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精選9篇)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精選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係。

  2、透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經歷平角和周角形成過程,感受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教學重點

  用度數區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教學難點

  1、體會平角與直線、周角與射線的區別。

  2、鈍角度數範圍的理解。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回顧舊知

  1.(出示一組角)你認識這幾個角嗎?

  引入:同學們以直角為標準判斷銳角和鈍角,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探究《角的分類》。

  (板書課題:角的分類)回顧舊知(直觀判斷直角;比直角小的是銳角;比直角大的是鈍角)

  探究新知

  1.教學用度數定義直角

  ①我們剛學過量角,你知道直角是多少度嗎?

  (板書:1直角=90°)

  2、教學用度數定義銳角、鈍角

  引導學生透過小組合作學習找出銳角和鈍角的度數範圍。

  (板書:0°<銳角<90°,90°<鈍角<180°)

  3.認識平角

  ①用活動角演示從直角到平角的過程,出示平角並引導學生思考:平角是否是角?

  ②合作探究

  引導學生思考:(投影出示)

  1、平角是怎樣形成的?

  2、平角是不是角?你是怎樣判斷的?

  3、平角是多少度?

  ③學生彙報,教師整理、板書。

  (板書:1平角=180°)

  ④小結。

  4.認識周角

  ①引導學生用認識平角的方法自主探究

  我們剛剛認識了平角,如果平角的一條邊繼續繞頂點旋轉,會怎樣呢?

  (教師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

  ②小組合作學習,認識周角

  你能像認識平角那樣,和小夥伴一起認識周角嗎?

  ③點名彙報,教師歸納、板書

  (板書:1周角=360°)

  ④小結:周角也是一個角。周角不是一條射線。

  5.探究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關係

  ①引發思考

  ②自主探究

  小組學習教材第42頁例2,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關係。

  ③彙報:

  (板書:1周角=2平角=4直角)

  1、課前作業完成用量角器測量直角,得出1直角=90°。

  2、合作學習:根據直角的度數以及銳角、鈍角和直角的關係,推理出銳角、鈍角的度數範圍。

  3、①回顧角的定義(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②小組合作學平角相關知識,操作實物角學具。

  4、小組合作學習周角相關知識

  5、小組合作探究:

  五種角之間的關係鞏固練習

  1、課本第43頁第1題。

  2、說出每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構成的角的名稱。

  1、獨立完成

  2、小組學習,點名彙報。

  拓展提高

  3、你能想辦法知道下面兩個角的度數嗎?

  小組學習,點名彙報。小測把下面的角的度數分別填在適當的圈裡。獨立完成,小組訂正。小結說一說,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作業

  1、預習教材第43頁例3。

  2、做教材第46頁第11、12題。

  板書

  設計角的分類

  我們的發現:1周角=2平角=4直角反思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2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我們學過很多圖形,你們還記得嗎?(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體、長方體)出示實體。

  這些圖形中都包含著最基本的圖形——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二、新課

  1、認識角

  課件出示主題圖,找角。

  (1)一個角由哪幾部分組成組成。(小組討論)

  角是由一個( )和兩條( )組成的。

  (2)怎樣判斷圖形是不是角呢?角的特點。

  角的頂點尖尖的,角的兩邊直直的,不尖不直不是角。

  (3)課堂小練

  ①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

  ②是角的在( )裡畫“√”,不是角的畫“×”。(課件出示)

  ③數一數,下圖中各有幾個角?(課件出示)

  2、角的大小和邊的關係

  (1)做一個活動角,展示學習角的大小和邊的關係

  ①角的大小與兩邊展開的大小有關係。

  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 ),角就越( ),

  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 ),角就越( )。

  ②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2)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用紙折角;小故事:紅角和藍角,區別邊的長短不同,角的大小相等)可以採用疊合法比較大小。

  (3)課堂小練

  比一比,哪個角大?在大的下面的方框裡畫“√”。(課件出示)

  2、畫角

  你知道用什麼工具可以畫角嗎?

