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

  2、能用準確的方位名詞對某一地點的位置進行描述。

  教學重點:

  辨認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

  能用準確的方位名詞對某一地點的位置進行描述。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版貼。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你們農村嗎?農村什麼樣?現在的農村修起了公路,蓋起了樓房,還開發了旅遊專案,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農村看看,感受一下農村的新氣象,好嗎?(板書:走進新農村)

  二、質疑新知

  (一)活動1

  我們首先來到鳳凰村(引導看課本 52頁情境圖)觀察一下鳳凰村有哪些景點?小組交流。

  你想到村裡哪個地方?

  從村口到風景區怎麼走?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組內交流。(學生交流走的幾種方法)

  你知道風景區在牡丹亭的什麼方向呢?

  小結:風景區所在方向在牡丹亭的東與北之間,是東北方向。

  (二)活動2

  剛才我們參觀了風景區,現在如果我們想從文化中心到飲料加工廠怎麼走?

  你能說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個方向嗎?(與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板書: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大家仔細觀察這四個方向。你能試著把我們認識的八個方向在紙上表示出來嗎?

  (學生獨自完成)

  我發現同學們都能當一個合格的小導遊了,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選出一位小導遊,繼續帶領大家參觀鳳凰村,並說出你們的參觀路線。

  小組活動。

  三、鞏固與應用

  1、你能指出教室裡的八個方向嗎?

  (引導學生學會看秤和物品包裝袋上的質量標記。)

  2、實踐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說說校園內各個方向有些什麼?

  3、集體活動:找朋友

  四、課外延伸

  向同學或家長介紹一下你的家的位置,或周圍的一些地點。

  板書設計:

  走進新農村——位置

  北

  西北 東北

  西 東

  西南 東南

  南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觀察、聯絡生活情景,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2.發展初步的計算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在教師知道下能提出並解決問題,體會生活裡數學問題的多樣性和問題的不確定性。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透過觀察情境圖並交流感受,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和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透過聯想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

  一、揭示課題,認定目標。

  1.看教師演示無序上下車情境。

  指名說說車上人數增減情況。

  思考為什麼不能確定車上人數增加變化情況。

  2.看教師演示有序上下車情境,說說車上人數的增減情況,猜一猜車上人數大約有多少人。

  3.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二、目標驅動,自主學習。

  看教學情境圖,思考問題。

  (1)從剛才的圖中,你看懂了什麼?在小組裡說一說。

  (2)你能用學具來擺一擺剛才乘車的情況嗎?

  (3)你能用一個算式來表示圖的意思嗎?

  三、全班交流,提煉建模

  1.交流答案。

  2.認定目標。

  3.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加減混合的算式怎樣計算呢?

  4.一起讀一讀課前讀過的兒歌。

  四、分層練習、內化提升。

  必做題

  1.基礎練習,想想做做1。

  學生看圖說說是什麼意思,然後再列式計算。

  2.基礎練習,想想做做2。

  指導學生說清圖意,再解答。

  3.綜合練習,想想做做5。

  指導學生先看清圖意,再與同桌交流一下看到了什麼。

  選擇一組數量進行列式。

  交流圖意。

  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堂課的收穫與體會。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瞭解他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大月、小月、各有哪些月。瞭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2、程與方法:透過學習、交流,掌握每個月天數的記法。瞭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3、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交流、合作與簡單的評價,同時引導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瞭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教學難點:

  學會記憶大小月天數的方法,判斷平年還是閏年。

  教學方法:

  自學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 問題匯入

  1、大約有多少天?有那幾個月?小月有幾天?有哪幾個月?

  你是怎樣記大小月的?

  二月是什麼月?有多收天?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自學閏年的產生(課件出示)

  地球因為地球饒太陽公轉一次實際是上是365天還要多幾個小時,而不是我們認為的一年365天整。所以饒4圈後也就是四年

  多出了的時間剛好和一天的時間相差很小所以出現了四年一閏,閏年就是這樣產生的

  2、閏年的計算方法

  學生說說晚上9時是怎樣變成21時的?

  判定公曆閏年遵循的一般規律為: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為閏年。②、世紀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閏年。

  ③、對於數值很大的年份,這年如果能整除3200,並且能整除172800則是閏年。

  3、練習:你知道20xx是什麼年嗎?

  怎樣判斷?

