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改革的論文

高職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改革的論文

  1課程介紹

  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改變傳統的先學後做教學模式,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主導,利用專案和任務教學,精心設計系列任務,覆蓋課程,推進學習。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象、由模仿到獨立。在課堂上邊學邊做,讓學生透過做來學,強化實踐教學,理論聯絡實際。把路基路面工程這門課程建設成區別於普通高校、中職、培訓班,具有高職特色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課程。

  2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育教學的影響,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教學重理論而輕實踐,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教材內容陳舊。新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藝流程未能在教材中得以體現,課堂教學與實際脫節,未注重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授課方式單一。採用“以講為主”的教學方法,內容枯燥,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利於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上課經常存在圍繞知識不斷探討、不做任務的現象。傳統的教學模式還停留在“上課講,下課練”“先學後做”“講一半、練一半”“以講為主,以練為輔”“師講生做,害怕出錯,不善示範”的形式。受學校教學條件限制,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工程性很強的課程,需要配套足夠大的室外實訓場及室內實訓室,實踐教學環所需的實驗裝置較多,而且要採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將學生分配到企業去鍛鍊實習,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目前這門課程的實踐環節多以教材講授、課件圖片、影片錄影等方式實現。透過對畢業生跟蹤調查、學生反饋及社會用人單位需求調查發現,路基路面工程填鴨式的課程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改革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落後的問題,因此,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3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學會“工作”作為課程的培養目標。以企業調研為基礎,確定工作任務,明確課程目標,制定課程設計的標準,以能力培養為主線,進行專案導向、任務驅動的系統化課程設計。與企業合作,共同進行課程的開發和設計。透過多家企業的調研,對道橋與市政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進行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確定路基路面的工作任務,明確培養學生路基路面設計、施工能力的目標,制定路基路面工程的課程標準(包括教材編寫、實訓專案、課件製作、教學實施、教學方法和手段、課程考核、課程評價等內容)。以實際工程過程安排課程的教學順序。構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採用“專案教學法”組織課程教學,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透過校企合作,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等多種途徑,搭建教學資源平臺,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途徑。教學效果評價採取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透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重點評價學生的職業能力。

  4課程改革的內容

  教學模式採用專案教學,教學做一體化。教: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線,連結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實訓。學:透過路基及路面的設計和施工規範,分析路基、路面結構形式的確定方法;完成路面無機結合料及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做:邊學邊做,在製作過程中不斷深入學習路基路面的設計、施工工藝流程及基本的理論知識。

  4.1任務驅動、專案導向

  採取“以任務為核心驅動、以專案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利用專案和任務教學,即教師在課堂上透過引入的情境佈置專案或任務,讓學生在做任務的過程中獨立思考以尋求完成任務的方法。透過完成任務學習理論知識,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主導,在課堂上邊學邊做,課程儘量全在實訓室上課,大班改成小班,讓學生都參與進來。將若干個子專案串成一個大專案,將整門課的內容形成很好的銜接。本門課以路基工程設計、路面工程設計兩個專案為導向,將專案分解為:路基橫斷面設計、路基邊坡穩定性設計、路基排水設計、路基邊坡防護與地基加固設計、路面結構層設計、路面基(墊)層設計、瀝青路面設計7個子專案。各子專案進行工作任務的設計,設計任務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綜合,依照認知順序,結合職業技能證書考證要求,系統化設計任務,創設工作情境。

  4.2多種方式結合,突出工程性

  除了校內的課程實訓、實踐,學校還應建立校企合作基地,讓學生真正感受企業的氛圍,參與道路放線、設計、施工、檢測的工藝流程,這對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熟悉路基路面的新工藝、新技術非常有益。同時,可以邀請校內外的專家、教學名師、一線工作的高階工程師開展講座,結合他們經歷的重要案例和當前的國內外形式,介紹本學科在工程領域的成就和重要性,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社會上對建築行業各種註冊工程師需求量旺盛,根據道橋與市政專業的培養目標,結合註冊工程師資格考試的要求,課堂中融入一些考試知識點,增加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4.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的教學質量是高職教育的生命線,想把學生培養好,學校首先必須具備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教師不僅要求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儲備,也要有豐富的實踐技能。因此,學校應鼓勵教師去施工一線企業培訓,學習企業先進的.技術和施工工藝,應增加教師到兄弟院校進修和交流的機會,加快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4.4重新修訂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也應結合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方案做修改,制定出符合道橋專業培養目標的教學大綱,新大綱修訂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踐能力。

  4.5更新教材

  目前,道路與橋樑工程中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不斷出現。為了讓學生了解到新的內容,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應及時更新教材,對於新規範、新標準、新材料、新技術應在課堂教學中及時更新。

  4.6課程考核方案

  改變原有的理論考核模式,引入小組過程性自評(各組成員對階段性成果自評,填寫自評表)、小組過程性互評(各組成員對階段性成果互評,填寫互評表,後將各表取平均值,即為該組互評成績)、教師過程性評價(教師根據每組成員的階段性完成成果和答辯情況填寫教師評價表)、小組總結性自評(各組成員對專案最後的總成果自評,填寫自評表)、小組總結性互評(各組成員對專案最後的總成果互評,填寫互評表,後將各表取平均值,即為該組互評成績)、教師總結性評價體系(教師根據每組成員的專案最後的總成果和答辯情況填寫教師評價表)。

  5結語

  高職院校的路基路面工程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在改革中應順應時代的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技能型人才,改革應以任務驅動為核心,在學生做任務的同時灌輸路基路面的基本知識,做完任務後,透過教師總結和小組互評增加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專業課知識、實踐能力及現場的管理能力都得到協調發展。目前,教學改革還剛剛起步,處於摸索階段,在完善了以上幾個環節的教學改革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師教學的效果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教學改革的實施會更進一步完善,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使高職院校培養出的人才能夠適應建築市場的需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