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營養》的教學設計
《食物中的營養》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該節內容是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二課,在學生了解了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豐富多樣的食物後,開始思考人為什麼要吃這麼多食物?食物到底給人的生長髮育及生命活動提供了什麼?所以這節課對於第一課《一天的食物》以及第三課《營養要均衡》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對幫助學生建立自身需求與食物、食物與營養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
學情分析:
對於食物,學生在以往的生活學習中已有較多的體驗,知道大量的食物,也知道食物中含有營養以及營養對身體健康的相關影響,但是對一般的六大營養成分了解並不全面,更沒有深入思考營養對健康的影響以及怎麼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哪種營養成分。
教學目標:
1.人體所需營養來自食物;
2.人體維持健康所需營養包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六大類;
3.能嘗試透過自己的分析、推理、實驗檢驗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
4.逐步瞭解沒有一種食物包含所有的營養,初步滲透合理、全面選擇食物的`生活態度,同時激發進一步研究食物、營養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
如何引導學生了解維持人體健康的六大營養成分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透過適合四年級學生的探究方法檢驗食物中的營養。
教學準備:
饅頭、澱粉、滴管、碘液、玻璃皿、棉籤、白紙、花生、食用油、肥肉、記錄單、課件。
教學過程:
1.同學們,請看螢幕,這是我們四() 班昨天三餐所吃的食物,豐富多樣,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我們為什麼要吃這麼多種食物呢?(直接匯入,初步瞭解學生對食物以及營養的認識)
2.食物能給我們提供營養,那你知道我們人體維持健康都需要哪些營養成分呢?(首先關注人體營養需求,引導學生充分描述,逐一板書,小結:大家很了不起,瞭解了這麼多關於營養方面的知識,還有這些物質也被稱為營養成分,我們一起來了解。補充學生沒有提到的,一起分析,全面認識六大營養成分。)
3.同學們,這些營養成分對我們健康到底有著怎樣的重要作用呢?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閱讀資料,請你仔細閱讀,將你不熟悉的營養成分做好標記,看看有哪些新的發現?大家說說,你對人體所需營養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透過閱讀資料,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各營養成分的認識和了解,人體六大營養成分分別做成課件,學生交流完後再呈現,以補充學生有沒說到不完善的地方和進一步加深印象)
4.請大家回到螢幕,我們昨天一天所吃食物是否含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呢?為什麼?(小組討論,看看昨天所吃食物都提供了哪些營養,簡單介紹根據,貼上各食物名稱)剛才是大家的猜測和判斷,能想到哪些方式證明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呢?(查閱資料、請教老師、做實驗……)大家想不想親自當一回營養師,用實驗來檢測食物中的營養?(激發學生探究食物營養興趣)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以及澱粉?(出示任務單,能看明白怎麼操作嗎?一起分析,肥肉、花生、黃瓜;澱粉、饅頭、麵包實驗指導:對比分析法介紹)
5.同學們,透過剛才的實驗,你們看到了什麼現象?能夠得出什麼結論?(學生彙報),那麼肥肉、花生裡是否只含有脂肪呢?饅頭、麵包裡是否只含有澱粉呢?(不一定,怎麼辦?進一步查閱資料)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透過營養機構鑑定的食物卡,請大家仔細閱讀,看看你有沒有新的發現。
6.透過閱讀,我們對食物中的營養又多了哪些認識呢?誰來說一說?重新回到食物分類卡,(在這裡要注意請每個組根據食物卡給食物的營養成分重新正確分類,重新正確擺放呈現出來,並且請老師做出評價)糾正開始的偏差思考,問題一:有沒有一種食物含有多種營養?問題二:有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所有的營養?這能給你選擇食物帶來什麼啟示呢?)
7.選擇食物時,不能只選擇一種或者某幾種,而要選擇豐富多樣的食物,同學們,難怪我們一天需要吃這麼多種食物,原來這是有科學道理的。
8.同學們,今天我們研究食物中的營養,還只是涉及食物營養的冰山一角,希望大家課後繼續研究,指導自己更加科學合理選擇食物!
板書設計:
食物中的營養
蛋白質
糖類
脂肪
礦物質
維生素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