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

《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藉助於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的語句,分析三叔的人物形

  2、理解“三顆枸杞豆”的內涵;

  3、明確本文所要的表達的“珍惜時間”的主題,激勵自己珍惜時間,珍惜青春,努力成才。

  【教學重點】藉助於文中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的語句,分析三叔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理解“三顆枸杞豆”的內涵

  【教學步驟】

  一、匯入:

  生命就如那丁香花,花開時用熱情綻放芳華,花落時用悽美感染世界,在我們課本中,也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它以那豔目的枸杞豆給我們以生活的啟示,請看課文《三顆枸杞豆》。

  二、預習海關口:讀準加點的字詞

  枸杞( ) ( ) 蚱蜢( ) ( ) 葉鞘( ) 躡( )手躡腳 煩躁( ) 縫隙( ) 理睬( ) 半晌( ) 凝( ) 神 花蕊( ) 擎( ) 住

  驚詫( ) 膩( )味 殷( )紅 癌( ) 症 摞( ) 鮮( )為人知

  三、感知枸杞豆

  1、快速閱讀全文,讀完後,請用一句話告訴老師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大家想想,如果要在這三顆枸杞豆前加個修飾語來表明這三顆枸杞豆的含義的話,你覺得加個什麼詞好呢?

  ___________的三顆枸杞

  (要求:結合課文內容簡要概括)

  四、品味枸杞豆——

  1、幸運著“我”的幸運

  以前的“我”淘氣頑皮,不喜歡上學,總是逃到小樹林裡玩。因此三天兩頭捱打,我有沒有因此而改變呢?從哪裡可以看出來?讓我真正改變的是什麼?

  2、痛苦著三叔的痛苦

  (1)請同學們再次跳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描寫三叔並說說這些語句表現了三叔的什麼特點。(刻畫人物的方法)

  明確: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神態描寫

  (2)我和三叔兩次相遇,兩次對話,讀三叔與“我”的第一次對話。邊讀邊思考:第一次對話對我的影響是什麼?(第14--32節)

  明確:第一次對話: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一無所知和不善於觀察

  (3)“我”和三叔的第二次對話中,三叔是怎樣評價自己的一生的?第二次對話我又有什麼體會呢?“這是我一生的成績,三個0。”為什麼三叔說自己一生的成績是三個0?

  明確:三叔認為自己一生一事無成,三個0是指他的三個理想都沒有實現。

  第二次對話:讓我懂得時間的珍貴,珍惜金色年華

  3、遇見你是我的福--------少年初識愁滋味

  第一次對話: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一無所知和不善於觀察

  第二次對話:讓我懂得時間的珍貴,珍惜金色年華

  五、多味枸杞豆——就這樣被你征服

  三叔送給我的三棵枸杞豆,對我意味著什麼,對三叔又意味著什麼?

  明確:三顆枸杞豆對於三叔的象徵意義:

  1、生命終結的句號。2、一生慘痛的教訓。

  三顆枸杞豆對於“我”的象徵意義:一切事物的起點。

  六、語言品析——錦上添“話”

  本文多次提到太陽,想想下面幾句話的意思,討論下面的問題。

  1、這時太陽快要西沉。透過林隙,我看見它像一個紅色的車輪,就要滾進西邊的山溝裡去了。

  把太陽說成“紅色的車輪”,有什麼含義?

  明確:太陽是紅色的,是圓的,車輪是會滾動的,不斷前進的,太陽像車輪是指太陽每天升起又落下。所以在這兒太陽指時間像車輪一樣滾滾向前,在不斷流逝。

  2、“太陽能捉住嗎?”我天真的問道。“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記了去捉它,讓它在我頭頂溜走了幾千次,上萬次,我仍沒有想到要捉住它!”

  “捉住太陽”是什麼意思,你想到過要捉住它嗎?

  明確:這裡的太陽還是指時間,三叔其實想留住時間,抓住時間。以前三叔總浪費時間,做事半途而廢,沒有毅力。這兒三叔有點後悔。

  3、“把它一捉到手,就變了,變成一個圓圓的金盤子裡面放滿了五彩的寶石。太陽的光芒都是從這些五彩的寶石上放射出來的,所以才這麼亮。”

  為什麼說把太陽捉到手,太陽就能“變成一個圓圓的金盤子”?

