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模式教學論文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模式教學論文
摘要:探索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模式教學,堅持以生為本、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導學案為依託,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以學定教,力求學生自主發展。
關鍵詞:高效課堂;導學案;小組合作
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觀念影響至深的高中生對語文較忽視,高中語文課堂想要在學生心裡佔據一席之地並不容易。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語文課堂效率,這是語文教師必須要探討的問題。五年前,筆者有幸到福安一中、霞浦一中參觀學習,初次領略了高效課堂的魅力。目前,我校全面實行了“導學研討、訓練拓展”的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效果顯著。下面,簡單談談高效課堂模式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特點,敬請同行斧正。
1小組合作,自主發展
以往的語文課堂基本是教師唱獨角戲,偶有師生互動,情況不盡如人意。高效課堂倡導的小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困局。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先按導學案自主完成預習任務,接受小組互查;提出問題,進行組內研討;課堂上各小組合作探究,競賽答題。這種學習模式既可集思廣益,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又能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發言的積極性。高效課堂的基礎是學生的合作探究,要想事半功倍,分好小組是關鍵。分組時應考慮:一是每組人數為6~7人,視班級具體人數而定,不採用圓桌形式;二是每組成員按優、良、中、差生合理搭配,兼顧性別、視力、特長等,保證各小組有各科優秀學生,做到優劣互補;三是聘選各小組長和各學科長,班主任和科任教師要加強對小組長和學科長的培訓與引導,明確各自職責,能做好預習、作業的督促和檢查工作,進行有序、有效的討論和展示等;四是小組評價,每週進行一次積分彙總,每月開展一次優秀小組評選,並進行表彰;五是具體的評價辦法,可組織學生討論制定多樣化評價方法,如,展示即得2分,展示良好得4分,展示優秀得6分(也可採用學案上的分值、根據學生回答進行相應打分)。
2導學依託,有的放矢
傳統語文教學如填鴨,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順著教師所指方向懵懂前行,課堂效率可想而知。教師要掌握學情,進行課堂預設,編寫導學案,以此為依託,引導學生閱讀文字、自主思考,使其學習更加有目的性。這種以導學案為依託的教學模式可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一份語文導學案通常包含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知識連結、課前預習檢測、課堂研討題、當堂鞏固練習等部分。高中語文導學案的.編寫和使用要考慮:
(1)導學案要體現教師對學習內容和方法的指導,學習目標不能太多、太難,否則教學任務很難完成,還影響課堂的完整性。
(2)導學案題型採用必做題和選做題相結合的模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優生感覺有挑戰性,使普通學生受到鼓勵,使學困生樹立自信心。
(3)解決好習題的來源途徑,合理控制題目的數量和難度係數,提高練習的針對性。
(4)導學案於課前下發,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自主思考,並在小組研討中提出見解。
(5)建議先在新授課中應用,熟悉後中再逐步推廣到其它課型,像文言文、作文等難度稍大的課型的實際操作要量力而行。
(6)同一份導學案,針對不同班級,如何有效使用,將學案的導學、助學功能最大化,也需教師靈活處理。為了編寫出高品質的導學案,我們備課組進行分工合作:先集體討論,確定大致內容與方向,由一個教師負責編寫學案;然後就著草案再進行細節研討,修改、豐富後,交付印刷、使用;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進一步完善導學案,形成最終稿。
3預習檢測,有備無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實行高效課堂的前提條件之一,有利於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培養其質疑精神。高中語文所要研討的文字大都有一定的長度、難度,如《記念劉和珍君》《祝福》《拿來主義》《離騷》《鴻門宴》《逍遙遊》及必修四的戲劇單元等,假如學生沒有提前閱讀文字,課堂上教學無法推進。高效課堂以導學案為依託,引導學生進行有效預習。上新課前,下發導學案,指導學生根據設定的學習目標進行預習;課前十分鐘為預習檢測時間,利用導學案的預習檢測題對學生進行驗收。導學案的預習檢測題設定和使用要注意以下問題:(1)預習檢測題的題量和難度必須嚴格控制,保證學生四、五分鐘內可完成;(2)題型儘量採用填空和選擇題形式,降低答題難度,縮短答題時間;(3)預習檢測題側重落實基礎知識,如文化常識、字詞句、課文段落內容的梳理等;(4)學生在獨立完成題目後進行組內討論,反饋疑點,教師再進行點撥;(5)以學定教,對於學生已掌握的內容教師不再講解,只講疑難點,少教多學,提高課堂效率。
