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通用12篇)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通用12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1

  1、保障“雙減”政策落地實施的需要。

  20xx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雙減”工作目標: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長相應精力負擔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人民群眾教育滿意度明顯提升。其中,與我們學校教育息息相關的是: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小學階段,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以往小學低段教師設計的語文作業常常以重複抄寫為主,低段學生需完成一定量的家庭書面作業。最佳化小學低段語文作業設計可以確保學生無書面家庭作業,保障“雙減”政策真正落地實施。

  2、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需要。

  作業的設計是對學生課堂已學知識的鞏固以及強化,對於學生複習與深度掌握相應的教學內容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小學低段,學生年齡尚小,缺乏必要的自主學習意識,只有透過最佳化作業設計,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學生自主完成相應的作業,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實現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3、緩和親子關係的需要。

  當前,小學低段語文教師設計的作業往往困擾著學生,也同時困擾著家長。社會媒體紛紛報道學生作業壓力大,沉重的作業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家長輔導作業幾近崩潰。從學生、家長的諸多反饋中說明當前的作業設計存在著現實問題,因此,最佳化小學低段語文作業設計能減輕學生壓力,減少家庭衝突,增加親子參與活動的時間,達到緩和親子關係的目的。

  4、解決教師設計作業困難的需要。

  在當前大環境下,教師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外,還面臨著崗位考核、職稱評定、學校輿論環境等非教育教學方面的壓力。同時,低段語文教師在教學研究上,大多將研究重點放在對統編版教材的分析解讀和教學教法研討上,而對最佳化作業設計的研究關注較少。因此,教師也未能挖掘出豐富的作業設計資源。隨著“雙減”政策的頒佈,低段教師面對不能佈置書面作業的變化,焦慮與無奈,但是缺少有效解決作業設計問題的主動性。這都是本課題組需要反思突破之處。

  綜上,本課題組認為在國家強調“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研究小學低段語文作業最佳化設計是很有必要的。高質量的作業最佳化設計不僅使學生收益,也能夠緩解學校、教師、家長因“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的減負政策帶來的焦慮。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2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為了落實“雙減”政策,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我在作業設計上嘗試著一些改變……

  一、分層佈置作業

  學生的學習存在個體差異。學校一直提倡“重視個體,尊重差異,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每學期都開展培優補差工作,如何將這項工作更好的開展,落實從而達到實效,“雙減”政策給了我更多的啟發,在相同的學習任務之下,對學生進行不同標準的評價,利用分層佈置作業,分層評價,讓每個學生獲得作業肯定。

  我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思維能力等,在班級中設定了三個小組,小組團結協作,設計團隊名稱、口號及隊徽。並寫下自己的超越目標,努力方向。組內成員你追我趕,形成一種競爭意識,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奮進。

  少年精英團隊

  團隊口號:古有盤古開天闢地,今有我們勇爭第一。

  團隊口號:勇於探索,創新自我。

  團隊口號:每天進步一小步,日積月累跨大步!

  根據小組劃分,按照“基礎、提升、挑戰”分層佈置每日作業。如天天向上小組,學生普遍基礎能力較差,我就給他們佈置抄默字詞類的作業,夯實語文基礎。對於少年精英小組這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我會佈置一些閱讀、實踐、口語交際類的作業,讓他們在活動中挑戰自我,完善自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生在完成基礎學習任務後,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學習任務的主動選擇,尊重學習能力,以彈性作業形式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需求。這樣也和學期初的培優補差完美結合,期待他們的不同進步、提升。

  二、豐富作業型別

  以往我佈置的作業大多是一些常規作業,如最常見的預習類、口頭識記類、動手抄默類等作業,現在我努力新增一些創意趣味性的作業。創意趣味作業涵蓋了各種作業形式,有書面感悟類的、實踐體驗類的、時令主題類的、趣味表演類的。

  如《長津湖》觀後感、民間故事分享會——小舞臺大夢想、“走進自然,描繪秋天——童詩美文徵集令”、“落葉成詩之小王子”等,讓作業充滿趣味性。

  在第五單元說明文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透過繪製思維導圖的方式學習課文。擺脫單一的讀背默,一張張精心繪製的思維導圖將課文的重點呈現出來,既增加了作業的趣味性,又複習鞏固了知識重點。

