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藝術史》心得體會

《世界藝術史》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世界藝術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藝術史》心得體會1

  很多人認為神聖的幻覺是藝術,而福爾對藝術的定義是“和諧的最崇高、最富表現力的形式,是仰仗對物質和智慧的厚愛來證實它的一致性的生動形式。”我對藝術的見解卻又停滯在一個領域中,所以,我不知道如何去闡述這套《世界藝術史》,它捕捉的層面,已經跨越了我所瞭解的資訊點上。此刻,我不是一個書評人,我僅僅是一個學習的讀者。

  藝術概括生活,它用言語捕捉我們周圍的表象,它返照人,也呼喚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藝術世界史》其作品篇幅之浩瀚,構思之宏偉已能窺見幾分。艾黎·福爾的文筆很驚豔,用法國人獨具的情感文字,去描摹藝術史,是很奇妙的搭配,這本書散發著詩意,且也在不斷的再版,他的努力慰藉了與之同時代的人,也寬慰了遺忘藝術史卻想捕捉藝術的人們。

  福爾的文筆精簡,像慢慢渲染的國畫,可以聽見先哲的沉思,山野的鳥鳴,甚至是夜晚的寧靜。

  在史前藝術中,我們能感受到征服的慾望,當原始人用幾條簡略的線條把野獸的姿態和形象捕捉下來時,藝術誕生了。在洞窟藝術中,我們都能找尋到那些構圖沉穩,飄逸起伏的景緻,像雲紋錦緞,像阿爾塔米拉壁畫,這些充滿生命力的色澤,越加顯現出不同的韻味。

  作者的文字代入感很獨特,他把人與人,人與森林,人與野獸的接觸,都一一靠攏,把解體文明和新生文明的過渡,再一次解析。

  艾黎·福爾所說,“我所構思的藝術史不是經由準確無誤的詩意的移植,而是透過儘可能栩栩如生的詩意的移植完成的,它是由人類建構的造型詩章。”藝術不是複製的工藝品,它更多是人類對藝術的理解,他在神廟中,有一段這麼描述,歲月對待神廟就像對待大地一樣,歲月把雕像、色彩從神廟懷裡奪走,同樣地,歲月也讓森林沉入大海,讓高山蓋滿沃土,讓山泉乾涸,聽任神廟被付之一炬,留下一片廢墟,在廢墟旁紅棕色的野草下,到處是裸露的焦土。80萬個炎炎赤日烘烤著神廟,隨著太陽西沉,神廟便被沉浸在燦如烈焰的漫天紅霞中。

  這段無疑把神廟的和諧之美,溢了出來,即便它早已破敗不堪,他依舊用他的筆觸去修飾雕琢那裡的美,彷彿它沒有廢墟的痕跡。

  我想藝術就是大腦中迸發的構思,是考古者對現存文物的描摹,甚至是對遠古的一種謳歌,在人類的曙光中,我看見了菲迪亞斯中給我們帶來的慷慨情緒,甚至是普拉克西特利斯與之不同的感受。那些青春的軀體,都傳遞著聖潔和理想。

  艾黎·福爾從原始人開始定位藝術的起源,用八個章節寫了藝術發軔,也用八個章節寫了東西並進,這些藝術的步伐從遠古到東西方,一步步遞進,他把不同時期的圖片去貼近歷史,用自我情感的文字,去裝飾藝術的真實和聯想,有人也責備福爾的藝術史不像藝術史,更像一篇謳歌的詩篇,但我個人覺得藝術除了時間,它本質是一樣的,就像作者認同它是詩意的移植,由人類建構的造型詩章。他不拘於章法,他只求那份隨性,所以,這本書傾向性明顯,那些工藝裝置的不斷改進,道德範疇和美學範疇的融合,讓這些影響相互交雜,它的積極性是可以遇見的。

  《世界藝術史》這本書影響了數人,我也是其中一人,我沒有看完,也無法看透。我覺得每一個感受美的人都能從中感受到一股濃濃的詩意。

  《世界藝術史》心得體會2

  藝術通史閱讀對於提升公眾的審美素質,引領公眾的人文關懷,對於吸收人類文化藝術的優秀成果,激勵當代的藝術創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一般讀者層面,需要史料更加翔實的讀本以開闊眼界;在專業讀者層面,需要了解西方藝術史學新的成果以深化學術研究;在普遍興起的大學藝術史課程裡,更需要一本牢靠的藝術通史著作以資參考。