  學習畫角(小組討論,學生試畫,教師演示,畫出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角。)

  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了一個角。先畫頂點再畫邊。

  巧學妙記:

  兒歌

  小小角,真簡單,

  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牢記,

  先畫頂點再畫邊。

  課堂小練

  (1)按照例2的方法,自己畫出一個角。

  (2)按要求畫兩個開口朝不同方向的角。

  (1)開口向左。

  (2)開口向右。

  三、總結提升

  1、認識角

  一個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2、角的大小與邊的關係

  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

  角的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3、畫角

  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了一個角。先畫頂點再畫邊。

  4、拍拍手唱兒歌,角中秘密記心中

  角

  我是一個小小角

  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牢記

  先畫頂點再畫邊

  想知我的大與小

  只看張口不看邊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3

  課題:

  基礎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研究幾何圖形的方法和步驟

  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以及學生的識別圖形的能力

  基本思想

  方法:數形結合的思想、分類的思想、類比的思想

  基本經驗方法透過角的第二定義的教學,學生進一步認識幾何圖形中的運動、變化的情況,初步會用運動、變化的觀點看待幾何圖形,

  教學

  重點角的概念、表示、度分秒的轉化

  教學

  難點度分秒的轉化

  教具資料準備教師準備:教材、導航、大螢幕

  學生準備:教材、導航、練習本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內 容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問題1:如圖所示,是小學時學過的什麼圖形?你能舉出生活中的這種圖形的形象嗎?

  問題2:你是如何認識角的?根據你的理解,如何定義一個角?

  二、操作與探究

  1.觀察圖形,發現角是由兩條射線構成的,但這兩條射線具有著特殊的位置關係??有公共端點,於是可以給角下如下定義

  角的定義: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公共端點叫角的頂點,兩條射線叫角的邊

  2、討論與探究

  問題3:鐘錶上的時針與分針是如何構成角的?從中你能得到什麼啟發?角的第二定義:角是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而成的圖形

  進而得到兩種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

  角的表示:

  問題5:談談你角度制的認識

  學生活動設計: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進行交流,可能有下列想法:經常用量角器度量一個角的度數,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單位,把一個周角分成360份,一份就是 1°,把1°分成60份,一份就是1′,把1′分成60份,一份就是1″,以度分秒為單位的角的度量制就是角度制,從角度制不難發現,角的度數在進行運算時,是60進位制的

  三、鞏固應用、解決問題

  1、例題解析: 問題6:你能解決下列問題嗎?試一試:

  (1)23°31′25″+42°37′56″;

  (2)42°31′56″-23°37′25″;

  (3)23°31′25″×3;

  (4)360°÷7

  2、基礎知識訓練:

  問題7:如圖已知∠AOB,畫一個角等於這個角,你有什麼方法?

  3、知識拓展與拔高訓練

  問題8:(1)從點O為2條射線,此時圖中共有多少個角?

  (2)引兩條射線時,共有多少個角?

  (3)引n條射線,共有多少個角?

  四、知識小結與活動經驗 :

  1.角的定義、表示方法;

  2.度分秒的轉化、角度制;

  3.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

  五、作業佈置:習題 4.3 第1~3題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認識過程。知道角各部分名稱,瞭解角有大小,會比較角的大小。

  2、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重點、難點:

  1、理解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的程度與角的大小有關。

  2、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教學準備:

  小棒、剪刀、三角尺、多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感受生活中的角 請同學們看幾組都蘊含著“角”的截圖。(課件) 師:在這幅圖的桌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認識的圖形? (生回答) 在我們看到的這些圖形裡面還藏著一位朋友,其實剛才已經有小朋友提到了,老師知道她已經知道了,那到底是什麼呢?(課件從具體圖案中抽象出四個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認識角)。

  2、師:看到了這麼多角,想不想自己也動手摸一摸?(舉起大三角板)來,你們有嗎?取出來!邊摸變提問:這有角嗎?(生:有)師:用我們的小手心(動作)你有什麼感覺?(生回答)師動作,那咱們再順著這個點往這摸,再順著這個點往這摸。(讓學生回答)還有嗎?你再來說說?咱們剛剛摸到的這個其實就是怎麼認識的這個就是(角)。

  3、咱們動口,老師動手,把角給畫出來。 先畫一個點,再順著這個點(畫一條線)看清楚了,這條線是怎麼樣的?再順著這個點畫一條線。這兩條線是什麼樣的?再看這個點呢?這個圖形就是什麼了?

