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培基地工作計劃(精選7篇)

規培基地工作計劃(精選7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時候開始寫工作計劃了。工作計劃的開頭要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規培基地工作計劃(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規培基地工作計劃1

  20XX年,為提高醫務人員整體素質和醫療水平,規範我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保證醫療安全,經醫院研究決定,制定醫院醫療業務培訓計劃。

  1、培訓內容:

  (1)基礎理論包括與疾病診斷、治療有關的醫學基礎理論。

  (2)基本知識:包括為疾病診斷、治療直接提供科學依據的臨床醫療知識。如:臨床路徑、各種疾病的陽性體徵、各種檢驗檢查的標本採取方法及臨床意義。各種藥物的基本成分、禁忌、作用方法、使用及適應症等。

  (3)基本技能:包括醫療人員應具備的診斷、治療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各種穿刺技術、心肺復甦技術、手術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洗手、穿脫手術衣、手術器械的正確使用、打結、基本縫合方法等和能根據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結合病人的病情擬定出診斷、治療、計劃思維判斷能力如病歷、醫囑、處方的書寫能力、體格檢查能力、診斷與鑑別診斷能力、門急診處理能力、閱讀輔助檢查報告能力、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等等。

  (4)醫療衛生相關法律法規《執業醫師法》、《輸血法》、《傳染病防治法》、《醫療事故防範及處理條例》、《病歷管理規定》等。

  (5)技能培訓與考核內容徒手心肺復甦技術、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技術、電除顫儀器的使用技術、呼吸機的使用與維護技術

  2、培訓方式:

  透過學術會議和科內業務學習的形式進行全員培訓,採用集中培訓及科室學習相結合的方法。集中學習:醫務科具體負責組織全院的培訓工作,由醫務科負責每月舉辦一次全院醫護人員的業務培訓,培訓內容由各個科室主任擬訂。科室學習:要求醫護人員利用空閒時間學習,以及加強對醫務人員“三基”的培訓。各科室可以利用晨會交班時間或其他空閒時間學習,各科室業務學習要求每月至少一次,每次學習由科主任指定一名醫師記錄,科主任稽核記錄後簽名,參加業務學習的人員必須在記錄上籤到,業務學習覆蓋率達到100%。醫務科將不定期對業務學習登記進行檢查。

  3、醫務科具體培訓計劃

  1月份——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藥械科、藥房醫務科、人事科

  2月份——急診急救知識——陸俊地主任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3月份——小針刀及椎間孔鏡的特色治療——謝勝揚主任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4月份——創傷性休克早期經驗性決策——王琨主任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5月份——創傷骨科定主題——朱均章主任、醫務科、人事科

  6月份——創傷骨科定主題——劉建剛主任醫務科、人事科

  7月份——醫療法律法規——何祖權副院長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8月份——麻醉科定主題——李斯強主任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9月份——放射科定主題———張文佑主任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10月份——檢驗科定主題——黃秋芳主任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11月份——超聲科定主題——田雪君主任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12月份——臨床路徑、病歷管理規範——醫務科主講醫務科、人事科

  注:以上培訓計劃,每月份培訓具體時間、具體主題、具體主講人等醫務科將另行下發通知。

  4、培訓物件

  全院醫務人員:包括醫技科室及臨床科室所有醫務人員。

  5、培訓目的

  透過對醫務人員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達到提高專業素質能力鞏固紮實的基礎知識並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臨床工作相結合提高為病人服務的質量。

  6、業務培訓要求

  科內教學培訓要求針對各專科特點進一步細化各科教學培訓,同時對住院醫師給予業務上的指導。

  規培基地工作計劃2

  一、培訓目標

  透過全面、正規、嚴格的培訓,使住院醫師在完成培訓後達到低年資麻醉科醫師水平,能獨立和基本正確地運用常規麻醉方法,對接受常見手術和檢查的病人實施麻醉和檢測,為圍手術期醫療工作提供麻醉專科會診。

  二、培訓方法

  麻醉科住院醫師培訓採取麻醉科內部和非麻醉科室輪轉的方式。

  三、培訓基地

  醫療裝置的要求:

  (1)臨床麻醉醫療裝置的要求:

  ①每個手術室的最低配置:可實施低流量麻醉的麻醉機,具有心電圖、氧飽和度監測、無創血壓監測等功能的監護儀及備有常用麻藥品、急救藥物及基本麻醉與復甦用品。

  ②麻醉科公用裝置:每層手術室應配有下列裝置至少一臺:除顫器、血氣分析儀、快速輸血系統、保溫及降溫裝置、微量注射泵、血糖儀、肌松監測儀、神經刺激器、血液回收機、纖維支氣管鏡及應對呼吸困難的常用裝置。

  ③ICU每個病床最低配置:具備特殊通氣方式的呼吸機1臺、具備心電圖、氧飽和度、溫度監測、無創及有創血壓監測的監護儀1臺、多通道輸液泵1臺。

  ICU公用裝置:除顫器、血氣分析儀、快速輸血系統、保溫及降溫裝置、血糖儀、纖維支氣管鏡。

  ④疼痛門診及病房最低配置:急救復甦裝置、神經刺激器、鐳射理療儀。

  (2)醫療資源:

  麻醉科醫師培訓基地必須提供足夠的資源使受訓醫師在三年內完成《專科醫師培養標準——麻醉科細則》所列麻醉學專科醫師基本麻醉訓練最低要求。

  規培基地工作計劃3

  為加強我院住院醫生規範化管理,加強實用人才培養,提高臨床住院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特制定住院醫生規範化管理培訓計劃:

  一、培訓總論

  凡本科和專科醫學院畢業生均需實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完成住院醫師五年兩階段培養計劃(包括第一階段的三年輪科培養,第二階段的兩年定向培養),如未參加第一階段住院醫生培訓,將不安排該醫生轉科為第二階段定向培訓;如未參加第二階段住院醫生培訓,將影響該醫生的晉升、進修及繼續再升造。

  二、培訓原則

  理論學習與實踐,以實踐為主;實踐與能力培養,以能力培養為主;理論學習方式,以業務自學為主;培養全過程,重視醫德醫風培養。

  三、住院醫師制度、規範化培養考核內容

  1.政治思想、醫療道德考核:授予50學分,每年下半年度12月份考評一次,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核:(1)病人滿意調查5分/次;(2)科室醫務人員滿意度調查5分/次。考核分數在80分以上均結合,未達到不給分。

  2.臨床專業技能

  (1)醫療文書書寫質量

  ①病歷檢查:授予60學分,在住院醫生進入臨床輪科1年內,不定期抽查每位10份病歷,每份病歷6分,達甲級病歷者得分,未達到不得分。

  ②醫療文書其他記錄書寫質量:授予60學分,住院醫生進入臨床科室第一輪科時間內,完成主任醫師查房記錄5份,每份記錄授予2分,書寫內容合格者得分;住院醫生進行臨床科室第二輪輪科時間內,需完成臨床病例討論記錄、會診討論記錄各5份,每份記錄授予2分,書寫內容合格者得分;會診討論記錄各5分,每份記錄授予2分,書寫內容合格者得分;住院醫生進入臨床科室搶救記錄、死亡搶救記錄、死亡討論記錄5份,每份記錄授予2分,書寫內容合格者得分。以上各種記錄由醫政科組織住院醫生考評小組考核。

  ③基本常規醫療操作:授予30學分,住院醫生的在進入臨床科室輪科的3年時間內,需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胸穿、腹穿、腰穿等。基本常規醫療操作,並將胸穿、腹穿、腰穿、骨穿、導尿等5項基本操作、對每項操作5例病人的操作過程進行書面描述,每例病人操作描述授予1.2分,描述內容合格得分。如未完成以上指標,書面寫明原因交至醫政科,操作書面描述由醫政科組織住院醫生考評小組考評。

  住院醫生所完成的醫療書及基本常規操作描述均以臨床實際病人為物件,不得虛構。每份醫療文書、描述中均需註明患者姓名、年齡、性別、科別、床位、入院時間。

  3.實踐技能考試:授予100分,第一階段考核專案。每半年考核1次,前4次每次授分15分,後2次每次授分20分,考核合格得分。考核由醫政科組織實施,考核內容包括“三基”、專科知識、臨床實踐等。

  4.醫學理論考試:授予100分學分,第一階段考核專案。每季度考核1次,其中10次每次授8分,另2次每次,理論考核成績達85分以上者得分。考核由科教科組織實施。考核內容包括公共、專業知識“三基”等內容。

  5.由醫院科教科組織的每週週二、週四的業務知識講座或每週五的遠端教育中心講座,每聽一課獲0.5學分,每年不得少於10學分。

  6.其他:

  ①帶教質量:授予25學分,每年考評1次,考評合格得5分。

  ②綜述質量:授予12學分,第三年需完成綜述1篇,經醫院住院醫師考評小組考核合格得分。

  ③論文質量:授予13學分,第五年需完成論文一篇,如已在市級以上醫學雜誌刊登者得分,未刊登論文經醫院專家考評小組考評,合格者得分。

  四、輪科培訓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臨床住院醫生,均須完成3年的輪科培訓計劃,住院醫生按計劃輪科,必須憑由醫政科開出的“轉科入科通知單”到臨床科室輪科。

  2.每輪轉科的出科前一週內住院醫生需完成轉科自我小結,小結內容包括基礎及專業理論學習情況,診治疾病的能力、基本操作的掌握、病史書寫、服務態度、思想及醫德醫風、工作作風等。完成轉科自我小結及科評語交醫政科後領取下一輪轉科入院通知單,進行下一輪轉科。

  3.每輪轉科的最後一週內,輪科的住院醫生將轉科自我小結及科評語交醫政科後領取下一輪轉科入院通知單,進行下一輪轉科。在住院醫師培養階段,我們希望每一位住院醫師努力學習,勤奮上進,認真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做一名白求恩式的醫務工作者。

  規培基地工作計劃4

  一、入科教育

  針對急診科特點給予入科教育教育內容有

  1.急診各種常見病的診斷和治療疑難危重病的診斷思路

  2.各項規章制度包括病歷書寫要求首診責任制會診制度告知談話制度處方制度傳染病急性中毒報告制度等

  3.急診有關政策包括醫保政策大病政策等4.急診醫療安全要求

  5.醫院其他相關內容如計算機和操作等

  二、日常考勤管理

  1.醫師培訓期間按國家規定的工作日進行日常考勤。因事假、病假及其他事情耽擱的工作日需次年年內補足。

  2.請假兩天以下,含兩天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指導老師和培訓主任簽字後方生效並在考核表上予以登記兩天以上需經醫務科簽字生效。未辦請假手續而離開三天者,應上報醫務科未請假超過五天的視情節及原因給予包括終止培訓等處置。

  三、業務學習

  同住院醫師培訓基地要求。

  主治醫師培訓計劃

  1、主治醫師可獨立承擔急診的門診工作。

  2、參加科內住院醫、進修醫實習醫以及繼續教育教學任務。

  3、在科主任的指導下對各個專業組疾病都需要掌握並進行專業培訓必要時派送的上級醫院進修。

  4、高年主治醫師應能獨立完成本專業的基本操作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發展動向。

  5、鼓勵參加科研和申請課題保證每年參加學術會議至少1次。

  主任、副主任醫師培訓計劃

  1、重點參加本專業組的日常臨床工作

  2、參加病房門診管理工作

  3、指派科研或臨床研究任務鼓勵申請基金課題。

  4、在科主任的指導下對本專業組疾病熟練掌握並進行主治醫師的培訓。

  5、根據工作需要每年安排參加學術會議2次。

  規培基地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鼓勵青年醫師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認真實踐,儘早成才;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進步臨床技能和診治水平;學習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拓寬知識面,為今後發展打下紮實基礎;重視醫德醫風培養,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透過系統培訓,使其在政治思想、職業道德、臨床專業技術、醫學理論、科研、教學及組織治理能力方面得到進步,成為醫德高尚,技術過硬,理論紮實的專業技術骨幹。

  二、培訓物件

  1、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的住院醫師從開始臨床工作的第一年進進培訓。

  2、從其他單位調進的醫師,經醫院考核後,按實際業務水平參加相應年限的住院醫師培訓。

  三、培訓目標

  住院醫師經過培訓,使其全面具備中醫住院醫師崗位工作的要求,達到中醫專業技術職員任職條件所規定的主治中醫師水平。

  具體要求如下:

  1、熱愛祖國、熱愛醫院、熱愛病人、熱愛本職工作,遵紀遵法,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醫院的各項法規和規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

  2、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尊重病人正當就醫的各項權利。

  3、把握本學科的基礎理論,熟悉有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具有較系統的學科知識,瞭解國內外本學科的新進展,並能用以指導實際工作。