  明確:金盤子很值錢,昂貴,價值不菲。抓緊時間,好好利用時間學習,工作,讓生命有一番作為。你的事業和作為就是價格不菲的金盤子。只有去不停地奮鬥,去創造新的生活,生命才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4、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臉蛋,我疼得差點叫起來,他一點兒沒有覺察到我的痛楚,口裡喃喃地說:“這也是太陽?這也是太陽!”

  三叔為什麼說“我”“也是太陽”?

  明確:“我”是小孩,還有很多時間,還有很多希望。

  三叔希望“我”抓緊時間去學習,希望我能有所成就。

  三叔從“我”身上看到他的影子,希望“我”能完成他未了的心願。

  七、拓展延伸——回望枸杞豆

  1、清明將至,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假設你將去三叔的墳頭掃墓,回到三叔的墳前,你最想對他說些什麼?

  2、如果讓你給三叔立一塊墓碑,你想在上面刻些什麼呢?請你為他撰寫一幅輓聯,或以此寫照三叔的一生,或給後人以啟示。

  對聯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意義相近或相對。

  參考:一蹉跎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

  八、課堂小結——師生共勉

  世上總有人拋棄了理想,理想卻從來不拋棄任何人。珍惜時間,把握青春年華,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九、作業佈置

  課後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

  【課後反思】

  本篇文章是這個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還是一篇自讀課文,所以,以學生自讀為主。整節課學生有一定的方式自讀,教學要求基本完成。有如下不足:

  1、“整體感知”部分,暴露出學生預習不夠充分。應讓學生預習到位,注意其中的細節,對枸杞豆的理解應立足於文章的內容。三叔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物形象,在沒讀懂課文之前學生不能達到複述的要求。

  2、課堂中讓學生分析三叔的話的含義的時候,第一節,讓學生齊讀後再展開,第二節就應該讓學生快速自讀之後篩選概括重要資訊,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能力,又節省了時間。

  3、對三叔形象的分析,學生說的較多,也較全面。但是沒有能夠引導學生把他變成整體的感人形象,人物無形中被肢解了,影響全面、客觀的把握。

  4、拓展部分比較尷尬,由於前面內容的處理上時間耗費過多,拓展時間較少,沒有能夠做到真正開啟學生的思維,拓展的目的未能實現。如可以處理成讓學生圍繞一句名言來說出想說的話。

《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的`童年生活,認識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的意義。

  2、學習文章描寫景物和細膩刻畫人物的寫法。

  3、學習把握含蓄語言的含義。

  學習重點:目標2、3

  教學方法:研讀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序幕”

  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選擇的是奮勇向前,還是打退堂鼓呢?你接觸過不少的人,是否遇到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文章中的“三叔”呢?

  二、閱讀“主場”

  (一)學生瀏覽課文,填充下列各句的空白處,弄清文章的大致輪廓。

  1、“我”留戀小樹林,經常逃學。

  2、“我”第一次與三叔在小樹林中玩耍。

  3、“我”第二次與三叔在小樹林中玩耍。

  4、三叔送“我”三顆枸杞豆,激發“我”勤奮讀書。

  (二)閱讀第一部分。

  讓兩個學生誦讀相關文字。

  深入研究在瀏覽時獲得初步認識——

  ⑴“我”為什麼“留戀小樹林”?(對小樹林的描寫有何作用?)

  那是一個使孩子得到無限樂趣的豐富的世界。(從視覺、聽覺的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符合孩子的心理,生動形象襯托了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的愉快生活。)

  ⑵“我”為什麼“經常逃學”?(小組交流後發言)

  太愛大自然,樹林中有一片自由的空間,空氣好;“我”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學校讀書太苦、太累,教師管得太嚴。

  (二)閱讀課文第二、三部分。

  讓三個學生分別誦讀(“三叔”的話、“我”的話、其他敘述描寫文),體會對“三叔”的描寫及特點。

  重點研究對“三叔”的描寫及所表現的特點——

  ⑴文中對“三叔”的描寫,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描寫表現了“三叔”的什麼特點?)

  疾病纏身,身體虛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愛之物;懂得珍惜生命,用實際行動去實踐生命的意義。

  ⑵“三叔”為什麼在小樹林中觀察花草?