  二、教學角的特徵、各部分的名稱

  1、剛剛聽到這個同學好聽的名字,數學家爺爺也給角的各部分起了很好聽的名字。剛剛這個尖尖的點叫做角的(頂點)。咱們說的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認識角了嗎?

  2、行,那麼咱們現在就在教師裡找一找,哪兒有角? (讓學生邊說邊比劃)

  3、讓我們閉著眼睛想想角好嗎?角的頂點是怎樣的?(一起說)邊呢?幾個頂點?幾條邊?清楚了嗎?那咱們跟著電腦“書空”一遍。(先畫一個點,直直的一條邊,再從這個點,畫一條直直的邊,行了嗎?)

  4、乘大家閉眼睛的功夫,小猴來了,帶了幾個圖形朋友來,想不想看看?那咱們看看有沒有咱們認識的角?(鞏固練習一,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5、調皮的小猴看到大家剛認識了角就對角這麼熟悉了,它可高興了,想邀請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想去嗎?

  可是啊,這調皮的小猴把開門的密碼給忘記了。密碼在哪呢?大家幫幫他!(課件出示:想想練練二)密碼是:1325,門開了,小猴送給老師和在座的小朋友們一份有意義的禮物:你們的見面禮在老師發的那張紙上。快,動手!(說說下面的圖形裡各有幾個三角形)都填好啦?那咱們一起來說三角形裡面有(三個)角,四邊形裡面有(四個)角,五邊形裡面有(五個)角,六邊形裡面有(六個)角。

  6、 從這裡你發現了什麼秘密?(生回答)那從你發現的秘密,能不能說一說八邊形有幾條邊?幾個角?那十邊形呢?轉一轉,那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呢?

  三、自己動手製作角

  1、那小猴給了咱們這麼有意思的見面禮,咱們也當回小設計師,設計出一些角來,給小猴亮亮咱們的作品。現在小組活動開始。(師巡視,幫助,指導)

  2、現在咱們展示小朋友們的作品。(小木棒圍,釘子板繞,用兩個彩色的紙條圍,用彩色的紙折)

  四、認識角有大小之分及決定角的大小的因素

  1、這些角有什麼不一樣嗎? 小結:角的開口不一樣大。

  2、請兩個同學上來做兩個角 為什麼這兩個角不一樣大?老師來做這個角,先請一個同學上位,讓另一個同學做的角和自己做的角一樣大,你有什麼方法呢?

  3、平時生活中,有這樣的角(自己動手轉一圈)這是什麼? 課件出示:(65頁例題)

  4、你能說出上面哪個角大,哪個角小呢?

  5、調皮的小猴又來了,他拿走了最大的兩個角,他拿的對嗎? 你是怎麼比較出他們的大小的?(藉助鐘面上的格子)如果老師把鐘面上的格子去掉,你是怎麼比較大小的呢?

  五、全課總結

  1、咱們今天這節課認識了什麼?(角)如果你就是這個角,你是怎麼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請同學上來介紹)邊用手比劃比劃。

  2、父母親把我們養這麼大,我們應該好好感謝她們,我們就來送個禮物給父母吧。咱們來個約定,我們送的禮物裡面必須有今天認識的新朋友:角。好,開始商量吧。

  3、想不想和大家說說?1、(賀卡),有角嗎?你準備送什麼形狀的?2、剪刀(剪刀有角嗎?)課件展示 咱們回家後可以再考慮考慮,今天這節課咱們就上到這裡,謝謝同學們!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5

  一、問題的提出:

  當今世界正面臨著從工業經濟到知識經濟的轉型,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教育必須能有效地促進知識的更新和創造,能培養出善於學習,善於質疑,具有自主探究精神,能獨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人才。據此,人們將培養學前兒童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實踐能力作為當今幼教改革的重要目標,因此,在目前探究幼兒自主探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於幼兒來說,所謂自主探究是指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互動環境中,充分動手、動口、動腦,自己發現問題,利用已有的經驗去多方尋求答案,解決疑問的學習方法。那麼怎樣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興趣和能力呢?

