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精選11篇)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透過本次主題班會教育,使師生充分認識到颱風、雷擊、泥石流以及洪澇等自然災害的危害性,形成預防自然災害的意識,提預防自然災害和自我救護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的嚴重性,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

  使學生懂得如何預防自然災害,如何自我保護。

  教學方法:

  提出問題深入分析充分討論提高認識。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哪些自然災害,能舉些例子嗎?我們這節課要討論的問題是:如何防範颱風、雷擊、泥石流、洪澇等災害。【板書課題】

  首先,我們探討:颱風、雷擊、泥石流、洪澇等有什麼危害?請大家討論一下。然後老師總結:

  1、颱風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2、雷電:雷電流高壓效應會產生高達數萬伏甚至數十萬伏的衝擊電壓,足以擊穿絕緣使裝置發生短路,導致燃燒、爆炸等直接災害。

  3、嚴重暴雨洪澇,使房屋倒塌,人員傷亡,人們無家可歸。

  4、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5、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6、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巖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巖)的地質現象。

  二、具體的例項

  1、1994年,9417號颱風災浙江瑞安登陸,“風、雨、潮”三碰頭,全省受災農作物750萬畝,死亡1126人;1996年,9608號颱風先後在臺灣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陸,10多個省市受災農作物5400多萬畝,死亡700多人;1997年,9711號颱風先後在浙江溫嶺和遼寧錦州登陸,10多個省市受災農作物面積1億多畝,死亡240人;20xx年廣西連受“榴蓮”、“尤特”兩個颱風襲擊,出現大範圍暴雨或大暴雨,全區48個縣市區上千萬人受災,40多萬人一度被洪水圍困。

  2、1995年7月,廣東省遂溪縣烏塘鎮十多名學生在一棵大樹下避雨遭雷擊,當場擊死2人,傷6人。

  3、1995年8月3日,廣東省順德市樂從鎮某管理區三個小孩剛剛離水上岸便遭雷擊,一名11歲的小孩不幸死亡,其餘兩個小孩倒在地上

  4、1996年6月12日下午4時,廣東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謝的女中專實習生,搭乘摩托車回家途中遭雷擊身亡。

  5、1996年6月14日下午7時,廣東工業大學機電系的一群大學生冒雨在學校足球場踢足球,一聲雷響,5人被擊倒,其中2人被送醫院搶救。

  6、20xx年6月,龍門縣受到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受災人口40250人,受浸房屋2683間,倒塌房屋121間,初步統計總損失近5000萬元。博羅縣東部5鎮約20間房屋倒塌,受災群眾達5000多人,直接經濟損失約550萬元。

  三、分析颱風、雷擊、洪澇形成的原因

  同學們瞭解了颱風、雷擊、洪澇危害性以後,繼續瞭解這些災害形成的原因,同學們分組討論10分鐘,每組一個代表發表意見,老師進行歸納:

  1、颱風形成的條件主要有兩個:一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只有在熱帶的海洋上才是颱風生成的地方。那裡海面上氣溫非常高,使低層空氣可以充分接受來自海面的水源。那裡又是地球上水汽最豐富的地方,而這些水汽是颱風形成發展的主要原動力。沒有這個原動力,颱風即使已經形成,也會消散。其次,那裡離開赤道有一定距離,地球自轉所產生的偏轉力有一定的作用,有利於颱風發展氣旋式環流和氣流輻合的加強。第三,是熱帶海面情況比中緯度處單純,因此,同一海域上方的空氣,往往能保持較長時間的定常條件,使颱風有充分的時間積蓄能量,醞釀出颱風。所以一般說來,沿海地方較多發生颱風。

  2、雷電是自然現象,它實質上是天空中雷暴雲中的火花放電,放電時產生的光是閃電,閃電使空氣受熱迅速膨脹發出的巨大聲響是雷聲,雷雨天容易開腔雷擊,致人受傷甚至死亡。

  3、南方夏季的降雨是手夏季風的影響。由於進來夏季風的勢力比較弱、大陸氣團的勢力強,所以最近夏季風始終停在南方而深入不了北方。因此出現了南澇北旱的局面。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我國幾種常見的自然災害。

  2、知道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分佈特點以及影響。

  3、提高學生對自然災害的認識,樹立防災減災的意識。

  4、讓同學們瞭解自然規律,增強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

  我國自然災害分佈的特點及原因。

  三、教學難點

  導致我國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頻發的原因。

  第二章第四節自然災害

  時逢立冬,先提出二十四節氣,讓同學們關注天氣變化,再關注最近寒潮入侵,各地氣溫驟降,寒潮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引入自然災害的概念。

  由於自然環境的異常變化,造成資源破壞、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的,稱之為自然災害。

  舉出四個生活例項判斷是否為自然災害,讓同學們鞏固概念。提出本節課學習內容,自然災害的型別,分佈及預防。一自然災害的種類和概念

  自主預習課本

  54、55頁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2、你見過哪些自然災害,它們造成了哪些危害?