  對生物學的喜愛,想在生命的最後一些時間中多學一些,少些遺憾。

  ⑶從兩個部分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對“三叔”認識有怎樣的變化?

  認識逐漸加深。

  ⑷怎樣理解“這也是太陽?這也是太陽!”這句話?

  前用問號,是懷疑,因為“我”是小孩不是太陽;後用歎號,是鼓勵,是希望,“我”就像太陽一樣朝氣蓬勃,有力量。

  (三)閱讀第四部分。

  教師範讀。

  深入研究在瀏覽時獲得的初步認識——

  ⑴“三叔”為什麼送“我”“三顆枸杞豆”?(“三顆枸杞豆”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是什麼含義?“三叔”的遺憾是什麼?從哪兒可以看出?為什麼文章以“三顆枸杞豆”為題?)

  在文章結尾處提出來的“三顆枸杞豆”是“三叔”去世後留下的三個遺憾,他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告誡“我”不要像他那樣虛度光陰,遺憾終身。

  ⑵“我”長大後成了一個植物學家,是什麼“征服”了“我”?

  “我”在“三叔”的身上得到了啟示,三顆紅色枸杞豆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寶貴,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才能有所作為。

  三、閱讀尾聲

  (一)課堂練習

  1、討論“探索·練習二、三”。

  2、討論學生預習中提出的其他問題。

  (二)課外作業

  1、把自己印象深刻的課文內容講述給爸爸媽媽聽,並結合課文內容,以《解讀人生之“O”》為題,在提示文字的基礎上續寫成寫一篇短文。

  (提示文字:“O”是追求的起點;人生有多少個追求,就有多少個奮進的“O”,就像《三顆枸杞豆》中的“我”……。/“O"是成功的句號;人生有多少個成功,就有多少個完滿的“O”,就像《三顆枸杞豆》中的“三叔”……)

  2、查閱學習資料——“夸父逐日”,與同學交流。

《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概括作者轉變的原因

  2、學會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

  3、學會細膩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會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學會細膩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放歌曲《童年》,並投影歌詞;鼓勵同學跟唱,不會的同學跟著哼調。

  (兩小段後停放。)

  師有感情地說:童年如歌如畫,它像一支動聽的歌,陪伴著我們走過人生的歷程;它又像一幅美麗的畫,展示著人生的繽紛!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樂園,在你的樂園中總有一些事情讓你至今都記憶猶新,那麼下面讓我們走進植物學家程海的童年樂園,他的樂園有什麼值得回憶的呢?開啟課本。齊讀課題《三顆枸杞豆》

  二、檢查生字詞

  枸杞( ) 躡手躡腳( ) 一綹( ) 葉鞘( ) 鮮為人知( ) 膩味( ) 頹唐( ) 擎( ) 蚱蜢( ) 煩躁( ) 口頭禪( ) 殷紅( ) 花蕊( ) 香蒿( ) 半晌( ) 樺木( ) 一摞書( ) 燈盞( )三、課文分析

  1、透過預習,你們能否告訴我,這是什麼樣的三顆枸杞豆?(三顆催人奮進的枸杞豆。(板書)

  富有教育意義的三顆枸杞豆。|有深刻涵義的三顆枸杞豆。|征服我的三顆枸杞豆。|催我奮進的三顆枸杞豆。|三叔送我的三顆枸杞豆。)

  2、這三顆富有深刻意義,催人奮進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之前“我”是什麼樣的人呢?之後又變成什麼樣的了?

  (開始“我”是一個貪玩的孩子。 一個不喜歡讀書的孩子。一個愛逃學的孩子。一個不怕打的孩子。一個熱愛大自然的孩子。師:你怎會知道?生:他喜歡到小樹林去玩,後來他成為植物學家。

  “我”是一個頑皮,淘氣的孩子。是一個粗心大意的孩子。)

  3、歸納:以前的“我”淘氣頑皮,不喜歡讀書上學,總是逃學到小樹林裡支玩。因此三天兩頭捱打,“我”有沒有因此而改變自己呢?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沒有!課文第6節。)

  師結:“我”仍沉迷於小樹林,直到遇到病中的三叔。

  4、過渡:病中的三叔與“我”又有一段什麼樣的經歷呢?這段經歷對“我”有什麼影響呢?

