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

古詩《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 篇1

  詩歌是我最喜歡的文體,亦是我最頭疼的文體。特別是那些琅琅上口、語言精練、內涵深遠的古詩詞。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今天的新課:大文豪蘇軾的《贈劉景文》,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品。喜愛他詩句裡的意語含蓄,喜愛他對事物環境的雙重思索。秋末,荷枯,菊敗,橙黃,橘綠,色彩鮮明,秋藝深濃;荷敗菊殘枝條依然笑秋霜,在寒凍的環境有人低頭有人昂首,在同樣的環境有殘局亦有豐收。正如同迪更斯所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環境的作用是雙重的,個人的品格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最終因素。

  自然,這樣深刻的文義對於一群剛上二年級的孩子自是太難。幸運的是我總會在誦讀課以及日常的每週一詩中為孩子們準備很多經典大餐,並總結了一套教學經驗。於是,我便按照我的“想法”開始了我的這節古詩課。

  因為我班孩子已形成了良好的古詩詞背誦風氣。所以課一開始,孩子們就搖頭晃腦開始背誦起來。字音不準,語句拖沓。這點不出我意外,於是我笑著用自己的朗讀中示範和感化孩子,究竟一首詩歌要怎麼讀才成其為詩。聽了我的範讀,孩子們終於靜心朗讀。於是我的第一步:“讀準確”便達成。

  在誦讀課上,由於時間的關係,我所教給孩子們的詩歌總是不求甚解。但一節三十五分鐘的語文課堂,總不能又成為氾濫搖頭背誦的鬧市?我亦知道枯燥的講解會讓詩歌索然無味。但不講解又無法把詩歌的內涵賦予學生。於是我便想在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基礎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境,活化古詩詞的形成過程,重新煥發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在讀課題並理解課題後,我問學生:“大家誰還會背其他的贈送詩?”學生的積極性馬上就調動起來,主動站起來背古詩了。《贈汪倫》,熟悉的詩句馬上讓學生走進了詩的意境。這不僅幫助學生進一步入境悟情,體會贈的含義,進而理解《贈劉景文》重在言志,而不是抒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室裡讓學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見,雖有點亂,但要珍惜這樣的時刻。”對於這樣一首學生已能熟讀成誦的詩歌,我想應該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孩子們。於是我讓學生同桌合作,再次自由朗讀。邊讀邊結合插圖思考:詩歌描寫了什麼時候的景色?讀著,讀著,你都彷彿看到了什麼?邊讀邊圈出不理解的詞語。之後,擎雨蓋、荷盡、傲霜枝等關鍵詞語便被提了出來。二年級的孩子,需要圖文並茂。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透過深秋初冬景色的展現,讓學生走進詩境,他們會很輕鬆地理解殘荷頹敗、秋菊傲霜的形象。同時自然地過渡到橙橘,學生們恍若在詩句中散步,自然領會得就很深刻了。而且,我更讓其在多種方式的朗讀和自己點撥性的評價語中讓他們理解感悟,在古箏聲中反覆吟頌,在摩擦中燃燒智慧的火花。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我另總結出低年級詩歌教學的一些特點:

  一、

  多層次的誦讀。“好詩不厭百回讀”。朗讀和背誦在古詩教學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詩節奏鮮明,音律和諧,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朗讀和背誦的訓練指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加深學生對詩的理解和記憶,達到“熟讀成誦”之目的。

  二、

  要求學生質疑。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現代心理學也認為,疑是思維的火花,是探究的動力。在古詩教學中鼓勵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運用啟發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學生對“擎雨蓋”“傲霜枝”

  的理解,他們用自己的話表述自己對詩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於深秋的美麗景色之中,百花雖已凋零,枝條依舊傲秋霜。

  三、

  “灌輸”的必要性。因自己對《贈劉景文》的喜愛,讓這節課的我有點過分投入。課堂上,雖然我意識到要把時間和說話的機會多給孩子,但情到濃時還是會忍不住搶孩子們的話自己滔滔不絕。但是,孩子們聽得異常認真,異常入迷。且在之後的情感朗讀中慷慨激昂。如我前面所言,這首詩歌的深意是二年級的孩子很難理解的。但我們又必須把這種深意告訴孩子,讓他們從你的話語中學習,去接受或者聆聽更多的思想。只要老師言語得當並能吸引學生,我認為對於低年級的孩子,接受性學習是需要且是必要的。

  古詩《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 篇2

  古人寫秋天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可是蘇軾在《贈劉景文》一詩中卻一反悲秋的基調,突出了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傲霜枝”更是讚頌了傲霜凌寒的氣概。

  《贈劉景文》是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古詩兩首中的一首。這首詩作於公元1090年蘇軾任杭州知府之時。劉景文,原名劉季孫,字景文,北宋開封祥符人,當時在兩浙任兵馬都監,也在杭州。蘇軾很看重劉景文,曾稱他為“慷慨奇士”,與他詩酒唱和,交情頗深。這首贈給劉景文的'詩,描寫的是秋末的景象,寓情於景,表達了對劉景文的崇敬之情,同時也寄託了詩人自己的理想。

