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1篇)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1篇)
心得體會是指一種讀書、實踐後所寫的感受性文字。語言類讀書心得同數學札記相近;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透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並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於經驗總結。關於課堂轉型培訓的心得體會應該怎麼寫?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1
教語文,究竟是為了什麼?教什麼?怎麼教?以學定教,為什麼總是被以考定教的模式掩蓋?練習化,思維路徑化的導學案為什麼會大行其道?我們作為語文教師,這個引導者究竟把學生引到了哪裡?也許只有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才能靜下心來想,靜下心來寫,靜下心來看看自己曾經認為是萬金油的答題套路,讓學生學會的真的是“語文”嗎?曾經也在案例中寫過,感悟這種東西應該是自然地油然而生,我們在閱讀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有所感悟而費盡周折引導學生,學生最後得到的不是情感、思維的碰撞,而是格式化的所謂“答題思路”。作為引導者的我們,可能無法逃脫現有評價體系的束縛,但適當的反思一下,能做的,還有許多。一個單元,一篇課文,甚至只是短短的40分鐘,都能在點滴之中幫助我們。我們是學習的引導者,可現在,我們的高度有時不是決定,而是限定了學生的高度,因為,教給學生的所有知識,都是我們的。
在學生時代,最愛上語文課,因為喜歡,也更因為上課輕鬆,如今身為老師,卻越來越怕上語文課,越來越不會上語文課。說是我們的教學都為了學生,可是越到期末,越是感覺我的教學都是為了考試,也許在一定時期內部分學生的成績有所增進,但當題目一靈活多變,便出現答非所問、生搬硬套的回答,這些,並非出於我的教學初衷。
“學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兼以教師的學習積澱,在課堂中激發學生的有效參與性,啟用學生原有的學習經驗,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說來簡單,卻是極其考驗教師的能耐。要有靜心的專研能力,體會文字的內涵,理解不同文字的教學側重點;要有極強的觀察力,洞悉學生的學習起點;要有較強引導力,適時有效地對學生進行點撥、引領;要有較高的文學底蘊,能應對學生所問的點滴……
對於“學為中心”的課型要素,拋去客觀的理論依據,在我看來,最為重要的是教師個人的主觀要素——真正把學生放在中心,放在心中。只有我們教師將學生放在心中,作為教學的中心,而不是關注課堂是否流暢,是否發揮出教師的全部教學水平,是否完全展示教師的基本素養。那麼我們才會真正瞭解學生所需,教對學生,讓其學會學習,明確散文教學著重於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詩歌教學著重於體味字詞的意境與情味,文言教學著重於在積累字詞的基礎上挖掘古語中凝練的意趣……我們才會真正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研習,增強自身的積澱,以我們實實在在的博大隨時供學生提取、發揚。我們也才會在課堂中更多關注每一個學生在40分鐘內思維的變化,關注學生是否透過我們的引導有所收穫,有所增長,而不是僅僅記住了答題的模式,禁錮了他們。我們也才會不拘泥於考試的分數,為教授答案而進行所謂的語文教學,折磨了學生,同樣也打磨掉我們自身對語文的熱愛。我們也才會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漸漸減少對我們教師指導的依賴,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探究,獨立思考……
“學為中心”教學定位已走上它的漫漫之路,其中的模式方案想必還需要更多具有前瞻性的前輩們琢磨、探究,對我而言,也許無法歸納出可行的建議,但我願更為清晰地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語文課型要素的確定前籌備好自身的主觀要素,為之後的教學實踐做好厚實的準備,相信在心中能真正確定教學為學生的理念,一切的研究、實踐便具有了明確的指向性。
以上是我的點滴感想,也許過於理想化,有悖於現有的考試模式,雖然目前我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我堅信,有著自己獨立思維能力的學生,面對考試,也是能遊刃有餘的,除卻考試以外,更能讓一些說不出的好處棲息在他們的生活中。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2
12月29日下午,蓮都區中小學不同學科的老師在師校徐老師和曹老師的帶領下前往省城杭州進行了為期4天的學習。
幾經輾轉,終於到了省總工會學校安頓下來了。緊接著就是晚上的講座,由杭州市豐潭中學校長林久杏給我們講《課改從理性到悟性》。一聽說是講座,大家頭都大了。不過林校長結合例項,娓娓道來,讓我明白了一節真正的優質課應該是:
1、符合課標,
2、符合學情,
3、學生在單位裡儘可能得到最最佳化的發展。從他的事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儘管時間到了,學員們還是意猶未盡,希望林校長多給我們講一些,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真不愧是一次優質的講座。
11月30日,我們參加了西湖區教育系統第四屆學術節。早上是語文特級教師關景雙院長給我們講《主題式課例研修行動》。關院長經典語錄:工作立場決定學習需求,真實案例催生鮮活經驗,行動反思成就專業教師,名師就是學科的明白人。課例的觀察點:
1、簡化教學目標,
2、最佳化教學內容,
3、細化教學環節。
我們平時在教學是往往會犯這樣的錯誤:粗略確定教學目標,對於教學內容鬍子眉毛一把抓,沒有做到一課一得,生怕說太少了。教學環節沒有明確具體的步驟,缺少主題。正如關院長所說,我們的教研多是教學事務,少有研修成分。下午的教研組建設,讓我們見識到的省城老師運用現代化資訊科技的本領,感嘆教學手段變化之快。當我們蓮都的教師還在努力學習電子白板時,省城的教師已經運用微課了。在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不學習就要落後。
12月1日是我最期待的日子,因為今天終於可以進入課堂聆聽老師上語文課了。求是和家園的兩位老師雖然只有4-6年的教齡,但看著卻非常的老練,不管是課堂的組織還是學生習慣的培養都非常的有條理,符合學生的學段特點。我們聽後收益頗豐。
12月2日早上,前往杭州學軍小學紫金港校區參加“西湖區教育系統第四屆學術節之優秀科研成果推介活動”。這裡的教研組活動真正體現了“以課題帶動教研,以教研推動教研”。我們平時做課題只是單純地為了做課題,並沒有將課堂與教學結合起來,而這裡的老師以課題帶動教研,實現做課題的意義。試想,如果我們每位老師都能將課題與教研結合起來,那麼必將對我們的教學有指導意義。
