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教學設計
《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本節課屬於專題複習中的一個專題,綜合性比較強,涉及概念比較多,適合放在複習後期。本節課知識點比較碎,學生易感到枯燥,可採用比賽的方法進行。
2、學情分析:
? 學生處於中招復習的最後階段,一輪、二輪複習均已結束,知識點掌握比較全面但並不準確。在教學中要將易錯知識反覆強調,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透過練習,加深對課本上概念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目標:加強學生類推的思維方法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透過競賽,加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4、教學重難點:
重點:邏輯推理能力的鍛鍊
難點:邏輯推理的準確性
5、教學準備:PPT、學案、獎品
6、教學方法:競賽法、小組討論法
7、教學時間:1課時
8、教學過程:
(1)匯入:
同學們在放假的時候看過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這些比賽類的節目嗎?今天我們把比賽搬到課堂上,進行我們的《化學競賽之化學中的`“一定”與“不一定”》
(2)進行新課:
1.介紹比賽規則:本次比賽分為“熱身賽”、“海選賽”、“總決賽”三個環節,所有題目均為判斷對錯,最終透過總決賽確定本次化學競賽的冠軍,並頒發獎品。
2.進行“熱身賽”並介紹比賽規則:本環節共兩輪,每輪5個題目,選手自由組合成小組,討論出最終答案並將答案寫在學案上,討論過程中可查閱各種資料,每次討論3分鐘。
? “熱身賽”開始,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由學生將同學們有疑問的題目進行講解,老師進行必要補充。對有問題的題目及時糾錯。
3.進行“海選賽”並介紹比賽規則:
(1)本環節共兩輪,每輪5個題目,選手不能翻閱任何資料,不能與別人討論,自己寫出最終答案並將答案寫在學案上,每輪答題時間2分鐘。
(2)每輪對照答案之後將自己的答對總數填寫在學案上,兩輪答對總數最多的前兩名同學參加總決賽,其他同學為“百人團”。
海選賽開始,學生認真作答,對照答案之後由學生將同學們有疑問的題目進行講解,老師進行必要補充。對有問題的題目及時糾錯。
根據規則選出“總決賽”選手。
進行“總決賽”並介紹比賽規則:
(1)本環節共10個題目,兩名選手採取搶答的形式,先舉手搶奪答題權,然後由“百人團”答題(答題時間30秒),最後得到答題權的選手答題,若回答正確,則擊敗1人次得1分,若回答錯誤,則對方得分。
(2)得分方需解釋本題,若解釋錯誤,則本題得分減半。
(3)最後總分最高的選手為冠軍。
兩名選手就位,按照規則進行搶答並做出解釋,確定總冠軍並頒發獎品。
比賽結束後對本輪中有問題的同學開始糾錯,不需糾錯的同學寫學案上的當堂訓練。
(3)、總結
本節可主要採用了類推的思維方法,要注意做題中認為正確的找到原因,認為錯誤的找到反例。
學生複習剛才的錯題。
(4)、當堂訓練
學生做學案上的題目,寫完的同學先批改,課上沒有寫完的同學作為課後作業。
9、自我反思:
本節課以競賽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了將課堂遊戲化、將遊戲課堂化,讓學生在遊戲中學到了知識。讓學生及時糾錯,在錯誤中不斷提高。在講課過程中不能只讓學生講,對於重點的問題需要老師進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