  三、交換作業書寫

  每週設立一次交換作業書寫日,讓學生在同伴的作業本上做作業。選擇心目中榜樣的家庭作業本或日記本,透過觀察對方的作業,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希望透過這個方法,學生對待做作業的態度、書寫的認真程度能夠得到提高。

  四、開放無作業日

  每週對錶現優秀、有進步的同學進行獎勵,可根據進步程度、積分高低進行抽獎。獎品設定,文具、零食、現金、體驗班長、免值日一天、免寫作業一次。如班級成員取得明顯進步的,可開放無作業日,讓學生體驗進步帶來的快樂,激勵他們更大的進步。

  五、作業自選超市

  針對學生們的特點,我設計了“作業自選超市”。提前佈置一週特色作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安排計劃完成。如習作類(日記篇):少年精英組每週四篇日記,永不言敗組每週三篇日記,天天向上組每週兩篇日記。為了避免學生一天完成,我要求每完成一篇上交一次,批改後進行下一篇的創作。週末進行統計公佈完成情況。

  六、時令主題作業

  可根據季節變化,設計時令主題作業。每月一個大主題,每週一項小活動,每日特色作業可圍繞主題設計。如前段時間的霜降,讓學生圍繞找尋秋天的美景開展主題活動,以學校“落葉成詩”活動為契機,開展了樹葉拼貼畫小王子、“走進自然,描繪秋天——童詩美文徵集令”、“落葉飄飄——樹葉書籤”(計劃中)、“舌尖上的秋天——美食記”(計劃中)等活動,將語文作業和其他課程相融合,滲透到孩子們的生活當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凌小少年。

  “雙減”政策下的作業改革,目的就是讓學生跳脫出封閉的環境,減少大量單調重複、低效的作業負擔,在實踐活動中發揮聰明才智,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真正將學習融入生活。我會在這條道路上繼續摸索前行……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3

  最佳化作業設計減“量”不減“量”,近期根據工作室的學習安排,有幸學習了浙江省教研室關於《“雙減”背景下作業的設計與管理》的講座,“雙減”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那麼就要求我們老師要精心設計作業,提高作業質量。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差異,設計有層次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這更加考驗教師,要求教師要了解每一位學生,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要求,做到心中有數。透過這次學習,我著實轉變了作業觀念,立足課堂,精心設計,爭取讓作業減少數量但不減質量。以下幾點是我今後作業設計努力方向:

  一、把控時間,系統設計

  作業設計應圍繞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鞏固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素養為主,作業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超過了一定時間以後,學生可能作業做的時間越長,學習效果就越不好。

  二、最佳化作業,分層設計

  在現在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能力隨著年級的升高,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差異,我們的作業要儘可能關注學生的差異和不同學生的需求,讓孩子都有練習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作為教師,我們要多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習目標分層,作業設計也要有梯度。新課程倡導學生積極探究,創新知識,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以前往往把作業的功能定位於鞏固知識,導致作業機械重複。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我們既要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要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同時也要注重作業的開放性。越開放的題目,越能夠激發孩子的探究精神。為此,作業設計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一些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探索性作業。

  三、追本溯源,找準關鍵

  最佳化我們的作業設計,還有一大關鍵點在於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只有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了,才能有效落實作業。的確,想要讓學生高效得完成一份數學作業,一定要先從課堂進行變革。反思在自己的備課過程,有沒有備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除了要最佳化作業設計,我們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要做好反饋,講解,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有講有練,讓學生所學更加紮實有效率。

  總之,這次的學習我感觸很深,也受益匪淺。作業既要做到設計合理,又要設計科學,在“雙減”的政策背景下,如何最佳化作業的設計,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去探索和實踐。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4

  減負勢在必行增效永無止境,作業是折射學校教育價值觀和專業水平的“名片”,是“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支撐點,是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連線點,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負擔和成績的關鍵點。因此,“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成為老師和家長格外關注的重要話題。那麼“雙減”後,是不是作業都不用佈置了?佈置的話,又該如何透過作業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帶著這些疑問,我認真觀看了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舉辦的主題教研活動《“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與管理》,收穫頗豐,使我認識到:

  一、做到“理想的作業管理”——提高課堂效率

  理想的作業管理要做到“精選、先做、全批、反饋”這八個字,這八個字的出發點,全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精選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學生作業總量,提升作業效率;先做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作業難度,體驗學生做作業時間;全批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的作業水平,減少教師過多佈置作業;反饋的目的是為了給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糾正的機會。