  區域活動為幼兒隨時提供了各種學習機會,幼兒可以隨時根據各自不同的需求去活動區放開手腳大膽活動,充分運用多種感官體驗活動的內容,減少了幼兒許多不必要的無謂等待時間,也讓幼兒獲得了一個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探索空間。

  同時本園正在開展“快樂教育”課題研究,許多研究證明探究的動力源於快樂的情感體驗,因此筆者認為結合“快樂教育”,並運用建構論的學習原理,選擇幼兒喜愛的、相對自由自主、操作性強、與幼兒互動更為明顯的個性空間——區域活動作為載體,以這兩點作為我們研究的生長點是行之有效的。

  同時,筆者從對我班幼兒的前期觀察中發現:本班幼兒對區域活動這種活動形式十分感興趣,但由於剛上小班、在活動中表現出興趣永續性差、動手操作無序性、缺乏獨立性,由此確證本班幼兒的自主探索正處於低階狀態,因此,筆者將如何進一步最佳化區域活動,透過創設更有利於幼兒自主探索的區域環境並給予幼兒需要的幫助,以促進幼兒自主探索的快樂發展,訂為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方向。

  二、關鍵詞:

  自主探究區域活動快樂教育促進發展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論的學習理論:根據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建構論的學習原理,幼兒透過遊戲不斷地選擇、探索、實驗、主動活動,透過他人與環境互動,將經驗資料統合成一個有組織建構,這就是知識。說得明確些,就是知識的獲得,並不取決於家長的主觀願望,甚至也不取決於教師說什麼、怎麼說,不能靠成人單向的灌輸,而必須經由幼兒自身的實際操作和與環境的互動才能得到。

  2、“快樂教育”:在美國被稱為“have fun”,最早由英國著名教育家家斯賓塞在1854年提出,他認為求智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

  四、研究的實施:

  (一)研究物件:2002年9月入園小二班幼兒。

  (二)研究時間:一年(2002年9月——2003年5月)

  (三)研究方法:以如常觀察為主,並定期分析調整。

  (四)研究步驟:

  1、選擇適合小班幼兒的區域活動內容;

  2、制定活動大致計劃;

  3、結合季節、主題教育和幼兒的興趣點,創設有利於幼兒愉快自主探究的區域環境,激發幼兒自主探究的慾望;

  4、觀察並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使活動價值得到體現;

  5、共同探究活動中發現的問題,提高幼兒的探究水平。

  五、研究過程:

  具體實施階段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階段:2002年10月——11月底,以建構區為重點,在結構遊戲中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和能力。

  1、實施目標:進一步熟悉各類結構遊戲材料,激發幼兒對結構遊戲的探究興趣。

  2、實施措施:

  ①在建構區中為幼兒提供多種架構遊戲材料及老師的示範作品,引起幼兒的探究興趣。

  ②提供各類積木的參考造型、各種外觀美觀結構簡單的建築物照片等,以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為創作創新積累素材。

  ③逐步新增適當的工具和輔助材料供幼兒自由探究、發揮。

  第二階段:(2002年12月——2003年2月底)以角色區為重點,在角色遊戲中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和能力。

  A)實施目標:進一步熟悉區域中的相應角色,增強角色意識,激發幼兒對模仿各類角色的興趣,進而激發幼兒對角色遊戲的進一步探究興趣。

  B)實施措施:

  ①結合季節、重大節日和主題教育,瞭解幼兒的興趣點。

  ②讓幼兒共同收集資料和活動材料,在這個過程中豐富幼兒對這些角色的感性認識。

  ③提供活動時間,尊重幼兒的意願,透過適當介入,幫助幼兒從對角色的模仿基礎上激發其對角色遊戲內容的探索興趣。

  第三階段:(2003年2月——3月底)以美工區為重點,在繪畫遊戲、玩色、手工製作等遊戲中培養幼兒探究興趣與能力。

  1、實施目標:透過遊戲讓幼兒體驗繪畫、玩色、摺紙、變廢為報道興趣,在得到美的薰陶的同時激發幼兒對色彩變化、不同摺紙方法和利用廢舊品、半成品製作各類玩具、物品的`探究興趣。

  2、實施措施:

  ①從教學活動延伸出可供幼兒繼續探究的內容,社於美工區內,讓幼兒繼續探究。如在紙團印花活動後,筆者將活動的材料移入美工區中,請幼兒繼續探索:試一試,在蘸色的紙團印上,除了用油畫棒添上莖葉使它變成花兒,還能變出什麼,等等。