四天的學習很快結束。帶著一絲勞累,帶著一分收穫,帶著一份思考,我們踏上歸程。期待下次能有機會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3
透過對高效課堂有關資料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我們不僅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用心性和主動性。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但是,無論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就應是不變的,那就是課堂教學就應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教學目標把握要準確。
針對學生不一樣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一樣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樣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思考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一樣層次的學生要求到達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資料。對於優等生我們能夠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能夠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二、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
就語文閱讀課來說,教學環節的設計基本採用“四步導讀”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師誘導下學生初讀課文,讓學生感知課文語言。第二步,在老師引導下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理解課文語言。第三步,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品評課文語言。第四步,在老師輔導下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學會運用語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實踐活動始終處於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教師的一切啟發引導都是為訓練學生創造性地進行語言實踐帶給服務。老師的“導”與學生的“讀”相互滲通、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師生間、生生間、師生及教材之間的雙向多邊的互動反饋。“四步導讀”模式貼合《標準》提出的教學理念,這樣的流程的設計是合理的。
當然,對於不一樣型別的課文也能夠根據實際狀況予以適當調整或刪減,構成靈活的教學風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
三、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
課堂提問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務必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透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那麼,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呢?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務必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超多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狀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潛力,課堂駕馭潛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資料,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資料的掌握狀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應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務必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務必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必須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務必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立刻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幹什麼和要他們怎樣幹,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必須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第六、用心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現階段,大班額的班級授課制也是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學難以推行的現實條件下,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能夠說是一個最佳選取。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能夠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用心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透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業分層佈置制度。教師在佈置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時,務必充分思考不一樣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佈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佈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佈置重複性作業,佈置可選取性、層次性作業;不佈置繁難偏舊作業,佈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佈置的作業數量要少,質量要高,要避免進入“教師隨意佈置超多作業——學生應付作業——教師隨意批改作業——教師再隨意佈置過多作業——學生再應付作業”的惡性迴圈,消除教師無暇顧及教學資料的研究和設計、無暇顧及研究學生的現象,從而解決學生不堪重負、疲於應付、厭學情緒滋生等問題。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複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餘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由之路。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4