  為了更好地體現作業的功能,在精選的基礎上,更要提倡設計,體現素養導向的作業設計,是今後發展的方向,也是研究的重點。最好的狀態是學生能喜歡上做一些作業,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發展能力,獲得成就感。是的,作業是一個我們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卻又瞭解得最少。在課堂上達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不要把落實教學目標的行為延伸到家庭作業,更不要把查漏補缺的希望寄託在家庭作業上。如果課堂低效,作業就是學業負擔;如果課堂高效,作業是錦上添花。作業減負,關鍵在於課堂提效。

  二、作業是老師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形式多樣化

  繆校長說,“作業是教師精心設計送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透過一項作業,讓孩子變成詩人、音樂人、剪輯師、畫家……最重要的是收穫了自我價值,發現了興趣愛好,同時也懂得了感恩!”所以我們要積極探索作業的多種形式,比如一、二年級沒有書面家庭作業,但可以有多種非書面“好作業”:學校依託校本閱讀課程開展全員暢讀,親子閱讀;引導每一個家庭踐行“把體育帶回家”的理念,開展健身、親子運動……閱讀與運動,讓學生豐盈精神,強健體魄。三—六年級可以每月開展一次“無作業日”,如學期之初可以有計劃地結合每月的節日或節氣等排定一個學期的無作業日主題,給出無作業日的實踐體驗建議,讓學生放下作業,親近自然,瞭解中華傳統文化;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家務勞動,融入家庭生活,參加各類體育、藝術活動,展現個人才藝等。

  設計單元類作業,引導學生系統的學習;設定合作類作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設定體驗類作業,帶領學生學會體驗;設定創智類作業,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設定遊戲類作業,讓作業充滿無限趣味;設定表達類作業,讓學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設定手工類作業,培養學生的手腦聯盟;設定探究類作業,引導學生提升思維品質;設定跨學科作業,促進學生多元智慧發展;設定分層作業,讓每一個孩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營養餐……相信透過形式多樣的“作業”,一定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減負目的。

  學然後知不足。我們要透過最佳化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真正落實學生減負增效的目標,讓學生不再把作業當成一種負擔,還給學生一個輕鬆健康的作業空間,真正實現育人的全面化、個性化、精準化。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5

  “雙減”政策提醒教師,不得佈置重複性作業,不得佈置超標的作業,不得使用“題海戰術”,儘量減少學生無效勞動。

  對於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的老師們該如何轉變觀念呢?佈置作業重在“精”“趣”“實”“變”,作業設計注重實踐形式和訓練試題型別與內容的思考,試題型別注重多樣化、試題內容注重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獲得感和成就感。透過作業讓學生變成詩人,畫家,變成哲學家,透過回顧、思考、梳理,準確建構思維模式,提升學習力。這是對教師嚴峻的考驗,這是對教育管理者發出的挑戰,新時代教育要用智慧、要用實踐,團隊合作,取長補短,分層推進。蔡麗蓉老師

  作業的設計是為了提高教學目標,在雙減政策下,作業也納入到教研中,一份好的作業設計應該是能增長學生的興趣,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增長知識或者見識,在傳統觀念中,作業的設計可能主要以知識與技能為主,那現在我們可能需要做一些改變: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多讓學生動手操作,設計題目時應結合情景材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從而讓學生對數學更有興趣,還可以創新一些作業,比如:對學習,生活,勞動中不稱心的物品進行設計或製作,這個層次就會比較高。所以學生的素質也會相應的提升,充分讓學生的想法展示出來。並對他的作品進行一定的評價,學生也會更有動力。所以在作業的設計形式可以有很多,需要我們用心去思考。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6

  “雙減”背景下,如何設計數學作業?多年來,筆者潛心研究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著力探索頗受學生喜愛的集童趣性、適宜性、靈動性於一體的“三元素”作業設計路徑,最大限度地啟用學生潛能,提升學力。

  一、趣——彰顯作業設計的童趣性

  “趣”,即童趣,是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一大元素。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基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習心理,將枯燥乏味的作業設計成充滿童趣的作業,主動融入多感官體驗,讓學生享受作業帶來的愉悅感。

