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食品安全分析報告(通用5篇)

工廠食品安全分析報告(通用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廠食品安全分析報告(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工廠食品安全分析報告1

  一、活動專案:

  食品新增劑調查

  二、活動目的:

  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現代人的生活對飲食起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民以食為天”,食品有關的問題自然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近來媒體曝光了多家食品生產商的食品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得到了各界黨組織以及廣大群眾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的地位。群眾已經認識到的不安全食品主要有:注水豬肉;農藥殘留較多的蔬菜水果;市場上的假酒、假飲料、假油、假米、假調料;對人有致癌危險的商品;經過現代技術加工的膨化食品、泡麵、果凍和很多零食;抗生素、色素殘留超標的食品;各種過期的、防腐劑、新增劑含量超高的食品;沒有保鮮措施的貯藏品,不衛生的散裝食品等。

  這次主要了解各種食品的食品新增劑新增情況,瞭解食品新增劑的基本知識;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三、活動過程:

  1.到超市副食品,檢視食品包裝袋上標註的有哪些食品新增劑;

  2.記錄食品新增劑的名稱;主要有穩定劑、檸檬酸、乳酸、甜味劑、綜合香料、附加劑、甜蜜素、糖精鈉、安賽蜜、阿斯巴甜等,基本每一種食品中都含有新增劑。

  3.採購樣本:根據的種類,採購了肉食、飲料、速凍食品和休閒零食四類食品。

  4.利用網路瞭解食品新增劑和相關知識:

  (1)食品新增劑的作用:合理使用可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保持或增強食品的營養,改善或豐富食物的色,香,味等。

  (2)使用食品新增劑的必要性:如不使用防腐劑,則變質的食物會引起食物中毒。另外,防腐劑還可以殺滅麴黴素菌等產毒微生物,這無疑是有益於人體健康的。

  (3)食品新增劑的安全用量:對健康無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響的食品新增劑用量,用每千克每天攝入的質量(mg)來表示,即mg/kg。

  (4)不使用有毒的新增劑:如新聞中報道的瘦肉精、人工合成色素(做染色饅頭)、吊白塊(做有毒腐竹)等。

  四、活動收穫:

  1.要養成正確認識和防範食品新增劑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買東西務必養成翻過來看包裝背面“配料表”的習慣。儘量買含新增劑少的食品。

  3.選擇加工程度低的食品,加工度越高,新增劑也就越多。如購買的速凍類的饅頭、薯條、鱈魚片等,標註的新增劑就很少。

  4.不要貪圖便宜貨。俗話說“賤錢無好貨”,事實上在小攤上買的零食,含的新增劑很多。

  5.要樹立“簡單的懷疑”精神。“為什麼這種蛋糕的顏色這麼漂亮?”“為什麼這種零食會這麼便宜?”具備了“簡單的懷疑”精神,在挑選加工食品的時候,真相自然而然就會出現。

  五、活動總結

  這些知識,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提高了安全消費能力。大多數人還是很關注食品安全方面的問題的,可見近年來食品安全方面出現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大部分人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並採取了一定的行動,但應有少數人還沒有重視到食品安全的問題,對此我覺得可以有針對性的對食品安全問題做一定的宣傳。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飲食安全責任重於泰山。,因此食品的安全問題也是十分重要,而且也已經得到廣泛的關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食品專業的發展前途和任重道遠,希望城市政府能夠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加大宣傳力度,透過各方面向民眾散發食品安全知識。

  六、大學生暑期社會社會實踐活動意義重大,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這支龐大的隊伍中來。

  我們透過大學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的準備。

  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已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透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群眾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得到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真誠的希望更多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到這支光榮而龐大的實踐隊伍中來。

  工廠食品安全分析報告2

  近年來,在我國食品安全領域出現了令人憂慮的問題。肯德雞的“蘇丹紅”、豆腐中的“吊白塊”、水餃中的“毒青菜”……更危險的是,它不僅在牛奶中大量出現,還在雞蛋中存在。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目前全球暴發的金融危機一樣,席捲整個大地,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一、活動專案:

  食品新增劑調查

  二、活動目的:

  安全問題紿終是廣大消費者所關心的根本問題,人工合成食品新增劑的使用直接影響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為指導消費,讓消費者瞭解國內市場上銷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劑(糖清鈉,甜蜜素)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食品新增劑的使用情況,正確認識食品新增劑,正確使用食品新增劑,瞭解各種食品的食品新增劑新增情況,瞭解食品新增劑的基本知識;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三、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甜味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依然嚴重

  2、使用甜味劑或防腐劑沒有明確標註或標註錯誤

  3、無糖食品中同樣含有甜味劑:鑑於無糖食品的受用者一般為糖尿病者等特殊人群,那麼,產品的宣傳說明對消費者的指導意義更為重要,但有的產品包裝上對無糖食品的宣傳和介紹違反國家相關規定,宣傳其具有降糖療效。

  4、有些食品兒童不宜吃:食品中過量的新增劑會對兒童的生長髮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

  四、建議

  1.對於無糖食品等特殊食品,消費者購買時要仔細檢視其標籤中的內容,尤其是配料表,不要相信其宣傳的療效功能,因為食品不是藥品,這種宣傳本身就是違法宣傳。

  2.建議家長給孩子購買零食時應謹慎選擇,現市場上銷售的兒童食品中,大部分含有食品新增劑,有些食品中食品新增劑使用超範圍,超限量,這樣的食品兒童經常食用對健康非常不利。有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是造成肥胖兒的原因之一。