  此詩開篇兩句,概括地描繪了深秋的景象:夏荷已經完全枯萎,秋菊也花凋葉敗,只有花枝還在傲寒鬥霜。但在荷、菊凋落之後,橙、橘卻果實累累,這是何等讓人興奮的景象啊。為此,此詩後兩句詩人則充滿喜悅地告訴友人“你要記住,一年中最好的景緻,還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時節啊!”作者把人們眼中最為蕭條的秋末寫得如此有生機和詩韻,可以感悟到詩人曠達,豪放的胸懷。

  雖然本詩有些拗口,生字量大,但由於學校一直舉行“書香伴我成長——每週一詩”的讀書活動,在一年級時,他們就能把這首詩背誦出來。所以在學習本詩時,在朗讀方面,不是本課的難點。但是他們對詩的意境卻感悟不深,不能很好地表達出詩中所蘊含的情感色彩。為此,在教學前,我佈置了課前作業給學生,讓他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查閱有關這首詩背後的故事。教學時,我先請查閱資料充分的學生講劉景文與蘇軾之間的友誼故事,並補充點滴。有了故事作鋪墊,學生在理解詩意時很快就進入狀態,眼睛閃著光,流露出對詩境嚮往的神情,也似乎在想像詩中描繪的景象。

  在解讀課題時,“贈劉景文”四個字學生理解並不難,難得是能不能從課題中讀出詩人對友人的那份情懷。於是,我引導學生,“贈”除了“送”的意思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別的意思?學生各抒已見,在討論中領悟到了詩人對朋友的尊敬和鼓勵。學生也因為深入理解了其中含義,學習興趣大增。

  在解讀第一句詩時,學生不理解“擎雨蓋”是什麼意思。怎麼辦呢?於是,我靈機一動,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株大大的高高挺立的荷葉。同學們讚歎:“好漂亮的荷葉!”我追問,這荷葉像什麼?假想可以做什麼?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說“—我用荷葉當作傘擋過太陽。”、“我用它擋過雨。”、“它是小魚兒的傘。”……於是,在這空當間,告訴學生“擎雨蓋”就是指遮雨的荷葉。隨後,我又畫了幾枝殘敗的荷葉,問學生這樣的荷葉可以擎雨嗎?學生搖搖頭,我追問,那這句詩應當帶著怎麼的心情來讀?接下來,學生最初毫無感情色彩的朗讀,變得低沉而惆悵,似乎為殘荷感到遺憾。

  後面的詩句,我也是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主動體會詩的意境,感受雖然荷盡菊殘,但是“橙黃橘綠”不是另外一派喜人的景象嗎?讓學生在體會讀的意境中自己醞釀朗讀時的情感和語氣。當學生捧起書來讀時,我很享受。他們豐富的朗讀與詩融合在一起,特別是前後兩句詩的深沉與喜悅的對比,讓人從深秋凋零景象的惆悵中,很快地步入金秋果園的豐收喜悅中。此刻,學生則能夠從體會到詩人對秋天的讚美之情過渡到體會詩人對友人的激勵之意。

  總之,在教學《贈劉景文》這首詩時,學生髮言交流,師生共同討論的互動的機會比較多,注重了讓學習在朗讀中體會詩的意境,講解比較簡潔,完整,學生也能夠在學習中體會雖然荷盡菊殘,然而那開敗了的菊花枝還傲寒鬥霜,那“橙黃橘綠”,更有另外一番風味的詩韻。同時,他們也能從理解詩境時感悟到蘇軾讚頌劉景文高尚的情操,明白箇中做人的道理。但是在教學中仍存在著此許的不足,如講解中缺少了童趣的語言,課堂裡增設點課堂內完成的作業或許效果更佳。

  古詩《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 篇3

  說實話,對於上古詩這類課文,確實心中沒底,畢竟他距離我們太遙遠,且理解起來難度很大。即使自己理解了,也不知該如何傳達給學生。但是沒辦法,作為教師,只有去適應教材,而不能讓教材適應我們,我也只好趕鴨子上架。

  在教學這首詩之前,我先對這首詩的詩人蘇軾的生平事蹟作了一番講解,從而拉近詩人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再讓他們理解這首詩的題目,沒想到他們一下就說出來了,讓我欣喜不已。對於剛進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這首詩確實有很大的難度,特別是“擎雨蓋”、“傲霜枝”這樣的詞語。因此我讓孩子們一邊對照詞語手冊上的註解,一邊自己理解課文,讓他們對全詩有一個大概把握。接下來我重點對“擎雨蓋”、“傲霜枝”這兩個詞語進行了講解,並找來一些圖片,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將“荷葉”叫做“擎雨蓋”,怎樣的枝條叫“傲霜枝”。透過觀察圖片,孩子們對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認識。

  雖然孩子們對區域性把握了,但由於教學上的不足,致使學生對全詩的把握不夠,對於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也沒有很好的理解。古詩該如何進行教學,我想這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難題,希望透過不斷的學習,使自己在這方面有所提高!