透過對高效課堂有關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語文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語文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為,無論語文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動的靈魂,有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動”,對課堂來說,教學不是講授而是訓練學生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信心。學生要做學習的主人;學生要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只有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要走下講臺,與學生要交真正的朋友;教學要面向學生內心世界,培育學生完善的人格。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語文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分離。教學目標的制定還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高效課堂真正鍛鍊了學生,老師是引導者,輔助者,小組帶著任務合作,紮實有效,學生的展示在課堂上學生髮揮的淋漓盡致,學習自信心大大增加,看著一個個個性的提問,提醒我自己,相信我們的學生,即使偶爾出現個別小的口語錯誤也不要批評,他們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優秀。隨著聽課和研討的深入,我更加理解了“345”課堂的內涵,先學後教,以學定教,讓教學更有針對性,老師是點撥思路,總結梳理,幫助學生內化知識,以學會運用,這樣學生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僅獲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有積極的情感體驗,經歷了自悟—覺悟—感悟—醒悟的過程,這樣的課堂更多的關注了學生的發展,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
俗話說的好:“學了知識不運用,如同耕地不播種”。三講三不講要求我們:講新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做到了“三講三不講”,講得時間少了,留給學生們運用知識的時間就多了。美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者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其收穫顯著不同。看一遍的收穫是10%;聽一遍是20%;說一遍是70%;動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練等)是90%。減少講與聽,就可以增加說與做,學習效率明顯提升。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的興趣。”“345”課激發了學生們對知識的興趣,從而真正實現了“高效”。
當然,任何教學模式都有其侷限性,尤其是新的教學模式更需要實踐來檢驗,今後我們將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踐,不斷創新,探求適合我校實際的教學形式。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5
自從聽過仲老師的一節助學課堂培訓後,我義無返顧的加入了學校成立的助學課堂研究小組。透過半年的組內研究,討論以及自己在課堂上的實施,更加堅定了我在助學課堂教學法這條路上走下去的信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也遇到了許多的困惑和迷茫。去南京學習的這個機會,就像一場及時雨,讓我許多的迷茫和困惑得以解開。兩天緊張而疲憊的舟車勞頓,並沒有阻擋我聽課時的興奮。所以,這次學習是累並收穫著。下面我就這次學習的收穫總結如下:
一、助學單涉及的問題少而精,更有利於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積極思考
聽課前,我一直在為助學單的設計而苦惱和迷茫,因為,自從加入助學課堂研究小組以後,總感覺自己設計的助學單並沒有起到它應有的重要的作用。聽完了幾位老師的課,看過他們設計的助學單後,才找到了自己設計助學單的問題所在。在聽四年級祁凱老師的《倍數和因數》的複習課時,我特意看了看同學們拿的助學單,助學單上只有三個問題:
1、學習了《因數和倍數》這個單元,你有哪些收穫?用你喜歡的方法把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
2、學習了《因數和倍數》這個單元,你覺得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舉例說明。
3、學習了《因數和倍數》這個單元,你一定積累了很多好題吧,找幾題,和小夥伴們分享。
三個問題就把本單元的知識整理和練習鞏固都包含了。既複習了本單元的知識,又沒有禁錮住孩子的思想。既有基礎,又有提高。以前我設計的助學單問題淺顯而瑣碎,不利於孩子們的思維發散。今後,在設計助學單前我一定要吃通教材和教參,設計一些發散學生思維和提高思考積極性的問題。還有二年級盧曦老師設計的《三位數不連續進位的筆算》助學單裡,除了我平時能設計到的:怎樣筆算,解決問題外,她還在解決問題時設計了三個小要求:
1、分析題目
2、用豎式計算
3要知道算的對不對,可以怎樣做?請寫下來。
這樣不僅讓學生思考,應該怎樣做,還能讓學生思考為什麼這樣做。我平時設計的助學單容易忽略第三條,所以學生做題也不重視檢驗。但是,這個步驟很重要。既可以培養學生檢查的習慣,又可以提高他們做題的正確率。盧老師在助學單上還設計了一個154加7等於21的豎式,問題是:
①裡可以填那些數字?