  5、“我”在小樹林遇到三叔,共有幾次?

  (兩次。)

  6、兩次相遇,兩次對話,下面讓我們來讀讀三叔與“我”的第一次對話。(第14--32節,生分角色朗讀。)你們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

  7、他們在談論什麼?

  (植物,野豆角花。)

  師提示:這種植物生長在大自然中,這就說明他們非常熱愛大自然。(板書:熱愛自然)

  8、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程度是否相同?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不同。三叔更深些。三叔比“我”更懂大自然。因為他知道野豆角花有幾根花蕊,什麼顏色,還知道其它植物的秘密,而我一無所知。三叔熱愛自然,看得十分仔細。例如第25,26,29節,而“我”什麼也沒觀察過。)

  小結:三叔在他最後的這段日子,把自然界中的點點滴滴都收入了眼簾,仔細觀察研究。可想而知他對大自然熱愛的程度。(板書:仔細觀察)

  四、總結。 五、佈置作業:完成學習與評價。

  第二課時

  一、匯入

  二、課文分析

  1、在第一次對話中,“我”還意識到自己的一無所知和不善觀察,那麼下面與三叔的第二次對話,又會有什麼體會呢?分角色朗讀:19--53節。

  過渡:對話一我們一起討論的,對話二的語言比較深奧,但我相信我們同學透過合作集眾人智慧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的.就留給大家自由發揮的空間吧。你們自己互相提問。可以充分利用讀書卡中積累的語言進行小組交流怎樣才能把別人問倒?當然有不懂也可提出來討論。(四人小組討論五-六分鐘)(學生開始熱烈地討論)

  2、第44節是什麼意思?

  (這是三叔的話,他認為自己一生一事無成,三個0是指他的三個理想都沒有實現。)

  3、第48節提到太陽,他把太陽說成“紅色的車輪”有何含義?

  (在這兒太陽指時間像車輪一樣滾滾向前,在不斷流逝。)

  4、太陽能捉住嗎?三叔在第50節說能捉住太陽,是什麼意思?那他為什麼以前不捉呢?那他到底捉住過太陽?

  (這裡的太陽還是指時間,三叔其實想留住時間,抓住時間。以前三叔總浪費時間,做事半途而廢,沒有毅力。這兒我覺得三叔有點後悔。

  5、小結: 確實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時間匆匆的腳步誰也無法遮挽得住。

  6、第52節,為什麼說把太陽捉住就能變成一個圓圓的金盤子?

  (抓緊時間,好好利用時間學習,工作,讓生命有一番作為。你的事業和作為就是價格不菲的金盤子。只有去不停地奮鬥,去創造新的生活,生命才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7、小結:不錯,就像保爾說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當我們回憶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讓我們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8、太陽是指時間 ,但三叔說“我”也是太陽是什麼意思?

  (“我”是小孩,還有很多時間,還有很多希望。三叔希望“我”抓緊時間去學習,希望我能有所成就。三叔從“我”身上看到他的影子 ,有點感慨了!希望“我”能完成他未了的心願 。)

  三、師總結:從課文中我們知道三叔有著遠大的理想,但都因為虛度年華,遇到困難就退縮,半途而廢,沒有堅持不懈,沒有毅力,以致於最後悔恨終生。(板書:遠大理想+堅持不懈)

  師問:那麼三叔當時的感情一定很複雜,讓我們把“三叔”請到一(3)聊天室,到現場跟大家一起聊聊。怎麼樣?師:準備2--3分鐘。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組合方式分別扮演主持人和三叔,其餘是觀眾 ,準備提問。

  四、課文總結:三叔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啟示,雖然他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但他都半途而廢。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五、作業 1、三叔的一生給了“我”非常深刻的影響,以至於“我”能成為植物學家。那麼你的童年中發生過類似作者的事情了嗎?請你把它整理在週記本上。2、整理課堂筆記。

《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生動細緻的描寫

  2、三叔的一些含義深刻的話語、三叔一生給我的教訓

  3、運用多種修辭手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生動細緻的描寫,尤其是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描寫細緻傳神。

