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潑水節藝術教案
傣族潑水節藝術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傣族潑水節藝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快樂的潑水節》
教學目標:
1、能準確,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快樂的潑水節》,並能結合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來演繹歌曲。
2、透過歌曲演唱,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想象能力,透過小組合作,培養其團結協作的精神。
3、瞭解少數民族的節日活動,激發起學生進一步瞭解的願望,探索傣家人民生活習性的興趣,以及對音樂的親近感。
教學重點:
對潑水節的瞭解以及歌曲中附點節奏的掌握。
教學難點:
注意“人人都像只小水鳥”的節奏
教材分析:
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大致瞭解傣族“潑水節”、蒙族“那達慕”、彝族“火把節”等重要民族節日。透過唱歌、欣賞、和音樂活動,使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音調,並能初步記憶和辨認。歌曲《快樂的潑水節》旋律採用傣族民歌的典型音調編寫,歌曲為單樂段結構,每樂句四小節,第一、二樂句節奏完全相同,第四樂句的節奏與第一樂句相似,但第三樂句的節奏與第一樂句的不同,在節奏上形成了起承轉合的關係。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他們總是喜歡透過肢體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在課堂中培養孩子們自由表達的能力與膽量,讓他們大膽的“說起來”、“動起來”、“跳起來”。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動腦,愉快的邁進音樂的殿堂,營造一個輕鬆而愉快的學習樂園,讓孩子們不僅學到音樂知識、技能,同時也受到美的薰陶。並且主動去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在音樂實踐活動中體驗到快樂,完整地學唱好歌曲。
教學準備:
電子琴、“潑水節”影音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播放孔雀舞,舞蹈影片,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師生做音樂律動
師生問好
二、匯入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觀看的這段舞蹈,有誰知道這是什麼舞?
生:孔雀舞
師:同學們知道孔雀舞是哪個少數民族的代表舞蹈嗎?
生:傣族
1、教師簡介有關傣族的知識。
師:這是傣族舞蹈。傣族有“孔雀之鄉”的美稱,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國的西南部,她神奇秀麗,猶如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西南邊疆。下面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那裡的風光吧。
2、播放有關傣族的配樂短片,教師做文字介紹。
(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我國的雲南省,當你來到他們生活的地方,首先感到是進入了一個綠色的世界,原始森林、橡膠林、果木林、香蕉林、茶山……構成了一幅幅綠海翻波的畫面;身材苗條的傣家少女,秀麗清純,披著美麗的長髮,風姿翩翩;因為瀕鄰緬甸、泰國等佛教國家,所以處處可以看到富有東南亞風情的佛寺佛塔,旖旎神奇的自然風光、濃郁多彩的民俗風情、璀璨悠久的民族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師:每年的清明節前後傣族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節日,同學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生:潑水節
3、潑水節的介紹
師:在雲南的傣族地區,有各種獨特的民俗節日,而最具特色最隆重的要數潑水節了。出示周恩來同傣族人民同慶潑水節的圖片並介紹( 1961年4月13日~15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曾來到這美麗的孔雀之鄉——西雙版納景洪,和那裡的傣族同胞共同歡慶一年一度的傣歷新年潑水節。(每年清明節後的十天左右舉行)
二、學唱歌曲
師:現在潑水節的習俗已經成為人們相互祝福的形式,在傣族人看來,水是聖潔、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萬物才能生長,水是生命之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看一看傣族人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吧!
1、初聽歌曲
師:同學們,聽完這首歌曲你覺得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生:活潑的、高興的、熱烈的、歡快的……
2、再聽歌曲
師:同學們對歌曲的情緒分析的很準確,那麼我們再來一遍歌曲,在聽的過程中,同學們跟著音樂節奏做律動,看看音樂節奏有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生:歌曲中有很多處附點八分音符與十六分音符組成的節奏。
生:隨著歌曲的旋律做節奏練習。
3、教唱第一段歌詞,找出相似的樂句。
師:好,我們現在一起來學唱一下第一段歌詞,看一看有沒有旋律相似的樂句?
生:學唱歌曲
生:第一句和第三句旋律相同
4、教唱第二段歌詞。注意“人人都像只小水鳥”這句歌詞的節奏。
師:我們來學第二段歌詞,我們不找相似旋律的歌詞了,這次我們要注意後十六音符的演唱節奏。
生:學唱歌曲
師:我們一起按節奏來朗讀一下“人人都像只小水鳥”這句歌詞
生:重點練習後十六節奏的演唱。
5、歌曲處理
師:演唱這首歌曲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速度及情緒才能表現出歡快的潑水節場面和愉快的心情?(速度:稍快,情緒:活潑歡快)
生:回答
6、全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師:好,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按照我們剛才對的分析,速度、情緒,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歌曲。
7、以小組為單位,隨音樂創編舞蹈動作
師:我們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看了一段傣族的孔雀舞,現在同學們分成五組,根據你們對音樂的瞭解創編舞蹈。
生:分組進行舞蹈創編
8、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進行表演,師生進行相互評價及鼓勵。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哪些你們喜歡的節日?
生:春節、元宵節、六一兒童節……
9、學生創編歌詞(根據自己喜歡的節日)
師:現在老師要求同學們把你們自己喜歡的節日創編成歌詞,然後按照這首歌曲的旋律把你自己創作的歌詞唱出來。
生:創作歌詞、進行表演
師:給予評價及鼓勵。
三、拓展
師:我們今天觀賞了傣族人民潑水節的場面,也學習了有關潑水節的歌曲,傣族的代表民族樂器,同學們知道有什麼樂器嗎?
生:葫蘆絲
師:還知道其他樂器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短片
師:“節日裡人們除了相互潑水錶示祝福的同時,人們還會以什麼方式迎接盛大的節日,在剛才的短片中你看到了嗎?”
師:介紹樂器鋩鑼和象腳鼓(背景音樂《快樂的潑水節》)
(1)全體學生坐著模仿老師敲擊象腳鼓的節奏動作。
雙手拍左胯 X XX
(2)全體學生站著用書代表象腳鼓模仿老師敲擊象腳鼓的動作。
X X
四、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對傣族節日、歌舞及音樂有了點滴認識,傣族只是我國眾多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個,在下節課,我們還將領略到其它民族風俗帶給我們的快樂。讓我們在快樂的潑水節的歌聲中期待著下節音樂再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