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幼兒早期自我認識的特點論文

淺析幼兒早期自我認識的特點論文

  兒童社會性發展主要是在處理兒童與人、與自然和與自己的關係的過程中不斷髮展的,而社會化的過程則更多的是從一個生物人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人是一個社會人,而在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中,兒童對自己的評價和認識直接影響著他們與外界的交往和關係的處理,正是在這種與外界的交往,自我認識,進一步交往的不斷迴圈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不斷髮展和成長,只有各個環節都得到恰當處理才能促使兒童更健康地成長。因此,作為教育者,從成人的視角來了解兒童自己是如何認識自己的,能夠更好地改進我們的教育,而這種研究本身也是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所以本文試對幼兒早期自我認識的特點進行一些探討。

  幼兒早期主要是指小班3—4歲的幼兒階段,而在這個年齡段正好與小班相對應。小班幼兒正處於家庭生活到社會生活的轉型期,透過自身經驗的積累、不同環境的影響,伴隨著語言、動作的逐步發展,幼兒的自我認知、自我概念、自我評價等方面都有了初步的發展。所以一般認為,3—4歲(即小班階段)是幼兒自我意識發展的初期階段,在這個時期,幼兒對自我的認識主要具有下面的特點。

  一、“自我中心”意識較強

  “自我中心”作為一個心理學術語,是指在觀察事物或考慮問題時,只從自己的角度,從自己的經驗去對待有關事物,不能設想他人的觀點、他人內心世界的一種心理狀態。按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觀點,“自我中心主義”是個體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也是兒童早期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在心理發展的每一階段,它都由一種形式向另一種形式轉變,即更高的形式代替了較低的形式。譬如2—6歲兒童,自我中心主義表現為“征服符號”,它由嬰兒階段“征服物體”發展而來,此階段能清楚地鑑別符號和符號所代表的東西。自我中心行為,在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看來,是指某些主、客觀相互作用方面缺乏的鑑別能力,其實質在行為上或觀念上完全以個人為主而不考慮他人的傾向,自我中心行為傾向明顯的兒童很難進行角色換位,不能從他人的角度思考、處理問題,很多實驗證明了這一特點在18個月至2歲期間突出表現自我中心的思維和言語,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沒有意識到他人具有不同視角。體會著一切都屬於自己的感覺,只顧著說自己想說的'話。

  隨著認知、語言和動作初步發展,以及對自身瞭解的深入,到了幼兒早期,他們的自我意識依然具有這種明顯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常常以自己為參照物來看待每一件事物,認為自己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心理世界。在他們的心中,自己是最能幹的小朋友,是家長、教師心裡的小寶貝,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幼兒常常“盲目地自信”,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有一種“萬能感”。我們曾經試問了10個小班幼兒:“你覺得班上哪一個小朋友最能幹?”結果有8個幼兒都將自己放在了第一位或者第二位。在遊戲中,我們也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一個幼兒正開心地玩著某一個玩具,另一個幼兒走過來便一把奪過玩具想佔為己有,兩人便爭搶了起來,搶別人玩具的幼兒還會說道:“這是我喜歡的,我要玩這個玩具!”可見在他們的意識中並沒有什麼先來後到,因為他們正處在“自我中心”的意識裡。一位教師曾經提到這樣一件事,在午餐時,教師提醒一個幼兒專心吃飯,輕輕地摸著她的頭說:“看著自己的碗,大口吃,老師喜歡你!”聽完教師的話,她開心地向周圍的同伴炫耀著:“老師最喜歡我,老師剛才說的。”直到下午家長來接的時候,她依然自豪地炫耀著教師最喜歡她。這個例子也說明了對於低齡幼兒來說,他們只是擷取對自己最有意義的話語資訊,就像小女孩在教師的提醒中很快地找到並牢牢記住的是與她直接相關的“老師喜歡你”。

