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散文鑑賞

水井散文鑑賞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經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井散文鑑賞,歡迎閱讀與收藏。

  兒時的水井,如今還是那模樣。參天的竹子參差不齊的圍繞著水井,井口裡,清澈的水裡倒影著竹林上的天空,抬頭望去,不知為什麼那麼巧合,天空被竹枝連成的空間竟和井口一樣圓。一直感覺好神奇,小小的井居然能裝下這麼大一片竹林,小時候愛這麼想,如今仍驚訝於她的渾然天成。每一次臨近總能喚醒潛伏於靈魂深處的久遠,一種難以解脫的水井情愫油然而生。

  一個平凡的鄉下地方,沒有名人,沒有特別的名勝古蹟。唯獨這口在坐落在村頭竹林的水井,它孜孜不倦的見證著人們興衰起落,也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棲人們的必經之路。記得小時候,大人們忙著耕種,小孩子們就在井邊的石凳上扎堆著玩,每每被大人發現就會受到懲罰,怕孩子掉在井裡。我一直堅信,她是善良的,這麼多年來,從未無一小孩掉在井裡,雖然她連井蓋從來都沒有用過。

  貧窮的風裡偶爾飄來肉香,至今還記得小夥伴們分享美食的情景。那時候,誰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小夥伴們都會揹著大人偷偷的用紙包出來在井邊分給大家吃,比如家裡的泡菜,臘肉,或者炒豆豆什麼的。喝一口井水,嘗一下美味,童年合著井水的味道真的很好。記得經常泡菜壇的.生薑被我悄悄地撈出來發給小夥伴們,他們和我一樣,用一個瓶子打了井水放進泡姜,帶去學校喝,當時感覺味道辣辣的,整個教室都一個味兒,老師都哭笑不得。不小心還是被母親知道了以後狠狠地責備了我一通。

  隨著時光變遷,井邊的故事也越來越精彩,村裡誰家小媳婦剛剛娶進門那幾天,孩子們好奇的眼底又多了一抹色彩,害羞的小媳婦和郎君在井邊洗著床單和衣物,被一群孩子圍的水洩不通,害的小媳婦不敢抬頭,小孩子們像猴子一樣爬上竹竿,嘴裡調皮唱著:“新姑妞兒,蹦蹦得兒,跨下夾個水庫勒……”雖有些不雅,這歌聲與井水和聲,的確別有一番風韻。默默洗衣的新娘子,在夫君的解說中,漸漸懂得了井水賦予的特殊的意義。每打一次水,就多一份入鄉隨俗的理解和寬容;每洗一件衣,就新增一份為人處世的淳樸與潔淨。

  一根竹竿,在有節疤的地方用刀對穿一個孔,套在水桶的繩子穿過竹孔,然後放下水井就可以打水了。水井很深,一根大約十米的竹竿,才可以到達井底。天旱的季節,大人們會抽空淘水井,基本上每年一次,每次淘水井都是非常熱鬧,人們一邊嘮著家常,一邊把井裡的泥土一點一點掏上來,累了一批接著很自覺性又一批主動接力著忙活。掏出來的泥土黑黑的,還有很多竹葉。

  每次路過水井,都會不自覺偷偷的照一下自己,摸摸頭髮,拍拍臉,對著水井擠擠眼。我想,對水井如此依戀並不影我響對她的敬畏吧,她不會怪我的。記得有一年,井水快乾枯了,每天打水的人排著隊。由於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除了母親和姐姐,弟弟才三歲。我們只能等到夜裡沒有人才去打水,母親說夜裡的水特別乾淨,會多挑一些。當時我還小,兩位姐姐忙著打水,我也跟著去看熱鬧,母親還在地裡還沒有回家。二姐姐要帶著弟弟,大姐姐叫我照電筒,怎麼看水井裡都只有一點點水。

  兩個姐姐商議以後,決定讓我下井去一點一點將不多的水用勺子舀在桶裡。模糊的記得,姐姐幫我洗乾淨了腳,不管我哭不哭,叫我抱緊竹竿,蹲在水桶裡慢慢的把我放下井去,很害怕又不敢哭出來,怕姐姐們不拉我上去。剛下去井底一團漆黑,手電筒顯然不夠亮一樣。姐姐軟硬兼施的哄著我,說明天煮雞蛋給我吃。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母親回來才拉我上去,在井裡無意中我抬頭看到了天上的月亮和井口一樣圓,那一年正好我六歲。

