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通用9篇)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通用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9頁的例2、例3,完成第109頁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七的第1~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和初步學會ax±b = 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認識解方程的意義和特點。

  教學重點:會ax±b = 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認識解方程的意義和特點。

  教學難點:看圖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

  教具準備:

電教平臺。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出示三個小動物,讓學生圍繞三個小動物提提出問題進行學習。

  二、新課

  1.教學例2。

  出示小老鼠的問題:

  出示例2。先讓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教師:這道題的第一個要求是“看圖列方程”。我們來共同研究一下,怎樣根據圖意列出方程。我們學過方程的含義,誰能說說什麼是方程呢?

  學生: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師:那麼,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麼樣的式子呢?

  學生: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師:觀察這副圖,從圖裡看出每盒彩色筆有多少支?(x支。)3盒彩色筆有多少支?(3x支。)另外還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筆?(40支。)那麼,怎樣把這副圖裡的數量關係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表示出來呢?

  學生:3x+4 = 40。

  教師:很好!誰能再說說這個方程表示的數量關係?

  學生:每盒彩色筆有x支,3盒彩色筆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教師:對!我們現在來討論一下如何解這個方程。如果方程是x+4 = 40,可以怎麼想?根據什麼解?

  學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數+加數 = 和”的運算,因此,根據“加數 = 和-另一個加數”來解。

  這樣也可以根據“加數 = 和-另一個加數”來解。得出3x = 40-4,再得出3x = 36。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出解此方程的前兩步,下面的解法讓學生自己做在練習本上。做完以後,集體訂正。得出方程的解以後,要求學生在算草紙上進行檢驗。請一位學生口述檢驗過程,集體訂正。

  教師小結例2的解法:解答例2,先要根據圖裡的數量關係列出方程,即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然後解這個方程。解方程時,關鍵是要先把3x看作是一個數,根據“加數 = 和-另一個加數”求出3x等於多少,再求x等於多少就得出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學例3。

  小貓提出的問題:

  教師出示:解方程18-2x = 5。然後讓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解。做完以後,教師指名讓學生回答問題。

  教師:這個方程你是怎麼解的?先怎樣做,再怎樣做,根據是什麼?(先把2x看作一個數,再根據“減數 = 被減數-差”得出2x = 18-5,2x = 13,x = 6.5。)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把解方程的過程出示。接著,教師出示例3:解方程6×3-2x = 5。

  教師:例3的方程與我們剛才解的方程,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

  學生:相同點是:等號右邊都是5,等號左邊都要減去2x;不同點是:18-2x = 5的等號左邊只有一步運算,而6×3-2x = 5的等號左邊有兩步運算。

  教師:6×3-2x = 5,等號左邊的兩步運算,第一步是算6×3,就等於18。這樣方程6×3-2x = 5就變成了18-2x = 5。所以,解方程6×3-2x = 5,要按照運算順序,先算出6×3的值。那麼,下一步該怎樣做呢?剛才我們已經做過,自己把方程6×3-2x = 5解出來。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解例3,同時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解題。做完以後,集體訂正。

  教師小結例3的解法:解答例3,要先按照四則運算的順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計算算出,再把2x看作一個數,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來求解。

  3.課堂練習。

  做教科書第109頁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先讓學生獨立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行間巡視,檢查學生解方程的過程是否正確,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做完以後,指名讓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根據和過程。

  三、鞏固練習(小兔子提出的問題)。

  1.做練習二十七的第1題第一行的兩小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教師行間巡視,仍然要注意檢查學生解方程的過程、書寫格式及檢驗的過程是否正確,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做完以後,每一題讓學生說一說解的過程和解題的根據。

  2.做練習二十七的第2題。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題目,讓兩位學生到黑板前來解題,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解題。做完以後,指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方程的異同點,解法的異同點。

  3.做練習二十七的第4題。

  讓一位學生讀題後,教師提問:這道題應該怎樣做?能不能先解方程,分別求出兩個方程的解,再判斷上面的五個數中哪兩個數是這兩個方程的解?(可以。)