  ②提供大量的廢舊材料和半成品,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

  ③鼓勵幼兒寓美術創作於遊戲之中,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探索興趣。

  ④創設小小展臺,體驗成功快樂。

  第四階段:(2003年4月——5月底)以自然科學區為重點,激發幼兒對身邊事務的探究興趣。

  1、目標:透過活動激發幼兒對各種對比實驗的觀察興趣和對身邊事務的探究興趣。

  2、實施措施:

  ①從春季主題活動中延伸出可供幼兒繼續探索的內容,設於自然科學內,讓幼兒繼續探索。

  ②為幼兒提供蝌蚪和蟾蜍幼蟲成長對比實驗、種子在不同環境中發芽的對比實驗、春蠶成長實驗等供幼兒觀察、探究。

  六、具體實施過程:

  (一)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

  以區域為載體,並以此來促進幼兒愉快探究,首先要考慮到區域環境、條件的創設問題。只有創設有利於幼兒自主活動的遊戲環境,才能使區域活動中的幼兒探究行為深入、高質量的進行,使每個幼兒在各自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

  1、設輕鬆愉快的心理環境。

  以一顆“愛心”,理解、尊重孩子的要求和慾望,與孩子建立起親切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使他們感到老師是他們的親密夥伴,與老師在一起他們就會感到自然溫馨沒有壓力。同時,鼓勵幼兒以其自己喜歡的方式挑選決定遊戲的內容和方式,自主選擇、自己動手、自主遊戲、自主體驗、活動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幼兒自己的手中。正是這種輕鬆的心理環境才會激發幼兒的愉快探究行為。

  2、安靜合理的區域安排。(略)

  3、提供豐富充足的活動材料。

  各類玩具、材料是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不僅能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而且物化了教師蘊含在活動中的目標與內容,有助於引發和支援幼兒主動獲取有關經驗,是幼兒藉以探究的基點。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但對於小班幼兒來說,筆者認為除了在量上要準備充裕,在品種上要保證豐富外,更重要的是對收集的材料還要求一個“趣”字。因此我在收集活動材料時,十分注意以下幾點:

  (1)材料的多功能性,使幼兒能用多種方式使用它們。如:各類珠子、繩子等都具有多種功能,既可以用來按大小、長短、顏色、質地進行分類比較,也可以用來裝飾、用以計數、還可以作為美工區的著色拓印、毛線拖拉活動的工具,可謂一物多用,時玩時新,百玩不厭。

  (2)材料原始性。記得趙寄石教授說過:真正有利於幼兒活動的材料不一定是昂貴的材料,相反,卻是哪些簡單的、到處都能找到的材料,象廢盒子、包裝紙、各類飲料瓶之類的東西。我也認為這是由於有些材料不會限制幼兒的思維活動,對幼兒有很大的啟發性,能滿足活動隨意性大的要求,它們讓孩子們享受到了商品化玩具所享受不到的樂趣。因此在我班的區域活動中,尤其是美工區的“做做玩玩”角,我為孩子準備了大量的廢舊品供幼兒發揮想象、製作、探究。

  (3)材料與當前幼兒興趣、活動內容的結合性:即深入到幼兒中,找到幼兒的興趣、需求,併為之提供相應的探索活動材料或者內容結合當前的教學活動在區域中投放可操作的延伸活動的材料,以滿足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探索、操作的需要。使幼兒的新舊知識得以相互遷移,也使每個孩子都能根據自己的水平、特點自由地選擇到自己喜歡的活動空間和內容,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己喜歡的區域中邊玩邊學、邊探究邊提高。同時,請幼兒參與活動材料的收集、區域的佈置,使其感興趣的事物能納入區域之中,並且根據具體情況將各種材料以分批投放、一次性投放和自主獲取形式發現,從而愉快地進入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是環境的主人。對其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觀察、探究,使其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二)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與管理

  1、表格式管理:與以往傳統教育不同的是,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教師在幼兒活動時主要是作為一名活動的觀察者。透過觀察幼兒的探索活動情況——幼兒喜歡的探索活動主題、材料、幼兒在活動中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在探索活動中遇到了什麼困難、解決了沒有、是怎麼解決的。透過設計一些表格作為觀察記錄,以便記錄幼兒近期感興趣的是什麼、認知經驗還有什麼問題等,以便總結分析和調整。(同我園幼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表相同,略。