  隨著時光變遷,井邊的故事也越來越精彩,村裡誰家小媳婦剛剛娶進門那幾天,孩子們好奇的眼底又多了一抹色彩,害羞的小媳婦和郎君在井邊洗著床單和衣物,被一群孩子圍的水洩不通,害的小媳婦不敢抬頭,小孩子們像猴子一樣爬上竹竿,嘴裡調皮唱著:“新姑妞兒,蹦蹦得兒,跨下夾個水庫勒……”雖有些不雅,這歌聲與井水和聲,的確別有一番風韻。默默洗衣的新娘子,在長夫的解說中,漸漸懂得了井水賦予的特殊的意義。每打一次水,就多一份入鄉隨俗的理解和寬容;每洗一件衣,就新增一份為人處世的淳樸與潔淨。

  往事不堪回首,現在還熟悉水井的結構,一塊一塊的石板錯疊著,井枯的日子,悄悄地和小夥伴們潛入井底,然後又踩著石縫兒小心翼翼的爬上來,不幸運的日子,全體被家長們逮著打得哭聲一片。再後來,沒有人敢越雷半步了。現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夥伴們嫁的嫁娶的娶,只是他們會不會像我一樣,會給孩子們講我們和水井的故事嗎。

  曾客居他鄉時,除了想念父母,就特別想村裡的這口井了,想著在她身邊啃著生紅薯;想著村裡紅白喜事大家圍著在井邊的一幕幕……她就那麼默默地分享著人們的喜怒哀樂;她用特有的甘甜,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現在村裡人口少了,挑水的寥寥無幾,早就失去了兒時的繁華,蕭條的讓人看了心酸。我探頭望了望長滿青苔的井裡,清澈的井水很平靜很深邃。幾片漂浮在水面的落葉,就像嬰兒一樣熟睡在媽媽的懷抱裡……

  如煙如雨的季節,醉倒在滾滾紅塵中

  機緣巧合的偶遇,讓我和書籍結下了不解之緣,是為了懷念天堂裡的媽媽,我知道用文字去緬懷無盡的哀思。眼淚當歌,唱著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棵草,用文字去懷念有媽的溫暖,和沒媽的孤單。用文字去暢談夢想,用文字去回憶過去,用文字去寫青春燃燒的歲月,用文字去描繪酸甜苦辣的悲喜人生。

  不管生活中遇到多少挫折和痛苦,不管生活裡收穫多少喜悅和甜蜜,都一直沒有放棄過手中的筆,微笑裡含著淚光,蘸著淚水寫著頑強。讓文字記錄著成長的腳步,讓文字記錄著曲折的命運,追求的艱辛,探索的迷茫。一千次的摔倒了,一千零一次的爬了起來,因為心裡一直有一個多彩的夢想。激勵著自己勇往直前,不怕荊棘和挫傷,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沒哭過,只不過是哭過後才失去軟弱。

  記得那時我還是一個學生,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里,結識了一個民間作家,他寫過很多的小說,散文,詩歌發表在省地市的報刊上。他也是一個下鄉幹部,在我生活的村子裡蹲點,聽人們說起我很喜歡寫寫畫畫,特地來我家看看,給我講了很多很多寫作的技巧,對我的鼓勵很大,也為我指點了迷津,打開了一扇窗,看到了更遠的風景。他還隔一段時間就來我家看看我寫的習作,並講解和指點了那些不足的地方,使我進步很快,並試著把稿子投到報社和刊物,都石沉大海了,是老師的鼓勵,我才沒有停止腳步,走了下來,直到有一天,收到報社寄來的報紙和編輯的信箋,我的詩歌發表了,看到自己寫的作品終於印成了鉛字,心情澎湃,我在河邊坐了很久才平靜下來,明白了這才是萬里長征頭一步啊!

  而後寫的也多了,更多得是寫愛情和鄉情,因為這些都是我非常熟意的生活,豆腐塊大的文章也陸續的被印成鉛字。發表在很多的報紙和刊物上。我還成立了一個《紅高粱》文學社,把很多愛好文學的農村青年,召集在一起,相互切磋探討,進步很快,有好幾個人在省裡的主要報紙上發表了文章,我們就好像一棵棵火紅的高粱,長在黑土地裡,發芽,拔節,吐穗,在太陽底下,燃燒了整片山崗。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一份責任,一份男孩子的尊嚴,我揹著行囊,走出了村子,越過茫茫草甸子,去了省城。轉眼十多年過去了,我也在省城安家落戶了。我的筆也生鏽了,可我內心那份熱愛,一直牽著我,又拿起沉重的筆,開始了我的圓夢之旅,那沉甸甸的詞句在這如煙如雨的季節裡,醉倒在滾滾紅塵中。在醉眼朦朧中,我感覺寫小說就是十二個字,“酸甜苦辣,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散文就是語言在散步。詩歌就是用心與世界對話。

  偶然的碰到煙雨紅塵,必然的是相識相知,不會再次擦肩而過,一次美麗的邂逅,哪怕是瞬間的綻放,也要給世界留下美好的記憶,那就讓我的文字帶著感恩和博愛,帶著質樸和淡定,醉倒在煙雨中,醉倒在紅塵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