  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做完以後,集體訂正。

  四、小結。

  出示課題:解簡易方程。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內容:

  人教課程標準實驗版第九冊P59例2。

  二、教學目標:

  1、運用知識遷移,結合直觀圖例,應用等式的性質,讓學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簡易方程的解法。

  2、透過多種形式的分層練習,讓學生較熟練掌握簡易方程的解法。

  3、幫助學生養成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

  4、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滲透代數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應用等式的性質,理解和較熟練掌握簡易方程的'解法。

  四、教學過程:

  (一)知識鋪墊。

  1、什麼叫方程的解?什麼叫解方程?

  2、解方程:X+15=48X—3.2=2.6

  解答後說一說(1)你解這兩個方程的依據和方法是什麼?

  (2)說出等式的另外一個基本性質。

  (計算機分別演示等式的兩個基本性質。注意“不為0”)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繼續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簡易方程。

  板書:解簡易方程。

  (二)新知學習。

  1、教學例2。

  (1)出示情景圖。

  (2)說出圖意並列出方程。(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資訊?會列方程嗎?)

  (3)怎樣用天平圖表示這個方程?(左邊是3個X,右邊是18)

  (4)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的值,要使天平的左邊只剩下一個X,而天平又保持平衡,兩邊該怎樣分?(兩邊同時平均分成3份)

  計算機動畫演示:天平兩邊各剩一份。問:每份怎樣?(分別平衡)

  (5)反映在方程上,就是我們學過的等式的哪個基本性質呢?

  (6)自主探索,試解方程並檢驗(會用這個基本性質解方程嗎?試試看!)。

  評講(強調書寫格式和自覺檢驗)。

  2、指導閱讀書P59,質疑。

  3、想一想、試一試:解方程X÷3=2。1

  自己說一說解題的依據和方法。(強調口頭檢驗)

  4、小結:我們已掌握瞭解方程的一般方法,你認為解方程時需要注意什麼?

  (下面就檢驗一下你們是否真正掌握瞭解方程的方法。)

  (三)基礎練習設計:

  1、說出下列方程的解法。

  2、選擇正確答案。(全班用手勢表示)

  (1)X+8=30①X=22②X=38

  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指出:平時解方程後都可以自覺用代入法進行檢驗。

  3、對比練習。

  4、解決問題。(列出方程並解答。)

  (1)每個福娃X元,買5個共花80元。

  (上面兩個問題解決得很好,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檢測性的分組接力競賽,有信心贏嗎?)

  5、學習檢測。(接力競賽)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

  解簡易方程的依據和方法是什麼?

  (看來同學們對今天所學的知識掌握得不錯。是的,解方程的依據就是等式的基本性質。我們解完方程後還要養成自覺檢驗的習慣,一般可以用代入法進行檢驗。下面我們繼續挑戰一道有難度的拓展題。)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驟,會解簡單的方程,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提高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培養學生事實求是的學習態度,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及難點:理解方程的意義,掌握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係。

  教具準備:天平一隻,算式卡片若干張,茶葉筒一隻。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揭示課題

  1、師生共同做個遊戲:用手指指尖頂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說說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平衡現象?

  2、勤勞聰明的人類根據平衡原理製成了天平,今天我們要藉助天平來學習新的知識《解簡易方程》。(板書課題)看了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些什麼?

  二、教學新課

  1、方程的意義

  (1)認識天平:簡單介紹天平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2)操作天平:

  a、一邊放兩個50克的砝碼,另一邊放100克的砝碼,天平平衡。請學生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種關係。(板書:50+50=10050×2=100)

  b、一邊放一個20克的砝碼和一個茶葉筒,另一邊放100克砝碼,天平平衡。茶葉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麼表示?你也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這種關係嗎?