  3、理解七種自然災害的成因和危害。材料:2018年我國前三季度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563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522.8億元。

  5、為什麼我國自然災害頻發?

  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氣象災害(乾旱、洪澇、颱風、寒潮等)地質災害(地質、泥石流、滑坡等)。

  二、自然災害的分佈

  讀我國氣象災害的分佈圖分析(小組合作探討)

  1、華北地區為什麼春旱嚴重?

  2、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什麼洪澇多發區?

  3、颱風和寒潮在路徑和時間上有什麼不同?

  4、你還發現了什麼?

  讀我國地質災害的分佈圖分析(小組合作探討)

  5、試從地形、降水、板塊構造等方面分析我國地質災害主要分佈的地區及原因。

  在同學們踴躍發言後,關注到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氣候多樣,季風氣候顯著。造成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分佈廣,發生頻繁。

  三、防災減災

  用大量的事實向大家證明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在很多沿海地區可能會引發海嘯。歷史上幾次海嘯都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汶川地震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時刻給我們敲響警鐘。

  四、本課小結

  五、科普小影片“地震來了怎麼辦?”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透過本節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預防地震傷害的方法。

  2.向學生進行科學自然觀教育。

  二、教學重點:

  地震的成因。

  三、教學難點:

  地震時的求生。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想了解地震的有關知識嗎?

  (二)新授

  1、瞭解地震成因初步瞭解地震是由板塊和板塊之間的擠壓造成的。

  2.地震既然對人類和大自然造成了這麼大的傷害,那我們遇見地震時候該如何自救呢?。

  3.交流。

  五、總結

  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塊和板塊之間的擠壓造成的(也叫彈性回跳說)。

  2.地震的求生方法:

  ⑴地震時,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的'時間,此時要保持冷靜,12秒鐘內要因地、因時地作出瞬間避險抉擇;

  ⑵不要擁擠在樓梯,過道上;

  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

  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樓;

  ⑸不要在高樓、煙囪、高壓電線、狹窄巷道、橋樑等處停留;

  ⑹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

  ⑺地震發生時,應及時採取正確措施,緊急避險。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

  地震知識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目前人們尚不能阻止地震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採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

  由於地球不斷運動,逐漸積累了巨大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錯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發生前出現的異常現象,如地震活動、地表的明顯變化以及地磁、地電、重力等地球物理異常,地下水位、水化學、動物的異常行為等。

  地震烈度是距地震中心不同距離上地面及建築物、構築物遭受地震破壞的程度。我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級是兩個概念,如唐山7.8級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區的烈度是8度,石家莊的烈度是5度。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透過演習,訓練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幼兒園的環境有序地透過安全疏散通道。

  2.引導幼兒知道發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掌握好躲、爬、鑽、跑的技能,提高身體運動質素。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地震發生時,該如何應變》;發生地震的影片一張;桌子、椅子、臉盆、床、鍋爐、衣櫃等。

  2.瞭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閉著眼睛聽音樂,讓幼兒感受地震時天崩地裂的感覺。教師觀察幼兒的表情。聽完音樂提問:音樂表現的是什麼事情?(地震時的聲音)幼兒聽了音樂以後有什麼感覺?(害怕、擔心)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麼辦?

  二、基本部分

  1.圍繞影片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才的故事裡有哪些人物?發生在什麼時候、地點?(2)發生什麼事情啦(地震)?發生地震的時候,是什麼感覺?(3)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

  2.老師小結地震的可怕性,講解會發生地震的原因。

  3.提問幼兒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開發幼兒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4.觀看課件《發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5.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發生地震時,故事裡面的曾美麗、小帥哥他們是怎麼逃生的?(2)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嗎?

