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評課稿範文

《三大改造》評課稿範文

  趙老師每一次的公開課都是一次優質示範課,她用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親切自然而又流暢的語言,極具親和力的教態,樸實簡明的教學設計,淺入學習深挖問題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智慧,將生命課堂修煉得爐火純青,總是讓課堂那麼精彩,總是讓我們受益匪淺。

  一、課堂開篇引故事,學生思考揚興趣

  趙老師,開篇引用建國初期周老漢的故事,設定兩個問題:①1952年的周老漢為什麼能分到土地?②後來周老漢為什麼又賣掉了土地?引發學生的思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帶著問題進入今天的課堂。整個課堂圍繞這周老漢的故事拉開了序幕。

  二、自主學習有保障,獨學交流有良方

  在接下來的教學環節中,趙老師將時間交給了學生自己。學生按照下發的任務卡上的獨學指南,獨學完成基礎知識的預習:什麼是三大改造,起止時間,以及各自的形式和政策。老師任意抽查其中兩個問題,檢驗自學情況,同桌之間相互通關,一方面可以相互監督預習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新知識的印象,為後面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這也是學生歷史學科知識紮實牢固的因素之一,值得我們科組的其它老師學習。

  然後將本節課的重點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與政策結合周老漢的故事,讓學生研究這種改造能不能解決周老漢的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任務卡上的任務。小組討論氣氛熱烈,每個小組設立了中心發言人,展示與分享小組的研討結果。這個環節老師的問題設計很重要,學生感興趣,所以討論得開心,也討論得深入。

  三、容見解千姿百態,迎思維百花齊放

  本節課的亮點在以周老漢的故事為引子,開篇讓學生猜周老漢為什麼爭取分得土地又要把土地賣出去,給學生留下探索的思路。課中再議老漢故事,利用三大改造的基本內容分析分析參加農業合作社的利與弊,改變現有農具,還是否願意參加?如果你是一位小紡織廠老闆,你願意接受公私合營和贖買政策嗎?如果你是一位大紡織廠老闆,你又是否願意加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內部自己參看任務卡上關於農業合作化、手工業合作化、資本主義工商業運作模式,針對問題相互分享自己的看法。在展示環節,同學們各抒己見,眾說紛紜,娓娓道來,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老師在這個環節設計的問題,為學生自主表達和發散思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想表達,且有想法表達,觀點不存在對與錯,學生表達時自信滿滿,課堂有序、積極、包容性極強。

  四、遵循學習規律,課堂真實有效

  趙老師這節課構思巧妙,簡潔明瞭,利用周老漢故事作為引子引出課題,學生自學並交流成果,結合課堂重點內容小組繼續研討類似周老漢的故事,讓課堂在結束時都意猶未盡。課堂環節完整,關聯性強,環環相扣,步步升級,學生課堂生成觀點精彩,有獨學、有交流、有展示,看似簡單的一堂課,卻能讓學生隨著問題談吐不斷,頗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即得益於學生智慧的大腦,也得益於老師智慧的設問,此乃當之無愧的好的生命課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