  (板書:x+20=100)

  c、讓學生操作天平,出現不平衡現象,也用式子表示。

  (3)出示天平稱東西的示意圖,讓學生用式子表示。(出示卡片)

  30+20=502x+50>10080<2x

  3x=180100+20<100+50100+2x=50×3

  x—18=2460÷20=3x÷11=5

  (4)組織學生觀察以上式子。

  請同學們觀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將這些式子分分類,並說出你分類的標準。(小組討論,寫下來)

  按符號的不同分成兩大類(出示實投):

  80<2x2x+50>100100+20<100+50

  指出:這些用大於、小於號連成的式子左右兩邊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誰再來說幾個等式?同桌互相說幾個等式。

  30+20=503x=180100+2x=50×3

  x—18=2460÷20=3

  指出:這些用等號連線成的表示兩邊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書:等式)

  (5)觀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類,也說一說你分類的標準?(同桌討論)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9冊57—5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使學生知道解方程的方法有兩種,並掌握這兩種方法。

  2、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並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3、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並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二、探索新知,出示課本主題圖(課件)

  (1)根據圖畫列方程

  (2)反饋:

  a、X+3=9

  b、9—X=3

  C、9—3=X

  (強調:列方程時X不單獨出現在等號的一邊,因為這樣這個方程沒有意義。)

  (3)以X+3=9為例教學解方程

  三、課堂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一題。

  2、解下列方程。(用兩種方法解決)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重點、難點:

  理解並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方程的意義

  師:同學們我們前一段時間學了方程的意義,你還記得什麼叫方程嗎?

  生: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2、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

  師:你能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嗎?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師:你為什麼說這三個是方程呢?

  生:因為它含有未知數,而且是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圖寫方程

  師:同學們真厲害把學過的知識全都記得,請同學觀察這幅圖(出示57頁天平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來是250克。

  師:你能根據這幅圖列出方程嗎?

  生: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數

  師:那麼方程中的x等於多少呢?請同學們同桌交流,說說你是怎麼想的?(交流後彙報)

  生1: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係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據數的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去100,那麼也可得出X=150。

  3、驗證方程中的未知數,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對不對呢?

  生:對,因為X=150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師:這時我們說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剛才我們求X的過程叫解方程。這兩個概念具體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本57頁找出什麼叫方程的解?什麼叫解方程?

  學生自學後彙報。(板書)齊讀兩個概念。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方程的解是未知數的值它是一個數,怎樣判斷一個數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這個數能不能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師: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數的過程,是一個計算過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學們要注意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5、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師:完成做一做:X=3是方程5X=15的解嗎?X=2呢?(完成後彙報)

  生:X=3是方程5X=15的解,因為X=3時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生:X=2不是方程5X=15的解,因為X=2時左邊5×2=10,右邊是15,左邊和右邊不相等,所以X=2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解簡易方程

  1、複習等式的性質

  師:前兩天我們學會了等式的性質,請根據等式的性質完成填空嗎?

  (1)如果5+3=8,那麼5+3-3=8()

  (2)如果50-13=37,那麼50-13+13=50()

  (3)如果a-7=8,那麼a-7+7=8()

  (4)如果X+9=45,那麼X+9-9=45()

  師:你是根據什麼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質。

  師:等式有什麼性質呢?我們齊來說一遍。

  2、理解方程與等式的聯絡,引出課題。

  師:(3)(4)題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們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質對方程同樣適用,今天我們將應用等式的性質來幫我們解方程。

  3、出示例1圖,列出方程。

  師:圖上畫的是什麼?你能列出方程嗎?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1、這節課是解簡易方程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了四則運算及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和學生已具有的初步的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數,求未知數x)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2、這節課為後面學習解方程應用題做了準備,為後面學習分數應用題、幾何初步知識、比例等內容時要直接運用,這節課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是本章節的重點內容之一。

  學情分析

  1、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很感興趣,這對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但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潛力。

  3、優秀學生與學習困難生對方程的理解在思維水平上有較大差異。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圖例,進一步理解等式不變的規律,會用等式不變的規律解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步驟和書寫格式。

  3、提高學生分析問題並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進行數學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本節課的重點是:根據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2、本節課的難點是:理解等式的性質;掌握解方程的步驟和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什麼叫方程?什麼叫方程的解?什麼叫解方程?