  6.教師小結髮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1)地震發生時,千萬不要驚慌,要鎮靜。

  (2)趕快跑到空曠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裡的時候,要趕快把煤氣、電、水龍頭等關掉,然後把臉盤或是鍋等東西罩在自己頭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來,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燈或其他東西掉下來砸傷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處或玻璃處,以免它們掉下來摔傷你。

  (5)如果在車上,要趕快把車熄火,停靠在空曠的地方,走出車外。

  三、結束部分

  1.幼兒進行地震逃生演習。

  (1)場地佈置:擺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櫃、臉盤、鍋爐等;安排一些幼兒坐在車子上。

  (2)引導孩子們要注意別驚慌,要注意掌握躲、閃、鑽、爬的技能,別撞倒別人,要互相關心同伴是否脫離危險,互相扶持。教師要注意引導幫助孩子們掌握好逃生技能。

  2.愛心教育

  欣賞各界幫助地震災區的資料,培養幼兒的愛心。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5

  一、設計思路:

  根據《綱要》的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和深遠的實踐意義。災害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毫無防備。因此教育孩子掌握地震小知識、避震小訣竅、如何保護自己等基本的防護措施十分重要。讓孩子們提高防震意識,在災難到來的時候,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災大難面前不驚惶!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

  2、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地震現場》影像資料、《小蟾童》防震減災科普動畫片、《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圖片6張。

  2、一些小道具:枕頭、書包、臉盆、毛巾等。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起幼兒的注意。

  (一)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我們的房屋,座椅等東西發生了抖動,你們猜猜誰來了?引入課題地震。

  (二)播放影片:地震來了。

  (三)圍繞錄影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才你看到了什麼?(告訴幼兒這個就是地震。)

  2、師小結: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了,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四)播放課件《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藏。

  師:“小朋友,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

  引導幼兒逐一觀察課件,並向幼兒說明地震來了,該如何應變才是安全的。

  (五)地震情景演練: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內自救

  放置房屋、牆角、衛生間等。

  (二)室外自救:

  1、提問:如果地震發生時,我們在室外,又怎麼辦?(幼兒討論)

  2、請看影片,學習室外自救知識。

  小結:原離建築物、躲在空曠的地方、保護好頭部。

  3、教師播放警報音樂,幼兒演練

  五、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麼多的自救知識,當地震來時不用怕!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小朋友們,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好嗎?七、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震前動物有預兆》,利用簡單、清楚的動物形象讓幼兒知道一些震前的預兆。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學習,讓學生能夠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2.透過結合 “全國防災減災日”開展活動,進一步強化安全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

  二、內容簡介

  1.“防災減災日”意義。對我國影響較大的幾種自然災害

  2.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

  三、活動過程

  1、“防災減災日”意義

  (1)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

  (2)自今年起,國務院確定每年的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防自然災害主題班會

  (3)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防自然災害主題班會

  2、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幾種自然災害

  地質災害:種類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澇及其它災害:雨澇災害、洪水災害、凌汛災害、地震災害。 大風災害: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危害性大風主要指颱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捲風。

  熱帶氣旋災害: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旋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冰雹災害: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海洋災害: 風暴潮、災害性海浪、 海嘯、赤潮。

  其它災害還有很多。

  3、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自護常識

  (1)、地震的自救常識

  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被埋要儲存體力防自然災害主題班會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儲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學校人員避震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後沉著地

  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裡,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裡,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2)、如果衣服著火,立即躺下並用手遮住臉部,身體不斷滾動以撲滅火焰遮住臉部可預防臉部被燒傷,制止熱氣和煙霧進入肺部。油鍋起火,要迅速關上煤氣,並將鍋蓋平推到鍋上,或將大量生菜倒在火上滅火。

  (3)、電器起火時,要先斷電,再用溼棉被、溼衣服把火壓滅。電視機、電腦起火時,要從側面靠近滅火,以防映象管爆炸傷人。雷雨天氣,太陽能熱水器使用者切忌洗澡。

  (4)、眼睛被化學物品灼傷後,應把整個面部泡在清水裡,連續做睜眼和閉眼的動作。沖洗後,應及時到醫院治療。防自然災害主題班會

  (5)、燙傷後,應在第一時間用冰礦泉水或清水衝傷口10分鐘以上。如燙傷較輕無傷口,可用獾油、燙傷藥膏或牙膏塗在患處。如傷口嚴重,不可使用燙傷藥膏或油劑,不可刺穿水皰。