  2、幫助指導:

  ①自然狀況下的隨即幫助指導

  a、教師作為探索活動夥伴的隱性指導。在幼兒已全身心投入到區域活動時,筆者向來不是以教師的身份,而是作為幼兒夥伴的身份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這是對幼兒探索活動的一種肯定、一種積極的態度,這樣更能吸引幼兒、使幼兒玩得更有興致,也能讓教師的建議、指導更自然的為幼兒所接受。

  b、教師直接點撥的顯性指導。這是根據幼兒的實際需要(如幼兒因為自身的經驗在探索活動中遇到時),在探索活動之中插入有目的的指導。但是,前提是不影響幼兒的探索活動。

  ②特殊情況下的特定指導

  a、在探索活動中出現不安全傾向,或幼兒出現過激行為時,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

  b、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有所求助,或在探索活動中遇到困難想放棄時,教師要予以幫助。

  3、共同探討、體驗成功

  幼兒在探索活動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困難或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引導幼兒開展討論,發表各自的意見。如運用如下導語在:“你認為哪種方法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誰還有不一樣的方法?”等等。活動結束時,筆者還經常引導幼兒進行評價,讓孩子們自己說說在探究中發生的“開心事”,發現的“新秘密”,並對幼兒探索活動中有新創意、新玩法加以積極地肯定。同時,幫助幼兒提升快樂的探究體驗,從而為繼續進行下一輪探究做好良好的情感準備。

  (三)自主探索活動的觀察

  觀察幼兒活動是為了瞭解幼兒的行為表現,瞭解其發展特點、能力與需要,瞭解其個別差異,使教育目標的確定更有針對性、更加具體化、物件化。同時,教師透過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可作為自己檢驗教育效果的手段,為制定和調整教育計劃、有的放矢地施加影響和指導提供客觀依據,窩觀察策略是:

  (1)在自然狀態下進行觀察。教師在觀察幼兒探索活動時,要保證不妨礙活動,使探索活動能按幼兒預先的設計、預定的目標進行。教師觀察時選擇的位置不能離幼兒太遠,也不能太近。

  (2)分析性觀察,這是一種對幼兒在整個活動中的行為表現作較詳盡的觀察記錄的觀察方法。這種方法有利於我們掌握幼兒行為心理特點和其在活動的探究能力,如是否有探究行為、如何運用材料、活動是否有持續性創造性表現等。這種觀察方式用於學期初、末和每月初、末進行。在每次活動時間,筆者一般觀察5——6名幼兒,並集中觀察若干次。這樣既可以掌握全班幼兒整體性水平、又能瞭解每個幼兒的具體特點。

  七、結果與討論

  1、本研究透過區域活動這一途徑來促進幼兒愉快自主探究是可行的,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同時較好地運用了區域活動本身的自由自主和個性化的特色,透過環境與孩子的互動,為幼兒的發展、為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且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可以繼續堅持實踐研究。

  2、在幼兒的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和相信一個孩子的能力,並應以雙重身份參與幼兒的活動,不斷地調整變換與幼兒的關係,從而有效地影響其探究行為。另外筆者還認為:除必要的指導外不能干預太多,教師應該是整個幼兒區域探究活動的觀察者、精神支持者和促進者。

  3、愉快的探究體驗是引發幼兒在區域活動中進行和繼續進行探究的原動力,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幫助幼兒在活動中獲得這種快樂體驗。

  4、在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愉快的自主探究是對新型個性教育的一次嘗試。讓幼兒在“來看看”、“來做做”、“來學學”的激情中,可以按自己的意願活動,一名怕羞的孩子可選擇安靜的區域,一名性格開朗的孩子可以選擇一個熱鬧的、需要多人合作的區域。它讓每個幼兒都能在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心情愉快地邊做邊學、邊試邊探究,而教師也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觀察每個孩子、對活動中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幼兒能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更多關注,滿足情感上的更多需求,體驗到活動帶來的更多快樂,從而成為新的探究原動力,發揮出更大的潛能!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植物的外形,知道很多植物不能隨便觸控。

  2、瞭解一些帶刺的、有硬枝的、會引起過敏的植物存在安全隱患,玩耍時要遠離。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6、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7、培養幼兒自己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學資源或幼兒用書第44—45頁:家中各種常見植物圖片。

  2、幼兒用書第46頁《花兒好看不能摸》。

  活動過程: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各種植物圖片,請幼兒選擇感覺安全的植物。

  (1)你認識這些植物嗎?這裡有那些植物可以和我們做朋友,是安全的?有哪些植物不能隨便觸控,是危險的?

