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伏特舞曲教案
加伏特舞曲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加伏特舞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加伏特舞曲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透過音樂律動,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以及音高的變化,能夠用動作體現的節奏與音高;
2、透過聆聽和體驗,初步瞭解三段體曲式結構
3、激發學生用快樂的心情、幸福的表情進行表演,從而培養學生表演的自信心及表現力。
二、教學重點:
1、聆聽《加伏特舞曲》,透過編創動作讓學生感受音高變化;
2、透過表演,感受歌曲的舞蹈性,用編創適當的動作配合節拍表演。
三、教學難點:
1、感受音樂旋律及音高的變化
2、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教學準備
1、學生:鉛筆兩枝(一枝可以書寫),白紙一張;
2、教師:教學設計(6份)、課件隨身碟(影片播放程式和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今天這節音樂課,來了許多我們不認識的老師,孩子們有感到緊張嗎?……因為這些我們不認識的老師都是成都市音樂骨幹班的老師,請孩子們和我一起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到來。現在孩子們跟隨音樂去到音樂的王國裡……
(二)、聆聽全曲,體驗、感受音樂。
1、初聽:感受作品情緒。
師:初聽到這首樂曲你的心裡感受到了樂曲什麼樣的情緒?(提示聽樂曲後的心情)
過渡語:這是一首快速、歡快的樂曲。
2、復聽全曲:感受作品速度
師:說說這段樂曲的速度和給你的感覺。(播放《加伏特舞曲》主題)生回答以上問題。
3、猜一猜:樂曲的名字
師:今天我們聽到的這首音樂你能幫他取個名字嗎?(……)
4、適時評價,瞭解樂曲資料
師:我們班的孩子真能幹,大家的回答真不錯,這是一首由荷蘭的作曲家戈塞克創作的《加伏特舞曲》。它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200多歲了。
(三)、聆聽主題A:
1、體驗旋律的高低變化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樂曲的第一段,老師為這段音樂編了動作,請孩子們仔細看,然後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了您的手一會高一會低……
師:老師的手為什麼一會高一會低呢?這段樂曲你體驗到了音的什麼?(因為音樂裡音有高低,音高的時候,手就高)
師:還有呢?(手扭來扭去,像在跳舞一樣)
生:(老師的手扭來扭去,像在跳舞一樣。)
2、熟悉主題A
師:我們知道,文章是由句子組成,樂曲也是由樂句組成的,現在我們再來聽聽這段音樂是由幾個樂句組成。(放主題音樂A 12句)
師:出示1-8及第12樂句旋律線,指導學生為9-11樂句畫一畫旋律線
師:現在你們發現了什麼?(A段每一樂句的旋律線很相似……)
3、簡介加伏特舞曲和樂器單簧管
(1)師:“加伏特舞曲”在歐洲流傳最多的就是皇宮裡王子與公主的故事了。今天啊,這首《加伏特舞曲》又要在荷蘭皇宮裡的舞會上響起來,大家想不想一起跟著我去看看啊?(想)可是想進入皇宮,必須要有金鑰匙,而這把金鑰匙就被藏在百寶箱裡,只要答對百寶箱裡的問題,就可以拿到鑰匙,那我們一起去看看百寶箱到底給我們出了什麼難題吧——(出示問題:這首樂曲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簡介單簧管)
(2)師:拿到金鑰匙,可以進入皇宮參加舞會了。看,作為舞會的主人,王子和公主要為貴賓們獻上一段開場舞,蔣老師呢,事先先學了學了幾招,請看!(師隨著音樂做舞蹈動作)
(3)師:誰能模仿一下?(請生模仿)。放音樂,老師引導做動作(動作:踏4步,點三次頭)
師:誰能說一說剛才的舞步現咋樣再咋樣?(先走4步,再點三次頭)。
(4)師:男生起立請你模仿扮演王子做個很優雅地姿勢,女生模仿扮演公主保持高貴的姿勢,跟著音樂邊哼邊律動,好嗎?(播放主題音樂師生律動)
(5)老師總結:那是因為這首音樂的節奏規整,所以它的舞步才有規律。(出示幻燈:節奏規整,舞步有規律。腳丫子的圖片)
(四)、完整欣賞,體驗三段體曲式結構
1、完整聆聽,為樂曲分段。
師:我們剛才欣賞的這段音樂只是《加付特舞曲》的其中第一段,現在我們再完整地欣賞這首加伏特舞曲,聽聽你熟悉的部分在樂曲中出現幾次?都出現在樂曲的什麼位置?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聽到熟悉的音樂了嗎?在《加付特舞曲》裡的哪些部分?
生:(前後)
師:如果我把一開始的這段音樂用(板書:黑○)表示,那你覺得最後那段音樂應該用什麼圖形表示?
生:(也用黑○,因為它們兩段是一樣的)?
師:那中間呢?
