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
在地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透過閱讀"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等高線繪法示意圖" "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使學生明確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等高線概念;瞭解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構成和特點。
能力目標:
透過引導學生對等高線地形圖中的等高線間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讀、分析,培養學生閱讀和運用地形圖的能力.初步學會。
情感目標:
透過填、繪、用地圖的實踐活動和小組的討論,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起圖的空間概念,使學生懂得學習地理知識必須有科學的方法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學習了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圖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如何,初步具備較系統的地圖知識。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徵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材首先說明地球表面有陸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別很大。如何在地圖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而海拔和相對高度、等高線和等深線的概念又是辨認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的基礎。
教材首先以圖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說明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明確由於起點不同,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兩種高度值,但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關於等高線地形圖這部分教材內容,是將立體圖形轉換成平面圖形,內容抽象,比較難掌握。教材主要用圖來闡述,"等高線繪法示意圖"既有直觀的山體,也有經過等高線的分割後,把等高線投影在水平面轉換成的等高線地形圖,非常形象、生動,很好的起到了從生動的直觀到抽象的概括。此圖的優點還在於注重轉換的過程,,學生可以清晰把這幅圖的轉換分為幾步,並透過對比分析山體和平面地形圖的特徵,從而找到在等高線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的方法。緊接著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線陡坡和緩坡示意?",進一步強化等高線圖的空間概念,透過觀察分析,得出等高線密----坡陡;等高線稀疏-----坡緩。透過閱讀分析這兩幅圖,學生較易獲得正確的空間概念,提高他們的空間思維和想象的能力。
同理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線成線叫做等深線,從等深線所標註的深度,梢鑰闖齪Q蟮納釙常淮擁壬釹叩氖杳蘢純觶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p>
教材又透過"做一做",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素描圖極其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等高線的圖形特徵瞭解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辨認這幾種不同的地形。
幾種地形有關的特徵如下:
隆起而高於四周的高地稱為山地,山的最高部分稱為山頂。山的側面部分稱為山坡。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表示山頂的等高線是一個小環圈。小環圈的等高線高程比周圍其他等高線的數值高。凹地是指比四周低,大範圍低地成為盆地。地形圖上表示盆地的等高線是一個環圈。環圈的等高線高程比周圍其他等高線的數值低。地形圖上表示山脊的是一組由山頂向低處凸出的等高線圖形。各等高線凸出部分頂點的連線稱為分水線。山谷是指兩個山脊間的低凹部分是山體的集水部分,山谷的最低點的連線稱為集水線,地形圖上表示山谷的是一組沿集水線方向朝高處凸出的等高線。鞍部指相鄰兩個山頂之間的低下部分,形如馬鞍。
教材介紹了"分層設色地形圖",特別強調了分層設色地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上繪出來的;圖上的顏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區分的,根據圖上的顏色可以判斷某個地區的地勢高低起伏狀況,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附有高度表。用"做一做"的填表練習,強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加強讀圖能力的訓練。
地形剖面圖作為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這部分較難理解,教材以"地形剖面圖的繪製方法,一圖,詳細表達了等高線地形圖如何轉化成了地形剖面圖的過程,清楚直觀,有利於學生鞏固前面剛形成的空間觀念,又用了從地形剖面圖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開蛋糕,可以從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這樣生動形象的語言。使學生易於理解。
總之,本節教材內容,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由簡單到複雜,把直觀的山體轉化為較為抽象的等高線地形圖,符合學生的認知,有利於發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教法建議:
等高線地形圖及分層設色地形圖的知識都是建立在空間觀念基礎上的,但初一學生空間的觀念薄弱,抽象思維能力低,難以將具體的地形特徵與平面地圖掛鉤,並容易產生氣餒、畏難、等負面情緒,建議儘量多用直觀圖示,多設計學生活動。
建議用討論法、學習指導法和講授法相結合起來授課。對本節內容,教師充分利用書上的邏輯思路和編排體系,循序漸進,一環扣一環的進行,先進行讀圖分析圖,以圖為突破口,幫助學生建立起空間概念,然後設計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這部分內容,只須指導學生讀懂圖"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即可,透過讀圖,明確甲點有兩種計算高度的方法。學生很容易理解由於起點不同,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兩種高度,但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等高線地形圖"這部分內容是本節的重點,需要將頭腦中的立體圖形轉換成平面圖形,內容抽象,比較難掌握,但也是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的好時機。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等高線繪法示意圖",特別注重圖形的轉換過程,在讀圖中,指導學生清晰把這幅圖分為幾步,特別注意對比分析山體和平面等高線地形圖的特徵,如,等高線的數值變化規律、等高線間的'疏密程度和山體形態的關係。從而找到在等高線圖上辨認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的方法。
透過教材的"想一想"中的"等高線陡坡和緩坡示意圖"使學生在剛瞭解等高線地形圖後,馬上用高線圖來分析等高線間的疏密程度和山體形態的關係,透過觀察分析,得出等高線密----坡陡;等高線稀疏-----坡緩。透過分析此圖,學生鞏固了空間概念,提高他們的空間思維和想象的能力。
在學生獲得了有關地形圖的知識後,利用教材的"做一做",給學生獨立學習和相互討論的機會,可分成小組,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素描圖極其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經過小組討論後,由學生代表說明每一個等高線的圖形特徵和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對應關係。教師給予糾正、補充,透過討論,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辨認這幾種不同的地形。
"分層設色地形圖"的教學,可讓學生直接做"做一做"的填表練習,強化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加強讀圖能力的訓練。
"地形剖面圖"部分的教學,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圖的繪製方法,一圖,指導學生理解等高線地形圖如何轉化成了地形剖面圖的過程,如有計算機課件幫助演示,效果更好。有利於學生鞏固前面剛形成的空間觀念。可用教材上的形容"從地形剖面圖上看地形的高低這部分可以一邊講,一邊讓學生跟著畫,(在填圖作業上或老師發給的印有等高線的紙)。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等高線概念,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係。
〈教學手段〉
計算機課件(關於"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圖" "等高線繪法示意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及地圖冊中的各種地形圖、示意圖。
〈教學過程〉
(引課)匯入: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測得珠穆朗瑪峰高度為4000多米?同一個珠穆朗瑪峰為什麼會出現兩個高度值?而這兩個高度值又是怎麼測出來的呢?
(計算機演示)動畫: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提問:圖上甲的高度是多少?
學生看圖回答:
(1)以海平面為標準,高度為1500米,這是海拔高度
(2)以乙點為標準,高度為1000米,這是相對高度
圖上乙處的高度是什麼高度?是海拔高度。
小結:地面高度有兩種計算方法: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它們都是指垂直距離,但起點不同。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板書)一.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1.海拔
2.相對高度
(承轉)珠穆朗瑪峰高度8848米指的是海拔高度,4000多米則指的是珠穆朗瑪峰與青藏高原相對高度。珠穆朗瑪峰和青藏高原都是以高著稱,地球表面還有高低起伏的各種地形,如何在地圖上表示它們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等高線地形圖。
講授新課
(板書)二、等高線地形圖
(計算機演示)動畫:等高線地形圖
提問:
1.這是什麼?(一個山體)
2.圍繞山體的線是等高線,在山體上同在一條等高線的點有什麼特點?(海拔相同)。
3.山體各層等高線被壓入同一平面,等高線的排列有什麼特點?和原來的立體圖有什麼對應關係?(山頂比四周高,所對應的等高線數值,中心高,周圍低;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
(學生活動)完成"想一想"
(計算機演示)動畫:分層設色地形圖
(板書)分層設色地形圖
(學生活動)完成"做一做"的填表作業。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一、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
1.海拔
2.相對高度
二、等高線地形圖
1.等高線的概念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根據等高線的特點,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形種類。
訓練讀圖能力。
〈教學難點〉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形種類
〈教學手段〉計算機課件(地形剖面圖)教材及地圖冊中的各種地形圖、示意圖。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完成"做一做"
