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

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1

  活動目標:認識粗細,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長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兩端儘量一樣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圓柱體兩個。

  活動過程:

  1、引出粗細的概念

  教師同時出示兩根木棒,把木棒兩端對齊拿手裡或立在講臺上,讓幼兒觀察木棒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2、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教師把3根木棒兩兩比較,用目測找出最粗和最細的木棒,特別強調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細節,比最細粗些。

  3、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圖形。

  師生小結粗細的特徵,讓幼兒說出,粗些、細些、最粗、最細等詞。

  4、按由細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8、9頁的練習: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目測比較物體或者物體某部分的粗細,分別把最粗,細些,最細的物體某部分的塗色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2

  準備:

  1、長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兩端儘量一樣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圓柱體兩個。

  活動與指導:

  1、教師同時出示兩根木棒,把木棒兩端對齊拿手裡或立在講臺上,讓幼兒觀察木棒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引出粗細的概念。

  2、把3根木棒兩兩經較,用目測找出最粗和最細的木棒,特別強調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細節,比最細粗些。從而使幼兒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3、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圖形。師生小結粗細的特徵,讓幼兒說出,粗些、細些、最粗、最細等詞。

  4、按由細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8、9頁的練習: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目測比較物體或者物體某部分的粗細,分別把最粗,細些,最細的物體某部分的塗色。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3

  活動目標:認識粗細,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長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兩端儘量一樣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圓柱體兩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同時出示兩根木棒,把木棒兩端對齊拿手裡或立在講臺上,讓幼兒觀察木棒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引出粗細的概念。

  2、把3根木棒兩兩經較,用目測找出最粗和最細的木棒,特別強調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細節,比最細粗些。從而使幼兒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3、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圖形。師生小結粗細的特徵,讓幼兒說出,粗些、細些、最粗、最細等詞。

  4、按由細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8、9頁的練習: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目測比較物體或者物體某部分的粗細,分別把最粗,細些,最細的物體某部分的塗色

  6、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4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探索比較路線長短的'方法,正確判斷路線的長短。

  2、在操作活動中學習觀察和比較的方法,發現錯誤能及時糾正。

  活動準備:

  數字印章,印泥,記錄單,用四種不同顏色不同數量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而成的路線模型。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小班的弟弟妹妹想找一條最長的路線進行跑步比賽’可是你們眼前的幾條路線都是彎彎曲曲的,哪條路線是最長的呢?他們犯難了。小朋友,你們能幫他們找出這條最長路線嗎?

  二、比較路線的長短

  1、出示路線模型,引導幼兒觀察。

  師:這裡一共有4條路線,每條路線的長度都不一樣。請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哪條路線最長?

  2、引導幼兒說出各自的想法及判斷的理由,並針對不同的回答給予適當的引導。

  師:你認為哪條路線最長?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幼:綠色的路線最長,因為它最直。

  師:直的路線就一定最長嗎?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你們還有什麼看法?幼:藍色的路線才是最長的,因為它彎得厲害。

  師:為什麼彎的路線一定是最長的呢?紅色的路線也是彎彎的呀?幼:我覺得黃色的路線最長,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最長的路線只有一條。我們隨便看、隨便猜可不行,一定要想個辦法把真正最長的那條路線找出來。大家想想看,可以用什麼方法比較出哪條路線真的是最長的呢?

  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幼兒不同的反應給予不同的引導。例如對於那些反應迅速、已經找到正確方法的幼兒,教師可暫時不作任何評價,而是鼓勵幼兒透過動手操作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對於那些面有難色、一時想不出辦法的幼兒,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如,透過語言啟發:“玩具身上的小孔能不能幫幫我們呢?”以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幼兒操作活動

  1、說明要求。

  師:每組都有四個用不同顏色不同數量的拼插玩具各自拼搭起來的路線模型,請小朋友按照記錄單上的線段顏色,找到相應的路線模型,並比較它們的長短,把判斷結果標記在與顏色對應的記錄單上。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比較長短的方法,適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四、活動評價

  1、展示幼兒記錄單,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的記錄單表明哪條路線最長,哪條路線最短?你是用什麼方法比較出來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嗎?