  2、教學難點:①三叔的一些含義深刻的話語

  ②三叔一生給我的教訓

  三、教學過程

  1、匯入新課

  在記憶的長河中,總有一些難忘的事物讓我們刻骨銘心,以至影響我們的一生,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當代作家程海在童年時代是因為什麼從而改變他一生的命運。

  (老師板書課文題目:三顆枸杞豆)

  2、初步感知課文

  1)明確文章大意

  從小我就是個出了名的淘氣鬼,經常逃學,有一天,我又逃學來到童年的樂園——山溝前的小樹林,意外地碰到了三叔,透過與三叔兩次相遇、交談,我重新認識到生命的意義,最終成為了一個植物學家。

  2)明確文章結構:

  ①文章的結構順序:總——分——總

  ②文章結構的具體劃分:(1—2)引子,引出回憶(總)

  (3—59)三叔一生給我的教訓(分)

  (60)勤奮學習的動力(總)

  3、深入研討課文

  (1)課文的一開始就給我們設定了一個懸念,大家發現了沒有?(在讀的時候覺得哪一句不可思議)

  明確:小時候的我是個出了名的淘氣鬼,後來怎麼會成為一個植物學家

  (2)小時候的我並不是一般的淘氣,而是出了名的淘氣,那麼從文章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我的淘氣?

  明確:①捉金巴牛,掏雀兒蛋②上課搗鬼③逃學④捱了父親的暴打,沒幾天又舊病復發⑤為捉蝴蝶又逃學

  (3)就是這麼個淘氣的孩子,卻因為偶遇了一個人,由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那麼這個人是誰?

  明確:三叔

  (4)那麼三叔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給作者的一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跡。(請學生分角色朗讀10—33自然段,劃出有關描寫三叔神態、舉止、語言的句子)

  (5)作者初遇三叔,三叔給他的第一個印象是什麼?

  明確:①瘦:一根根筋骨都從衣服外面數出來;

  ②有病:兩隻眼睛,像開得大大的窗戶,嘴唇發紫,像成熟的桑葚。

  (6)如此瘦弱、病態的一個人,卻帶給作者足以改變命運的力量,這種力量到底是什麼?那麼作者與三叔的交談過程中,三叔都有哪些異常的舉止和語言?

  明確:①仔細觀察一草一木(野豆角花幾個花瓣、幾根花蕊、幾根葉脈)

  ②兩次說到時間不多了,太遲了;

  ③兩次提到三叔聲音怪異。

  (7)那麼三叔為什麼要如此仔細觀察這些普普通通的一草一木?為什麼兩次說到同樣的話,這樣寫有什麼含義?

  明確:①快死了,留戀這世上的一草一木;

  ②有些後悔,對自己的一生充滿了悔恨;

  (8)與三叔的第一次相遇、交談,我受到觸動了嗎?

  明確:有,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我呆呆立了一會兒,忽然感到乏味”,以前樂趣無窮的小樹林如今一下變得乏味了,說明我受到觸動了,但這種感覺是什麼?作為一個小孩子我還不明白。

  (9)當我星期天的下午再次來到小樹林,又碰到了三叔,透過與三叔的第二次偶遇,我逐漸明白了內心的這種觸動到底是什麼?那麼這次三叔又和我談到了什麼?

  明確:①畫兒②太陽

  (10)三叔向我展示了他在地上畫的一些奇怪的畫兒,畫上畫了些什麼?這些畫裡藏了幾個謎,各有什麼含義?

  明確:①四個謎

  ②:a塔——建築師理想的破滅——○

  b書——作家夢的破滅————○

  c樹——生物學家理想的破滅—○

  d三個○——兩手空空,一事無成

  (11)除了談到畫兒,還談到太陽,請學生分角色朗讀(40—54自然段)

  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①把太陽比喻成紅色的車輪,有什麼含義?

  明確:代表時光的流逝,“紅色的”是因為快要下山的太陽是紅彤彤的。

  ②“捉住太陽”是什麼意思?

  明確:這裡的太陽,實際上指時間,指“生命”,“捉住太陽”是指捉住時間,捉住生命,也就是抓緊時間學習、工作、生活······

  ③為什麼說把太陽捉到手,太陽就能變成一個圓圓的金盤子?

  明確:只要抓住時間,把握現在,生命就會變得有意義、有價值。

  ④三叔為什麼說“我”也是太陽?

