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禽蟲十二章》之七全詩鑑賞

白居易《禽蟲十二章》之七全詩鑑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

  《禽蟲十二章》之七

  白居易

  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交爭蝸角中。

  應是諸天觀下界,一微塵內鬥英雄。

  ①螟:古代傳說中一種極小的蟲,它築巢於蚊子的'眉毛上。

  ②蠻觸句:《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後世因稱以細故而引起的爭端為蠻觸之戰。

  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交爭蝸角中。

  原詩是一首七絕。這兩句是說,因微小的細故而互相爭鬥,如在“微塵內鬥英雄”,毫無意義,毫無價值。寓言喻義,富含哲理,發人深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