  2、前面,我們學習了兩個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等式的不變規律是什麼?

  等式這些規律在方程中同樣適用嗎?

  今天我們就學習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來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課件例1。

  2、從圖中可以獲取哪些資訊?圖中表示了什麼樣的等量關係?

  要求盒子中有多少個皮球,也就是求x等於什麼,該怎樣列方程?我們怎樣解這個方程?

  3、探究怎樣解方程。

  利用天平讓學生進行探究,怎樣才能使天平左邊只剩下x,而且保持天平平衡?

  (讓學生透過探究得出:從兩邊各拿走3個玻璃球,天平仍然平衡。)

  4、知識遷移。

  把剛才天平的做法用到方程上,也就是方程兩邊怎樣做,方程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方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3,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板書+3—3=9—3

  x=6

  5、追問:左右兩邊同時減去的為什麼是3,而不是其它數呢?

  (因為方程兩邊減去3以後,左邊剛好剩下一個x,這樣,右邊就剛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就是透過等式的變化,如何使方程的一邊只剩下一個x即可。)

  6、x=6帶不帶單位呢?讓學生明白x在這裡只代表一個數值,因此不帶單位。

  7、x=6是不是正確的答案呢?怎麼驗算呢?同桌之間進行討論並驗算。(x=6是方程的解)

  8、學生練習:解方程(X+21=32 X+41=50)

  9、學生討論交流:解X+a=b這類方程的思路是什麼?

  10、如果方程的兩邊同同時加上同一個數,左右兩邊還相等嗎?為什麼?

  11、學生嘗試解方程:X—3=9

  12、學生討論交流:解X—a=b這類方程的思路是什麼?

  13、小結:解X+a=b這類方程的思路。(根據等式的性質1,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實際上是加了什麼就減去什麼,減了什麼就加上什麼,兩邊同時進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書寫的過程中寫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遞等式。)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出示課件)。

  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和運用等式不變規律1解決問題實際問題。

  2、書上“做一做”第1題(1)題

  3、鞏固嘗試:解方程(出示課件)。

  讓學生獨立完成會用等式不變規律1解方程,強調驗算。

  四、課堂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穫?

  五、拓展活動:

  利用課餘時間小組內探究像32—X=10這類方程可以怎樣解?

  六、作業設計:

  練習十一第5題一二行,第6題一行。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6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方程的定義,方程的性質和利用方程性質解方程。

  從知識結構上看: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算術知識(如整數,小數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已初步接觸了一些代數知識(如用字母表示數及其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關鍵。這為過渡到下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

  從認知結構上看:本節課在初等代數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學生在學習代數的整個過程中,幾乎都要接觸這方面的知識。

  二、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依據教學大綱,以及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目標:

  (1)知識目標:根據等式的性質,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檢驗的方法,並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教學引導學生從現實的生活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滲透代數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這三個目標將為後面的教學起到一個導向作用。

  三、重點與難點:

  那麼根據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解簡易方程》這節課在整個教材中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利用方程性質解未知數,它是後續知識發展的起點,學生對未知數的理解對今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起著決定作用,所以我認為這節課的重點是:

  (1)重點: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另一方面,對於學生來說,弄清方程和等式的異同,正確設未知數,找出等量關係是很困難的,所以我認為這節課的難點是:

  (2)難點: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下面,對於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擬定計劃進行如下操作:(1、複習鋪墊;2、探究新知;3、例題解析;4、鞏固練習;5、歸納小結;6、佈置作業。)六個步驟

  1.複習鋪墊:

  (1)丟擲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上節課學了方程的意義,你還記得什麼叫方程嗎?

  生: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提問的目的:讓學生回憶舊知識,鞏固舊知識,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義。結合引導複習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

  師:你能判斷下面哪些是方程嗎?

