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採茶舞蹈教學中三道彎的應用論文

地區採茶舞蹈教學中三道彎的應用論文

  摘要:研究江西地區採茶舞蹈教學中“三道彎”的應用的目的在於瞭解這種舞蹈姿態在採茶舞中的特殊表現,找到加強“三道彎”應用方法,提升採茶舞蹈教學品質的途徑。本文介紹了江西採茶舞中“三道彎”具體表現形式,分析了運用“三道彎”在採茶舞中的重要意義,提出加強“三道彎”的應用,提升採茶舞教學質量的舉措如下:加強基本功教學;加強採茶舞蹈文化背景的講解;加強情感訓練與舞蹈動作的結合。

  關鍵詞:江西;採茶舞蹈教學;“三道彎”;應用

  舞蹈中出現的“三道彎”形態主要是指頭與胸、腰與臂、胯與腿互為反方向,整體體態出現“S”型的一種舞姿,既有靜態的“三道彎”也有動態的“三道彎”。這種舞蹈動作是東方國家舞蹈中常見的姿態,在中國的民族民間舞蹈型別中,比較典型的“三道彎”動作包括有傣族舞蹈如“孔雀舞”,北方地區的秧歌舞,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採茶歌舞以及藏族歌舞等等。

  1江西採茶舞中“三道彎”具體表現形式

  江西地區採茶舞蹈具有載歌載舞的特點,既是地方民間戲曲的一種,也屬於民族歌舞的範疇。江西採茶舞中典型的舞蹈動作包括“矮子步”、“扇子花”、“單袖筒”三種,而這三種最具代表性舞蹈動作中恰恰也是“三道彎”舞姿的重點展示。

  1.1矮子步

  這種舞蹈動作與採茶舞誕生於茶山茶園一樣來自於最質樸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茶農們摘茶、倒茶過程中極其常見的一種勞動狀態。矮子步是採茶舞中“生”角的主要舞步,也就是男性演員最常表現的舞蹈動作。由於採茶作業中一般由女性負責摘下茶葉,而男性時常負責背茶簍等負重工作。當女性將茶葉倒入揹簍中時,男性往往必須下蹲,久而久之,這種最自然的勞動姿態被民間藝人們納入了採茶舞蹈中,形成了極具茶鄉特色的“矮子步”。江西採茶舞中的“矮子步”分為矮樁、中樁、高樁三類。中樁與高樁為半蹲與淺半蹲,矮樁為深蹲且腳後跟抬起。在蹲身時,演員上半身略略前傾,膝蓋彎曲,從側面看就形成了由背、臀、膝的弧線形成的“三道彎”姿態。“矮子步”中的“三道彎”在表演過程中主要展示的是上半身的韻律動作,一般分“上下”、“前後”“、八字”三種韻律,指在腕、肩的動作中,上半身與之配合做上下、前後、橫八字的搖擺。

  1.2扇子花

  “扇子花”與“矮子步”的不同在於,這種舞蹈形式完全依靠輔助型的道具———扇子完成。這種同樣來源於日常茶業勞動的動作本質上展現的是茶農摘茶過程中一手執扇持續扇風,目的在於為茶葉降溫,從而防止高溫導致的茶葉品質下降。經過藝人們的重新加工和創作,扇子逐漸演繹成了更為豐富多彩的勞動或生活用具,比如舞蹈過程中如有需要,扇子忽而化為筆,寫字繪畫;忽而化為鞭,起舞揮斥;忽而又為籃、為鋤頭等等。可以說,扇子這種道具在採茶舞中成為了最多面的可變形道具,為採茶舞蹈增添了無窮興味。具體到男演員的舞蹈表現中,“扇子花”主要是“矮子步”的進一步豐富,比如演員一邊走“矮子步”,一邊揮舞扇子,位置或在頭頂,或置於胸前,或在腰間均可。配合著上半身的擺動,扇子也同樣舞出上下、左右、橫八字的韻律。但是,“扇子花”真正能夠更多襯托演員舞姿的卻是女演員的臺步,也就是“旦”角。女演員揮舞扇子過程中,身體自然地左右搖擺,展現女性婀娜身形,表達採茶女在茶山茶園中漫步的情形,不僅使身體呈現出極其嫵媚的“三道彎”姿態,而且使舞臺表演層次更多、氣氛更加熱烈。