  (2)提出問題,引出故事內容:有的植物沒有刺,好像很安全,但是真的安全嗎?

  2、教師用情境性語言講述,讓幼兒瞭解有些植物看起來很安全,但有可能引起過敏或中毒。

  (1)教師講述:有一天,佳佳看到媽媽買來一盆花,看著很美,她就伸手摸了摸,她手上有個小傷口,摸了之後,覺得傷口周圍的皮膚很癢,變得更紅了,過了一會兒,她覺得頭暈,快要暈倒了!

  (2)提出問題,引導幼兒討論:佳佳怎麼了?為什麼會頭暈?

  小結:原來有些花雖然沒有刺,但碰觸後我們的皮膚會過敏,起小疙瘩,很癢。用帶有傷口的手去觸控植物,有的會引起過敏及感染。

  (3)提出問題,引發幼兒討論:你還知道哪些植物不能隨便觸控?

  結合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師介紹:有些花徑和葉裡含有汁液,不能隨便用手去觸控,更不能用舌頭舔嘗,有種植物叫萬年青,它的汁液會引發過敏,吞食後很可能會引起聲帶麻痺,說不出話來。

  3、提升幼兒生活經驗,讓幼兒瞭解在家中玩耍時,不能扯拽植物。

  引發幼兒討論:現在我們知道了,植物雖然看上去沒有危險,如果我們不好好和他們相處,它們也有可能會傷害我們。在家中玩耍時,你要怎麼注意危險的植物呢?

  教學反思:

  透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充套件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己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透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讓幼兒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2、直觀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角的符號,比較角的大小。

  3、在學習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的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狀。

  教學難點:

  角的大小與兩邊張口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白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揭示課題:認識角(用白板上的聚光燈)

  二、感知角

  1、看一看 (出示白板課件)找出剪刀、

  三角板、鬧鐘上的角。

  2、找一找 身邊哪些物體上還藏有角?

  3、指一指 (白板上的資源庫學校大樓圖)學校大樓上的角在哪裡?

  三、介紹角各部分的名稱,瞭解角的特徵 (出示白板課件)

  數學家也給角的各部分起了名字,這個尖尖的點就叫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四、畫角,標記角

  1、學生試畫角

  2、(白板課件)演示角的畫法

  3、教師示範角的畫法(白板上的直尺和筆盒)

  4、標記角(白板筆)

  五、比較角的大小

  1、(出示白板課件)比一比三個鐘面上角的大小

  2、教師演示(白板上的學科工具平面圖形),得出結論: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

  3、(白板課件演示)藍角和紅角比大小,得出結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六、鞏固練習

  1、判斷(看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為什麼?)

  2、找一找(數一數平面圖形內各有幾個角?)

  3、說一說:(假如你是一個可愛的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嗎?)

  4、小小歌謠:《小小角》 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

  七、佈置課後作業,結束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同學們這節課學習的特別認真,老師送給大家一份禮物---五角星(用白板上的插入功能出示五角星) 請大家課後討論研究五角星上藏有幾個角。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8

  透過操作活動,使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能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和辨認平角、周角。

  過程與方法經歷認識平角與周角的過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感知圖形的旋轉。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絡,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透過旋轉操作讓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簡單的說出他們的特徵及構成。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活動角學具、鐘錶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匯入新課:

  1、看圖口答:下圖叫什麼?它有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叫什麼?我們曾認識過哪些角?

  2、給下列各角分類並說說分類理由:(圖略)

  點撥問:什麼叫銳角?什麼叫直角?什麼叫鈍角?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操作活動:

  師:請你拿出學具中的兩根小棒,按要求我們一起做。

  要求:

  (1)將小棒的一端固定做一個活動角。

  (2)固定一根小棒不動,旋轉另一根小棒,使它形成一個銳角。(學生動手操作同時課件演示)

  師:做好後舉起來讓老師和同伴看一看。

  (3)你能再分別旋轉出一個直角、鈍角嗎?

