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可愛的毛毛蟲教案
幼兒園可愛的毛毛蟲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可愛的毛毛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可愛的毛毛蟲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沿線撕圓形,發展小肌肉動作以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2、練習用兩種顏色間隔連續拼貼,再簡單添畫,表現毛毛蟲的外形特徵。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間隔拼貼毛毛蟲的外形特徵。
難點:用兩種顏色間隔連續拼貼。
活動準備:
1、毛毛蟲範例圖,畫有圓形的方形紅、黃紙若干,黑色蠟筆。剪好的樹葉每人一份。
2、有關毛毛蟲變蝴蝶的錄影。
活動過程
一、播放毛毛蟲變蝴蝶錄影引起幼兒做毛毛蟲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影,小朋友看看裡面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師:你看到了什麼?(毛毛蟲變成了漂亮的蝴蝶)哦,原來這麼漂亮的蝴蝶是毛毛蟲變成的。你喜歡這些漂亮的蝴蝶嗎?
師:我也喜歡,所以啊,老師做了一條可愛的毛毛蟲,希望它以後也變成漂亮的蝴蝶。(出示範例)
二、幼兒觀察並說說毛毛蟲的外形特徵
師:我們一起先來看看這條毛毛蟲是什麼樣的?
提問:
(1)毛毛蟲的頭上長著什麼?(兩隻眼睛、一張嘴巴、兩個觸角)
(2)身體是什麼樣子的?( 有兩種顏色,一種紅色一種黃色間隔貼的)
(3)這條毛毛蟲有幾片圓片片?
(4)身體下面還長著什麼?(許多小腳)
教師小結:這條毛毛蟲的身體是用6片圓形紙拼接起來的,一個紅色一個黃色間隔連線貼在一起。在最後一個圓形上畫上眼睛、嘴巴、觸角,在其它圓形下面畫上腳。一條可愛的毛毛蟲做好了。
三、學習嘗試撕紙、貼上毛毛蟲。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條毛毛蟲呢?
師:好的,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材料,你們猜,老師為你們準備好了什麼?(圓片片)
師:畫有圓形的方形紙。咦,這可不是圓形呀,怎麼辦呢?
請個別嘗試撕圓,大家一起想辦法,怎麼樣把圓撕下來。
全班一起嘗試撕圓。
教師進行示範撕圓形,幼兒仔細觀察。
師:先撕開一個口子,然後兩手的食指和拇指要靠攏,捏在針孔邊上,延著針孔往下撕,一個圓形撕好了。
師:現在請6個小朋友一起上來試試看,好,6片圓形撕好了,現在我們來做毛毛蟲了。
教師邊講邊示範:先取一張樹葉,再挑選一張紅顏色的圓片片撕下圓片片後面有雙面膠,我們將雙面膠上的紙撕掉,放到框裡面,然後把圓片片貼在樹葉上,注意要將圓片片貼在樹葉的一端,然後再拿一張黃色的圓片片,一張一張連線起來,要壓住一點點,現在老師貼了一張紅色的一張黃色的,接下來請小朋友來完成。真不錯毛毛蟲拼成了,不要忘記在最後一張圓片片上畫上毛毛蟲的眼睛、嘴巴和觸角,在其它圓片上畫上腳。
四、全體幼兒操作貼上毛毛蟲。
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提醒幼兒將撕下來的廢紙放在盆子裡。
2、指導幼兒將圓片片一張一張連線起來貼上成毛毛蟲,要一張紅色一張黃色間隔著貼。
3、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明確貼上的方法,降低操作難度,使他們更有信心地、快樂地投入貼上活動。
師:4個圓片片貼成的毛毛蟲也很可愛,5個圓片片貼成的毛毛蟲也很漂亮。
五、講評(把幼兒的作品貼上到事先準備好樹上)
展示幼兒的作品,幼兒相互欣賞。提問:你的毛毛蟲在幹什麼?你最喜歡哪條毛毛蟲?為什麼?