  (6)、特別提示

  每個家庭應當準備一個應急包並放在離門口較近的位置。

  家庭應急包中的必備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變壞的食物和水、電池供電的收音機、手電筒、多用刀具、衛生紙、雨具、口哨、地圖、繩子、藥品和親友通訊錄。

  4、小結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生命的可貴,掌握有關的預防地質災害的安全知識,增強學生安全意識。

  2、以“增強地質災害防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為指導方針,切實加強安全教育與管理,確保學生安全。

  3、透過學習有關安全知識,使學生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教學重難點】

  根據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學會自救自護。能學會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儘量的減少傷害。

  【教學準備】

  蒐集相關資料、影片、圖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什麼是地質災害?

  2.生活中都有哪些地質災害?學生討論、交流。

  如:地震、大風、雷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二、發生這些地質災害時應該怎麼做?

  1.發生地震應該怎麼辦?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發生了8.0級大地震,當時學生正在學校上課,突如其來的地震讓許許多多的學生和老師葬身於瓦礫之中。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在瞬間消逝,一朵朵正準備怒放的鮮花在瞬間被摧毀。地震是無法預測的,但是隻要我們能多瞭解一些關於地震的知識和多學點自救的方法,我們是可以降低地震帶給我們的傷害的。請同學們觀看影片再討論發生地震時怎麼辦?

  (1)觀看影片,討論交流。

  (2) 小結:

  ①不驚慌失措,不要去陽臺或窗下躲避,不要擁向樓梯。

  ②要迅速躲在桌、櫃、床等傢俱下面或小房間裡。

  ③在學校要聽從老師指揮,安全疏散。模擬演示。

  ④地震來臨送你防震自救口訣

  a.高層樓撤下,電梯不可搭。

  b.平房避震有講究,是跑是留兩可求,因地制宜做決斷,錯過時機諸事休。

  c.次生災害危害大,需要儘量預防它,電源燃氣是隱患,震時及時關上閘。

  d.強震顛簸站立難,就近躲避最明見,床下桌下小開間,伏而待定保安全。

  e.震時火災易發生,伏在地上要鎮靜,沾溼毛巾口鼻捂,彎腰匍匐逆風行。

  2.當大風來臨時應該怎麼辦?

  (1)在我們這個地方一到夏天,經常會遇到颳大風,請同學們觀看短片並聯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大風,討論一下當大風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

  (2)學生分組討論。

  (3)小結:

  ①當大風來臨時,關好門窗,不要在迎風的窗戶旁站立,要儘量留在屋內。

  ②不要去大風經過的地方玩耍。

  ③如果在戶外,要尋找安全地帶躲避;如果在路上,要特別注意避免高空墜物造成傷害,如倒樹、花盆、廣告牌等,要遠離玻璃幕牆。

  ④遇到緊急情況無法自救時,請撥打“110”求救。

  3、發生火災時應該如何應對?

  我們生活的環境時時都存在危險,火,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它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但是,它也給人們帶來了威脅。如果不幸遇到火災,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儘快撤離。

  (2)逃生時不可蜂擁而出或留戀財物。必須穿過火區時,應儘量用浸溼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

  (3)火災發生後威脅最大的往往是濃煙,想辦法以溼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勢,一路關閉所有背後的門,它能降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4)身上著火,千萬別奔跑,可就地打滾,將身上的火苗壓滅,或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

  (5)身處樓上,尋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進入樓梯間後,確定樓下未著火時再向下逃生。

  (6)樓梯或門口被大火封堵,樓層不高時,可利用布匹、床單、地毯、窗簾等製成繩索,透過視窗、陽臺、下水管等滑下逃生。

  (7)樓層高,其他出路被封堵,應退到室內,關閉通往著火區的門、窗。有條件的用溼布料、毛巾等封堵著火區方向的門窗,並用水不斷地澆溼,同時靠近沒有火的一方的門窗呼救。晚上可用手電筒、白布擺動發出求救訊號,決不可乘坐電梯,也不可貿然跳樓。

  三、總結。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裡,希望同學們透過這堂地質災害安全教育課,學會珍惜生命,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學會自救和搶救他人。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學會自救自護。

  2、能學會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儘量的減少損失。

  【教學重難點】

  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學會自救自護。能學會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儘量的減少損失。

  【教學準備】

  蒐集相關資料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災害?