  4、具有本學科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較熟練地把握本學科的臨床技能。

  四、培訓階段

  培訓分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二級學科範圍內,輪轉參加本學科各主要科室的臨床醫療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臨床工作基本練習。第一階段為輪轉培訓階段。旨在透過臨床實踐,使在醫學院校所學知識儘快轉化為獨立分析、解決臨床實際題目的能力。該階段突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練習。

  第二階段:進一步完成輪轉,逐步以三級學科為主進行專業練習,深進學習和把握本專業的臨床技能和理論知識。第二階段的培訓,目的是為專業發展奠定基礎。

  五、培訓內容

  包括政治思想、臨床能力、專業理論、醫療檔案書寫、醫療法律法規知識等。業務培訓以科室培訓為主,專業理論、醫療法律法規知識以自學為主。

  1、政治思想:熱愛祖國、熱愛醫院、熱愛病人、熱愛本職工作;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工作認真負責;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技術上精益求精;遵紀遵法,嚴格勞動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離崗;培養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和優良的醫德醫風,廉潔行醫,服務態度好,正確處理醫患關係,不弄虛作假;關心集體,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積極完成任務。

  2、輪轉醫師須達到藉助工具書可熟練地查閱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外文資料。

  3、醫療法律法規知識:以自學為主,閱讀指定的法律法規知識手冊,把握基本的醫療法律法規知識,避免醫療糾紛等的產生。

  4、科研能力:積極參加科室的臨床科研活動。結合臨床工作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並可撰寫一定水平的科研學術論文。

  5、專業理論的培訓詳見各學科的培訓實施細則。

  6、臨床能力:包括臨床實踐時間、醫療檔案書寫和臨床技能等,其培訓要求詳見各學科的培訓實施細則。

  六、考核內容及標準

  住院醫師培訓期間實行學分制治理(百分制),合格線為86分。

  1、醫德醫風(20分)

  服務態度較差;利用工作之便向病人及家屬索要錢物,收受紅包;違犯規定參加院外醫療有償服務、行醫賣藥;亂開處方及醫療證實書;人情漏費,或有其它違犯職業道德行為者,經查屬實該項考考評為0分。

  2、理論知識(13分)

  參加院和臨床部同一組織的住院醫師理論學習。

  3、臨床實踐時間(10分)

  脫離臨床工作時間超過三個月者,延長培訓期1年。不足三個月的脫離臨床工作滿1周扣除1分,不足1周按1周計算。

  4、臨床技能(25分)

  根據相應階段科室或院專家考核成績記分。

  5、醫療檔案書寫(10分)

  按照醫院病案質量標準及處方書寫標準打分。發現弄虛作假現象本年度考核分歧格。

  6、參加學術活動(10分)

  參加院內外組織的新業務、新技術講座、臨床病例(病理)討論會等學術活動,每年不少於10次,每少參加一次扣1分。

  7、科研工作(5分)

  輪轉醫師每年寫出1篇具有一定水平的臨床總結、綜述或個案報告;專科住院醫師每年須寫出至少1篇專業論文,至專科培訓結束時須有2篇論著在統計源期刊上發表。

  8、醫療法律法規知識(5分)

  由院同一組織考試,按實際考試成績的5%折算成學分。

  9、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2分)

  應有大局意識,堅持原則,團結同道,樂於助人,善於與人溝通,尤其應具有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能力。

  考核成績由各項考核組織單位認真填寫到《住院醫師培訓考核手冊》中。

  七、輪科培訓需知

  1.凡新分配至我院的臨床住院醫生都必須按計劃輪科,必須憑由科教科開出的轉科進科通知單到臨床科室輪科。

  2.每輪轉科的出科前一週內住院醫生需完成轉科自我小結,小結內容包括基礎及專業理論學習情況,診治疾病的能力、基本操縱的把握、病史書寫、服務態度、思想及醫德醫風、工作作風等。完成轉科自我小結及科評語交科教科後,領取下一輪轉科進院通知單,進行下一輪轉科。

  在住院醫師培養階段,我們希看每一位住院醫師努力學習,勤奮上進,認真完成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做一名白求恩式的醫務工作者。