②你是怎樣判斷的?
③判斷的理由是什麼?
我舉得第三個小問題:“判斷的理由是什麼”這個問題設計的非常好?這樣的設計不僅能讓學生思考應該怎樣做,還讓學生思考了為什麼這樣做。讓學生知其然,更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有時候我不設計這樣的問題原因是,擔心學生不會回答或者回答不出來,久而久之,我忽略了這種問題的重要性,學生也越發不會思考和表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我低估了我們的孩子。今後,在教學中我會多設計一些這種發散思維和提高表達能力的問題,尊重學生的思考,並相信他們的能力。
二、好的課堂紀律和流利的口語表達,讓我印象深刻。
習慣了我們這兒聲音洪亮,澎湃激昂的教學方式。在聽前兩節課的時候,對於老師們的柔聲細語有些不適應,一直在擔心:老師這樣低的聲音,能否駕馭課堂紀律?學生能認真聽課嗎?兩節課下來,才發現自己的擔心實在是多餘的。老師柔聲細語,學生也是細聲慢語。但是整堂課,所有的學生都在參與學習,並沒有我擔心的因為老師聲音小,學生不聽課的狀況。當時我就在反思,我們班無論是上課討論問題還是下課和同伴交流時震耳欲聾的聲音和傾聽他人講話的習慣問題。如果老師把聲音降下來,孩子是不是無論在任何場合也會把聲音降低?當老師和學生都低聲交流的時候,學生們能不能聽得更加認真?所以回到學校的第一天,見到孩子們的第一面,我故意降低了聲音,看學生們的反應,全班的同學都聽得很認真,教室裡安靜極了。這幾天,我一直在堅持這樣降低聲音講課,看看能不能給學生起個榜樣作用,給學生創造一個更容易思考問題的環境。幾天下來,效果顯著。
聽完這八節課,無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的學生,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他們流利的口語表達。在這一方面,我也一直在努力培養他們準確而完整的表達,但是一直苦於沒有好的方法。希望,在助學課堂的教學方法下,他們的表達會鍛鍊的越來越好。
三、老師激勵性的語言和評價很及時也很豐富
我們都知道,及時,準確的評價對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重要。這幾節課老師們都使用了很及時,豐富的評價。比如:有位學生的想法非常好的時候,一年級的茆婷老師,讓全班同學表揚表揚他,孩子們拍著手說的是:“棒棒棒,你真棒,我要比你還要棒。”這樣的評價既表揚,鼓勵了別人,也給自己提出了要求。還有的同學上臺展示了自己想法後,其他同學給他提出了很多意見,當老師發現提的全是批評意見的時候,四年級的祁凱老師引導學生說:“剛才大家說了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們再來說一說他的優點好不好?”於是其他的同學紛紛說他的優點:他寫的字很認真,列舉的方法很不錯等等。最後,臺上不知所措的同學,開心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相信下次,他還是會勇敢的上臺展示自己,因為,他得到了同學們的肯定。也會更加努力認真的完成助學單,因為,肯定他的同學的建議他一定會記得。在祁凱老師的複習課上,他還說了一句:“推薦一位你們小組很棒的同學上臺展示。”我覺得,這樣說,可以讓小組裡的人有欣賞他人的想法和眼光。被選上的人,會更願意回答問題,因為,他得到了小組人的肯定和賞識。對一部分孩子來說,可以提高他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四、學生能主動邀請其他人參與回答問題
每位學生在回答完問題後,都會問一句:“這是我們小組的看法,誰還要補充?”或者說:“這是我的演算法,大家同意嗎?”同意的同學鼓掌,不同意的同學就會舉手,臺上的同學根據舉手的同學,有利指名叫人回答問題。因為是同伴的邀請,所以,臺下同學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非常高。一個問題,老師不用滔滔不絕的講解,在這種質疑,補充,改正中,很自然的就被解決了。老師真正迴歸到了他真正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引導者的位置。
聽課之前的迷茫與困惑,都在這次聽課中得到了理論上的解決。在今後的實際教學中,我會努力地理論聯絡實際,用助學課堂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學的越來越輕鬆。相信,我們的助學課堂能走的更遠!因為我們的心很大,舞臺一定會更大!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6
“翻轉課堂”這個概念剛剛聽說,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透過學習使我真正認識到了它的真諦;這一教學模式經過一番搜尋查閱一些網站等相關資訊的學習,本人對“翻轉課堂”有了初步認識:
從翻轉課堂的起源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翻轉課堂的出現基於讓缺課的或成績相對較弱的同學補課的目的。它的實現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個完善的網路環境;二是學生必須具備非常強的自覺性。