  1、沉浸式作業:突顯作業的“詩情畫意”

  沉浸式作業,是基於新課程理念及教學內容,融合各種先進教學媒體,包含生動形象的生活化教學情境的作業。沉浸式作業有利於突顯作業內容的實用性、普及性和科學性,使學生自覺自願沉浸在有價值的學習中,享受作業的“詩情畫意”,心情愉悅地探索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作業效率與實踐運用能力。

  2、操作式作業:跳出作業的“紙上談兵”

  操作式作業的關鍵在於,讓學生在實踐中由直觀走向抽象,從直觀體驗上升到理性分析,搭建知識結構橋樑來促進知識的理解。這不僅是知識的運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可以使興趣激發、思維訓練、能力培養融為一體,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探秘式作業:權衡作業的“與時俱進”

  探秘式作業是針對具有挑戰性的作業內容,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探索和發現的時空。這種作業的重點是使學生對外部資訊進行主動的選擇、加工和處理,權衡作業的“與時俱進”並加以有價值的篩選。這個過程不僅豐富了課堂學習內容,還擴充套件了學科視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未知、蒐集資訊、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宜——彰顯作業設計的適宜性

  “宜”,即適宜,是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一大元素。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基於學生立場,顧及各層次學生的心理需求,在作業的難度、數量、形式等方面,努力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讓學生享受作業帶來的滿足感。

  1、爬坡式作業:讓作業難度收放自若

  爬坡式作業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數學基礎,遵循“面向全體,兼顧特長,照顧學困”的原則,將作業難度分為基礎型、提高型和拓展型等層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自主選擇作業。這改變了以往優等生做完了沒事幹、後進生做不了乾著急的局面,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數學需求,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切的發展空間。

  2、彈簧式作業:讓作業數量伸縮自如

  彈簧式作業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和發展要求,採用伸縮自如的形式,使作業數量適當、難易適度,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以彈性發展。對於優等生,可以減少徒勞的作業,甚至不留作業,讓其獲得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對於後進生,可以適當增加基礎作業量,打好底子,拾級而上。這樣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自主創新的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

  展。

  3、套餐式作業:讓作業形式張弛有度

  套餐式作業考慮到各層面學生的思維習慣、個人喜好、生活環境等因素,把作業的選擇權交給學生,改變了以往“一刀切”的做法,提高作業的針對性。以套餐的形式建立作業庫,為學生量身定製形式多樣的作業,讓學生像選套餐一樣自主選擇作業的形式,既讓學生感到自信,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靈——彰顯作業設計的靈動性

  “靈”,即靈動,也是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一大元素。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注重知識的生長點及延伸點,強化知識的結構與體系,啟迪學生的高階思維,自主建構數學概念,著力精準化提質,讓學生享受作業帶來的成就感。

  1、開放式作業:打破作業的“非此即彼”

  開放式作業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等,設計一些問題或條件開放的作業,打破作業固有的標準答案的慣性思維。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散學生的創新思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靈活應變的能力,使他們主動探索,獨立思考,讓學習真正發生。

  2、關聯式作業:尋覓作業的“藕斷絲連”

  數學作為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一門科學,其知識內部的整體性、關聯性十分密切。因此,教師要從教材內容的整體性出發,採用關聯式作業,幫助學生在一定的知識系統中明確知識之間的勾連,實現結構化學習。

  3、融合式作業:步入作業的“你中有我”

  融合式作業可以彰顯數學作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別樣之美。幾個知識點的有機融合,往往可以使學生對數學探究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大程度地引導學生自主建構數學概念,從而讓技能在作業中形成、能力在作業中提升、思維在作業中培養。

  綜上所述,從“趣、宜、靈”入手,開闢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路徑,可以使作業寓練於樂,融入多感官體驗,適應個性化發展,著力精準化提質,彰顯作業設計的童趣性、適宜性、靈動性,進而讓“三元素”作業助力真正的數學學習。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7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課堂學習的知識技能及時鞏固的重要途徑;

  作業是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

  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上聽講只能初步解決一個“懂的問題要真正達到"會用”,使學習的知識形成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認識水平,還必須透過複習、完成作業等活動才能實現。

  作業從本質上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與教學價值互補,是推動學生獨立學習、培養恆心毅力、自我約束、學會時間管理和快速進步的重要途徑。

