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慣性左右自己美文

別讓慣性左右自己美文

  美國心理學家邁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從天花板上懸下兩根繩子,兩根繩子之間的距離超過人的兩臂長,如果你用一隻手抓住一根繩子,那麼另一隻手無論如何也抓不到另外一根。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求一個人把兩根繩子系在一起。不過他在離繩子不遠的地方放了一個滑輪,意思是想給繫繩的人以幫助。然而儘管繫繩的人早就看到了這個滑輪,卻沒有想到它的用處,沒有想到滑輪會與繫繩活動有關,結果沒有完成任務。

  但是很多人看到滑輪後,習慣性的反應是:滑輪是吊起重物時省力的.一種工具,對解決目前的問題一點作用也沒有。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繫繩的人將滑輪系到一根繩子的末端,用力使它蕩起來,然後抓住另一根繩子的末端,待滑輪盪到他面前時抓住它,就能把兩根繩子繫到一起,問題就解決了。

  實驗中,這位著名的心理學家對部分實驗者給以了指向性的暗示,對另一些參加者則沒有給任何暗示。結果,得到暗示的實驗者絕大多數都很快解決了問題,而沒有得到暗示的人幾乎沒有一個能抓住另一根繩子。

  不可否認,當我們遇到一些需要重複操作的事情,或者一些經常遇到的情況時,慣性思維可以使我們更快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式。但當一個問題的條件發生變化時,思維的慣性往往會使我們墨守成規,侷限於以往經驗和知識的“怪圈”,難以湧出新思維,作出新決策。

  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必須變化地去看我們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在目前這個處處日新月異的時代,如果總是用過去的經驗去看待新情況,必然是行不通的。

  因為不同的問題之間既有相同之處,也有差異之處,一些相同的問題面前,我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思維慣性往往有助於問題的解決。但當問題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的時候,慣性思維往往有礙於問題的解決。

  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新的問題和挑戰,此時我們要有積極的心態,要相信無論什麼樣的問題,總會有解決的方法。同時我們也要有打破慣性思維的意識,有很多問題我們換個角度思考,往往會迎刃而解。在一些問題面前,我們經常會陷入“定而不移”的思維定勢。在這種情況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開闊我們的視野,改變我們既有的思維方式,時刻警惕陷入“經驗”中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