其實,不是什麼學科更適合採用翻轉課堂的問題,而是學科的什麼內容更適合翻轉教學的問題。比如,適合影片學習的內容主要有,需要重複講解的內容、基本的事實和定律、已成定論的觀點、基本的方法和規律、基本的演示和操作步驟,等等。而不適合影片學習,必須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包括,思辨性很強的內容、情感性很強的內容、生成性很強的內容,以及必須立足於現場的、有賴於靈感激發、教師風采展示的內容等。
因而,應該說,任何一門學科中,有的內容適合採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而有的內容不適合。還有,一堂課上,翻轉什麼,翻轉的程度,都是需要根據實際內容來靈活選擇的。
翻轉以後的課堂,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針對性增強,教師已經知道學生學習的情況,很快能解決知識上的問題,而更多地去進行探究和創造,有關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交流在翻轉課堂裡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也更加充分。
應該說,微影片學習與導學案學習,都是先學後教的載體,其背後的原理是一樣的。所以,如果有條件使用微影片和網路環境,就使用;如果沒有這個條件,那就先用導學案。所以,導學案產生於中國的農村學校;影片學習和翻轉課堂則起源於美國。背後的原理一樣,所使用的工具和載體不同而已。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7
在新課改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的今天,各地課堂教學改革逐步推行而且結出了累累碩果,尤其是在今年課堂教學改革中,更是在全國引起了廣泛而又深刻的影響,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就我的體驗與感受,總結如下:
一、翻轉課堂是師生教與學方式的徹底轉變,是個性化學習的一劑良方。
翻轉課堂是在正式學習中,學生課前利用教師分發的導學材料(音影片、電子教材)自主學習課程,接著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老師的互動活動(釋疑、解惑、探究)並完成練習的一種教學形態,實施翻轉課堂使學生、教師、學校的教學管理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1、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施翻轉課堂,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他們先自主學習教材,然後透過影片幫助解決疑難問題,主動合作交流,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堂上學生不再是被動的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而是主動的探索新知識,主動的在運用中落實知識,在合作中提升能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越來越高,學習能力也得到大大提高。
2、培養了學生閱讀教材的習慣和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
實施翻轉課堂,學生首先認真閱讀教材,然後完成相關學案,透過閱讀教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閱讀能力不斷提升,而且學生在每一節上都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狀態之中,思維活躍,認識深刻,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提升。
3、激發了教師參與校本研究的主動性,教師的備課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翻轉課堂的實行,促使老師們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成為自覺行為,教師針對學科教學內容的整合、重難點的確定、學案的編制、微課的錄入進行深入研究,而且促使教師更加關注有生命的、開放的、個性的、充滿靈動的教學過程,研究範圍越來越大、研究內容越來越多教師專業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4、課堂管理得到轉變。
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必須始終關注課堂上的學生動向,實施翻轉課堂後,許多擾亂課堂的行為不再發生,課堂管理的重點不再是維持課堂秩序,而是怎樣更好地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生參與學習,課堂管理方向和重點發生了重大變化。
