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的創新探索論文
淺析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的創新探索論文
論文關鍵詞:畢業生;就業市場;模式;策略
論文摘要:在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構成要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闡述了以就業基地建設、就業資訊化平臺建設、就業推介隊伍建設以及校園招聘活動為基本內容的畢業生就業市場立體化培育模式,並進一步提出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的持續改進策略。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系統構成分析
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是指高等學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以及在國家宏觀政策指導下,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培育和建立起來的,對畢業生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人才市場,其任務是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從系統的觀點來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有三大基本構成要素,一是作為供方的大學畢業生,二是作為需方的用人單位,三是作為服務方的高等學校。其中畢業生的用人單位是就業市場供需關係的兩個方面,是就業市場的主體,而高等學校就業服務機構作為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第三方,主要起著橋樑與紐帶作用。下面就這三大要素及就業市場的功能和特徵作必要分析。
(一)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供方分析
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供方,應屆大學畢業生無論在知識結構還是在專業水平上,都高於一般勞動力市場中的供給主體,更具有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具備的現代意識、超前意識和競爭意識。這一特徵為市場需求主體提供了一個選擇各類人才的廣闊空間。其次,應屆大學畢業生一般是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辦理相關手續,落實就業單位,因而呈現出顯著的時效性和群體規模性,由此,也對畢業生就業市場提供了很高的要求。第三,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並非簡單的一蹴而就,而是具有鮮明的選擇性,他們既要考慮用人單位的工作崗位,也要考慮用人單位的企業文化、教育培訓、發展空間等。第四,應屆大學畢業生並未真正進入社會,他們經歷的事情不多,社會上的急風暴雨一般也襲擊不到他們,其就業觀念大多來自於家庭和社會輿論,因而存在著很大的從眾心理。不僅如此,學校生活與社會現實的脫節也使得剛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手足無措,明顯表現出底氣不足。此外,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所持有的價值判斷標準和心理特徵,以及完成就業的時間長短,在很大程度上受畢業生所掌握和了解的資訊量多少的影響。
(二)畢業生就業市場的需求分析
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需方的用人單位,在其發展的不同階段,會有著不同的用人需求和策略。在創業階段,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也許他們並不特別重視學歷,而是秉持人才消費要實惠的觀念,在這種情況下,有能力的人是受歡迎的。
不過,在企業的初級發展階段,有相當一批企業老闆都有一種看法,認為不少大學生好高騖遠。雖然他們理論知識強,但動手能力差。因此,在創業過程中,企業一般很少招聘大學生。然而當企業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後,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就成為一個重點,這個階段將開始特別吸收有知識背景的人才。這種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成為他們的重點選擇物件。不過,為了做出最有利於自身發展的選擇,用人單位一般都需要透過學校就業服務機構的介紹,瞭解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目標之間的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專業設定與崗位需求的差異,如學校專業設定與企業實際崗位需求的對應關係、各專業所學的實際內容和適用方向、大學生就業工作流程的特殊性等問題。不僅如此,用人單位還急需加深對畢業生的瞭解,希望學校的就業服務機構能夠提供某種類似於認證類的令人可信的推介和介紹,以方便用人單位找到合適的人選,降低畢業生招聘成本,並提高招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畢業生就業市場的服務方分析
