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說課稿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說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冼星海黃河大合唱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課為人民音樂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鑑賞》中的教學內容。本節課依據教材要求,認真貫徹“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為實施素質教育服務”的指導思想,採用多媒體教學,以開闊高中生的文化藝術視野,提高藝術修養,使之確立正確的審美觀,促進其全面發展。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一課以音樂與歷史為主線,透過分析冼星海及其作品歌曲音樂要素的運用,提高學生理解作品風格的能力,使學生懂得音樂風格對錶現音樂的思想內容、塑造音樂形象所起的作用,並體驗音樂家冼星海不同音樂作品在同一時期的音樂表達的不同情感。

  二、學情分析

  1、中專生知識面寬,理解能力強,對音樂能進行一定的概括歸納

  2、熱衷流行音樂,對冼星海的音樂作品缺少認識與瞭解。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音樂與歷史的關係,並認識音樂家冼星海的作品在時代中的重大意義。透過音樂瞭解歷史,通過歷史感受音樂。

  2、能力目標:透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家冼星海音樂風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3、情感目標:透過欣賞選曲,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擴大學生視野,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黃河大合唱》四個樂章的作品賞析

  2、教學難點:創設情景,激發情感,感受作品的內涵,使之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五、教學方法與學習指導策略

  1、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題,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的學習,選擇方法很重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利用黃河咆哮的震撼圖片和音樂的陪襯匯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透過聽歌曲的旋律,讓學生去感知音樂,從而激發學生心中彭湃激昂的民族感情。

  2、說教法、

  中學生的欣賞能力畢竟有限,需要老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在教學中利用人物介紹、流動畫面烘托、音樂結合解說,引導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和作者的情感進行交流和溝通,使課堂始終處於“看中想,想中聽,聽中學,學中悟”的氛圍之中,從而讓學生在輕鬆自信的學習氛圍中完成教學目標。

  六、教學程式

  本課主要是欣賞《黃河大合唱》中的四個樂章,瞭解作品的風格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目標教學模式進行。

  1、前提測評

  這環節中我運用創設情境,興趣引入法。

  1)首先利用黃河咆哮的`震撼圖片和音樂的陪襯匯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引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及興趣。

  2)、瞭解學生對《冼星海黃河大合唱》的認識,全曲你是否聽過?你最熟悉哪一首?哼唱一下。

  2、認定目標

  我將口述3個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音樂與歷史的關係,並認識音樂家冼星海的作品在時代中的重大意義。透過音樂瞭解歷史,通過歷史感受音樂。

  2)、能力目標:透過多種形式的參與欣賞,培養學生對音樂家冼星海音樂風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3)、情感目標:透過欣賞選曲,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擴大學生視野,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導學達標

  在這一環節中,我用感性到理性的教學法。

  1)《黃河大合唱》作品介紹。

  2)、採用聽--想--觀看--討論的程式,讓他們聽四個樂章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瞭解作品的風格特點及表現情緒等。

  3)、然後我將介紹冼星海生平及作品。

  4、拓展探究

  1)、課後欣賞大合唱其他樂章。

  2)、引導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活動,深入地感知、體驗、理解冼星海的風格特徵。

  七、總結

  總的來說,這是一節注重培養學生自主的音樂感受能力和電腦多媒體課件運用的的音樂欣賞課。透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節省了教師板書和傳統播放音樂進帶倒帶的時間,教學內容緊湊豐富,課堂氣氛生動有趣而富於吸引力。當然這種嘗試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今後將努力改進,取得好的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