生:可以用○或者……
2、小結:
這首《加伏特舞曲》可以分成三部分,一、三部分是相同的,我們也可以稱為A樂段;另外一部分我們稱它為B。(師板書:ABA)
這樣的結構在音樂中叫單三部曲式。如果說A段是公主和王子邁著優雅的步伐走進舞會,開始他們的雙人舞的話,那你覺得中間B段,會是什麼呢?(聽音樂),讓我們一起想像一下。(師巡迴指導並請生上臺表演)
(公主和王子跳得很開心,聽!連黃鸝鳥都羨慕地唱起了歌。公主還輕輕拉著她的蓬蓬裙,不停地旋轉、旋轉!)
師:到第三段A的時候,眾學生回到座位,觀看王子和公主的雙人舞。
(五)、小結:
大家表演的真棒!今天我們欣賞了《加伏特舞曲》,知道了它是一首ABA式的單三部曲式舞曲,相信每一位同學都在其中感受到了不同的樂趣。這就是音樂的魅力!隨著我們這節課的結束,皇宮裡的舞會也要結束了,現在就讓我們隨著音樂再次展現我們優雅的舞步吧!(聽音樂再次律動)
加伏特舞曲教案 篇2
一、說教材
《加伏特舞曲》是風車之國荷蘭作曲家、指揮家戈塞克所作歌劇《魯吉納》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後被改編為管絃樂、鋼琴曲等其他器樂演奏形式。
樂曲用三部曲式構成,A段的主題旋律採用對稱的樂句組成。有兩個小節組成的每個樂句,都在後一小節作跳躍進行,並在第三拍收第四拍停,這種“頓一頓”的特點好像畫龍點睛,是音樂生動活潑起來。富於個性。中間部分前後兩大部分形成對照,前半段節奏連貫,旋律平穩,後半段保持了活潑的特性,統一中有變化,這首輕鬆活潑的《加伏特舞曲》十分膾炙人口,充滿著生命力,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透過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為樂曲分段;在遊戲與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出不同樂段的情緒表現,並能藉助肢體語言和道具表現樂曲,培養學生的聆聽興趣和習慣;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律動參與、哼唱樂曲、編配動作等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記憶樂曲的主題;引導學生分辨出三部曲式的音樂結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透過帶領學生欣賞《加伏特舞曲》,使他們感受樂曲活潑明快的情緒。
2、教學重點
聆聽和表演《加伏特舞曲》,感受音樂情緒,聽辨樂段。
3、教學難點
準確地在律動中哼唱樂句。
二、說教學理念
新課標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教育理念:“音樂課的教學活動應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感受、鑑別、判斷、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
三、說學情
2年級的兒童,無論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帶有幼兒的特徵。其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尚處於初步發展的階段。他們活潑好動,在這課學習中為了增加趣味性我採用節奏遊戲直接匯入,以聽、唱、律動結合,激發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從而培養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中的體態律動、即興模仿、固定伴奏音型、圖形譜、圖卡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想學、樂學;同時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聆聽音樂辨別欣賞音樂的能力。
2、學法
本課學生的學法主要有,肢體感受記憶法、節奏模唱法、探究發現法等方法來掌握教學重難點。
五、說教學過程
1、律動激趣,遊戲匯入
2、初聽音樂,參與音樂
3、動靜結合,記憶音樂
4、完整聆聽、對比分段
5、集體參與,感受音樂
6、拓展延伸
六、結束語
加伏特舞曲教案 篇3
一、教材內容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由三個樂段組成的,是A+B+A的形式,運用了許多八度的大跳,使得A樂段非常的歡快、活潑,B樂段運用了許多的連線,使得B樂段非常的優美,但在後面尤其是最後一小節又用了連續的八度大跳,所以又使的B樂段更顯得饒有風趣。
二、教學目標
1、透過律動,感受《加伏特舞曲》的情緒,旋律變化及曲式結構。
2、透過聆聽,感受舞曲的音樂風格及特點。
3、透過聆聽,讓學生感受八度音程的變化及音高的特點。
三、教學重、難點
1、聆聽《加伏特舞曲》,感受樂段的結構變化。
2、透過舞步的變化,讓學生初步感知舞曲的特點。
四、學法策略指導
聽辯法、模唱法、情景法,試唱法
五、教學過程
(一)溫故
知新齊唱《飛飛曲》。
師:同學好,歡迎來到快樂的音樂課堂,讓我們在這一節課上唱起來,跳起來吧!
(二)新課
匯入1、介紹法國風土人情(《加伏特舞曲》第一段音樂)
師:
(1)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領略法國的風采。在法國,不僅僅有世界著名的埃菲爾鐵塔、普羅旺斯迷人的風光,還有熱情的法國人和優雅的舞蹈。你們想看嗎?教師隨音樂做律動。
(2)老師做的動作好看嗎?
(3)這段音樂好聽嗎?