  現今,孩子的課業壓力是非常大的,每個孩子寫作業都要寫到晚上9點、10點甚至凌晨。這是個摧殘孩子的大問題。

  在“雙減”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關鍵是要解決的作業設計問題。

  第一、要設計好作業的時間。

  作業時間不是越長越好。其實我們從研究上來說,作業時間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時間越長越好,但你超過了一個拐點以後,他可能作業做的時間越長,他自己的學習效果就越不好。比如說這個孩子,他一個晚上只能做四個小時的作業,他做到12點,他就困得不行了,他要睡覺了,但是你讓他硬讓他做到晚上12:00,你讓他做了六個小時的作業,這個孩子意識越來越差了。因為他體力跟不上了,他學習效率很低,第二天聽課也不專心了。

  第二、老師心中要有全體學生。

  很多老師預估佈置的作業完成時間會高於學生實際完成的時間。其實這說明老師心裡面是沒有太多的學生概念的。老師認為這個題目花5分鐘就能完成,但事實上,絕大部分孩子10分鐘甚至15分鐘,有的孩子實際是花了20分鐘才完成這一個作業。實際上我們老師佈置一條作業的時間,往往是按照班上最好的那個孩子來進行的。老師在佈置作業時,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看。我們老師還要考慮到日常積累、預習、複習整理、錯題整理等額外的時間,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

  第三、我們老師要設計分層作業。

  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也就不同。老師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有的孩子不會進行錯題整理,從我們培養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我們體現核心素養的一些作業,應該具有情境化,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注重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注重作業的開放性,反對絕對的固定的答案。其實越開放的題目,就越能夠激發孩子探索精神。注重作業的合作性,這個是可選的,未必每一條作業都要合作,其實有的時候合作性作業實施得不好,還不如不要合作,有的時候適得其反。

  總之,在設計作業時注重目標和內容的一致,既要設計科學,又要設計合理。這幾個要素是緊密相關的。

  在“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好了,學生就真正的提質增效了。我們在探索著、實踐著。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8

  作業的設計和實施的質量是衡量課程改革成效的關鍵尺度,也是教師專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與學生的.發展也有著十分密切的作用。在“雙減”視域下,作業已不僅僅是練習鞏固,還包括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綜合功能。“雙減”視域下,我們語文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語文各項能力,促進人的核心素養髮展。

  根據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老師們經過探討,總結如下:

  一、分層作業,面向全體

  教師根據學生個體情況的層次差異,把作業設計成難度不同的作業,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體現教學內容的層次,適合思維能力層次不同學生。讓學有餘力的學生繼續保持學習的拼勁,而相對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練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樹立信心。分層作業讓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真正落實小學語文作業環節的“因材施教”。

  二、實踐作業,提升能力

  語文作業設計應該多創設一些豐富的需要共同合作完成的交際活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國旗下講話、慰問孤寡老人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不同的語言實踐體驗,增強語言實踐的真實感,提高語文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也促進與他人合作交際能力。

  三、開放作業,多元嘗試

  作業設計佈置要從一維走向多維,關注結果的同時,還關注學生在作業中折射出的情感、態度與思維過程。作業設計除了題型形式多樣,還可引導學生根據內容選擇作業題目,增加自主選擇的機會。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又開發學生的多元智慧。

  四、利用資源,整合精選

  作業的落實最終把握一個“實”字,要起到實效作用。適合學生的才是好的,讓學生心甘情願接受才是好的。因此教師作業設計要注重作業的“質”,可利用網路各種平臺資源,精選或設計數量適當、難度相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孩子們樂意接受,也只有透過這樣的作業為日後的寫作做鋪墊,他們寫出來的文章才不會言之無物。

  作業研究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研究成果不能一勞永逸,需要教師與時俱進,內化理念,物化行為,活化實踐。科學設計小學語文作業,調動學生內在的積極性、主動性,給予學生創新發展的空間,真正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培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9

  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如今,我國“雙減”工作已全面開展,落實“雙減”政策,需要老師轉變觀念、改變策略,讓學生作業減負落到實處。近期,根據李翠梅工作室的任務安排,我觀看了浙江省教研室組織的關於“作業減負”的系列報告。特別是周紅星老師《區域作業管理的檢驗視角反思》講座,他的講座分為三個話題:金華市雙減工作概述,學校作業管理經驗分享,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下面就周紅星老師的講座,談談自己的感受。

