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貓釣魚》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貓釣魚》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貓釣魚》,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背景
透過觀察圖片。圖畫。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現象力。幼兒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能用豐富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能夠懂得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探究慾望。
2、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理解和感受能力。
3、嘗試透過圖片。試述故事。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重點難點
幼兒不能在活動過程中不能夠配合老師完成過程,不理解某些過程的做法。
活動準備
1、釣魚竿。
2、自制蜻蜓,蝴蝶和小貓頭飾。
3、優美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釣魚竿。放音樂,引出課題。(2個釣魚竿)
2、老師頭戴自制的小貓頭飾。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
3、一隻蜻蜓飛來了,小貓是怎麼做的。、
4、蜻蜓飛走了,小貓捉住了沒有,它又回到了哪裡。
5、一隻蝴蝶飛來了,小貓又是怎麼做的。
6、蝴蝶飛走了,小貓空手回到河邊,發現了什麼。
7、小貓說些什麼,貓媽媽又是怎麼說的。
8、小貓聽媽媽說的話來沒有,它又是怎麼做的,結果怎樣。
9、小貓和媽媽釣到魚後,幹什麼去了。
教學反思
經過這次的活動有以下的總結:
1、在這次的活動中,大多數的`幼兒都對此活動很感興趣,並積極的參與到其中,達到了動手的目的。
2、幼兒能夠很好的理解老師說的做法,提升了他們的認知能力,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3、在準備的過程中對年齡較小的幼兒沒有考慮周到,以至於有的孩子對有的過程不能太理解,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夠重視。
4、在以後的教學中,多增加一些活動,讓孩子能夠多動手,多動腦筋,這樣更能使他們更快更好地認識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