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精彩句子講解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的精彩句子講解

  1、不同科學領域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

  用事物普遍聯絡的觀點看問題,很符合客觀規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門類的科學之間是可以滲透的,是可以相互促進的。作者開篇用這樣富有哲理的話語引出下文的發現,使讀者易於接受。

  2、可以這樣比喻,板塊背上馱著許多大陸,當陸塊向一個或另一個方向運動時,大陸也隨之一起運動。每隔一段時間,板塊會將所有的大陸匯聚在一起,地球此時僅由一個主要陸地構成,稱為泛大陸。當板塊繼續運動時,大陸又重新被分離開。

  透過比喻來作詮釋,並給泛大陸下定義,將推理形象具體化,將板塊運動的特點介紹得十分清楚。表達曉暢,語言周密。如隨之一起運動、每隔一段時期、匯聚、一個主要陸地、繼續運動、重新分開這幾處,都介紹得十分清楚具體。讀者可以透過想象來理解板塊構造的理論。

  3、位於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冰箱,地球上的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

  這句話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將南極洲比作全球的冰箱,十分形象,且富有生活氣息。之所以說它是冰箱,是因為地球上的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極,這裡又透過列數字來印證前面的比喻。

  4、因此,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援地殼在進行緩慢但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呼應前文在一個科學領域的發現肯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總結全文。透過前面的想象和推理,得出這一結論。語言極有分寸感,例如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強有力的證據。

  5、因此,目前存在兩種對立的理論,即撞擊說和火山說。

  這句話對上文起小結的作用,在上文分類別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兩種不同說法之後來一個小結,擺明看法的分歧,啟發讀者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引出下文。這一句話單獨成段,表明層次,顯得眉目清晰。

  6、因此,如果在850℃的溫度下把斯石英加熱30分鐘,它將變為普通的沙子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對金剛石加熱,從而把它恢復到原始碳的狀態,但誰願意這樣做呢)。(這句話說明了在適宜的溫度下,斯石英可以返回到原始狀態。就像金剛石在真空中加熱可以恢復到碳的狀態一樣。但誰願意這樣做呢這句插話表明金剛石是極其珍貴的,即使能夠使它還原,也沒有人會願意這樣做。這句插話如話家常,很富有生活情趣。

  7、這種情況顯示,在6500萬年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擊並形成了數噸重的斯石英,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濺起到平流層中。那麼,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

  這段話照應前文,對前面的內容作了一個小結。對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的兩種說法與理論至此告一段落,在大量論據的鋪墊下,作者作出瞭如下結論: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動,而應該是撞擊。這樣的結尾顯得很有層次感,結構很嚴謹,透過大量分析而得出結論,有較強的說服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