  “雙減”工作,最核心的是關注“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對於學生的作業管理,要透過“四個強化”來落實作業管理:強化作業總量控制,強調一校一案,建立作業公示;強化作業提升,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強化學生習慣培養,小學晚九點不做作業;強化教師責任落實,提高作業管理效率。作業管理,老師不能簡單地停留於時間管理,應該聚焦於每一天所面臨的極為真實的作業問題,以課題認領的方式研究作業問題,以作業為媒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是做好作業管理的重要路徑。

  作業設計,要突出“減量、提質、增趣”。要想提質,老師可以透過精編題目提升習題的質量,透過錯題庫提升學習的質量。錯題庫主要分兩類,一類是學生的個人錯題庫,另一類是學生的班級錯題庫。要想增趣,學生的作業形式可以是“浸作業”,浸作業是指學生親臨問題現場,使用現有的材料或者工具,綜合運用知識、經驗和技能,經過操作、計算和推理,使問題得到解決的作業,這種作業能豐富作業的形式。還可以採用“小鬼約題”的作業形式,小鬼約題是指組織學有餘力的學生從作業中選取題目,模仿教師進行出題、改編並講解,達到作業分層的目的。

  教研視角反思作業設計,分為三個角度:鞏固知識的視角,診斷教學的視角,作業編寫的視角。從鞏固知識的視角來說,對作業設計應該追求的是主幹性、基礎性和針對性。鼓勵教師參與“校本作業”的編寫,一個學校的校本作業一定要由自己學校的老師來編寫,因為本校的老師最瞭解學生的學習,能夠有效提升作業的針對性,符合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建立共同體學校,組織各校名師參與作業設計的審稿工作。這樣,學校的校本作業才能夠在情境創設、問題設定、答案組織等方面做到科學規範。

  從診斷教學的視角來說,診斷教學分為兩個內容,一個叫結果診斷,另一個叫過程診斷。現在大多是利用資訊科技,利用大資料進行精準診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利用學生作業的結果來進行個性化的診斷。在教學中,老師及時把學生的課堂作業進行反饋,讓學生的思維視覺化。依據學生錯在哪裡,分析錯在哪裡,得出它的問題在哪裡,這是作業結果診斷,是作業最重要的功能。過程記錄,是做作業的時候,隨時把自己的思維記錄在試卷的頂端或者作業本的頂端。學生做選擇題的時候,第一下選的是A,過一會選的是B,最後選B對了,老師就認為學生懂了,其實我們發現學生的糾結過程,我們並不知道。實際上,也許學生在A和B之間猶豫了很久,學生猶豫的過程就特別有價值,就應該及時記錄自己猶豫及思考的過程。

  從編寫作業的視角來說,不僅要提倡教師設計和編寫作業,也要嘗試讓學生設計和編寫作業。學生參與作業的設計過程,就會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正因為學生自己設計和編寫作業,我們才能充分理解教師和學生之間思維的差異,以達到作業最最佳化的效果。

  總之,對於“雙減”背景下的作業管理,我們要經常反思,學生做作業的過程,是否鞏固了知識,提升了能力,習得了方法,激發了興趣,促進了發展。作業設計,依然是我們今後研究和探索的重點,努力設計出真正使學生減負、增效的作業,體現作業的功能和價值。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10

  早上,聆聽了浙江教研網舉辦的《“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和管理》校長論壇,感慨頗深。

  “雙減”政策的推出,誠然不是國家教育部的貿然政策,因為一個政策推出的週期和程式都是規範的,可見教育不是僅僅是教育的問題,而是社會是國家共同要面對的問題。正當有的學校還在評述政策的可行性時,我們教育人更應重點思考如何好好落實“雙減”。

  從浙江校長的論壇報告中,可以看出浙江果然是全國教育的高地、前沿,幾個學校的做法可以作為我們直接使用的經驗,結合我們學校原有的優勢可以讓“雙減”真正減去負擔,提增質量。例如杭州鳳凰小學的“四單式作業”,即藝體單、孝悌單、研學單及英才單。作業設計“四式設計與管理”,即學科縱向式、全科主題式、課題自由式、STEM學程式,以及博物館式創生作品設計,應該是減少作業負擔,又能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作業設計新樣態。

  願我們努力讓作業成為學生美好的禮物,努力滿足學生髮展的需求。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11

尊敬的家長:

  您好!