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服務方既包括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也包括社會上的人才市場中介機構,但主體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從上述分析可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供需雙方的瞭解還不夠充分,雙方都急需高校就業服務機構進一步加大對畢業生的'推介工作,這種供需雙方的客觀需求其實也就是高校就業服務機構的市場機遇。因此,面對學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機構應在為提供滿足用人單位和學生雙方需求的就業服務上下功夫,積極尋找對策,主動出擊,不斷研究和嘗試就業市場化的對策,進一步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的建設力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國家政策、體系科學、過程完善合理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
二、高校大學生就業市場建設的立體化培育模式
功能完善、高效合理的大學生就業市場體系應當是一種涵蓋不同層面的立體化系統,並主張就業市場建設應採取立體化培育的推進模式。這一模式的基本涵義是,以高校為主體,以四大網路為中心,建立起溝通學生、用人單位、學校的就業工作市場化系統,用系統的觀點和方法開展大學生就業推介工作。
(一)“地網”——就業基地建設
一些高校的成功實踐表明,建立廣泛、穩定的畢業生就業基地是保證畢業生就業市場長盛不衰的關鍵。就業基地能夠為高校提供就業用人資訊及接待安置就業推薦人員。就業基地一般應選擇建立在能夠長期和穩定用人的單位。高校畢業生就業基地建設還應當根據本校實際進行合理規劃和佈局。例如吉林大學提出了“建立以東北地區、京津唐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為龍頭的畢業生就業的重點地區,大力支援西部大開發,加強與西部地區的畢業生就業基地建設,打通畢業生到西部就業的渠道;積極支援國防事業的現代化建設,把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作為我校畢業生就業的特殊基地加以建設”的就業工作目標;並確定了以汽車、通訊、航天、地礦、石油、化工、醫藥、機械、傳媒等行業系統為畢業生就業的重點行業;建立起以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為基礎,輻射周邊、面向全國且效果明顯的畢業生就業基地體系。
高校就業基地建設可以採取聯合培養的方式、方法和策略。如成立學校董事會,並聘請有關用人單位為董事會成員;成立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研究會,並聘請用人單位成為研究會的成員單位;與用人單位簽訂聯合培養專業人才協議並具體實施。在實施聯合培養專業人才的過程中,首先學校按用人單位要求設定相關專業,並將其列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學生入校後,按用人單位提出的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學生與用人單位聯合進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培養教育。學生畢業後則一次性輸送到該用人單位。 (二)“天網”——就業資訊化平臺建設
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碰到的主要障礙就是資訊障礙,包括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缺乏廣泛的資訊交流,資訊流通渠道不暢通,政策宣傳不夠及時、到位,資料處理效率低下,資訊收集面較窄等等,這些都造成了高校畢業生與用人單位在求職、招聘過程中資訊流失和低效率問題。而在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過程中,計算機網路卻能發揮極大的幫助作用。事實表明,畢業生就業工作資訊化正在成為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導型操作形態和重要手段,而且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資訊化管理,也正在成為評價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一個重要指標。
為了使校園招聘成為畢業生就業的主體市場,最佳化就業無形市場建設,就必須打造高效、快捷、高質量和富有本校專業設定特色的畢業生就業資訊網。高校畢業生就業資訊網的建設,首先應做到有獨立的域名、獨立的機構,並保證技術成熟,執行良好。其次,網站開闢的功能模組要豐富多樣,內容不斷更新。如可開闢求職、求才、就業指導、形勢分析、就業龍虎榜、畢業生檔案館、就業論壇、留言板、就業新聞要點、就業資訊滾動欄等。第三,要努力拓寬就業網的服務功能。如可以開闢畢業生聊天室,以便吸引已就業的歷屆畢業生參與到聊天室的討論中來,與應屆畢業生交流求職就業的經驗;還可以為畢業生提供“個人求職主頁”製作服務,以便畢業生可以定製具有自己特色的個人主頁,多方面展示自我風采,更好地引起用人單位的注目。此外,高校就業資訊網還應當與遍佈全國的就業基地、資訊站、資訊員緊密聯絡,從而實現跨時空的就業市場資訊溝通網路。
(三)“人網”——就業推介隊伍建設
為了彌補就業基地的資訊不足以及資訊科技網路平臺本身不能自動獲取新資訊的缺陷,就業服務機構還有必要在校內外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就業推介隊伍及兼職就業推介資訊員隊伍,從而形成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的“人網”體系。“人網”體系的執行有兩種基本方式:一是學校派專人到外地採集就業資訊和建立就業資訊網點,同時直接向用人單位進行推薦。如湖南農業大學每年都分幾批次到江蘇、浙江、廣州、深圳、珠海、廣西等地看望畢業生,走訪新老用人單位和董事單位,以此採集各種就業市場資訊,並適時向用人單位宣傳學校和推薦畢業生。二是聘請專兼職畢業生作為學校就業資訊員,讓他們及時為學校提供就業資訊,並激勵他們積極為學校畢業生推薦工作。