  師:若將小棒繼續旋轉下去,還會得到新的角。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有關旋轉與角的問題(板題)來認識新的角,願意嗎?

  2、探究活動:

  (1)、認識平角

  師:“請大家邊觀察老師的‘活動角’邊自己動手繼續旋轉小棒,看經過旋轉會得到什麼角?”(出示圖)

  點撥:什麼叫平角?能描述出你旋轉出的圖形的樣子嗎?你怎麼知道平角180°,如何驗證的?

  (2)、認識周角

  師:“請大家邊觀察大螢幕邊操作,繼續旋轉,當兩根木棍旋轉一週重合時,誰知道得到的是什麼角?”

  生: “周角”

  師:“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什麼叫周角?”

  (3)、辨析:

  ①、平角是一條直線,對嗎?

  ②、周角是一條射線,對嗎?(生討論彙報後課件演示訂正)

  (4)、舉例: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平角、周角?

  讓學生先說,然後師再出示課本第24頁 “試一試”中第1、2題的例子。

  師點撥要點:這些圖是如何構成平角或周角的?

  3、角的關係:

  師:到目前,我們共學習了那幾種角?觀察它們你還發現了什麼?(角的大小,周角、平角與直角間的關係)

  三、質疑:看書將書上沒有的內容補充上去,提出你不明白的問題。

  四、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一)、書第25頁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第2題(做在書上)。

  (二)、1、填空:

  ①一個銳角和一個直角可以組成一個( )角。

  ②把一個平角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 )度,各是一個( )角。

  ③1個周角等於( )個平角,1個周角還等於( )直角。

  ④2時整,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成( )角;6時整,時針和分針成( )角;3時整,時針和分針成( )角;12時整,時針和分針成( )角;

  5時整,時針和分針成( )角。

  2、判斷:

  ①一個角有兩條邊,一個頂點。 ( )

  ②平角就是一條直線。( )③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鈍角。( )

  ④一個直角用2倍的放大鏡看,就是一個平角。 ( )

  ⑤周角就是一條射線,它只有一條邊。( )

  ⑥12點15分,時針和分針成直角。( )

  3、數學能力培養第14頁全做。

  (三)、思考題:數出下題有()個銳角,()個直角,()個鈍角,()個平角。

  (圖略)

  四、課堂總結

  請學生談談這一節課的收穫和體會。

  四年級數學《角分類》教學設計 篇9

  設計說明

  本節課立足於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思維能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出發,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藉助學具操作,經歷探究有關角的數學知識的過程,逐步掌握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初步體會數學方法的應用價值。

  1.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

  由於本節課所要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比較抽象,因此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透過合作探究、動手操作、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獲取知識的過程中。

  2.以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要立足於現實,在生活中先找到角,抽象出角,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再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歸納、猜想、交流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然後小組討論,最後全班交流,這樣學生既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又透過交流汲取了集體的智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圖片

  學生準備:直尺或三角尺、活動的角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回顧舊知。

  師:同學們,我們在二年級時初步認識了角,讓我們找一找圖片中的角吧。

  (生找角)

  師:角在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呀!關於角你知道哪些知識?

  生: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有直角、銳角、鈍角,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兩條邊開口的大小有關。

  2.引入新課。

  師:這節課我們來繼續研究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透過複習舊知,勾起學生對角有關知識的回憶,為進一步認識角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

  1.理解角的概念。

  (畫角感知)

  師:同學們,你們能畫出一個角嗎?畫的時候想一想步驟。

  學生畫完之後彙報:先畫一個點,再畫兩條線。

  師:剛才我們畫角時畫的兩條線你覺得屬於我們上節課學的哪種線呢?

  生:射線。

  師:仔細觀察這個角,思考一下角的概念。

  (學生結合教材概括角的概念)

  師小結: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畫角,就是讓學生在操作中認識角,感知射線與角之間的關係,理解角的概念,經歷由直觀到抽象的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3.學習角的表示方法及讀法。

  師:角通常用“∠”來表示,如黑板上的角我們可以記作:∠1,讀作:角1。(板書)

  學生嘗試表示自己畫的角。

  設計意圖:在角的認識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教師只做適當的點撥,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