師:過些時候啊,這些毛毛蟲就會變成漂亮的蝴蝶了,現在我們學蝴蝶飛回教室吧。
教學反思:
在設計教案時,我認為的重點是:體現毛毛蟲的.外形特徵。難點是:用兩種顏色間隔連續拼貼。但是在活動中最難的地方是撕圓的方法,糾結了很長時間,原因是我在課前沒有讓小朋友試試看,第一次進行這樣的操作,我高估了小朋友的能力,最後在小朋友自己的嘗試中得出了一個撕圓的好方法,最後目標達成度還算不錯。在以後類似的教學活動前,讓個別孩子先試試看還是必須的,這樣教學質量會更好。
幼兒園可愛的毛毛蟲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半蹲走,發展下肢力量和動作的協調性、平衡性。
2、培養協作意識,增強注意力和模仿能力。
活動重點 練習半蹲走。
活動難點
與同伴配合協調一致地走。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毛毛蟲頭飾和紗巾。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聽音樂模仿小動物走,充分活動身體
1.(幼兒進入場地,圍成圈站好,並在原地貼標記。)師:小朋友平時最喜歡小動物了,小動物也很喜歡你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模仿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走路。
2.幼兒在原地模仿各種小動物走路。
二、模仿毛毛蟲走路,練習半蹲走
1.師:看到你們模仿這麼多的小動物走路,有一個小動物不高興了:怎麼沒有小朋友喜歡我,模仿我走路的樣子呢?”(出示毛毛蟲頭飾)你們喜歡毛毛蟲嗎?它是怎麼走路的?”請一個小朋友嘗試學毛毛蟲走路。
2.教師示範毛毛蟲走路的樣子,重點提醒幼兒一定要雙膝彎曲半蹲走。
3.幼兒戴上毛毛蟲頭飾,聽音樂在場地中央自由練習毛毛蟲走路,教師觀察,個別指導,音樂停止時幼兒回到教師身邊。
4.嘗試兩人配合走,教師重點強調步伐要儘量一致,跟著兒歌(附後)節奏走。
5.解決難點。
(1)師:“小朋友來看一下,毛毛蟲是什麼樣的呢?”(一節一節的)我們能不能試試變成一條六節的毛毛蟲走路呢?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要像剛才那樣步伐一致地走。
(2)幼兒自由組合成六節長的毛毛蟲練習協調一致地走,音樂停止時,回到教師身邊。
6.毛毛蟲比賽走路,看哪條配合得最好,走得最快。
三、遊戲“紗巾不見了”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剛才,我們的毛毛蟲配合得真好,現在老師要獎勵你們玩“紗巾不見了”的遊戲。每人拿一條紗巾,迅速藏到自己身體的任何部位,儘量不被老師找到。(幼兒藏好後,教師尋找,讓幼兒得到適當的休息。)
四、遊戲“毛毛蟲與紗巾”
1、師:紗巾還可以怎麼玩呢?誰來試試?
2、選出一些好的玩法,大家一起玩,如毛毛蟲一節一節接起來,頂著紗巾走路;全部毛毛蟲圍成圈,右手拿紗巾走路。
五、共享遊戲“快樂的蝴蝶”
1、師:誰知道毛毛蟲長大後是什麼樣子的呢?
2、幼兒將紗巾當作翅膀,學蝴蝶飛來飛去,最後飛回活動室。
附兒歌:毛毛蟲,真有趣。我們學你做遊戲。排成一隊蹲著走,動作協調又整齊。走呀走呀走呀走,大家一起蹲著走。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遊戲和音樂貫穿始終,引導DD模仿DD示範DD體驗DD合作DD分享,層層遞進,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掌握了半蹲走的技巧。
活動中,滲透了動靜交替、循序漸進的原則,並將音樂作為一種隱性規則和命令,讓孩子們在音樂的引導下,自然地開始遊戲、結束遊戲,也自然、輕鬆地實現了教學目標。
幼兒園可愛的毛毛蟲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初步學會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出可愛的毛毛蟲。
2、能大膽地作畫,培養小朋友對手指點畫的興趣。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每組兩盒水粉顏料(內放棉花)、抹布、白紙、範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畫,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呀!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猜猜它是誰?(出示毛毛蟲掛圖),請你們仔細看一看,它是用什麼材料畫的呀?
2、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手指點畫毛毛蟲。
二、幼兒學習手指點畫,教師巡迴。
1、小朋友可以用食指蘸上你喜歡的顏色,在白紙上一個靠著一個畫毛毛蟲的身體,身體可長可短,毛毛蟲也可以多畫幾條。
2、顏色幹了以後,再用水彩筆畫觸角和腳,並用綠色油畫棒添畫小草。
3、手上有顏色的用抹布擦一擦。
三、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1、展覽作品,請幼兒相互評價。
2、教師表揚畫面整潔,畫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幼兒,並對所有作品給予肯定。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