  (1)a+24=73(2)4x<36+17(3)234÷a>12

  (4)72=x+16(5)x+85(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師:你為什麼說這三個是方程呢?

  生:因為它含有未知數,而且是等式)

  這樣做的目的: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影象訊號法,問答式教法,課堂討論法。鞏固方程的性質,承接後面利用方程的性質解方程的應用。

  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問題解決式教法,師生交談法,影象訊號法,問答式,課堂討論法。在採用問答法時,特別注重不同難度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慧,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同時透過課堂練習和課後作業,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數學知識,學習基礎性的知識和技能,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2、探究新知

  (1)、看圖寫方程

  師:同學們真厲害把學過的知識全都記得,請同學觀察這幅圖(看書上57頁天平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來是250克。

  師:你能根據這幅圖列出方程嗎?

  生:100+X=250.

  這樣做的目的:運用知識遷移,結合直觀圖例,應用方程的性

  質,讓學生自主探索列出方程。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數

  師:那麼方程中的x等於多少呢?請同學們同桌交流,說說你是怎麼想的?(交流後彙報)

  生1:根據加減法之間的關係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據數的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兩邊同時減去100,那麼也可得出X=150.

  目的:這樣的提問,有多種回答,鍛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慧,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驗證方程中的未知數,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對不對呢?

  生:對,因為X=150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師:這時我們說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剛才我們求X的過程叫解方程。這兩個概念具體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翻到課本57頁,(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出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勾上這兩句話並齊讀三遍。

  這樣做的目的:學生齊讀的時候,我可以把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板書在黑板上,並且,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印象。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

  師:方程的解是未知數的值,它是一個數,怎樣判斷一個數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這個數能不能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

  師: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數的過程,是一個計算過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學們要注意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與聯絡。

  3、例題解析

  師:前幾天我們學習了等式的性質,今天我們又學習了請根據等式的性質完成填空嗎?

  (1)如果5+3=8,那麼5+3-3=8()

  (2)如果50-13=37,那麼50-13+13=50()

  (3)如果a-7=8,那麼a-7+7=8()

  (4)如果X+9=45,那麼X+9-9=45()

  師:你是根據什麼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質。

  師:等式有什麼性質呢?我們齊來說一遍。

  2、理解方程與等式的聯絡,引出課題。

  師:(3)(4)題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們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質對方程同樣適用,今天我們將應用等式的性質來幫我們解方程。(板書課題:解簡易方程)

  3、出示例1圖,列出方程。

  師:圖上畫的是什麼?你能列出方程嗎?

  生:X+3=9

  師:這個方程用天平怎麼表示呢?

  生:天平左邊放X個和3個球,右邊放9個球。(電腦顯示)

  4、引導學生思考怎樣解方程。

  師:我們解方程的目的是求X,怎樣使天平一邊只剩x呢?

  生:天平兩邊同時減去3個球。(電腦顯示)

  師:天平兩邊還平衡嗎?怎樣反映在方程上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3。(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師:為什麼同時減3而不是其它數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3就可以使方程一邊只剩X。

  5、檢驗方程的解。

  師:X=6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是,因為X=6是方程左邊是6+3=9,右邊是9,左右兩邊相等,所以X=6是方程X+3=9的解。

  6、強調解方程的格式步驟

  電腦顯示:解方程要注意:

  (1)先寫“解”,等號要對齊。

  (2)做完後要注意檢驗。

  2.學情分析:

  (1)學生特點分析: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2)知識障礙上:知識掌握上,學生原有的知識,許多學生出現知識遺忘,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知識學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學中老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動機和興趣上:明確的學習目的,老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來自學生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最後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三、教學程式及設想:

  (1)引入: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期待錄找理由和證明過程。丟擲問題,什麼叫方程?什麼是方程的性質?讓學生回憶上節課內容,引出方的解、解方程的定義。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利用等式的性質來解簡易方程。