  規培基地工作計劃6

  一、培訓人員

  內鏡檢查醫師

  二、培訓目的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合格的內鏡醫師

  三、培訓目標

  1、掌握內鏡檢查及治療的適應症、禁忌症和併發症。

  2、熟練掌握內鏡治療患者的術前準備及術後注意事項。

  3、熟練掌握內鏡治療術前儀器及附件的準備工作。

  4、掌握各型內鏡的部件名稱及功能,掌握正確的測漏、洗消方法、基本維護與保養。

  5、掌握主機周邊裝置的的功能、除錯及正確使用方法。

  6、掌握計算機圖文系統的基本維護。

  7、熟悉資料的收集、查詢、整理及統計。

  8、熟練掌握內鏡下常規治療的術中配合。

  四、培訓內容

  1、食管、胃、十二指腸鏡。

  2、結腸鏡。

  3、超聲內鏡。

  4、支氣管鏡。

  五、教學計劃

  1、理論學習與觀摩:重點學習各種內鏡檢查的適應症、禁忌症及併發症的預防,介紹各種內鏡裝置、附件及治療器械的名稱、功能、使用及保養。在反覆觀摩過程中講解各部位的解剖特點及操作要點、難點。

  2、體外模擬訓練體外模擬操作各種內鏡,熟悉各種內鏡的效能及操作技巧。

  3、手把手訓練在帶教老師指導下直接接觸患者,一定程度上或全程參與臨床各種需內鏡檢查患者的診治,在實踐中強化所學的操作技能,達到最終能獨立開展內鏡檢查及治療的目的。

  六考核

  採用理論與操作相結合的考試形式,由帶教老師負責考核工作並評分。

  規培基地工作計劃7

  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麻醉專業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首先,麻醉的業務範圍由臨床麻醉已擴充套件到危重病監測、疼痛治療、急救和心、肺、腦復甦等方面。其次,麻醉專業隊伍裡已越來越多地吸收了大量的高學歷、具有研究技能的專業人才。此外,麻醉專業的研究領域從過去單純的臨床觀察逐漸伸展到麻藥理學、疼痛機制和腦保護等神經科學領域,麻醉學的學術水平也逐漸向高水平發展。然而,任何一名麻醉專業人才都要經歷各項規範化的培訓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麻醉專業醫生。

  一、培訓目標

  透過全面、正規、嚴格的培訓,使受訓者具有良好的責任心、誠信和團隊精神,能獨立和基本正確地運用常規麻醉方法,對接受常見手術和檢查的病人實施麻醉和基本生命功能的監護與監測,為圍手術期醫療工作提供麻醉專科會診。

  二、培訓方法

  1、根據本科室臨床醫師的結構情況及不同層次的臨床醫師,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

  2、培訓內容包括:

  與麻醉學密切相關的診斷學、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醫學臨床“三基”、臨床麻醉學等。

  3、培訓要求

  掌握:掌握診斷學中望觸叩聽診的訓練、全身體格檢查訓練;掌握臨床“三基”中CPR技術和常見無菌操作技術等訓練;麻醉學科領域中包括臨床麻醉學、危重醫學、疼痛學、急救復甦和藥物成癮與戒斷相關的基礎理論,並能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掌握臨床麻醉學、危重醫學和疼痛相關性疾病的基本知識;掌握麻醉前病史蒐集和病情評估;掌握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則和麻醉合併症的預防原則;掌握麻醉與監測相關技術的操作及流程;掌握術中生命功能的調控;掌握病情變化的迅速正確判斷與處理;掌握常見麻醉合併症和術中危急症的正確處理;掌握術後疼痛治療及其方案;掌握慢性疼痛的診斷治療原則和癌性疼痛的治療原則;掌握危重病人的生命功能的監護、重要器官功能的判斷和維護;掌握急救復甦的技術、流程和組織搶救。

  熟悉:麻醉機及監護儀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危重和疑難病人和手術的麻醉風險與預防及術中管理;熟悉慢性疼痛的病因學和鑑別診斷;熟悉ICU病人的營養支援;熟悉腦死亡的判斷。

  瞭解:麻醉學、危重醫學和疼痛學領域國內外理論新進展、前沿監測與治療技術;瞭解藥物戒斷和全麻誘導片受體拮抗劑戒毒的方法。

  4、具體實施方法

  a、根據本科室醫師結構情況,對診斷學及“三基”內容進行全員培訓,對低年資住院醫師及新畢業輪轉醫師進行全面培訓,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進行培訓及考核。

  b、採取自學及講課、病例討論相結合的方法,1-2月份進行診斷學基礎培訓及考核,3-5月份進行醫學“三基”各項內容培訓及考核,6月份“三基”理論考試,7-11月份進行臨床麻醉技能培訓及考核,12月份進行臨床麻醉理論考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