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景的詩句

描寫景的詩句

  雨靜悄悄地下著,只有一點細細的淅瀝瀝的聲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描寫景的詩句,歡迎來參考!

  1、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組《驀山溪·梅》

  2、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幼卿《浪淘沙·極目楚天空》

  3、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趙鼎《寒食》

  4、臺高不盡看楓葉,院淨何須坐菊花。——沈輅《九日登高臺寺》

  5、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劉將孫《踏莎行·閒遊》

  6、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蘇軾《浣溪沙·詠橘》

  7、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8、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9、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裡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王士禎《浣溪沙·紅橋》

  10、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11、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劉禹錫《再遊玄都觀》

  12、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13、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14、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杜甫《宿贊公房》

  15、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16、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山中問答》

  17、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18、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19、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李璟《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20、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1、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九》

  22、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晁補之《鹽角兒·亳社觀梅》

  23、黃華自與西風約,白髮先從遠客生。——元好問《秋懷》

  24、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三首/雜詠三首》

  25、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晁衝之《春日·陰陰溪曲綠交加》

  26、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万俟詠《三臺·清明應制》

  27、水晶簾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層層雪。——楊基《菩薩蠻·水晶簾外娟娟月》

  28、桃李出深井,花豔驚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29、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陸游《落梅》

  30、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黃巢《題菊花》

  31、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32、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曾鞏《城南·雨過橫塘水滿堤》

  33、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3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35、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丘為《左掖梨花》

  36、雨後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仲殊《柳梢青·吳中》

  37、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秦觀《納涼》

  38、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王維《桃源行》

  39、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40、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41、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42、離恨遠縈楊柳,夢魂長繞梨花。——劉迎《烏夜啼·離恨遠縈楊柳》

  43、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44、東風有恨致玄都,吹破枝頭玉,夜月梨花也相妒。——周文質《小桃紅·詠桃》

  45、午夢扁舟花底。香滿兩湖煙水。——楊萬里《昭君怨·詠荷上雨》

  46、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遊湖》

  47、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晏幾道《臨江仙·身外閒愁空滿》

  48、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李清照《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49、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龔翔麟《菩薩蠻·題畫》

  50、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元稹《離思五首》

  51、無限枝頭好顏色,可憐開不為重陽。——丘浚《詠菊》

  52、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53、還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淚。——吳文英《無悶·催雪》

  54、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55、風含翠篠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杜甫《狂夫》

  56、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57、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張元幹《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

  58、疏籬下、試覓重陽,醉擘青露菊。——吳文英《一寸金·秋感》

  59、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唐寅《把酒對月歌》

  60、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曹雪芹《殘菊》

  擴充套件:

  李清照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字易安,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裕,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蒐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然後自闢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然後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創作風格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餘首。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歎。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然後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然後題材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

  後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然後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詞 代表作品: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憶秦娥·臨高閣

  多麗·小樓寒

  好事近·風定落花深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聲聲慢·尋尋覓覓

  念奴嬌·蕭條庭院

  清平樂·年年雪裡

  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點絳唇·寂寞深閨

  點絳唇·蹴罷鞦韆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