  (2)由例題得出本課新的知識點:

  解方程:X+6=7.8;X-6=7.8;6X=7.8;X÷6=7.8。

  講解例題。說明在方程的兩邊什麼情況應該同時加,什麼情況該同時減,什麼情況該同時乘,什麼情況該同時除?在講例題時,不僅在於怎樣解,更在於為什麼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接下來,我們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情景圖:

  X元X元X元

  18元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資訊?會列方程嗎?然後說出圖意並列出方程。

  (4)能力訓練。課後練習使學生能鞏固羨慕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與解題思想方法。

  ①列出方程並解答:每個福娃X元,買5個共花80元。

  ②看題回答:1.6X=6.4(要解這個方程,方程兩邊應同時?)

  (看來解法掌握得不錯,下面看誰的反應最快。)

  ①選擇正確答案,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X+8=30的解是()A.X=22B.X=38

  0.3X=0.21的解是()A.X=7B.X=0.7

  X=5是方程()的解。A.15X=3B.6X=30

  X=30是方程()的解。A.0.2X=6B.2X=15

  (5)總結結論:知識性的內容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這節課學習了什麼?解簡易方程的依據和方法是什麼?)

  *(6)變式延伸: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進行分層訓練,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進行重構,適當對題目進行引申,使教學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優等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從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對有能力接受的學生)

  (7)板書:略

  (8)佈置作業。P66第5—7題。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0頁的例4,完成“做一做”及練習二十七的5~9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學會列方程解兩步計算的文字敘述題,為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新課。

  教學例4:小黑板出示:

  一個數的6倍減去35,差是13,求這個數。

  問:要列出方程解這類題目,首先應該做什麼?接著做什麼?(先要設所求的未知數為X,然後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師:根據兩步計算的文字敘述題列方程,要按照題意把文字敘述的內容“翻譯”成等式。通常是按照題目敘述的順序寫出等式。你試一試,這道題應該怎樣做?

  (學生試做,板書:6x-35=13,讓一學生到黑板上計算。)

  提高練習:(出示)一個數的6倍減去7和5的積,差是13,求這個數。

  學生試做。提示:在“解”字的後面先要寫明設哪個數為x。

  二、鞏固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七的第5題。

  教師行間巡視,收集不同的方程,然後指名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做練習二十七的第6題。

  學生獨立做,問:這裡前兩題與後兩題有什

  麼不同?

  3.做練習二十七第8題先讓學生讀題,第(1)題,問:這道題裡包含了怎樣的數量關係?你能找出來嗎?(原有的+又運來的=現在一共有的)下面兩小題,學生自己列出方程,做完集體訂正。

  三、作業。

  練習二十七第7題。

  課後小結: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8

  教學過程:

  一、課前複習

  1、判斷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30+X=150 X-54>80 65—45=20 7X=56

  2、根據題意列方程

  (1)山東省高中學歷的人數是1002萬人,是大專學歷的3倍,大專學歷的人數是X萬人。

  (2)山東省總人口是9079萬人,其中男人4595萬人,女人X萬人

  (3)山東省鄉村人口是5629萬人,比城鎮人口多2179萬人,城鎮人口是X萬人。

  二、合作探索:

  1、出示情景圖:讓學生看圖及下面的資訊,你知道了哪些資訊?(2004年6月1日黔金絲猴數量已從1993年的600多隻,增加到860只。)根據資訊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2、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把問題板書出來:2004年比1993年大約增加了多少隻黔金絲猴?

  根據提出的問題,同學討論應該怎樣列式解答。放手讓學生自己解答,個別學生老師指導。指名回答。用算術方法解答:860—600=260(只)除了算術方法你能根據題意列出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嗎?具有怎樣的等量關係?(1993年的只數+增加的只數=2004年的只數。用x表示增加的只數,可列方程:600+x=860)

  3、合作探索,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個方程怎樣求出x呢?