(四)“活動網”——校園招聘活動策劃
實踐證明,在構建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過程中,邀請用人單位直接到高校,召開大、中、小型校園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或招聘會,是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功能的一種十分有效和不可缺少的方式。校園招聘活動策劃可分兩大型別,一類是大型供需見面會,第二類是中、小型供需見面會或校園招聘會。校園大型供需見面會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周密策劃,並注重活動創新,然後廣泛發動,精心組織和實施,方可收到好的效果。例如,湖南農業大學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大型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就成功策劃了兩項頗富創新性的輔助活動,一是用人單位的文化宣講,二是歡迎用人單位的專場文藝晚會,這兩大活動均是供需見面會的亮點。中、小型校園招聘會應經常性、不定期地舉行,如有的高校每年舉辦中、小型校園招聘會上百餘場。只有依靠“活動網”的作用,方能真正體現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在畢業生雙向選擇中的主導地位。
三、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的持續改進策略
(一)就業資訊的有效管理和開發策略
高校畢業生就業資訊網的背後是一個大型資料庫,而資料庫的建設首先依賴於就業資訊的收集。就業資訊收集工作既要廣泛收集,又要確保專業對口單位的需求這一重點;既要注意有關本省、地(市、州)、縣(市)、鄉鎮的縱向人才需求資訊,又要注意收集不同省份不同地區的橫向人才需求資訊;既要及時準確地獲取當時的需求資訊,又要隨時關注市場資訊的動態變化。由於就業資訊資料庫除了收集就業資訊,還必須學會有效地運用就業資訊資料庫。高校就業資訊資料庫儲存著有關畢業生資料、用人單位資料、單位需求、簽約情況等各種型別的資料。高校就業服務機構應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進行分析,及時瞭解畢業生就業狀況,幫助學校制定相應的就業指導政策,並透過對資料的分析處理,實現就業部門對就業工作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以及對市場和對人才的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並由此明確今後的工作重點,以及根據社會需求提出學校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和要求的合理化建議。
除了現存市場資訊資源的充分利用外,還要時刻注意發掘和拓展新的工作聯絡,在看似平常的需求中及時發現和開發新的市場資訊資源。特別是用人單位的資訊開發和資料更新,是市場資訊資源管理和開發的核心內容,應予以特別關注和加強。當前,有許多變化都孕育著新的市場資訊和市場開拓機會,例如,上海及周邊的長江三角洲地帶迅猛發展,帶動了各個行業的成長,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就業機會;各跨國公司、外資公司紛紛在上海等地設立辦事處、研發基地、生產基地等,也為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會。同時又由於許多企業開始在不同領域中擴充套件業務,需求面加寬,也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了新的就業空間。顯然,這些在不斷變化中層出不窮的市場機會,要求高校就業服務機構積極主動開拓聯絡,發掘新的市場資訊,並利用新的資訊資源,在已有的校企合作基礎上,加強更廣泛的推介合作。
(二)畢業生跟蹤服務策略
“學校主導型”的就業方式應當是一種全程服務的方式,而要持續改進畢業生就業市場,就必須致力於就業服務的全程化。全程服務方式是從新生入學接受就業指導教育開始,到畢業實習的預就業再到畢業生就業後的繼續跟蹤服務。實施畢業生跟蹤服務有兩個基本目的:一是瞭解學校培養的學生被社會認可的程度,以便為改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資訊反饋;二是在用人單位與學生相互適應中,學生可能存在不適應這一單位的情況,學校就業服務機構則可以指導學生再次尋找適合他的就業崗位,直至滿意為止。高校實施畢業生跟蹤服務策略,就如企業實施產品售後服務策略一樣,不僅能增加用人單位的滿意度,而且能更好地建立、維持和發展學校與用人單位的關係,還能從畢業生那裡獲得對母校更多的回報。
(三)就業推介渠道創新策略
就業推介渠道創新是保持和贏得畢業生就業市場競爭優勢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內部渠道創新;二是外部渠道創新。從營銷管理的視角來看,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方式市場化的新形勢下,誰早知道用人單位的需求資訊,誰就可能搶先佔領這塊就業陣地。因此,高校就業服務機構應組織力量,充分調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動員他們收集儘可能多的資訊資料,在學校內部形成上下貫通、縱橫交錯、多層次、多渠道的畢業生“營銷”體系。就外部渠道的創新而言,近幾年來我國高校已積累不少成功經驗,如每年將畢業生生源及專業資料介紹彙編成冊,寄送到有關人才市場和用人單位;邀請用人單位來校座談,為高校就業工作提意見和要求;主動出擊,深入到企業中瞭解需求態勢,開闢新的就業渠道;開拓非畢業生就業實習崗位,以就業實習市場的開發為突破口,從而增加畢業生在實習單位的就業機會。此外,充分利用社會人才中介機構就業資訊資源,共同推薦畢業生亦不失為一種渠道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