4下放語權,教學相長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傳統語文課堂,教師總是習慣把所謂的標準答案硬塞給學生,殊不知一千個讀者有一個哈姆雷特。明代學者陳獻章說:“前輩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教師應以生為本,下放語權,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指導學生從慣性思維中跳出來,培養其質疑精神,讓學生在探究中找答案。小組討論,百花齊放。先明確討論內容和時間,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教師要巡視指導,參與各組研討。對普遍性的疑難點,可讓疑點不同的小組進行研討,教師參與其中,適時啟發;也可採用“學生教學生”的辦法,讓已解決問題的學生當老師,面向全班進行講解,教師再適時點撥。如:在上《奇妙的對聯》時,我設定了五道對聯改錯題和兩道對聯補寫題,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大組研討後自己解決了問題,這在傳統語文課堂上是比較難以達到的。當然,教師也可精講,和學生一起歸納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絡,發散思維,觸類旁通,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並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也就是說,進行生動的創造。”我們可以嘗試讓學生充當教師角色,教師作為引導者參與其中,能使課堂更有生機、活力。如:課堂“匯入”的主體可轉換為學生,上新課前,讓學生設計本課匯入語,課前兩三分鐘,讓學生激情匯入。甚至,在課堂教學中,可讓能力較強的學生主講他們喜歡的課文。在此之前,教師可以對上課的學生進行適當點撥,充當顧問。學生要把自己所講的內容要點整理出來,這樣比較有條理性。這樣上起課來,教學氣氛就比較活躍,大家也樂於傾聽、表達,不僅調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鍛鍊他們的各方面能力。
5當堂鞏固,卓有成效
練習是消化、鞏固知識的重要途徑,它能反映學生的學情,也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語言的實踐能力。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我們必須改變傳統僅靠課後作業的訓練模式,要多渠道訓練學生,並且練習要體現拓展性。高效課堂模式不僅要求課前進行預習檢測,而且在課堂結束前十分鐘要進行當堂鞏固練習,遷移訓練,確保每課有所得。當堂鞏固練習是教師為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語言,讀懂文章內容,瞭解文字中心,感受文字的表達美,掌握語文學習規律而設計的實踐活動。它承擔著識記知識、訓練技巧、培養能力和陶冶情感等任務,是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語文當堂鞏固練習的設定和操作要考慮:
(1)練習要限時限量,難度適中。練習太多導致沒時間當堂解決,還要佔用學生課外時間和下節課的教學時間;練習難度太小,沒有挑戰性,不能面向多數學生;練習難度太大,會挫傷學生自信心。
(2)學生先各自獨立完成鞏固練習,而後教師再簡單點評。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收集學生答題資訊,瞭解學情。時間充裕的話,還可進行小組討論,教師再講評。針對學生訓練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矯正,必要時要補充練習或修改下一節課教學目標。總而言之,經過幾年的實踐,我確實感受到了高效課堂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的美妙變化,在小組積分競賽的刺激下,學生為了集體榮譽,踴躍發言,相互競爭又通力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能拓寬其視野,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並且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在情感上也會有所交流,增進語文課的人文性。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的研討中去,師生間的合作能夠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學起語文來樂在其中,我們的語文課堂也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從而達到“少教多學,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強生.語文探究性學習研究[D].華東師範大學,2008.
[2]福安一中.五環教學模式[R].內部資料,2013.
作者:張孟莉 單位:福建漳州長泰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