  1.3單袖筒

  這種採茶舞中專門為“醜”角定製的戲曲服裝形式,且只有一隻左袖袖筒。這隻獨特的袖筒源於茶農日常勞動時常常以左手袖筒拭汗或充當臨時茶籃等用。民間藝人經過加工,將這隻袖筒作為了表現人物角色情緒變化的外在符號。比如表達喜悅情緒時,袖筒“龍飛鳳舞”;憤怒的情緒則是“拂袖而去”;羞愧時以袖筒遮面;悲傷時垂袖站立;上下揮動則是“再見”等等。許多曲牌或劇目中的茶童一角就常常採取一類經典舞姿:演員雙膝略屈,上半身微微左傾,左手袖筒搭在肩膀,右手執扇邊走邊舞。這樣的舞蹈動作除了展示出“三道彎”姿態外,還讓演員的行動具有更為豐富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舞蹈動作更加富於表現力。

  2運用“三道彎”在採茶舞中的重要意義

  2.1當前採茶舞中“三道彎”教學中的不足

  過於簡單化的機械式教學影響了學生對採茶舞蹈背後深刻的文化內涵的認識和理解是當前採茶舞中“三道彎”教學比較典型的不足之處。由於舞蹈教學過程中片面強調肌體記憶的培養,在舞蹈動作教學中只注重對具體動作的強化記憶教育,忽略了對其中包含的採茶文化的教學,造成學生只能透過不斷的重複形成條件反射式的效果。然而,缺乏文化薰陶的舞蹈動作很難恰當地體現舞者的心理感受,也就難以展現“三道彎”背後蘊含的茶鄉生活的純樸與美感。

  2.2向學生傳達更加深刻、生動的茶鄉文化

  結合“三道彎”的舞蹈動作教學,加強對茶鄉文化的深入教育,讓學生認識和理解“三道彎”這種源出於最真實、“草根”的茶鄉生活的舞蹈中內含的茶農們的人生態度、生活情懷、精神狀態;又比如採茶戲曲、舞蹈中描寫的人物形象絕無雷同、神形畢現的特點;以及採茶舞中的“生”、“醜”角色或幽默詼諧,或裝瘋賣傻;“旦”角則通常活潑俏皮、聰明機靈等。另一方面,江西採茶舞是不少客家先民在日常生活勞作中總結形成的文化藝術形式,體現了客家人從遙遠的中原腹地遷移到長江中下游茶鄉過程中與艱難的自然環境互相搏鬥、共生共榮的歷史。舞蹈既展示了普通茶人的尋常瑣事,也蘊含著客家先民與自然和諧共處、勇於面對環境的挑戰並頑強生存、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這在採茶舞中都有所體現,應當在“三道彎”舞蹈教學中有所突出,從而讓學生對客家文化、茶文化產生更多的共鳴,進而促進舞蹈教學中融入更多的民族情感。

  2.3理解“三道彎”和採茶舞中更多的'美學價值

  與北方秧歌中的“三道彎”相對硬朗、跳脫及雲南“孔雀舞”中的“三道彎”多呈靜態不同,江西採茶舞中的“三道彎”展現的是茶鄉舞蹈特有的連貫性、流動性、生活化。採茶舞中的“三道彎”在姿態形成過程中更多是如流水般的弧線形態,不僅突出了舞蹈演員肢體的輪廓,強調了人體健康、愉悅的曲線美,而且透過舞姿傳達出中國傳統文化講究的含蓄美、內斂美。江西採茶舞的“三道彎”凸顯的一種圓潤、流線型的茶鄉、水鄉之美,正如中國古人品茶、鬥茶時追尋的茶湯之“淳淳光澤”,既應明豔動人,又不應鋒芒畢露、咄咄逼人。

