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與雷達》的教學設計
《蝙蝠與雷達》的教學設計
一、學習目標:
1. 認識7個生字,正確寫12個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絡,激發熱愛科學,樂於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3. 蒐集並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資訊蒐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中抓住要點,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瞭解。
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1. 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 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3. 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認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三、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1. 課文主要講什麼?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 指名說,教師根據說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絡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四、填表助學,自主閱讀
1. 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說明了什麼;文中提出什麼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
2. 默讀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表中加黑部分為需要填寫的內容,答案供參考,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繫有鈴鐺的屋子裡飛。 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沒碰著。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處亂撞,鈴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處亂撞,鈴鐺響個不停。
3. 交流: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寫表格的情況。
4. 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迷的。再指名上臺介紹。
5. 小結:
a) 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覆研究,終於揭開了蝙蝠能在夜裡飛行的秘密”,說說從
句子中體會到什麼?(感悟“反覆、終於”)
b)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雷達與蝙蝠有什麼聯絡?下節課我們再來研究這些問題。
五、範寫生字,練寫字詞
教師示範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隻佔三分之一,右邊佔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