  三、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過程,說一說體會。

  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作業設計:

  68、69頁的練一練

  板書設計: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透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透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瞭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

  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資料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麼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

  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

  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並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4、完成“練習一”第6題。

  先讓學生嘗試做一做,分別測量在跑步或跳繩後,1分鐘內心跳和呼吸次數的變化情況。

  5、完成“練習一”第8題。

  學生計算經過的時間。如果部分學生有困難,讓他們藉助鐘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師給予適當的幫助。

  6、完成“練習一”第9題。

  指名說說題意。學生獨立列式,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二、補充題目。

  1、1分=()秒4時=()分9分○9秒36分○2時

  5分=()秒150秒○2分400分○4時10分○1時

  2、電影《神奇的宇宙》從2:05開始,到2:50結束,這場電影放映了多長時間?

  三、全課總結

  你現在回算經過的時間嗎?計算經過的時間應注意什麼?

  四、佈置作業

  “練習一”的第10、11題。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2、 使學生透過動手實踐,瞭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能夠根據物體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質量單位進行表達和交流;瞭解千克和克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進行簡單的估測,逐步提高估測能力。

  3、 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二、教學時間:4課時

  千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P29——32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瞭解用秤物體質量的方法,透過看一看、稱一稱、拎一拎、數一數、說一說等活動,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質量觀念。

  2、 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樣食品(出示蜜棗、膨化食品),他們在爭吵到底誰比較重,你能想個辦法幫它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討論,得出結論:掂一掂、稱一稱、看一看

  二、操作體驗,認識千克

  1、學生嘗試稱一稱蜜棗的重量

  談話:透過掂一掂,我們發現蜜棗比較重,但它到底有多重呢?我們一起來稱一稱吧。

  學生活動,交流稱的結果並說出自己是怎樣看出重量來的。

  談話:秤面上的指標指著“1”,到底“1”表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檯秤吧。

  2、認識秤面,認識千克

  學生觀察秤面,說說在秤面上看到了什麼?(g和數字刻度)

  問:你知道g表示什麼麼?

  講述:g是千克的符號,稱一般物體的重量時,通常用千克做單位,千克又叫公斤,如果用秤稱物體的重量時,秤面上的指標指著1,就表示這個物體重1千克,那麼如果秤面上指標指著2呢是多重呢?你能看出這檯秤最多可以稱多重的物體嗎?

  3、學生再次稱一稱蜜棗,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並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用具:

  幻燈、掛圖、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匯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和飲料嗎?今天我們一起去買一些飲料,希望大家幫幫老師。

  二、探索新知

  1、請學生獨立思考,先自己結合買飲料這個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小組中說一說各自的想法,解釋各自的估算過程。

  3、彙報演算法

  (1)一箱飲料大約70元,兩箱飲料大約140元。

  (2)一箱飲料超過60元,兩箱飲料就超過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學生獨自解決共花了多少錢?。

  5、小組內交流各自演算法。

  6、彙報演算法

  (1)243 = 72(元) 722 = 144(元)

  (2) 2432

  =(? ) 2

  = (? )(元)

  三、拓展應用

  1、1547 12586 10245

  2、估計你們學校大約有多少人?

  3、哪道題的得數大?畫。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12346789 ( )

  4、 1568 36912

  32 + 173 (15 + 35) 6

  5187 10525

  5、我每分大約打41個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個字?

  (2)一篇稿件共325個字,5分後還剩多少個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這篇稿件嗎?

  6、楊樹168棵,今年種的松樹是楊樹的5倍。

  (1)今年鍾松樹多少棵?

  (2)楊樹和松樹共有多少棵?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你學會了什麼?

  五、作業

  作業本上的作業。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使學生學會長度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2、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師:今天我們一起去數學王國旅遊好嗎?(出示小精靈和數學王國,圖,小精靈說:歡迎聰明同學來數學王國遊玩!)

  2、選鑰匙開門(先出示第一道門,再出示第二道門,然後出示第三道門)

  第一道門:小精靈:這扇門有二把鎖,(二把鎖分別標上:400釐米,5分米)下面這裡有很多把鑰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會選鑰匙開鎖了嗎?能說說為什麼?

  第二道門:小精靈:這扇門同樣有兩把鎖(兩把鎖分別標上:3千米、5000米),下面這裡有4把鑰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會選嗎?你知道為什麼嗎?