  20世紀80年代,一些西方的藝術通史著作被引進到國內,有的過於專門化,有的又過於簡略。同時,我國學者編寫的世界藝術史著作,或是藝術部類不全,或是隻限於某個地域。而修·昂納和約翰·弗萊明合著的《世界藝術史》改變了這一狀況。此書從1981年第1版問世以來,便以結構的完整、資料的新穎和見解的縝密成為各類藝術史中學術質量上乘的版本,受到西方藝術史學界的普遍好評,被國際學術界譽為資料最新、累集最完整的藝術史通史。

  《世界藝術史》全書以“世界史”的視角涵蓋全球,以時間的先後順序為經,寬廣的地理全景為緯,將大量的材料予以貫串重組,以求體現藝術作品和現象在歷史時空中的原貌,勾勒出藝術歷史起承轉合的脈絡,並在強調藝術創作與社會發展之間指涉關係的同時,注重藝術本身形式內容的變革興替。內容直到20世紀的錄影藝術,書中涉及繪畫、雕塑、建築、攝影等各藝術門類,另外也包括絲織、錢幣、陶瓷、鑲嵌、印刷、金銀器等工藝美術與設計等藝術內容,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世界藝術史的發展歷程。

  《世界藝術史》與其他版本的世界藝術通史相比,有以下幾方面特點值得注意:首先,作者以“世界”為視野的歷史寫作理想顯得更加突出,貫穿在歷史敘述中的.整體觀和有機觀更加明確。長期以來,在西方學者的“世界”藝術史著作中,以西方為中心或以“西方”代替“世界”的歷史觀念往往居於主導地位,西方之外廣闊地域的藝術史現象往往未被納入研究領域或語焉未詳。東西方世界都有著悠久的文化,各國的藝術史共同組成了璀璨的世界藝術史。

  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在書中對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拉美各國各地區的藝術都給予了一定的筆墨,全書體現出權重平衡的客觀性,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其次,本書作為通史,在時間跨度上做了最大努力,上起人類文明的開端,下至20世紀的尾聲,史料中收入了大量的專題、個案和最新的藝術現象,使得此書有了一種貼近現實的姿態。可以說,它既是20世紀藝術史界的掩卷之作,又是藝術史走向新千年的提示之作。再次,在歷時的敘述模式中,作者執意營造了讀者可知可感的空間,透過背景介紹、概念探析、原典與文獻這些烘托“正史”的精彩板塊,是歷史更加立體起來,讓讀者能夠在閱讀中結合影象,獲得更為深入的知識,也可以探究閱讀中生髮的學術命題。這種結構在藝術通史體例中頗見新意。

  另外,作者在寫作此書時嘗試引導讀者對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藝術現象進行具有啟發意義的比較。例如,將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文明”文化與其鄰近的“野蠻”文化並置觀察,使得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人類由野蠻走向開化的過程;又將重在寫意的中國山水畫和重在寫實的西方水彩畫兩相對照,從而看出東西方對於藝術的態度差異。透過這些比較,作者試圖在藝術紛繁複雜的“個性”中總結出內在統一的“共性”。

  通史之難在於一個“通”字,除卻以上優點,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作者雖然努力以“世界”為觀照物件,在古代部分介紹了很多有關中國藝術的內容,甚至還及時吸收了中國考古發現的新史料,但在現代部分,卻忽略了極具特色的20世紀中國藝術,在對當代中國藝術的選取上,也很不盡完備。這種學術侷限性需要中外學術界進一步的交流溝通,需要中國藝術史學者下更大的力氣向世界推介我國的現代藝術。當然,我們不能求全責備,《世界藝術史》依然是一本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藝術通史。通讀《世界藝術史》,各國藝術奇葩盡收眼底,大有“一覽眾山小”的心境,使讀者自發地從各種藝術的比較中去思考現象背後的奧秘,更敏銳地感知世界。經海峽兩岸學者通力校譯,中文版《世界藝術史》已經面世,希望此舉能使更多的中國讀者讀到此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