  讓學生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可以藉助天平來研究一下:在天平的左邊放上一瓶啤酒,要使天平平衡右邊也要放上同等重量的東西,天平才能平衡。如果在左邊加上10克重的物體,要使天平平衡右邊也要加上10克重的物體,反過來在左邊減去10克的物體,要使天平平衡右邊也要減去10克的物體,看教材62頁圖,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

  同桌看圖討論:天平左邊的盤子裡是x,右邊的盤子裡是20 ,這時天平平衡那麼說明了什麼呢?(說明x=20的時候才能使天平平衡,也就是等號兩邊正好相等。

  師小結:我們可以藉助這個發現來求出方程裡面的未知數x。我們把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就叫做方程的解,x=10是x+10=10+1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4、解方程,體會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有什麼不同?

  我們來解600+x=860這個方程,教師一邊板書,一邊指出解方程的步驟;

  先寫個“解”字,然後根據等式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同時減去600,理解解方程過程的簡化書寫,並且解題時適當運用簡化書寫。

  教師示範解題過程,關注“解”和“等於號”書寫要求。

  指導檢驗:X=860是不是正確答案呢?如何檢驗?教師板書檢驗過程。

  5、課堂練習:出示:X―30=80 反饋,關注書寫過程並說說檢驗過程。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書本第64頁自主練習1題,學生完成後同桌交流

  2、括號裡哪一個x的制式方程的解?

  43+x=62 (x=105 x=19) x-56=37 (x=19 x=93)

  先獨立思考,學生回答,並說說自己的想法

  3、看圖列方程。

  出示自主練習的第2題,學生看圖列式。

  提問:什麼是等式?什麼是方程?解出上述方程。

  四、學習回顧:

  透過學習,你知道了什麼?有哪些收穫?個人課堂學習表現如何

  學生選擇兩題(加法方程和減法方程各一個)獨立完成,要求寫出檢驗過程,反饋計算情況。

  作業設計:

  1、基礎作業:自主練習1、2、3

  2、拓展作業:一點通:部分練習

  板書設計:

  解簡易方程

  解;:設大約增加了x只黔金猴。

  600 + x = 860

  600+x-600 = 860-600

  X =260

  檢驗:方程左邊=600+x

  =600+260

  =860

  =方程右邊

  所以,x=260是方程600+x=860的解

  課後反思: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2.初步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方法並會檢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並會應用.

  教學設計

  一、複習準備

  (一)口算下面各題.

  30+=50 2=10

  (二)列式.

  1.一支鋼筆 元,2支鋼筆多少元?

  2. 與4的和.

  二、新授教學

  (一)方程的意義

  1.介紹天平

  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來稱物品的重量.當天平的指標指在標尺中間時,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兩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圖片:天平1

  教師提問:這個天平平衡嗎?說明了什麼?誰會用等式表示?

  (2)出示圖片:天平2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天平平衡說明了什麼?怎樣用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20+?=100

  教師說明:這個未知數?,如果用 來表示就可以寫成20+ =100.

  (3)出示圖片:籃球

  教師提問:這幅圖是什麼意思?怎樣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

  教師板書:

  3.方程的意義.

  教師提問:觀察上面三個等式回答問題.這三個等式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點:第一個等式不含有未知數,第二個和第三個等式含有未知數.

  教師板書:象這種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教師強調:含有未知數、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1)出示圖片:等式與方程

  (2)小結: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學例1

  1.方程的解

  教師提問:在 中, 等於多少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在 中, 等於多少時方程的左邊和右邊相等?

  教師說明: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是方程 的解

  是方程 的解

  2.解方程

  教師板書: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學例1

  例1.解方程 -8=16

  (1)教師提問:解方程先寫什麼?根據什麼計算?

  (2)教師板書:

  解:根據被減數等於減數加差

  (3)怎樣檢查解方程是否正確?

  檢驗:把 代入原方程,

  左邊 ,右邊

  左邊=右邊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4.討論: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麼區別?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什麼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麼區別?

  四、鞏固練習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數的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