  二、第二世界中的自己與第一世界相融合

  英國著名兒童文學家、理論家J。托爾金提出了“第二世界”理論。托爾金認為,幻想的物力能把我們帶到現實看不見的另一個世界去。在那裡,人類的一切夢想都不難實現,任何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的事,在第二世界中也能當作事實來體驗。按照無限的形象和豐富的表現創造出來的第二世界,比我們所居住的第一世界還準確、還真實,能夠窺視到人生幽微深處。那麼在幼兒的眼中,實際上就存在有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的第二世界(其實成人心中也有,只是隱藏得更深罷了)。小班幼兒由於尚處在主、客體互相滲透時期,對他們而言,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常常是融為一體的。

  比較明顯的是,有趣的動畫片、優秀的文學作品能將兒童帶進“第二世界”,在那裡他們看到了美麗、善良、聰明、勇敢積聚一身的完美化身,對幼兒而言,這應該是世界的原貌。他們理解與感受,並沉浸在這個世界裡,因此他們常常將自己以這些故事中的角色命名,甚至想方設法用周圍的物體、材料裝扮成他們所喜愛的人物,現實與幻想自然地融合在一個世界。動畫片《哪籲》熱播之際,許多幼兒都十分喜歡那個勇敢、機智、聰明、能幹又可愛的哪籲,他們在遊戲中,用各種各樣的玩具搭成哪籲的“乾坤圈”,一手拿著“乾坤圈”,一手抓著紅絲帶,在教室裡開心地奔跑著,還說自己腳踩著“風火輪”。《獅子王》是家喻戶曉的動畫片,小班的一個幼兒觀看後,對小獅子著了迷,她要求爸爸、媽媽每天要稱呼她小獅子(嘎哈)的名字。她還喜歡用小手作爪狀,說自己全身長滿了獅毛,一邊學著獅子的吼聲,一邊撲向媽媽的懷抱。每次自畫像中,她總不忘把自己的鼻子畫成三瓣。在幼兒早期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可能對這個年齡的幼兒而言,這並不是想象豐富與否的問題,而是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常常融為一體的表現。

  三、“映象自我”現象明顯

  社會學家庫利曾提出“映象自我”。他指出,“映象自我”是人們形成自我概念的一種機制。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相互為對方的鏡子,在對方眼裡觀察自己,可以看到社會上其他人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就好像站在鏡子面前看到自己的姿態、服裝等一樣,同時以一定的標準來衡量自我形象,產生對自己滿意或不滿意的情緒體驗,實際上,他人的反應反映了當時社會規定的角色要求和團體的價值觀。這樣,人的自我意識就具有客觀性。

  我們發現,幼兒早期由於自我評價正處於以他人評價為主的時期,因此教師在對他人進行評價或樹立榜樣的同時,幼兒很容易進入“映象自我”的評價狀態。在小班美術活動中,常常透過鼓勵、表揚的形式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興趣。當教師發現某一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一定的進步後,便及時給予表揚,這時同組的幼兒可能舉起手中的畫紙問:“那我呢?畫得好不好?有沒有進步?”類似這樣的情況在幼兒園經常會出現。比如午睡起床,如果有的幼兒很快自己穿好衣服,安靜地坐在小椅子上,教師發現後進行表揚: “XX小朋友真好,自己穿衣服,又快又安靜,真是我們大家的小榜樣,老師喜歡!”接下來的時間裡,一到起床時間就會有很多的小朋友悄悄地走到教師身旁等待表揚,有時候還會說:“老師,我今天快快穿,給大家做榜樣,好嗎?”集體活動前,教師表揚某一幼兒坐得端正,準備好參加活動了,接著就會有幼兒喊到:“你看我,你看我。”或者直接問道:“我坐得好不好?”由此可見,“映象自我”的現象在小班時有發生,小班幼兒喜歡在“映象自我”中進行透過對比來衡量自我形象,產生滿意或不滿意的情緒體驗。

  上述關於幼兒早期自我認識的三個特點是相互作用、緊密聯絡在一起的,這三者之間的矛盾運動能夠促進幼兒的自我認識一步步走向深入、全面。我們應該在瞭解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更有計劃地培養幼兒的自我意識,在區分個體自我和客體的基礎上,更有效地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要根據幼兒早期的這些特點採用恰當的教育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