(三)新授(4)介紹加伏特
師:這首好聽、優美的曲子就叫做加伏特舞曲。加伏特是法國一種古老的舞曲。這種舞曲起源於法國的加普地區,生活在那裡的人叫加伏特人,他們跳的這種舞蹈便稱為加伏特舞蹈。
2、分析A樂段的曲譜,試唱旋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段音樂的譜子,聽聽他有什麼特點?(活潑、歡快)
師:桃心部分的音有什麼特點?(音名都一樣,但是音高不一樣,它們是八度的關係。)
1)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樂曲的旋律走向,找規律。以樂曲的前兩句為例(它的旋律走向是一樣的)。用你的右手的食指連一連音符。
2)樂曲的最後是八度大跳,請同學們用動作表示一下音的高低。
(3)下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樂曲的旋律,老師帶領學生認識桃心部分的音。
(1)學生跟琴演唱旋律。
(2)教師糾正學生的音準問題。
(3)老師唱前半句,學生唱桃心裡面的音。
3、隨音樂律動,樂曲的A樂段旋律。
師:讓我們再一起跳起這歡快的舞蹈吧。
(1)老師分解交動作
學生雙手叉腰,在原地做左右移動的動作。
4、這首好聽的樂曲是用單簧管進行演奏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我們學校樂隊的同學為我們介紹一下單簧管吧!
師:單簧管的音色非常清脆,乾淨。
5、完整的聆聽樂曲。
1)聆聽全曲,感受音樂的結構。
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樂曲緊緊是加伏特舞曲的第一段,下面同學們認真的欣賞這首曲子的'全部,比一比誰的小耳朵最靈。
A、這首舞曲有什麼特點?有沒有相同之處?
B、哪幾個樂段是相同的?用圖形提示學生進行聆聽。
師:同學們都說的非常好,前後兩段是一樣的,那中間這段給你什麼不同的感覺?
6、聆聽中間段,感受樂曲的變化。
1)那這段音樂可以做什麼樣的動作呢?用剛才的那個動作行不行呢?
2)教師示範,左腳點地,右腳後點地,向左移動,第二個樂句方向相反。一三組的學生繞著二四組轉圈,第二個樂句換過來。第三個樂句一起像同一個方向做點地的動作。
3)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B樂段的曲譜。
師:它運用許多連音和保持音,使前半段節奏連貫,旋律較平穩,和A段裡的短促的斷音形成鮮明的對比。後半部裡仍保持了活潑的特性。用了許多大跳,尤其是最後一小節,連續的八度大跳更顯得饒有風趣。
7、聆聽全曲,教師帶領學生律動。
師:那你們能像法國人民一樣來跳跳加伏特嗎?我們用第一樂段在原地做移步的動作,第二樂段走成一個圓做踏步,第三樂段回到原位,明白了嗎?
師:再次進行聆聽樂曲。
8、介紹曲作者
師:這首活潑歡快的加伏特舞曲,卻不是法國人創作的,他的作者來自遙遠的荷蘭,叫做戈塞克。戈塞克一生創造了很多的音樂,流傳最廣的就是這首《加伏特舞曲》。並且被改編成各種音樂形式。
(四)小結
希望同學透過今天的學習,也能記住這首著名的加伏特舞曲,也能學會演奏這首樂曲,最後我們再一起跳起加伏特舞吧,結束這歡快的音樂課吧!
(五)教學反思針對低段學生的欣賞能力,對於這首純音樂的國外舞曲,我選擇了在課堂上用身體的律動來欣賞音樂,把音樂直觀地展現出來。第一次欣賞初步感受音樂情緒,為樂曲劃分樂段。第二次欣賞隨音樂感知旋律線。透過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學生在聽覺視覺方面對於樂曲有個整體的感知。
另外,透過上這節課,使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如何才算上好一節音樂欣賞課。欣賞課並不是只讓學生聽一聽,分析出樂曲的結構就可以,還應關注對每個學生音樂聽覺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透過聽辨主題旋律劃分樂曲結構;透過聽辨旋律的相同與不同,體會作曲家的創作意圖;透過聽辨不同樂器的音色,瞭解音樂形象是如何被刻畫出來的;透過聽辨節奏,感受音樂中逼真的形象,只有充分關注學生聽覺思維能力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的整體聽賞水平。
(六)教學設計的特點
1、教學情境貫穿始終,極大提高學習興趣。
在本課的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創設了一個貫穿整堂課的教學情境:教師以舞蹈的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在欣賞的同時能讓學生讓動起來,學生很自然地參與到音樂中來,並在不知不覺中聆聽了音樂、感受了音樂、表現了音樂。
2、注重聽覺思維訓練,培養音樂思維能力。
聽覺是內部的思維過程,表現是外化的形式,聽覺要先於表現。因此,在教學中,我選擇了讓學生先聽記主題旋律一,再分辨樂曲結構。先聽唱主題旋律二,再聽辨主題二的三次變化重複,最後才讓學生進行完整的表現。與此同時,在我的教學中,學生參與的所有音樂實踐活動都是在聽的基礎上去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