上節課我們已學習了等高線的概念,瞭解了等高線地形圖的構成和等高線的閱讀方法,現在再給你們幾種地形的素描圖極其對應的等高線地形圖,分小組討論,討論後,由學生代表上臺做講解。請閱讀?"不同地形的等高線表示狀態",每小組集中討論一種地形,要求對比說明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特點和所對應的等高線形態的特點,同時請同學們讀圖時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1)等高線的數值變化規律;
(2)等高線間的疏密所對應的地表形態;
(3)等高線彎曲方向和高度變化的關係;
(4)特殊地形所對應的等高線的形狀
學生派代表發言,教師糾正、補充。
(總結板書)等高線地形圖:
1.等高線的疏密:稀疏表示緩坡
密集表示陡坡
2.等高線的形狀:彎曲部分向高處凸表示山谷,向低處凸表示山頂;
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有兩組對稱的等高線組成)
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
(計算機演示)動畫:地形剖面圖
教材生動的描述:從地形剖面圖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開蛋糕,可以從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
(板書)地形剖面圖
(學生活動)提問:刀從哪兒切?(明確剖面線的含義)在地形圖上如何做切面?發給學生地形圖,在教師指導下:
1.確定剖面線位置;2.在下方劃線段平行於剖面線;3.做一個縱軸的高度表,形成一個座標系;4.從等高線和剖面線交點處做垂線,到高度表所指示的座標點處;5.連線所有的座標點,繪製完成地形剖面圖。
(反饋練習)習題
(總結)透過本章學習,我們瞭解了地圖上的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以及等高線等基本知識。學會運用比例尺在地圖上量算兩地之間的距離,以及在地圖上辨別方向。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地形種類,這部分的知識非常重要,下一章學習的世界的陸地和海洋和以後各章學習都會用到的,我們必須要學好它。
〈板書設計〉
2.等高線的特點
⑴等高線的疏密:稀疏表示緩坡
密集表示陡坡
⑵高線的形狀:彎曲部分向高處凸表示山谷,向低處凸表示山頂;
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有兩組對稱的等高線組成)
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
三、分層設色地形圖
四、地形剖面圖
〈總體設計思想〉
根據本節教材對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念三個方面的要求,本節課設計了兩個主要教學環節:第一個環節,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各種地形圖、示意圖,透過讀圖理解等高線的概念,建立起對地形圖的空間思維和想象。由於讀等高線地形圖,需要將立體圖形轉換成平面圖形,內容抽象,比較難掌握,資訊量很大,學生又是初次接觸這張圖,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會感到困惑,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本環節中教師要特別注意,提問要具體、明確,問題的難度要由淺到深,給學生一個適應過程,使學生逐步掌握由空間到平面的轉換方法。教材中的讀圖編排很好地體現了上述思想,這部分內容,用多媒體幫助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個環節,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讀圖初步學習了地形圖的知識後,需要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使知識進一步得到鞏固,這個環節的設計以學生活動為主,主要是組織學生,分小組分析討論不同地形的等高線的形態特點,總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形如山頂、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幾種地形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這時,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也願意主動參與。透過分析討論使學生初步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地形種類,讀圖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與人合作學習的能力都得到了鍛鍊,在價值觀念上,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他們感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探究活動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模型的製作
1.製作材料及方法
(1)山體模型的製作:用泡沫塑膠製作成有緩坡、陡坡的山體。在繪出等高線圖以後,按照一定的高程進行切割。山體最好切割成六層。每層穿兩個用作固定在底板上的小孔。
(2)木框:用木條製作成木框,呈長方形,每框內安上繃緊的透明塑膠薄膜(木框最好制五個),每個塑膠薄膜上分別繪有不同高程(100米至500米)的等高線。
(3)底板:用木板作底板,在底板的四角安置四個立柱。立柱上標高程。
(4)固定山體模型的木柱兩根:木柱為圓柱體,長度以略低於山體模型高度為宜。在底板上開有兩個安置木柱的圓孔。也可不用木柱,而在上下兩層之間用磁鐵固定。
(5)等高線圖的繪製:用同底板大小一致的較厚的白紙,繪出山體模型的等高線圖一張,標明高程。
(6)安裝:將山體模型的各層和薄膜木框,按由下至上的次序,依次安置在底板上的相應位置。
2.使用方法步驟:
(1)底板上有山體模型,向學生說明"這是一座山的模型,山的海拔高度為550米。"讓學生形成山體印象。
(2)依次加入每個高程(從100米到500米)相應的薄膜框架。側視可見山體,俯視可見等高線圖。
(3)將實體模型從底板及木框中取出,讓學生觀察底板及木框。這時,側視仍可顯出山體,俯視則可見清晰的等高線圖。
(4)再將厚紙繪製的等高線圖放到底板上,俯視時薄膜上的等高線與底板上的等高線大體重迭;而後將木框薄膜依次重迭在底板上,則見薄膜上的等高線與底板上的等高線相互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