃說,端午最早因節令而形成節日,更多和氣候變化聯絡在一起,從魏晉時期,端午開始和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這給節日注入了文化內涵。由於人們對屈原高潔節操、偉大人格的認同,屈原與端午節之間產生了某種互動關係:端午節因屈原有了更為豐富的節日內涵,屈原則由於端午節而被人們不斷地記起,不斷地懷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