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工作自查報告(大全)

社群工作自查報告(大全)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群工作自查報告(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群工作自查報告(大全)1

  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來,xx社群按照鎮黨委統一部署,緊密聯絡實際,扣緊教育主題,廣泛徵求意見,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嚴格保障教育實效,推動了教育實踐活動的紮實深入開展。現按照鎮黨委《關於進一步做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回頭看”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社群認真組織開展了“回頭看”自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從“回頭看”自查情況來看,清溪社群黨的教育實踐活動自開展以來,在各級的正確領導下,在鎮黨委督導組的具體指導下,我社群高度重視,能夠嚴格按照各級的統一部署,積極動員,紮實部署,確保教育實踐活動統籌協調、由淺入深、生動活潑地展開,基本做到了“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有特色”的要求。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XX社群是由XX社群、XX村及部分XX社群和XX社群合併而成,導致服務物件型別複雜,工作人員為民解憂,為民服務的能力水平難以較快地跟上形勢發展的程序,從而影響社群工作效率,服務效力不高。

  二是查擺問題還不夠深入。在徵求意見的廣泛深入、存在的問題查實找準方面還做得不夠,分析梳理不夠準確,歸類不夠合理。有的同志對“四風”的危害認識比較清楚,但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還存在著思想誤區。有的認為自己不是大領導不存在官僚主義土壤,忽視了作為基層幹部,也容易產生官僚主義的客觀現實;有的感到作為村幹部工作很清貧,沒有享樂主義可言,沒有認識到工作中的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等也是享樂主義的具體表現。

  三是由於社群日常工作繁忙,容易放鬆自我學習,忽視知識能力的培養再造,在複雜的工作後,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便不斷減少,導致忽視自我能力的提升。社群幹部文化水平不盡相同,學習意識薄弱,積極性有待提高。針對近年來的社群創新,工作人員慣用老思想、老方法應對,缺乏思考,創新能力不夠,影響服務水平的提高。

  四是即知即改存在差距。立即整改的事項比較少,整改的措施不夠具體,在服務群眾更加自覺、工作作風明顯改進、制度規定更加完善等方面還需下大力氣提高。

  三、今後的改進措施

  (一)繼續深化學習教育,進一步樹牢群眾觀點。繼續按規定動作抓好學習,組織開展好集中學習培訓、座談發言等活動。要把學習教育貫穿到教育實踐活動的全過程,貫穿到各項業務工作中,堅持邊幹邊學,學用相長,把學習教育作為重要任務擺在首位,透過深化學習教育,進一步築牢群眾觀點,增強為群眾服務的意識。

  (二)繼續查擺解決問題,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在此前查擺問題的基礎上,繼續向思想深處挖掘在“四風”方面的'問題,特別是挖掘問題根源,透過查擺和解決存在的問題,轉變黨員幹部工作作風,提高指導基層、服務群眾的質量。

  (三)完善社群各項制度,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社群班子針對現行的制度查詢原因,透過完善社群各項制度,嚴格管理、規範行為,使社群工作能夠更加行之有效。同時,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增強對黨的事業,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認真履職,以身作則,取信於民,服務於民,讓群眾和社群的聯絡更加緊密,二者更加和諧。

社群工作自查報告(大全)2

  我鄉周密組織,認真安排,及時整改,對全鄉的“三資”進行了一次全面清理,現將自查情況具體彙報如下:

  一、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情況。

  一是資金管理情況。各村(社)都能嚴格執行國家《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建立了《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制度》;村集體收取各項收入時,都使用統一的專用票據;村集體存款各村只有一個帳戶,能嚴格執行帳、款分管,全鄉村級財務帳目、資金都是由鄉財政所代管。二是資產資源管理情況。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能夠按照有關規定清產核資、明晰產權、登記造冊,確認其所有權和使用權;村集體資產的取得、變更或終止,資產經營方式的確定或變更,資產的購置、變賣、報廢等事項,大部分經村民(代表)大會或黨員大會討論決定;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出讓,一般經村“兩委”會議研究。

  二、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的進展情況。

  一是成立業務指導組,負責對全鄉7個村(社)的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工作進行業務指導,明確工作職責,切實負起責任。各村也都成立相應的清查小組。二是清理核查農村集體“三資”情況。由鄉(鎮)組成的“三資”清查小組,按照清理核查的範圍全面進行核查,如實填報核查結果,並將這些資料透過召開會議、張貼在公開欄上等方式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對各村的“三資”情況進行分類彙總,登記造冊,建立臺帳。每冊臺賬一式兩份,一份由村委會保管,一份由鄉財政所保管。三是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制度。各村都建立了《農村集體貨幣資金管理制度》、《農村集體收入管理制度》、《農村集體支出管理制度》、《農村集體費用管理制度》、《經濟合同管理制度》等監管制度。

  三、存在問題

  村(社)財務人員力量薄弱,主要表現在對農村財務和計算機知識掌握欠缺。

  四、整改意見

  一是完善制度,規範操作。針對存在問題進一步完善原有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財務公開等相關制度,充分利用現代資訊平臺技術提高“三資”管理水平。二是加強培訓,提高業務。定期在村(社)開展業務培訓,將財務管理、公有資產監管等制度作為主要學習內容,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整體素質和業務技能,進一步規範財務檔案。三是嚴明紀律,加強管理。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和與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問題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切實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利益,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