  小結把千米和米之間換算的方法。

  第三道門:鎖上標有5千米-20xx米、1000米+4千米

  6把鑰匙分別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讓學生先選後說想法。

  二、鞏固、運用(出示數學王國裡的數學景象)

  師:譁!數學王國多美呀!有樹,有花,還有。

  1、看一看大樹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頁的做一做設計成填寫大樹的高度)

  2、同學們來到雙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來到村口迎接同學們,請同學找一找,誰跟誰是同一胞。

  3、摘蘋果(出示蘋果樹,樹上掛有很多蘋果,每個蘋果寫上帶有長度單位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們帶同學們到數學奧宮去玩,數學奧宮距離雙胞胎村200千米。他們早上8時乘汽車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5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三、全課總結

  讓學生說說你遊數學王國你的有什麼收穫!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內容:

  25頁例4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溝通等活動中理解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確運用乘法對整除與帶餘數的除法進行驗算。

  3.培養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經歷觀察、填寫、思考等學生活動,感知乘、除法的關係。初步感受可以用乘法來驗算除法。

  教學過程:

  一、 生活引入

  1. 一本寓言故事書5元,如果你用100元錢買同樣的書,你準備買什麼,最多可以買多少本?

  1005=20(本) 1007=14(本)2(元)

  2.透過觀察比較初步得出驗算方法。

  出示:

  186=108

  467+3=325

  10+86=

  32+57=

  3.比較一下,上下兩個算式 之間有什麼聯絡?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根據學生得出的結論,教師板書:商除數=被乘數

  商除數+餘數=被乘數

  二、新授

  1. 驗證用乘法驗算除法的方法。

  指板書問:是這樣嗎?我們來驗證一下:出示例4。

  教師巡視指導。

  你們驗證的結果怎樣?

  2. 驗證帶餘數除法的方法。

  你是怎樣驗算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教師要鼓勵學生創新,除數商的一種還可以:100-2=98 987=14

  3. 小結。透過上面題目的聯絡,請同學們說說除法驗算的方法和驗算時要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

  1.課本第25頁做一做。你們驗算了嗎?我們要養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2.課本第26頁第3題。

  你們打算用什麼方法把它分成題目要求的這兩類?

  一般學生:算出結果再分類。

  好學生:看末尾。如果是0或5能被5整除,沒有餘數,反之帶餘數。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1、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並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

  確地進行計算。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問題——植樹節馬上就到了,你們有什麼計劃嗎?請看明明班的同學在幹什麼呢?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出示掛圖,大家看一看,這裡有什麼?

  1、仔細觀察並說出圖意。

  2、誰能根據這幅圖提出問題?

  3、試著解決所提問題。引出:20×3=

  4、討論演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嘗試解決,拓展應用

  1、每箱草莓40個,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個?(學生獨立解決,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⑴3頭小象吃一堆香蕉,夠1天吃嗎?

  ⑵1頭大象一個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還能提出兩個數學問題,並試著解答。

  四、小結:

  在這節課中,我們學習了什麼新知識?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本節課學生在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習並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

  板書設計:

  小樹有多少棵

  有3捆樹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樹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樹60棵。

  需要多少錢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是學生知道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餘數出發的實際背景。

  教學重點:

  知道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教學道具:(略)

  教學過程:

  複習乘法口訣。

  一、結合生活情況讓學生體會有餘數除法的實際背景。

  1、教學P49的主題圖。

  (1)讓學生獨立觀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圖。

  思考問題:

  這幅畫面是什麼地方?

  你發現了畫面中有什麼活動內容?(按順序)

  (2)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麼內容。你想到了什麼?

  (3)各組代表彙報。

  (4)教師板書學生彙報的資料。

  這是某個校園裡的活動情景圖。從圖中發現了教學大樓前面的兩樹之間都插著4面不同顏色的旗子,升旗臺上也飄著一面國旗。

  運動場上每4人一組小朋友在跳繩。

  籃球場上每5人一組準備打籃球比賽。

  [4]板報下面擺的花是每3盆擺一組,旁邊還有很多盆花。

  (5)根據上面的資訊(條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大家在小組議一議。

  2、感知生活中處處有除法。

  (6)學生彙報。(略)

  (7)師:以上這些活動,你們在那裡見過或自己親身參加過呢?

  生:(略)

  3、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師:除了以上這些數學問題,你們誰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並且使用除法計算的?

  (可根據全班的總人數,每()人一組坐可以坐幾組)

  二、練一練,圈一圈。

  大家來圈△,一共有15個△。

  1、每份3個,共幾份?

  2、每份4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3、每根5個,共幾份?

  4、每份6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三、彙報自己這節課學會什麼。

  四、總結下課。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透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遊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後,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①“矮子指的是什麼”?“高個指的又是什麼?”