5、教師組織教學發生轉變。
翻轉課堂分為兩段即自學質疑階段和訓練展示課,自學質疑課上,學生透過教材自學、影片助學、合作互學等環節完成學習過程,最後完成線上測學,教師可以透過平臺反饋的結果來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訓練展示課上,老師不再一廂情願的設計問題和講解,而是針對學生共同的問題分析,老師講解有針對性,學生聽講有目的性,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成為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著,教師能更多地抓住學生學習的誤區,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樣師生信任度提高,師生合作實現了真正開始,師生關係變得和諧融洽。
6、學生反饋評價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翻轉課堂中的評價體制與傳統課堂的評價完全不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但要注重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還要透過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真正做到了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對個人評價和對小組的評價、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之間的良好結合,而且評價內容也較為豐富,涉及到問題的選擇、獨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在小組學習中的表現、學習計劃安排等方面,評價真正起到了反饋矯正和激勵的作用。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8
我們接受昌樂二中271高效課堂專家組的培訓工作即將告一段落。雖然佔用了大家不少的正常工作和休息時間,但可以看出每位同事都在積極認真的學習著,少有被動的,無奈的,厭倦的表情。這是在以往培訓中少見的良好表現。
原因何在呢?很簡單,因為培訓的內容是我們渴望已久的,是我們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有真正實踐意義的東西。負責培訓工作的昌樂二中的老師是一線教師。他們懂的現在的學生需要什麼,更知道現在的老師需要什麼,現在的教育需要什麼。他們送來的是我們願意用雙手去接受的東西。因此,我們的老師才能像又回到了學生時代的學生那樣專心致志的學習。
雖然這次昌樂二中沒有來體育教師,所講內容也沒有涉及到體育教學。但在學習中我們透過271高效課堂的理解發現,271高效課堂的內涵、三力建設等主導思想是非常符合體育教育教學規律的。與以往的體育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是相輔相成的,並且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能夠直觀的看清他的每一個細節。可以根據本校實際情況進行整理、修改後馬上付諸行動。
透過學習,在收穫271理論知識的同時,我們也拓寬了視野看到了差距:社會人文思想的差距;教育環境,教育條件,教育工作者待遇的差距;教育行業的教育思想、追求目標的差距;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綜合素質,各種能力的差距。
昌樂二中的教育成果是誘人的,我們的教育現狀是可悲的。我們有千百個理由去學習、去奉獻、去改革、去進步。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再去帶領更多的人致富。教育界中,昌樂二中成為了我們的開路先鋒。如果不去學習,不去縮小差距,那麼悲哀依舊,可笑而不可憐。也許在改革過程中玉門教育系統,教育工作者要犧牲很多。但犧牲和矛盾衝突是每一項改革都要付出的代價。我們不能因為怕失去眼前看似平靜,實乃消極、齷齪的生活,而放棄明知道會更科學的、更先進的、更美好的追求。
犧牲吧,奉獻吧,在那之後將是玉門教育的一片海闊天空。
也許我們不會因此而得到多一點的報酬,我們依舊是弱勢群體的一員。但當我看到我所教的孩子們身上也能綻放出昌樂二中學生的那種光芒,臉上也能掛滿那樣的笑容,眼中也能放射出那種自信和激情,我就不會在計較了。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9
來浙江師大學習已進行有兩天時間,我們主要學習了微課與翻轉課堂的設計、應用等相關知識,雖然我們只是理論學習,但透過認真聽老師的講述後,無論從理解認識上、還是視野開拓方面都使我有了一定的提高。現將我的學習心得交流如下:
我認為不管是微課還是翻轉課堂,其實最終目的都是為更好的教學提供服務的,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得以改善。而微課的設計正好可滿足不同層面學生的需求,因為微課有如下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學習無疲勞感。