  3加強“三道彎”的應用,提升採茶舞教學質量的舉措

  3.1加強基本功教學

  從最能體現“三道彎”舞姿的“矮子步”、“扇子花”和“單筒袖”的舞蹈動作不難發現,提升採茶舞教學中“三道彎”應用的關鍵環節在於強化基本功,也就是演員的膝蓋功夫和手腕功夫。膝蓋功夫的強化為的是促進演員在半蹲、深蹲表演“矮子步”時既能夠最準確地展示舞蹈所要表達的內容、情節,也就是表演到位,又能夠在這種實質上極其耗費體能的舞姿中堅持足夠長時間,從而滿足整場舞蹈從頭到尾的表演質量要求,不至於因為到後半場時體力不支而使“三道彎”走形或跟不上節律。手腕功夫的強化在於使扇子的揮舞不僅能夠達到“上下翻飛”令人眼花繚亂的目的,又能夠有足夠的力道控制扇子飛舞的速度與頻率,不至於在過快的速度中失手讓扇子脫手而出。同時,足夠的手腕靈活性和力量也是確保袖筒在舞動過程中能夠最大程度地展開袖面,避免因為手腕揮動幅度不足引起袖子打結等問題,影響舞臺表現力或者達不到舞蹈講述情節的要求等。

  3.2加強採茶舞蹈文化背景的講解

  採茶舞興起於宋元,成型並繁盛於明清,這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是一代又一代藝人在不斷總結和汲取現實生活養料過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結晶。在採茶舞蹈中,可以說每個舞蹈動作的背後都有或多或少的歷史淵源或民間故事與典故,理解了這些背景文化,現代的演員在表演過程中才能更好地做到情景交融。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當充分利用當下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儘可能多瞭解採茶舞生存的自然環境、人文特色,比如播放江西茶山茶園中採茶人的生活片斷,觀看民間採茶舞蹈藝人們的表演,有條件時也可以帶領學生深入茶園現場觀看茶農的勞動與生活等等。

  3.3加強情感訓練與舞蹈動作的結合

  舞蹈不是單純的肢體動作展示,而是以身體語言傳達情感、用動作講故事的立體藝術形式,因此舞蹈演員不能如同參加競技比賽的運動員般只講究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等,更重要的是強化演員在肢體動作中傳達情感的能力。對於採茶舞蹈應用“三道彎”提高教學質量來說,與加強基本功和文化背景知識教學同等重要的還有加強學生們的情感訓練,要讓學生能夠對茶鄉人民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有所感悟。從某個角度說,只有當採茶舞者能夠以足夠充沛的情感投入其舞蹈動作中時,舞蹈才能具有生命力。教師應當儘量帶領學生深入生活,來到茶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場景中,切實感受被茶香圍繞的清爽,體會茶人披星戴月摘茶、製茶的辛勞,欣賞沖泡茶湯過程中形、色、香、味的各種獨特現象,從而真實感受以茶文化在茶人生活中深入骨髓般的影響,由此在舞蹈中能夠有感而發,使“三道彎”的應用更加血肉豐滿。

  4結束語

  “三道彎”作為東方國家民族民間舞蹈中既獨特又常見的姿態在中國傳統舞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就江西採茶舞來說,“三道彎”與“矮子步”“、扇子舞”“、單袖筒”一起共同形成了採茶舞姿的靈動、跳脫、活潑、幽默,既成就了採茶舞,也讓“三道彎”有了茶鄉舞蹈獨特的印記。加強“三道彎”在採茶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應當充分結合歷史文化的傳承,讓學習者在深刻領會這種傳統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背景的基礎上以肢體動作再現茶文化的內蘊,由此既提升採茶舞的教學品質,又實現了茶文化的廣泛傳播。

  參考文獻

  [1]董雪.淺談“三道彎”在不同民族民間舞蹈當中的體現[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22)71-72.

  [2]溫衛玲,謝莉.論贛南採茶戲在高師教育中的傳承[J].教育教學刊,2009(11):81.

  [3]賴丹.舞中三絕———贛南客家舞蹈藝術中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的研究[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05(4):90-94.

  [4]張瓊.敦煌舞蹈和民族舞蹈中的“三道彎”[J].大眾文藝,2010(03):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