  ②“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於多少分”?“1分等於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於……?(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完成第4頁“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後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方法(1)時、分、秒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2)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10個1=1個10)

  60分=1時(10個10=1個100)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迴歸評價:

  教師:現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在經過了幾分?一節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能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學生熟知的、感興趣的計算,用家到學生經過的時間來組織教學。一方面教師要相信學生,給予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經驗得出計算的時間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細緻引導,透過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總結和實際應用鞏固所學。透過不斷地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認識幾分之一,教材第90~91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結合具體情境,透過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知道分數各個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的讀寫分數。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操作、觀察、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思維,培養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建立分數的概念,會讀寫分數;

  教學難點:藉助具體的例項,說出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展示、紙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利用中秋分月餅的故事,引出課題——幾分之一。

  二、解決問題,深入理解

  1、讓學生思考一份月餅怎樣表示——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個月餅的。

  2、板書;讀作:二分之一。

  3、帶領學生分析意義。

  三、舉一反三

  1、運用練習題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分數的形式。

  2、介紹分數各部分名稱。用其中一個分數,講授並板書出分子、分母、分數線的位置。

  四、摺紙遊戲

  1、請學生拿出老師課前準備的紙,折一折,並用筆畫出他的四分之一,老師巡迴指導。

  2、請學生起立展示,並總結方法。

  3、讓學生聯絡生活,並舉例用分數表示。

  五、課堂練習

  闖關遊戲

  六、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教師引導完善。

  作業佈置:

  用自己喜歡的形狀的紙折出八分之一併用顏色表示出來。

  板書設計:意義: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總複習(四)

  教學目標:

  1、繼續複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能夠正確地觀察日曆,回答問題。

  2、複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進一步感受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複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能夠按照題意進行正確搭配。

  4、能夠根據已知資訊,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透過複習加強鞏固,進一步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在以前的複習中,我們都複習了哪些知識?

  本學期我們學的內容除了剛才說到的,你認為還有哪些知識我們應該再複習整理?

  我們一起來整理回顧這些內容,看誰解決這樣的實際問題最棒!最棒的同學我們可是有獎勵的!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賽一賽好嗎?

  二、鞏固探究

  1、回顧整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同學們,你還記得有關年、月、日的哪些知識?

  出示第16題:一年365天,合幾個星期零幾天?

  請同學們自己試著做一做。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解決實際問題:

  出示92頁第18題的圖片及文字。

  請同學們認真看圖,誰能說一說這幅圖是什麼意思?告訴了我們什麼?

  你是怎樣設計住房方案的?

  3、複習“搭配中的學問”

  出示第20題:我們剛才解決了住宿問題。現在我們在一起來解決穿衣的問題好不好?

  這是我們學過的搭配中的學問。你能不能自己試著解決呢?

  如果解決得好、搭配得棒,我們將評選它為“出色設計師”。

  自己解決,評選“出色設計師”。

  4、回顧整理“可能性”

  出示第19題,指名讀題,自己解答,指名回答。

  5、整體回顧:

  在這一學期中,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你還有什麼想知道的問題?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複習了什麼知識?

  四、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透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透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分析:

  時間單位“秒”學生們並不陌生,在生活中有接觸。1分=60秒,學生也有模糊的概念印象,但是,時間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重量單位那樣容易用具體的物體表現出來。因此知道並理解1分=60秒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而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不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亦是難點。教學中,注重聯絡生活,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注重給足學生觀察、發現、探究、體驗的時間和空間,注重多媒體課件的有效運用,以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並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麼?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於秒的知識?你是怎麼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麼?(時針、分針、12個數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②出示鐘面(有秒針):它與剛才的鐘面有什麼不同?(多了一根指標。)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③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麼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學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①揭示: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麼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麼?

  (3)理解1分=60秒。

  ①課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課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

  ③學生彙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現了什麼?(1分=60秒)

  ④你發現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麼關係?(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錶和秒的計時方法。

  這是秒錶。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②介紹秒錶的計時方法。

  有的電子錶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錶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

  ④讀出電子錶上的時刻。

  ⑤你還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①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錶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執行220千米,宇宙空間裡有79個星體發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⑥感受幾秒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麼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麼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麼。

  2.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嗎?

  板書設計: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教學難點:

  學會估計生活中的物體的質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1)老師手裡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裡有什麼,並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頭牛媽媽、一匹馬爸爸、一頭豬姐姐、一隻熊哥哥約重多少千克?

  2、講故事

  師:這些動物們都住在美麗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條河岸上,這條河,河水很清,在河對岸也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住著白兔、小猴等動物。

  3、認識噸,建立1噸的質量概念。

  師:

  (1)牛媽媽、馬爸爸、豬姐姐、熊哥哥能一起過橋嗎?請同學們開啟書,翻到第十一頁,看第十一頁的例6。

  (2)各學習小組議一議,這四隻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麼?

  (3)彙報;

  4、小結:

  (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噸=1000千克

  5、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麼東西大約重1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彙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題和練習三中的第三題和第四題。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課你認為自己表現得如何,你有什麼收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