(2)教學內容較少:主要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針對性強。
(3)資源容量較小:為解決某一問題而錄製的一段小影片,從大小上來說,影片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方便師生線上觀摩;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儲存到終端裝置上從而實現移動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所以,利用微課可隨時隨地在網路上學習而且效果立杆見影。
翻轉課堂其實是微課的一種形式,學生先透過教師製作的教學影片自學,然後在課堂上做實踐性練習,並用知識解決問題,學生遇到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這樣做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好處:
1、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將更多的教學轉化成學生的主動學習;
2、增加了與老師交流互動的機會;
3、真正實現了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
雖然微課與翻轉課堂確實都有一定的優勢,但我認為實現起來卻也有許多令人困惑、擔憂的地方:
1、面對農村中小學,這樣的課能實現嗎?多數學生基本沒有相關硬體,基本是實現不了的。
2、即便能實現,學生要面對中考、高考,如果每個老師都讓學生課前看影片,課上做作業,需要多少課前學習啊?時間何來?即便實現,就是時間久了,學生也會感到乏味。
3、雖然這些課堂,給了學生更大的選擇權,但我認為根據學生年齡特點,不適合中小學生。學生如果課下不去看影片,或者沒有看成影片,或者完不成自學任務,我們又如何來評價?課堂如何進行呢?對於這些無法自學的學生我們又如何來補救?其實,學生的層次不同,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也不盡相同,新課程改革必將面臨許多困難與困惑,也使我們教師面臨更大的挑戰。
總之,好的理念、經驗、方法我們應該積極學習體驗,但要根據硬體條件,學生情況有目的性、針對性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是明確的選擇。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透過這兩天在臨洮中學階梯教室的培訓學習,我懂得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我們不僅要好好講課,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育課堂的發展是迅速,複雜多樣的。不過,我認為,無論體育教學被注入什麼樣的新精神,有一點應該是不變的,那就是體育課堂教學應該是務實高效的。從高效課堂的理論中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高效課堂要在備課上下功夫
要想把握教材佈局,在備課前教師一定要經過大量的閱讀和準備,不單是寫寫教案那麼簡單,自己必須獨立深入認真鑽研,第一次備課可以不參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參考書,第二次對準自己背的課參照別人的備課,看看哪些是別人想到而自己沒有思考到的,想想別人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吸納別人的智慧補充自己的教學設計;最後在上課後,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寫出課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這樣的備課能促進我們教師獨立思考,使能力不斷提高。另外,備課要立足兩角度,緊扣兩條線。
①兩角度備課。對同一教材的內容,師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都有巨大的差異,必然對教材內容的實際解讀相差巨大。因此備課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準確理解編者意圖,不但要站在教師的角度去備課,同時還要設身處地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去讀教材,並提出疑問。首先站在學生認知的角度,站在文字整體的高度,體察學生閱讀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具備的方法,分析應該落實的知識、訓練重點,找到三維目標的交匯點,在心裡和學生先期對話,徹底吃通教材,能夠對教材內容舉一反三,變式練習層層遞進。然後再統籌安排在教學中應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學什麼、怎樣學?
