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北京走入紫禁城散文
相約北京走入紫禁城散文
背起行囊獨自上路,我於秋水長天的時節,卸掉一切浮華,以一顆沉靜安然的心,與你邂逅。曾無數次在電視劇裡見過你的華美與壯麗,在圖片裡欣賞你琉璃飛簷的古典風姿,你有一個神秘而恢宏的名字,“紫禁城”。這座歷經明清煙雨的皇城,承載著悠遠的記憶。歷史的烽煙,為這古老的城池增添了莊嚴與厚重。你向眾生張開你博大的胸襟,走近你,摒棄喧囂唯剩一顆純淨的靈魂,走近你,用盪滌了塵埃的胸懷,感受明清煙雨的浩蕩。你用恢宏與壯麗鑄就了顯赫與輝煌。哪怕一縷清風,也將是長風浩蕩,哪怕是一滴墨跡,將會是一幅水墨畫卷。
十一長假,應就讀於北師大的女兒之約,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車。抵京之後,稍作休息,便乘車前往前門。在京幾天裡的旅程她都已安排妥當。女兒是極了解我的,深知我是一個極其懷舊的之人,所以第一站就是故宮。
矗立在高聳厚重的城門下,感覺到自身的渺小,小的如同一粒粉塵。紅色的宮牆,金色琉璃,錯落有序的大小宮院按等級排列,深宮院內的蒼松翠柏,也為你增添一抹高潔與幽遠,這所有的一切無不彰顯著你的高貴與華美。走近你,彷彿看到明清二十四位帝王在歷史長風中淡去的背影,硃紅的城門在王朝末日之時關閉,又在今日華夏昌盛之時為百姓敞開。昔日被帝王用皇權封閉的紫禁城,今時普通百姓只要幾十元錢購買一張印著皇城圖樣的門票,就可走進去,隨意出入帝王宮殿,盡情賞閱皇城內的風景。撫摸硃紅門扉,許是會於這鏽蝕門環上哪位故人的掌心疊合,地面苔蘚斑駁,古老的足跡與今日的腳印層疊,漢白玉的石階下青石板上已是平仄跌宕。那些歷史的記憶也與你走進去的時候,如同潮水一般湧動,與朝代更迭的浪潮中,濤浪奔湧就。
這座始建於明成祖朱棣年間皇宮,歷經十四年之久建成,後在清康熙年間有了一些重建的地方。這座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面積約七十多萬平米,殿宇宮室約有九千多間。一條中軸線貫穿三大殿,後六宮,御花園。兩旁對稱分佈著華麗的宮殿,這些富麗皇的殿宇,分為外朝與內廷。
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兩翼分配有文華殿和武英殿,這一部分為外朝。也是皇城的前宮殿,其建築造型,宏偉壯麗。皇宮最高建築,就是太和殿,也就是百姓所稱呼的金鑾殿。據記載;“太和殿也是現存中國古代最高建築。這裡是明清兩代帝王,舉行大典的宮殿,例如;皇帝登基,完婚,冊封皇后,和節日慶典,還有,公佈皇榜,點將出徵等等······所有大的慶典儀式都在太和殿舉行。”前朝庭院不栽植樹木,空間明朗開闊,漢白玉石階層層迭起威嚴的殿堂高高聳立,彰顯帝王政權的至高無上。
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坐落中間兩翼有東西六宮,為內廷。其後宮內庭的建築不像前朝那般雄偉,宮殿排列緊湊,東西六宮連成一體。庭院深邃,院落裡栽植了歲寒不凋的蒼松翠柏。用秀石迭砌的假山,亭臺廊榭立於其間,每一處都蘊染著清幽恬靜。廊簷上山水花鳥的.彩畫,廊下懸掛的宮燈,張貼在宮門上的對聯,室內宮扇,香幾,繡榻,依然猶存著悠遠歷史中皇族眾人的那份豪華煙火。
御花園位於坤寧宮北面,佔地面積約一萬多平米,園子裡栽植了蒼松翠柏,還有各種珍貴的花木。有用太湖石疊砌而成的堆秀山,其型,秀麗端然,蘊含著著幾分幽深的風骨。上面高聳著兩座秀麗的亭子,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緊閉的門扉,封存的是皇帝嬪妃淡出視線的背影。亭子的階石旁是鬱鬱蔥蔥纖纖秀竹。御花園裡有二十幾處建築掩映在山石樹木間,即古典又富麗,還透著幾分清幽與安靜。據說這裡也是儲存古亭中最為華麗的花園了。