  夏盡秋來,金風漸至,新的學期已經來臨。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檔案精神和教育部關於手機、睡眠、讀物、作業和體質管理(簡稱“五項管理“)工作要求,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創新課後服務機制,切

  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增強人民群眾對學校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我校將“五項管理“和“雙減“工作的具體要求向各位家長告知如下,期待您的關注!

  一、“雙減”工作目標

  “雙減”工作的總體目標分為兩個方面。在校內方面,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作業佈置更加科學合理,學校課後服務基本滿足學生需要,學生學習更好迴歸校園。在校外方面,是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亂象基本消除,保障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二、關於作業

  1、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加強年級組、學科組作業統籌,合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2、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提高作業效率,集中精力,高效完成作業,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鼓勵教師佈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杜絕重複性、懲罰性作業。

  4、加強作業完成指導。教師利用課後輔導時間指導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

  5、科學利用課餘時間。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後完成剩餘書面作業,進行必要的課業學習,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個別學生經努力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也應按時就寢。引導學生合理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長,保護視力健康,防止網路沉迷。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心理情緒,幫助其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

  三、關於課後服務

  為解決家長接送難,孩子沒地方去的問題,學校充分利用公共資源優勢發展學生的興趣特長。我校將開展各種課後服務活動,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課後服務以作業輔導為主,結合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和社團活動,引導學生自願參加課後服務。課後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本工作地正常下班時間。課後服務的開展能助力解決學生作業問題,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提高家長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一)課後服務活動內容

  1、開展各學科作業輔導,教師不得上新課;

  2、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閱讀、書法、繪畫等社團活動及各學科興趣小組活動;

  3、開展安全與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二)課後服務活動形式

  1、早到校學生開展自主鍛鍊或自主朗讀,時間從6:50-7:20。

  2、午間服務以管理學生午餐和午休為主,午餐採取分批次的方式,時間從

  12:00-12:40,午休在各班教室進行,時間從

  12:45-13:30。

  3、下午放學後開展課後作業輔導、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時間從

  16:50-17:30

  18:10-20:20(各年級錯時放學,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四、給家長的建議

  1、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理性確定孩子成長預期。家長要積極學習,不斷豐富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更新育兒觀念。瞭解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提升自身育人素質和能力,理性規劃孩子未來發展方向,掌握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瞭解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基於孩子內在特質,理性規劃孩子未來發展。

  2、密切家校聯絡,構建和諧家校關係。家長要積極參加家長會,與老師保持充分的溝通與交流,瞭解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和身心狀況,努力達成家校共鳴,共同尋求最合適的教育方式,促進孩子的茁壯成長。

  3、重視親子溝通,營造融洽家庭氛圍。家長要用心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發展與變化,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分擔孩子煩惱,做孩子的好朋友。家長們可以多瞭解孩子們的心聲,走進孩子的內心,與孩子一起組織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營造親密和諧的家庭氛圍。

  4、引導自主學習,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家長要引導孩子合理安排學習計劃,養成自主學習、不依賴家長輔導或校外補課的良好學習習慣。家長要根據孩子年齡特點,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慾。

  5、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合理安排孩子課餘生活。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就寢,確保充足睡眠。適度安排家務勞動。加強體育鍛煉。開展親子閱讀等。加強孩子網路行為監管。及時發現、制止。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健康管理意識,管住零食、管住手機、管住電腦、管住自己,正確處理好學習、運動、娛樂之間的關係,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適度安排家務勞動。好習慣成就好未來,養成良好習慣,孩子就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內驅力也會更足。

  6、強化藝體修養,發展孩子的興趣特長。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健康的體魄。家長可以多利用假期,給孩子親近大自然和風景的契機,培養孩子寬廣胸懷,豐富孩子業餘生活。多帶孩子看科技館、美術館、博物館或聽音樂會、看話劇、畫展等活動,開啟孩子眼界,提高孩子藝術修養。引導孩子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專案,倡導親子鍛鍊,培養孩子的運動興趣,養成健康的體魄。

  7、做好安全教育,提升孩子防範意識。要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對孩子開展防溺水、交通、消防、用電、食品等的安全教育。尤其是在近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家長要引導孩子主動配合疫情防控,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和技能,培養、監督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各位家長,減負才能增效。孩子真正的全面發展,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樂觀的精神,良好的品格,強健的體魄,更離不開家長的支援。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透過家校雙方的共同努力,還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少年時光,讓孩子在夢想的天空中飛得更高、更遠!