  2、引導幼兒集體驗證。

  在驗證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引導幼兒用點數玩具數量的方法比較路線的長短外,還可引導幼兒將玩具排直後直接比較,從而進一步驗證運用數量多少比較出來的結果是否正確。

  3、提升與總結。

  師:你們幫小班的弟弟妹妹解決了難題,他們很高興。但他們還想問問你們,下次他們再遇到因形狀不同而導致長短不同的路線時,可以用什麼樣的方法比較出它們的長短呢?

  教師以弟弟妹妹的口吻向幼兒請教,一方面可以做到首尾呼應,激發幼兒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幫助幼兒總結經驗,回顧與梳理活動的過程。

  反思:

  一、主題活動的來源中班幼兒對物體多少、長短的判斷,往往會受物體大小、排列形式的影響,在他們看來,相對於彎彎曲曲的排列,整齊排列而且筆直的物體一定是更長的。針對幼兒這樣的一種錯誤認識,我們應該如何引導他們作出正確判斷呢?經過認真的思考與反覆的探索,我設計了本活動。

  二、材料選擇的原則在數學活動中,材料選擇的恰當與否往往會影響甚至決定整個教學活動的成敗。一般來說,幼兒是透過操作活動材料獲得相關經驗的。因此,如果教師提供的活動材料能有效暴露幼兒某些認識的誤區,又能在最後幫助幼兒獲得正確認識,那麼,這樣的材料就能為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5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活

  動的方式讓幼兒們在活動中認識數字6。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認識數字6。理解6的含義,練習數數。

  2、激發學習興趣,體會自己動手操作的樂趣。

  3、充分發揮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使幼兒們在探索中學習。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數字6,理解6的含義

  難點:瞭解數字具體數量的對應關係。

  活動準備

  角色棒(大象、小狗、小貓、小牛、小鴨、小猴);

  房子口袋6個;操作卡人手一份;魔術袋(袋裡裝配對卡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

  手絹遊戲:________回家歌。複習數字1—5。

  引入情景:冬天到了,大象伯伯幫助小動物們蓋了幾座房子方便他們過冬。

  二、進行部分:

  出示房子口袋貼在黑板上。(邊貼邊點數1、2、3、4、5、6)

  認識數字6。

  1、大象伯伯一共蓋了幾座房子?我們再一起來數一數。

  2、出示數字卡片6。教師:用數字6來表示?

  3、引導幼兒觀察6像什麼?

  4、順口溜:6像口哨嘟嘟嘟。

  小動物住房子,鞏固對數量6的理解。

  教師:1、一間房子只能住一隻小動物。快請它們來住吧!

  2、幼兒點數後貼在數字卡片6。

  3、為房子貼上門牌號。(123456)

  遊戲————找朋友。鞏固對數字的認識。

  方法:1、幼兒在魔術袋裡抽出配對卡,選擇黑板上數量對應的數字卡片配對。

  2、幼兒手持數字卡,教師出示配對卡片,拿相應數字卡的幼兒站起來。幼兒完成操作卡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

  幼兒和數字寶寶說再見。

  四、延伸活動:

  1、在數學區角練習1—6數量的點數並與數字卡對應。

  2、遊戲:奪紅旗

  方法:幼兒兩人一組站在場地上擲色子決定跳方格的步數,先奪紅旗者為勝。

  教學反思

  活動前沒有細緻瞭解幼兒個性發展狀況,配合顯得倉促。

  教師引導說的太多,應多讓幼兒自由來說,老師給出肯定。

中班數學教案哪根木棒粗6

  活動目標:認識粗細,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長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木棒3根,每根棒的兩端儘量一樣粗。

  2。黑板上高度相同,直徑明顯不同的圓柱體兩個。

  活動過程:

  1、引出粗細的概念

  教師同時出示兩根木棒,把木棒兩端對齊拿手裡或立在講臺上,讓幼兒觀察木棒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2、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教師把3根木棒兩兩比較,用目測找出最粗和最細的木棒,特別強調中等粗的比最粗的細節,比最細粗些。

  3、讓幼兒觀察黑板上的圖形。

  師生小結粗細的特徵,讓幼兒說出,粗些、細些、最粗、最細等詞。

  4、按由細到粗把3根要棒排序。

  5、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8、9頁的練習: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目測比較物體或者物體某部分的粗細,分別把最粗,細些,最細的物體某部分的塗色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