紫禁城,有四個大門,分別是:午門,也是正門。東西兩個門,稱之為,東華門,西華門,北門為神武門。皇城的四個角,分別建有角樓,精緻玲瓏,如四位美麗宮女婀娜矗立。十幾米高的城牆,長度三千多米,把整個皇宮圍得緊密森嚴,牆外還設有五十多米寬的護城河。這居住著帝王的皇城,用金銀堆砌,用皇權封鎖,與舊時的黎民百姓亦是隔著高不可攀的萬層石階。如此氣勢恢弘的皇宮大院,承載著兩代皇朝二十幾位統治者不可違背的皇權。明清兩朝與這裡更迭交換,兩代帝王與這裡醞釀平息戰火烽煙的良策,與這裡繪製安民昌盛的藍圖。
紫禁城,承載了五百年的明清煙雨,你的威嚴是權力的象徵。你的博大,是五百年烽煙歷史的厚重。你深深的院落裡包含了兩個朝代,所有帝后皇族的等級制度,暗燃著權利紛爭的火焰。這裡是最高統治中心,那些不為尋常的大事,亦會是圍繞著皇權的傳承於社稷安危而展開。據史料記載:明代正統皇帝復辟的奪門之變、嘉靖皇帝被宮女謀刺的壬寅宮變、萬曆四十三年梃擊太子宮的“梃擊案”、泰昌皇帝因服丹丸而死亡的“紅丸案”、泰昌帝病死後圍繞著新皇帝登極的“移宮”風波皆發生在這裡。還有清朝初年諸王大臣為確立皇權的三官廟之爭、清末慈禧太后謀取權力的辛酉政變等等。你高高的門檻,深深的宮院鎖住了多少紅顏,孤獨冰涼的床榻上有多少幽怨的嘆氣,又有多少粉黛佳人在此孤獨終老,終生未見帝王面。
曾經顯赫威嚴的紫禁城,今日依然恢弘壯麗,但卻是一座空空蕩蕩的城池,皇帝與嬪妃的床榻透著滄海桑田的薄涼,琉璃黛瓦已落滿時光的塵埃,皇帝寶座上的餘溫已被流逝的歲月席捲,這就是歷史留給後人的蒼涼之處。白日裡會有人潮湧動的遊客因你喧鬧,夜幕降臨,恢復了你的孤寂,深夜許是隻有那些舊日裡的亡靈在上空徘徊。那些叱詫風雲的帝王已被載入史冊,只能在屬於他們的時代裡飛揚跋扈。那些一代代陪伴著皇帝的文武百官,和後宮嬪妃,還有被使喚的宮女太監,只不過是歷史風雲裡微不足道的粉塵而已。一縷歲月的清風足可以將其吞沒,後人們在日漸斑駁的古城池中是否能尋到一絲足跡?而今只能在琉璃飛簷,漢白玉石階,騰飛的金龍,還有那數不清的代表著吉祥的飾物與圖案中領略當初的華麗與威嚴。
明代最後一位帝王宗貞帝還在龍床上大夢未醒,那支農民義軍在李自成的同帥下已殺入紫禁城,這個義軍領袖,脫下布衣穿上龍袍,坐上皇帝寶座,他如同一顆閃爍的流星,劃過紫禁城的上空,然後消失在歷史奔湧的水墨裡。他還沒有把龍椅捂暖,八旗將士如狂風般席捲了李自成的帝王之夢。這個蠻荒善戰的民族,從貧瘠的塞外,金戈鐵馬,刀劍飲血,一路拼殺,直抵古老文明的皇城之下。鐵蹄踏開硃紅門扉,從此告別滋養過他們的塞外,於這文明之都坐擁江山,一統天下。戰亂平息,他們於平靜祥和中沉湎於溫柔鄉里。這馬背上的民族於這喧囂的市井中,丟鞍棄劍,遛鳥鬥蛐蛐,在外來列強的船炮前,喪失鬥志。那支潰逃的大軍還是曾經英勇善戰的金戈鐵馬嗎?還是塞外草原上的蒼狼嗎?
歷史的車輪在不停的向前滾動,它碾碎一代一代帝王之夢,幾百年的大清帝國在最後一位皇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那一刻,徹底與歷史舞臺告別,所有風雲變化,已被載入史冊。那一刻起輝煌壯觀的紫禁城變成寂寞的城池,空蕩蕩荒無人煙。中華民族奮起抵抗的烽煙在瀰漫,籠罩著這座皇城亡靈,它在煙雲裡慢慢頹廢,斑駁。失去當初華麗的容顏,威嚴的氣勢。民族存亡之際,已無力能顧及你的猶存。
三十八年後的十月一日,秋風剝開籠罩的煙雲,藍天白雲下,一面五星紅旗在你的胸前飄揚。崛起的中華民族,給與你涅槃重生,你在新中國的能工巧匠的雕琢下,回覆你華美壯觀的姿容。今日,這一古老華美的建築群傲立於世界東方,猶存在華夏大地上,你敞開胸懷擁抱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你是北京的驕傲,你是華夏民族的驕傲!
夕陽西下,我與金色的餘輝中,與你揮手告別,我只是這潮湧人群裡的,微不足道的一粒塵沙,你亦是不會記得我的到來,但你已深深得收藏了我的足跡,我將永遠把你深藏於我的記憶裡,你將是我一生中抹不去的壯麗風景。別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