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五首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五首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組詩集。本詩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遊等,題材極為廣泛。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希望同學們透過學習能夠更好地認識到龔自珍所寫的《己亥雜詩》背後的真正含義。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於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這一年作者48歲,因厭惡仕途,辭官離京返杭,後因迎接眷屬,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於是誕生了《己亥雜詩》。
己亥雜詩·其一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
著書何似觀心賢?不奈巵言夜湧泉。
百卷書成南渡後,先生續集再編年。
己亥雜詩·其二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
我馬玄黃盼日曛,關河不窘故將軍。
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己亥雜詩·其三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
罡風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臥九閽。
終是落花心緒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己亥雜詩·其四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
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白雲出處從無例,獨往人間竟獨還。
己亥雜詩·其五
【作者】龔自珍 【朝代】清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其五賞析:
滿懷離愁而對夕陽西下,鳴鞭東指從此浪跡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鮮花 。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鬆愉快的,畢竟是自己逃出了令人窒息的樊籠,可以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愁緒就和迴歸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斜暉,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同時,詩的後兩句以荷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這首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複雜的情感。
整體賞析
《己亥雜詩》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容複雜,大多借題發揮,抨擊社會。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爭前夕。他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懷民族、國家命運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的痛心疾首,言語之間多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計堪危,表達了變革社會的強烈願望。《己亥雜詩》多用象徵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用多種手法寫景抒情。
《己亥雜詩》是大型組詩,三百一十五首絕句,隨感撰就,原無寫作計劃積累成篇,內容非常豐富,主要表現了作者的“心跡”,既有現時的觀感,又有往事的回憶;既包括對個人身世、事業、理想的感慨,又包括對國家安危、民生疾苦、時政得失的關切。思想內容以積極、健康為主,保持了以往的戰鬥鋒芒,但仍有消極思想、行為的表現,如“選色談空”,這其實是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一種無可奈何的表示。作者親自編定刊行這些組詩。大體按照寫作時間的先後編次,這種編排雖無深意,但在客觀效果上呈現出完整性與深刻性,原因是:它是作者在一生的關鍵時刻和特定遭遇中寫成的。作者“動觸時忌”、屢遭迫害,終於在己亥年辭官歸鄉,這表明他不容於統治階層並與統治者決絕之情。在旅途中,撫今追昔,思潮起伏,詩如泉湧,匯成鉅製,自然而然地反映出作者大半生的影像和思想。組詩寫法多樣包括記事、抒情、言志題贈、酬答等。由於思想內容複雜,其藝術風格也多樣,既有雄奇又有哀豔。
組詩第一首實是組詩的序詩。作者開宗明義,以詩言志抒懷,宣洩其不平之氣,表現其百折不撓的戰鬥精神。作者屢次遭受官僚頑固派的打擊,變法革新的主張不能實現,被迫辭官歸鄉,但其抨擊時弊、針砭衰世的憤懣之言,仍情不自禁地傾瀉在詩中,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