  學生討論、交流。

  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災等。2、發生這些自然災害時應該怎麼做?

  學會小組先討論發生地震時怎麼辦?

  交流:

  (1)不驚慌失措,不要去陽臺或窗下躲避,不要擁向樓梯。(2)要迅速躲在桌、櫃、床等傢俱下面或小房間裡。

  (3)在學校要聽從老師指揮,安全疏散。

  模擬演示。

  3、發生火災時怎麼辦?

  (1)看火災資料片。

  (2)討論交流。

  (3)模擬演示練習

  4、發生其餘的自然災害時該怎麼做?

  交流討論。

  5、演小品,找錯誤。

  6、如何向家人或好朋友作宣傳。

  7、小結:

  要學習自救互救知識,科學救人。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9

  【班會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於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教學目的】

  1、透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學生髮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學準備】

  影片播放,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活動主題:

  2008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當天十四時二十八分,突如其來的汶川8.0級地震,震動了汶川,震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一個個美麗的縣城,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沉痛的瞬間,心痛的數字,染血的孩子,受傷的臉龐…久久縈繞在我們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後,為我們敲醒了防範的警鐘,平時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其實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假如地震真的來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做好戰勝地震的準備了麼?

  二、地震前準備: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前應做哪些準備?

  學習地震基本急救知識,制訂家庭應急預案,開展家庭一分鐘緊急避險、撤離與疏散的演練活動;備好防震應急包。配齊應急物品。傢俱物品擺放要重的在下、輕的在上。將床放在內牆(承重牆)附近,要遠離屋樑和懸掛的燈具。

  2、如何做好疏散準備?

  清理雜物,使門口、庭院通道暢通,震時便於人員逃離。熟悉周圍環境,瞭解避難場所,地震時可沿指定路線及時疏散。

  三、地震時自救知識:

  1、地震時的避震原則是什麼?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生。用枕頭或手或坐墊保護頭部。

  2、在平房衝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硬傢俱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3、在樓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則。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安全形”或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後有序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4、在教室內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後,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5、在街道上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要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等。

  6、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被埋壓時最重要的是樹立生存信心,沉著冷靜。首先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溼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不要哭喊,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用簡易的辦法包紮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節約飲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使用,發出求救訊號時可採用敲擊水管的辦法。

  四、地震後互救知識:

  1、震後救人原則是先救近處的人。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以免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先救青壯年。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揮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儘快擴大救人隊伍。

  2、首先請家屬或鄰居提供情況。採取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細傾聽有無呼救訊號,判定被埋壓人員位置。在保持通風(通氣)的前提下,做好標誌,等待專業救援隊人員前來救治

  3、接近被埋壓人時,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撐物與一般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以免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首先暴露被埋壓者頭部,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保證倖存者呼吸順暢。在抬救過程中不可強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鮮空氣,不可一次進食過多。避免被救人員情緒過於激動。

  【教學小結】

  地震非常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生前降低了許多。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我們學校預計會在下週一、週二,進行防震減災演習活動。希望同學們都能聽從老師的指揮,確保演習活動的安全,千萬不能在為了安全的演習中出現安全問題。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10

  教學目的:

  瞭解幾種常見的氣象災害的危害,以及監測防禦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颱風、暴雨洪澇、乾旱、寒潮等氣象災害的危害性、發生的規律及有效的防禦。

  教學方法:

  及時收集全球範圍內的氣象災害訊息,讓學生具體瞭解其危害;組織學生收看關於我國1998年“三江”特大洪澇災害的影視資料,進行具體分析防禦措施。

  教學過程:

  氣象災害是全球各類自然災害中最嚴重的災害。為了加強我們對災害的意識,提高對減災、防災的認識,我們將氣象災害專課學習,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氣象災害的嚴重性,逐步瞭解其發生的規律,以及如何有效地進行防禦。

  一、 颱風:

  我國是世界上受颱風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颱風是形成在熱帶或副熱帶海面溫度在26℃以上的廣闊洋麵上,是一種強烈發展的熱帶氣旋,在北半球為逆時針輻合的大旋渦。中心附近風力在12級或以上。若發生在印度洋和大西洋上叫颶風。

  颱風災害主要由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造成。

  加強颱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輕颱風災害的重要措施。對臺風的探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近海可用雷達監視其動向,指導學生識別颱風中心位置及移動的路徑,做到及時預報,減輕災害損失。

