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蔭道的記憶-敘事散文
林蔭道的記憶-敘事散文
30多年前,為了求學,一個痩瘦弱弱的少年,斜挎一個沒裝幾本書的綠色小書包,經常行走在這條林蔭道上。
這是一條筆筆直直、平平坦坦、兩旁種滿水杉樹的鄉村公路,路的南端連著營田鎮,路的北面經過少年兒時的家。
在這條路上,少年曾和夥伴們你追我趕、嬉戲玩耍,有時爬上大樹上竄下跳,有時跳入渠道里灑脫的戲水。至今還讓人津津樂道是他那捉魚的機靈和技巧,夏天渠道放水時,魚兒喜歡粘在水草中以防被水衝去,少年深諳魚性,每次下水必有所獲;有一次放學途中,蓮湖放水捕魚已近尾聲,少年跳入一水坑(挖藕留下的坑)中竟踩在一堆魚上,大大小小的鯽魚捉了20多斤,沒東西裝,就脫下褲子用褲腳裝魚,冒著寒風走了8里路才把魚揹回家,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這麼多魚帶給家裡的歡樂是可想而知的。
如今的少年,是否有過這般的天真和歡樂?
弾指間,暮然回首已是30餘年。從這鄉道走出去的少年,上了大學,如今已步入了中年之旅,有了事業,有了家庭。
那個少年就是當年的我。
7月21日下午,烈日當空,高溫難熬,我和潘、蔣、周等驢友來到這條林蔭道上徒步,非關其他,只為健康而徒步。還是這條道,砂石路早已變成了水泥道,兩旁的水杉也長大成林。放眼望去,長長的林蔭道就像一條深邃綿長的綠色隧道,而高大密集的水杉林,就像一把巨傘給大道帶來濃蔭。任憑陽光暴曬,行走在林蔭道上,我們頓感涼爽許多。
林蔭道上,陽光穿過密密的樹林,撒滿斑駁的影子,透過樹縫,我看見了一片片碧綠的農田和一池池清香的荷花,好像時光的影子也在那裡翩翩起舞。那不是兒時戲水的`渠道嗎?魚兒翔遊的蓮湖怎不見蹤影?當年密友賢伢子今又在何方?我在努力追尋兒時的記憶,10公里林蔭道彷彿走了三十年。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上漂泊回憶兒事加劇嬉戲,光景宛如昨茅屋三川老梅一束,築的椅常坐高枝蹄鳥小船幽雨,怎把閒情托兒時歡樂,此樂不可鑿
此時,我想起了潘安邦唱的這首《憶兒時》,原來誰都有抺不去的兒時記憶,誰都有抺不了的鄉愁。
夕陽西下時,我們結束徒步,坐在湘江營田港的漁船上,吹著河風,賞著晚霞,大口喝茶,大口吃魚,紅燒黏魚,口味雄魚頭,蔥炒河蝦,幾盆又甜又嫩又鮮的野生魚,吃得我們流連往返。
沒想到,這舌尖上的魚蝦,竟也是30年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