  明確:因為“我”還是個孩子,我生命的路還很長,我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希望。

  (12)當三叔想去捉太陽時,他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他這麼做了,三叔在臨終之前又給作者留下了第五個謎,這個謎是什麼?我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明確:①三顆枸杞豆

  ②悟出:三顆枸杞豆就代表三個○,它既是生命的終結,又是生命的開始。

  (13)讀罷全文,相信三顆枸杞豆同樣也給了你一定的啟示,請談談你的看法(可以多角度的來感悟)

  明確:①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②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

  ③知難而退,只會兩手空空;

  ④時間是生命,是財富,是力量;

  ⑤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⑦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談書遲;

  ⑧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4、課堂小結

  雖然只是三顆再尋常不過的小小的枸杞豆,在作者的眼裡,卻充滿了神奇的魔力,也由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使自己從一個出了名的淘氣鬼成長為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有一句話說得好:“拳頭只能征服皮肉,深刻的啟示才能觸及心靈”,希望同學們能帶著這篇課文給你的啟示讓你的人生從此有一個更美好的開始!最後送大家一份禮物——對聯一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與大家共勉。

  5、板書

  ①歪歪斜斜的塔

  五②鬆鬆散散的書

  個③彎彎扭扭的樹

  謎④三個○

  ⑤三顆枸杞豆

  謎底: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6、佈置作業

  以“珍惜生命”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三顆枸杞豆》教學設計5

  一、教學重點

  透過一些具體語句,分析人物形象。

  二、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的語言,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過程

  【預習檢查】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枸杞羨慕高粱煩躁縫隙凝神躡手躡腳

  花蕊擎驚詫紅暈留戀殷紅鮮為人知

  【目標展示】

  1.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文章的語言,理解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2.透過課文的學習,勸勉學生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習。

  【新知研習】

  1.快速地默讀課文,交流一下閱讀的體會。

  (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完成課文學習)

  2.透過預習和剛才的的閱讀,思考:這是什麼樣的三顆枸杞豆?

  明確:富有教育意義的三顆枸杞豆;有深刻涵義的三顆枸杞豆;征服“我”的三顆枸杞豆;催我奮進的三顆枸杞豆。

  3.這三顆富有深刻意義、催人奮進的枸杞豆征服了“我”,但在此之前“我”是什麼樣的人呢?之後又變成什麼樣的人了?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開始“我”是一個貪玩的孩子,不喜歡讀書,愛逃學,熱愛大自然的孩子。後來我刻苦學習,成為一個植物學家。

  結合一些具體語句去分析。

  如:以前的“我”淘氣頑皮,不喜歡讀書上學,總是逃學到小樹林裡,三天兩頭捱打。

  4.為什麼“我”會有如此大的變化?

  明確:遇到病中的三叔。

  5.我”在小樹林遇到三叔,共有幾次?

  明確:我”在小樹林遇到三叔,共有幾次?

  6.請同學們用跳讀的方法,讀一讀“我”和三叔的兩次對話,瞭解一下三叔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明確:三叔熱愛自然,以前三叔總浪費時間,做事半途而廢,沒有毅力,最終導致一生一事無成,去世之前十分悔恨。

  引導學生結合一些具體語句去分析。

  如:談論野豆角花,三叔比“我”更懂大自然。因為他知道野豆角花有幾根花蕊,什麼顏色,還知道其它植物的秘密,而“我”一無所知。

  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一次對話,並請同學評點。

  【歸納總結】

  透過跳讀,同學們在學習課文時,要抓一些重點詞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句子的含義。有時課文的寫作背景對我們更好地把握課文也有幫助,希望同學們能將這種學習習慣保持下來。(教師總結)

  【鞏固拓展】

  1.三叔三幅畫的含義是什麼?

  2.“這是我一生的成績:三個O”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小組總結交流:三幅畫是過程,三個0是結果,這些是三叔一生教訓的形象說明:遇難而退,一事無成。

  【預習指導】

  1.“我”童年的樂園是門前山谷的小樹林,魯迅的童年樂園是百草園,你童年的樂園呢?這三個童年各“樂”在哪裡?這“樂”與以後的發展有什麼聯絡?

  2.試用簡潔的語言複述課文內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