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體評課稿2篇

自由落體評課稿2篇

自由落體評課稿1

各位老師:

  大家好!

  聽了顧老師《自由落體》示範課,收穫很大,受到很大啟發,特別是顧老師光芒四射的教育激情和對教育執著的追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深深的感染著我。與其說是評課,還不如說是將自己學習、聽課的體會向大家彙報。

  這節示範課的特點是鮮明的,我認為有以下四點:

  一、體現了新課程學生探究的學習活動。

  這節課的探究緊緊圍繞一個主題:就是探究自由落體的性質,處理頻閃照片得出結論,這個過程充分的體現了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表現在判定運動性質的方法選擇是自由開放的,沒有確定的方法,這樣學生的活動就更加充分自由,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這裡探究的猜想、判斷是真實有效的,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使我想起全國青年物理教師大獎賽一等獎獲得者吳小凡老師,上《導體電阻的決定因素》一課時也採取了學生自由探究的方法,根據學生猜想導體的電阻決定於長度、橫截面積、材料,自己選目標,自己驗證。這種探究效果好,但風險大,但顧老師處理是成功的。

  這節課探究的目的是經過慎重思考的,就是根據頻閃照片判定自由落體的運動性質,而不涉及得到頻閃照片的實驗,探究目的明確,因為後面還有機械能守恆驗證實驗,學生還會再接觸到自由落體實驗,所以這種處理突出了重點,設計是恰當的。

  二、重視物理實驗,重視應用物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中影片插播,多媒體展示毛錢管實驗和學生分組處理頻閃照片,以及測定人的反應時間實驗都較好的體現了物理教學的實驗特色,物理最突出的特色我認為有三條,即:實驗、數學和實際應用。所以,物理教學應該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操作訓練,培養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實驗設計能力是物理教學的責任,也是物理課堂教學活躍、生動、有趣的特有資源。透過實驗學生能更好的體驗自由落體運動的規律。

  三、注重方法教學,尊重學生個性,著力學生髮展。

  這節課對自由落體運動性質的判斷,採用不同的途徑開闊了學生的思路,體現了方法教學和對學生的尊重。在探究重力加速度時,教材採取在用不同質量的物體自由下落,重複前面的處理,來匯出重力加速度的結果。而顧老師採用了結合前面的毛錢管實驗,輕重物體同時下落的事實直接得出結果,這正體現了伽利略理想實驗的結果,即:新的實驗結合邏輯推理得出物理結論,這種方法是很有創意的。另外,顧老師的教學對學生是很包容的,允許學生有認識的偏差,給學生以理解的時間。在分析毛錢管輕重物體同時下落時,學生認為是引力的不同,在判斷頻閃照片時學生雖然得出相同的時間內位移之比是1:3:5,但仍不能作出判斷運動性質的結論,老師對此都做了巧妙的點播和提示。

  四、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明確。

  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的基本功素養是優秀的,一節課下來給我們留下很多值得回味的教學藝術。如:對自由落體概念中“自由”的詮釋,既強調了初速度為零又揭示了只受重力,界定嚴謹。又如從月球落體到體育館抽成真空,最終聚焦在毛錢管實驗,這種由大到小、由遠至近的設計是細膩巧妙的。這裡測人的反應時間分組實驗很好的展示了應用物理解決問題。這種聯絡實際、關注自然,建模遷移都是自然流暢的。課堂的師生交流、學生的合作學習比較充分,打造了一個和諧、積極地課堂。

  兩點建議:

  1、利用V-t影象判定自由落體是勻加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如何求得值得研究。頻閃照片中還沒法斷定是勻加速運動,就不能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

  2、毛錢管的實驗還是要實際做一下,原來我以為異地上課,條件所限,後來才知道老師有自己的想法,像這種實驗對很多學生來說,一生中看到的次數是極其有限的。我碰到的多年以前教過的學生,回想起當年的物理學習,他對我講得哪些知識大都忘卻了,但還記得學習變壓器時被“電”了的那種實驗感受,並且由實驗串聯的那些規律學生都是銘記在心的。

  根據當前規範辦學的新要求,如何探索課堂的有效教學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1、教學要突出重點,簡明扼要。不要面面俱到要有捨得意識,上課開門見山,結束乾脆利索,不畫蛇添足。鎖定好教學目標,集中精力,層層遞進,爭取問題的有效解決。研究突出核心問題,訓練抓住關鍵點,以求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2、教學要突出問題。有效教學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問題解決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集中體現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許多陳述性的表達改成問題出現,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的興奮,教學效果自然是高效的。

  3、教學突出方法。我這裡強調的是,教師必須要認真的研究教學方法,同一道題切入點不同,處理的方法不同,教學的效果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北京四中沒有給學生加班加點補課,甚至中午也不能給學生個別輔導、解疑,每天的教學時間,就只有在課堂上,而且學校要求老師不管不講什麼樣的問題,要求大家都能學會掌握,這就促使老師認真備學生、備問題、備教法,每天備課到深夜不足為奇。教育大師於漪先生,每次上課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她是用心去聆聽學生生命花開的聲音,去點亮學生智慧的天燈。

  以上是我粗淺的認識與大家交流、彙報,講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也再次向為我們獻上這堂優秀觀摩課的顧老師,及其為之付出辛勤勞動的領導和老師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謝謝大家!

自由落體評課稿2

  在本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執教者在對自由落體運動的引入以及對於物體下落快慢的特點進行分析時,他能夠針對同學們對於日常現象的主觀認識,在自己簡單的分析引導下,讓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分析出有關的影響因素,並利用控制變數法,設計不同的實驗來總結結論,分析其中的關係,並最終得出了自由落體的根本前提條件,這一過程絲絲入扣,也讓學生體會到這過程中所包含的種種科學方法.

  整堂課以課改理念為指導思想,課題引入簡潔精彩,能讓學生討論、交流、動手實驗、觀察和總結,使學生積極參與,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注重能力發展的教學思想。幾個演示的設計很不錯,比如錢毛管的實驗演示就有明確的目的和有條不紊的步驟,用頻閃照片和DIS實驗分析運動實質,也很好地體現了現代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但顯得不足的地方在於:

  本堂課中前一部分進行地相當流暢而且將這一運動形式的特點講得非常清楚;但在後面對這一運動進一步舉例闡述及研究時,尤其在自己設計的實驗過程中有非常明顯地失誤,沒有體現實驗的嚴謹,也不能很好地表現這一運動的特點,前後沒有達到完美的一致.

  為了分析自由落體運動是一個勻加速運動規律,教師用了頻閃照片,又用了大量的時間展示感測器的實驗結果,此處學生顯得沉悶,顯然對感測器的作用不甚瞭解,可能還未清楚電腦螢幕上幾條曲線的物理意義。感測器的優點在於能快而精確地記錄大量資料,操作簡單,與其實驗後花時間解釋結果,不如實驗前結合理論知識介紹實驗原理和記錄的物理量,那麼對學生來說,如何選取資料進行分析應該就比較容易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