②兩條線教學。教材的編排有兩條貫穿始終的主線:一條是明線,即知識的聯絡;另一條是暗線,即掩藏在知識背後的體育思想方法。如:在教學《分數加減法》時,明線是:分數加減法的意義與整數加減法的意義相同。暗線是:在本節課教學中蘊藏著遷移類推等體育思想方法。在教學時在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先嚐試解決提出的問題。
二、高效課堂要改變教師觀念,關注教與學的過程。
新課程背景下,老師的角色變了,教與學的方式變了,我們對高效課堂關注的重點也要改變。新課程要求學生全員、全程和全身心地參與教與學活動,學生的情緒狀態要關注,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學生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之中,並能自我調節和控制學習情緒,對學習能保持較長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遇到困難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問題。另外,課堂上要善於換位思考、轉變老師與學生的角色,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讓學生自己閱讀畫角的方法,然後告訴老師畫角的步驟,學生一邊說老師一邊畫,共同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以後在閱讀教材時能夠讀中有思,思中有讀。在課堂上還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疑問,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進而發現問題,要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會質疑本身就是思維的發展、能力的提高。透過質疑使學生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
三、規範作業書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設計作業、創新作業批改方式、減少學生重複、機械、無效的作業。教師精心地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創新作業批改形式,發揮作業批改中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師生心靈交流的激勵性作用,作業及時評價,促進學生不斷改進和發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強教師作業佈置和批改情況的檢查和講評,組織作業設計研討,開展優秀班級作業展評、學生家長評教等措施,推進作業設計的最佳化,使教師形成自主設計高質量作業並及時批改評價的良好習慣。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成績的進步,更要鼓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學生能積極地發言、認真地練習,及時完成作業等都要及時地鼓勵。我們適當的激勵,正是為實現全體學生高效學習,實現課堂更大面積高效作準備。
總之,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課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轉型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很高興,今天我參加了入職以來第一次教師培訓,初為人師的我把這看做一次非同尋常的經歷,作為老師,在學生時代聽過不計其數有關教育類的培訓,不過那時的我都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聆聽,而今天我是作為一個教育的實施者去了解,去學習。我相信這將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教育資訊化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高效,無論教師還是學生,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要實現高效率,這樣不僅僅是給教師減輕了負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能力。例如:比較一下傳統課堂模式的過程和現代資訊化之翻轉課堂模式,傳統講授強調學生在無人指導的課前進行預習,同時有時可能導致課堂教師講解和課堂練習和學生課前預習脫軌,並且學生課後作業練習基本不在課堂上,不會的題又沒有老師指導,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課前,課中,課後是脫節的,效率非常地下;而翻轉課堂則強調高效學習,突出學習一條主線的連貫性,特別是在課前,教師佈置任務並由學生來完成,這樣學生的課前預習就有了保障,並且學生可以將課前遇到的問題反饋給老師,老師可以及時的在課上有針對性的給予解決,再者在課堂上可以透過實踐來檢驗學習的效果,使教師的教學更具針對性。
針對翻轉課堂,我更喜歡它的使學生在課堂上“內化知識,拓展能力”的理念,八字雖短,卻有著及其深刻的影響意義,我印象中的傳統課堂是這樣的,老師教予了學生他們所謂的重難點,那麼學生呢?學生的難點可能由於種種原因就會被忽視,而高效的翻轉課堂則強調在老師重難點範圍內有針對性的在課堂上解決學生的難點與疑惑。
說了這麼多有關現代教育資訊化之翻轉課堂的優點,也不是在說傳統課堂一無是處,傳統課堂是符合當代中國國情的,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地區發展不平衡,制約了很多地區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特別是現代資訊課堂所要求的硬體水平有時成為制約我們現代課堂發展的關鍵因素;再有中國擁有著5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傳統課堂文化的影響深厚,短時間內無法適應高效的現代課堂。
最後,我想說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對於翻轉課堂等現代課堂應量力而行,不要全盤吸收,要將翻轉課堂的諸多有點與本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這舉幾個例子
第一、作為在一所學校擔任多個班級課程的老師就值得思考,他們要如何監控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問題反饋情況,他們是否有足夠的額外精力來監控。
第二、作為有高考壓力的學校不可能不留課後作業,那麼如果像高一這樣一下開八科的年級,每天做完作業外還會有多少時間供他們預習老師留給的任務。這些都是在一線學校會出現的問題。
第三,針對翻轉課堂的模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把它引入到學生的寒暑假學習中,這也許會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以上完全是本人此次培訓的真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