  雙減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篇12

  根據教育部門紮實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見效的工作精神,為進一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數學教師要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整體設計課內外的學習活動;要把課外作業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少而精的高質量作業取代簡單、機械、重複性的大量作業,達到“減負增效”目的;要使作業真正為教學服務,為素質教育服務,使之有利於學生知識、能力、綜合素質的發展。

  一、提高認識,更新作業設計理念

  作業作為課程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作業的設計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如作業形式枯燥、單調、僵化;作業評價缺乏層次性和針對性等,長此以往將會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作為教師我們應積極、正確地看待作業改革,努力探討如何佈置能有效佈置作業,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其形成數學學習方法,發展數學思維,增強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二、整體把握,明確作業設計原則

  透過作業改革,我們希望數學教師透過學生的作業及時瞭解教學效果,找出現狀和預期狀態之間的差距,發現其存在的問題,以便於及時改進教學方法,降低教學難度和調整教學進度;透過作業學生了解自己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其更積極地投入到今後的學習之中去。基於這個出發點,我們明確了作業設計的原則:

  一是目標與作業的一致性原則。

  作業設計要緊緊圍繞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保持一致、與課程標準保持一致,並把學科知識、學科思想、學科價值融入到作業的內容設計中去。

  二是層次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

  作業的內容要適合各個學習層次學生的需求。每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應有適合自己的作業。要注重趣味性,使學生願做作業、樂做作業。

  三是適度性與多樣性的原則。

  作業設計的量要符合各年級書面作業的時間要求,作業內容要適當,作業難度要符合學生實際。作業形式要多樣,應體現拓展性、綜合性、開放性、實踐性要求。

  三、形式多樣,最佳化作業設計內容

  作業設計的目的應在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對數學作業進行了大幅度改革,將作業融於活動,融於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又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前置型作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數學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絡的,已有知識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前置型作業是指教師預先設計探究性問題,以作業單的形式佈置給學生,學生結合已有的數學知識和活動經驗進行自主探究。設計前置型作業的目的是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數學活動經驗,為新知的探究做好準備。例如,在教學“圖形的密鋪”時,鼓勵學生在家自己藉助圖形動手拼擺,學生帶著初步瞭解的圖形密鋪知識進課堂學習,會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學生在剪一剪、拼一拼的過程中,鞏固了對圖形的認識,在操作中體驗到了數學的9美,享受推薦了成功的喜悅。

  (二)實踐型作業,激發學生數學興趣

  圍繞現實問題,我們讓學生動手實踐或是實際調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拉近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例如,在教學“1—10各數的認識”後,設計“找找生活中的數字”實踐活動,教師鼓勵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數,透過有趣的找數、認數活動既鞏固了10以內數字的認識,同時也有助於激發對數學的熱愛。再比如,在教學“時分秒的認識”後,設計“家庭作息時間表”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設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既鞏固了時分秒的知識,又能引導教育學生學會珍惜時間。

  (三)複習型作業,整體建構知識體系

  複習是學生系統完善、深化知識的關鍵環節,有利於學生鞏固、內化基礎知識,建立網狀、結構化的知識體系。設計複習型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中明確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建立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學會更全面、更系統地思考問題。我校在三至五年級學生中開展“整體建構知識結構”思維導圖的製作活動,學生在學完每個大單元知識的基礎上根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建立單元知識思維導圖。設計這樣的複習型作業,一方面可以使原本散亂的知識變得清晰、完整,從而使複習更形象化、生動化,提高複習的實效;另一方面將單元內容進行結構化重組,能使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更為清晰,有助於學生形成條理化、結構化的思維。

  四、改進評價,保證作業設計實效

  對學生書面作業的評價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從對作業的態度、書寫及格式的規範程度進行評價;二是從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而且要給學生及時訂正錯誤、再次學習的機會。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學習方式、解題技巧與數學經驗,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透過數學教師為學生精心設計豐富多樣的數學作業引導學生在完成作業之中展開深度學習,在深度學習之中領悟數學的本質,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終實現學生的高質量數學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