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師大曆社學院赴東明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山師大曆社學院赴東明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20xx年xx月xx日,山東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情繫東明”社會實踐隊在山師大“第一書記”杜朝偉的帶領下參觀了山師美術學院繪製的二十四孝圖,使隊員對傳統的孝文化又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悟。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之下,當代人對於傳統文化出現了一定的排斥和牴觸,認為作為封建社會的精神統治的基礎,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應該拋棄。但是,隨著“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口號的提出,對於傳統文化的迴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道自古以來就具有重要地位,特別是在社會日益缺乏關愛、孝道日益缺失的情況下,號召人們守孝尊孝,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十四孝自元朝編纂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推崇,從虞舜孝感動天,到北宋黃庭堅滌親溺器,二十四個故事無不透露著古人感天動地的孝心,我們在學習其中的孝心之外,更應該從自身出發,讓自古流傳的美德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其實我們並不一定需要向二十四孝故事中所說的如此,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到尊敬父母兄長,深切體會父母的.不易,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抑或是隻身在外,常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也許電話不會很長,只是短短的幾句問候,但是卻會帶給守護在家中的父母莫大的安慰。常回家看看,不僅僅是一句歌詞,更應該成為遊子的行動,在外累了,記得回家,卸下一切包袱,吃上一頓父母做的家常飯,聽聽父母嘮叨鄰家瑣事,這也是孝心最日常卻也是最難得的表現。
放眼當今,有很多的人在用行動踐行著二十四孝的美德:田世國換腎救母、張尚昀背母求學……這一個個故事感動著我們,這份孝心的綿延,只願這份感動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