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微生物課件資料

動物微生物課件資料

  生物:是存在於自然界的一群個體微小、結構簡單、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小編給大家提供,歡迎參考!

  動物微生物課知識點:

  一、名詞解釋;疫原:28.免疫原性:指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和致;不典型,難以鑑定;鹼類和與蛋白質結合的消毒藥等都很敏感;疫,傳染是由病原體入侵引起的,免疫則是機體針對入;

  一、名詞解釋。

  1.微生物:

  2.菌落:一個或幾個細菌在適合生長的固體培養基上,在適宜的條件下經一段時間培養、分裂繁殖形成的成千上萬個細胞聚集在一起,肉眼可見的群體。

  3.莢膜:某些細菌在生活過程中,可在細胞壁外面產生一層黏液性物質,包圍整個菌體,稱為莢。

  4.鞭毛:有些桿菌、螺菌、弧菌和個別球菌,在菌體上長有一種細長呈螺旋彎曲狀的絲狀物,稱為鞭毛。

  5.芽孢:某些革蘭氏陽性菌在一定條件下胞漿和核質濃縮,在菌體內形成一個折光性強、通透性低的圓形或橢圓形的休眠體,稱為芽孢。

  6.培養基:是人工配製的,用於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積累代謝產物)的營養基質。

  7.病毒:是超顯微的、無細胞結構的一類只能在活細胞內寄生的非細胞型微生物。

  8.病毒的複製:

  9.干擾素:是機體活細胞受病毒感染或干擾素誘生劑的刺激後產生的一種小分子糖蛋白。10.消毒:應用理化方法殺滅物體的病原微生物的過程。

  11.滅菌:利用理化方法殺滅物體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黴菌孢子等)的過程。

  12.防腐: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過程。

  13.無菌:指環境或物品中沒有活的微生物存在的狀態。

  14.消毒劑:用於殺滅動物體外病原微生物的化學制劑。

  15.傳染: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突破機體的防禦機能,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長繁殖並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反應的過程。16.致病性:指一定種類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引起動物機體發生疾病的能力,是病原微生物的'共性和本質。17.毒力: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強弱程度。

  18.侵襲力:指病原細菌突破宿主皮膚、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禦機制,進入機體定居、繁殖和擴散的能力。

  19.外毒素:是某些病原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對宿主細胞有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質。20.內毒素:是許多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的結構成分,生活狀態時不釋放到外環境中,只有當菌體死亡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細菌才釋放。

  21.類毒素:外毒素經0.3%-0.5%甲醛溶液於37℃處理一定時間後,使其失去毒性,但仍保留很強的抗原性。

  22.抗毒素:外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而使機體具有免疫保護作用,這種抗體即抗毒素。

  23.病原微生物:

  24.免疫:是機體對自身與非自身物質的識別,並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質,從而維持機體內外環境平衡的生理學反應。

  25.抗原:凡是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和效應性淋巴細胞並能與之結合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26.抗原性:抗原物質具有抗原性,包括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

  :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