  二、 暴雨洪澇:

  連續性的暴雨或短時間的大暴雨是造成洪澇災害的重要原因。我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國家之一,主要發生在南方和東部地區。暴雨的形成需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a.源源不斷地水汽供應;

  b.強烈的空氣上升運動;

  c.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較長。

  利用氣象衛星對暴雨、洪水進行監測,對防禦洪水有巨大作用。防洪需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工程措施包括:修築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區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報警報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三、乾旱

  乾旱是因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而造成空氣乾燥、土壤缺水的一種現象,是一個突出的世界性問題。會造成糧食減產,人畜飲水困難,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

  防禦乾旱應採取多種措施:農、林、牧結合,改善生態環境,選擇耐旱作物,開展農田水利建築,營造防護要,改進耕作制度等。

  四、寒潮

  由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範圍的劇烈降溫,並伴有大風、雨雪、凍害等現象。寒潮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造成的主要災害有:農作物凍害,大風吹翻船隻,摧毀建築物,破壞牧場,大雪、、凍雨破壞通訊線路,交通受阻等。

  對寒潮的防禦要提前釋出準確的寒潮訊息或警報,提醒有關部門事先做好準備,將可大大減少損失。

  課堂小結:

  將幾種自然災害進行對比,瞭解其主要內容。

  課後活動:

  讓學生及時收集各種氣象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特點。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11

  【教學目的】

  瞭解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種災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質災害之間相關性的原因和表現;瞭解地質災害對人類造成的重大危害,認識防禦地質災害的重要意義,瞭解人類目前防禦地質災害的主要措施。

  【教學重點】

  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的分佈特徵;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教學難點】

  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方法】

  講述法 分析法

  【教學過程】

  地質災害──陸地環境在地質作用的長期影響下不斷變化著。陸地環境的變化有時表現得異常激烈,當這些自然現象破壞了人類生存的環境,危及人類生命財產的時候,便形成了地質災害。

  (一)地震

  1.定義:岩石圈在內力作用下突然發生破裂,地球內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強烈釋放出來,從而引起一定範圍內地面震動的現象。

  2.地震構造(教材圖4.24):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等震線。

  3.地震大小:里氏震級表示。震級每增加一級,釋放能量增加約30倍。按震級分類為:微震(3級以下)、破壞性地震(5級以上)

  4.分佈:與地質構造有關,有活動性斷層的地區。

  ①環太平洋地震帶。

  ②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二)火山噴發

  1.定義:地下深處的高溫岩漿及氣體、碎屑從地殼中噴出的現象。

  2.火山構造教材圖(4.26):火山錐、火山口及火山通道。

  3.按活動情況可分為:

  活火山:在人類歷史時期作週期性噴發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類歷史時期以前噴發過,迄今為止沒有噴發過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類歷史時期長期熄滅,有時又突然噴發的火山。

  強烈火山:噴發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成的。

  (三)滑坡和泥石流

  1.定義:

  滑坡是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

  泥石流是山區爆發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砂、石塊以至巨大的礫石,破壞力極強。

  2.危害:

  滑坡會破壞或淹沒坡上和坡下的農田、建築物和道路,造成人員傷亡。

  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毀城鎮和村莊,破壞森林、農田、道路,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活動以及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國分佈較廣的自然災害。

  其原因有:

  ①我國山區面積佔陸地國土總面積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②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使地表結構遭到破壞。

  二、地質災害的關聯性

  1.一個地區的地質災害可能有若干種,它們在成因上是有關聯的。

  如我國川滇黔接壤地區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為主的災害系統。

  2.在一次災害發生過程中,往往由一種原發性的主災誘發其他災害。

  如地震誘發地裂、火災、海嘯、滑坡、疫病蔓延等。

  3.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直接或間接誘發地質災害。

  如破壞植被,泥石流日益頻繁;大規模的工程活動造成滑坡等。

  三、地質災害的防禦

  1.加強地質災害的科學研究,建立災情監測預警系統。

  如監測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動,掌握火山噴發前兆(地震頻繁、地溫升高等),力求預測火山噴發的時間。我國正在啟用27個地震監測臺網。

  2.加強地質災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

  如我國一半以上的省區頒佈了防震減災的地方性的法規。

  3.實施一些預防措施。

  如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恢復地表植被、改善生態環境、治理水土流失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