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上冊《孔子和學生》說課稿

小學語文上冊《孔子和學生》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上冊《孔子和學生》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教材

  《孔子和學生》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師生”中的一篇課文。開學伊始,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教材以“師生”為主題設定第一單元,目的是引導學生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體會老師為自己的成長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貢獻,尊師重教,進行感恩教育。《孔子和學生》這一課主要是透過學習孔子和學生的對話記敘瞭解被譽為“萬世先師”的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並透過課文了解不斷學習進步的必須性。

  說教學目標

  1、檢測鞏固課文的生字詞,理解有教無類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2、指導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說話寫作能力。

  過程與方法:

  反覆朗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

  說教學重、難點:

  1、瞭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的教育思想,理解“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含義。

  2、鍛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

  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1)、討論探究法:

  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本節課主要採用討論探究法進行教學。以小組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2)講授法:

  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尊重的學生主體地位,也要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講授法具有靈活性大、資訊量大的特點,因此是我們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不過也要注重和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避免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圖將講授與討論法等結合使用,在師生互動,學生熱情的氛圍下進行重難點的突破掌握。

  (3)、朗讀法: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不僅在朗讀中進行生字學習,更在朗讀中學習了太陽的特點,人與太陽的密切關係,以及在朗讀中加深了對列數字等說明方法的`學習和運用。

  2、說學法

  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課淺顯易懂的特點,要求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課文的生字和主要內容的學習,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此外還有朗讀法等。

  說課時安排

  本框題共兩課時,今天主要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與安排。

  說學情

  四年級的孩子對孔子的瞭解很少,只是聞其名而已。課前讓學生蒐集了有關孔子的資料,加深學生對孔子的印象。

  說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激發興趣

  通過出示孔子的影象,引入課題。然後引導學生暢談對孔子的瞭解,並最終確立孔子偉大教育家的課堂基礎(此舉:目的有二,一是、鍛鍊學生的說話能力,二是、奠定孔子的地位,為授課做情感鋪墊)

  二、檢查預習作業,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1、以小組為單位學習生字詞,讓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學習。(此舉主要是為培養了學生合作的能力,為每一名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

  2、在檢查朗讀情況的同時,引導學生快速找出文中提及的孔子的弟子名稱。(此舉為點明顏回、子貢、子路、子張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而後得出再出色的人也有不足,也要不斷學習)

  三、細讀課文、深入學習

  1、透過讀課文,讓學生談談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教師隨機板書:(可能有以下的認識) 有愛心 謙虛 偉大 受人尊敬 瞭解學生不貪財 善於教育 大教育家。

  (此舉不僅是為教師因勢利導,深化對孔子的認識,激發學生對孔子的敬佩之情。也同時為引入段落具體教學做準備)

  1、透過引導,讓學生找出說明孔子有愛心(也就是:有教無類)、謙虛、瞭解學生(因材施教)相對應的段落。並在段落學習中,說明孔子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斷學習的思想。

  2、對於段落的學習,則主要是在朗讀進行。(朗讀方式有小組、個人自由、以及角色對讀等。)

  四、總結昇華

  1、在結束段落教學後,在基本奠定孔子偉大教育家形象的同時,透過(出示孔子的畫像)讓學生談談如果你是孔子的學生,你會對他說些什麼? (最終奠定孔子的光輝形象,尊師重道的觀念)

  五、作業佈置

  1、讓同學們去收集自己喜歡的孔子語錄,誰來把你喜歡的背給同學們聽聽,當然瞭如果能說出理由就更好了!(暢所欲言,鍛鍊說話能力。)

  說我為什麼要這樣上課?

  1、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的跨度、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對教材內容有增有減。

  2、教學策略的選用。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又不失教師的主導地位,是我選擇教學策略的主要主要依據。

  (1)對於說明方法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以提問的方式詳細解析,力求突破掌握;而對於生字詞的學習和說話訓練則主要是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2)在作業佈置方面,透過小短文的形式,聯絡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習鞏固說明方法的運用,透過說話的形式,鞏固文章的主要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

  結束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本次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採用提問教學和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於學生的學,以學生學有所得為重,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