  古詩《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 篇4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從語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漢語;從表現形式上看,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從敘寫的內容上看,它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我們要在創設自由、和諧、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上,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為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悟詩情,活化古詩詞的形式過程,重新煥發古詩詞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古詩的教學基本上分這樣幾個層次:知詩人、解詩題;解字詞、明大意;懂意境、悟詩情;覓詩句,練觸發。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覓詩句,練觸發。”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在本次的教學中,我的教學重點就落在了前三個環節上。

  (一)、知詩人、解詩題。

  這是古詩教學的第一步,從詩人、詩題入手。《贈劉景文》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我給學生提供蘇軾的圖片和生平事蹟,以此拉近詩人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以詩題設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求慾望。

  (二)、解字詞、明大意。

  對於小學生來說,初步感知詩意是學習一首古詩的關鍵,因而,其認識是粗淺的、表層的、概略的。對於學生從字面意義上的理解,這時老師應該學生允許“不求甚解”,不必提過高的要求,甚至對某些認識上的偏差,老師也可以暫時放一放。為了突破本課的難點,讓學生理解“擎雨蓋”和“傲霜枝”。我透過課件的演示,讓學生明白荷葉從“尖尖角”到“擎雨蓋”再到枯萎、凋謝這一變化過程,把“荷盡”理解透徹。把菊花的怒放到只剩下最後的枝葉的圖片演示出來,突出菊花傲霜鬥雪,不畏嚴寒的堅強品質。透過指導,糾正初步感知時可能出現的偏差,逐詞理解意思,為體味詩情、進入詩歌意境做好準備。

  學生對全詩詞句有了整體上的感知後,接下來可以指導學生對全詩的理解,說說詩歌的大意,讀懂語句。古詩的語言有它自身的特點,如語句濃縮、意思跳躍、成分省略、詞序倒置等,這些都是學生學古詩的障礙。如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須記”和第四句“正是橙黃橘綠時”。學生就可以調換順序來理解。

  (三)、懂意境、悟詩情。

  詩歌的朗讀重在學生對它的理解感悟,老師可以透過對輕重音的指導,讓學生讀出詩歌那抑揚頓挫的意境。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及時地把學生帶回到全詩的把握上來,著重體會詩人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或明確詩歌所表明的道理,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學生學了《贈劉景文》這首詩後,對蘇軾的詩有了初步的認識,並從中受到樂觀向上精神的自然薰陶。

  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認真執教了本課。但在詩歌的教學中,在突破難點的同時,怎樣讓自己的教學更好的拉近文字與學生的距離,更好的把握教學容量,是自己需要思考的。

  古詩《贈劉景文》優秀教學反思 篇5

  《贈劉景文》是一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教學這首古詩時,我把感悟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體會詩人的情感作為教學的重點。

  在學生讀通古詩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聯絡對題目的理解,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不理解。學生認真地讀古詩、思考,提出了幾個不懂的地方,如“擎雨蓋”“荷盡”“傲霜枝”。因為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對事物感知的基礎上,所以我引導學生看圖、回憶夏季荷花盛開的樣子,體會荷花此時的生機勃勃,想象秋季荷花開敗的情景,藉助課前蒐集的“秋菊”圖理解“傲霜枝”,在師生對話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理解了幾個難懂的詞,降低了詩句翻譯過程的難度,也加深了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和對詩人情感的感悟。接著引導學生深入品讀古詩,啟發學生邊讀邊思考:“詩中描寫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寫了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後認真地讀一讀,想想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閱讀是個性化解讀的過程,此教學環節給了學生空間,也突出了古詩本身所特有的“留白”的魅力。學生透過讀、思考,很快歸納出了詩句描寫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順著學生的回答,我這樣引導:想象景物所呈現的畫面,想象兩者的對比,你讀懂了什麼。學生的閱讀理解是有差異的,我們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給學生充分讀、思考、想象、交流的時間,多數孩子對古詩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這個層面,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再想想:詩人為什麼要描寫傲霜枝呢?一個叫向嘉藝的女孩兒真不錯,她站起來說:“詩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樣不怕寒冷,要堅強。”她的回答啟發了其他的孩子,好幾個孩子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說“像菊花一樣勇敢”,有的說“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平時要努力。”說得真好!我為孩子有這樣的理解而開心。

  本課的教學,我認為我處理得比較好的地方是對詩句的理解不是讓學生根據詞語意思進行組合,而是讓學生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浮現畫面,用自己習慣的語言方式表達,順應詩句的朦朧,從整體的感受來理解,把握詩句所呈現的意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