  3.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應選擇品牌信譽度較高的產品,並儘量到正規超市,商場購買,以保證所選食品的安全性,保證自身健康。

  五、活動收穫:

  1.要養成正確認識和防範食品新增劑的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買東西務必養成翻過來看包裝背面“配料表”的習慣。儘量買含新增劑少的食品。

  3.要樹立“簡單的懷疑”精神。“為什麼這種蛋糕的顏色這麼漂亮?”“為什麼這種零食會這麼便宜?”具備了“簡單的懷疑”精神,在挑選加工食品的時候,真相自然而然就會出現。

  六、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意義重大,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這支龐大的隊伍中來。

  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把學到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透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群眾的廣泛接觸、瞭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的感染和體驗,受到深刻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得到增強。

  工廠食品安全分析報告3

  班級:

  姓名:

  學號:

  (1)調查背景

  食品安全問題關係到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當前,我國食品領域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為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我展開了關於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

  (2)調查時間

  1月16日——1月21日

  (3)調查地點

  xxxx得順泉酒業有限公司

  (4)調查認識

  很久以來我就渴望去工廠實踐,我希望能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耐心,韌性,毅力。因為對於大學生來說,我們的社會實踐實在是太少了,感覺上了大學後整個人都變得十分的懶惰,都沒有高中充實。想到我早晚都要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大染缸去,想到畢業後將面對社會嚴峻的就業壓力,內心總是感覺不安,總是害怕自己以後畢業了找不了工作,整天就為就業發愁,更可怕的是還要靠父母養著,成為“啃老族”。

  酒廠建於在鎮上,就在我家附近,專門燒酒。我是在老廠工作的,在白酒那邊,除了白酒,還有食品廠,生產棗脯之類的東西。酒廠的生產方式是流水線,有兩個車間,每個車間有三條流水線。流水線的主要流程有進瓶子,拾瓶子,衝瓶,灌裝,燈檢,壓蓋,燈檢,烘乾,貼標,總檢,裝盒,折盒,打鉚,噴碼,裝箱,打包,裝車,入倉。另外,還有掛鑰匙,掛牌,貼獎的工作。每個工作,都有專門的人來完成。雖然規定不能串活,但是阿姨們覺得幹一樣幹累了的話,還是會互相換一換的。

  其中,灌裝,壓蓋,烘乾,噴碼都是機器完成的,打鉚卻是很累的話,對臂力的要求比較大,所以,我沒幹過那個。仔細算算,我乾的其實不多,燈檢就是看看瓶子裡有沒有懸浮物等雜質,壓蓋就是把蓋子放到瓶子上,自然會有壓蓋機來完成,折盒雖然挺難,但是熟了也就沒什麼了,只是連續幾個小時重複一樣的動作會有點麻木的感覺。另外,我還撿過幾回鑰匙,有很多線頭都要弄掉,然後一百個放一起,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才知道原來也挺麻煩,更何況,還要一直蹲在地上,腿都麻了。

  工廠裡也是有廠規的,因為工廠生產酒,所以對火的規定十分嚴格,不能帶煙火,不能吸菸,發現一次,就要扣1000元。另外,在工廠裡,不能開機。

  透過在工廠的實踐,我真的是長了不少的見識,增長和很多社會經驗,我感受頗多,也明白了很多道理。那些工人幹著枯燥乏味的工作,工資卻還低。而我們許多大學生整天那就知道玩遊戲,而不去好好學習,還抱怨生活得無聊。身在福中不知福是我們很多大學生的通病,跟工人們一比,我們的生活,實在太好。“寶劍鋒從磨礪出,臘梅香自苦寒來”,我們大學生應該好好利用假期的時間,走出校園,走出小家庭,深入到全國各地的基層群眾中去,去廣泛的實踐、調查、走訪。身為大學生,瞭解最真實的社會、生活;瞭解最真實的人,明確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與責任。

  在以後的歲月裡,我還是會記住這一次實習的,雖然這次實踐並沒有運用到我所學的知識,但是我從這次實踐中學到了很多,知道了我自己的很多不足之處,這是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時刻!

  基於我自己的社會實踐體驗,我積極的倡議當代大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鍛鍊中尋找自我價值,我們來到大學的目的就是學到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更好的服務社會,所以我們更應該儘早地瞭解社會的需求來提升自我各方面的文化知識和素質,當我們走向社會時更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為社會服務。

  其實我們只要瞭解了社會的需求和自己所長,就會很快找到自己社會中的位置。現代大學生缺少社會知識和資訊,在學校時從不關注社會中的情況,甚至連新聞都懶得看,更不用說社會鍛鍊,所以當他們邁出校門的那一刻就迷失了方向,拿著自己的簡歷不知何去何從,只知道自己學的是什麼專業,卻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以至於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找不到工作;因為大學生缺少社會鍛鍊,空一肚子墨水卻不知如何用,很多用人單位不願招聘應屆畢業生,都願吸取有工作經驗者,因此大學生的就業率也越來越低!有的學生辛辛苦苦學了數十年的專業當走進社會時卻找不到任何與所學專業有關的工作,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這就是不瞭解社會的需求所造成的。所以我們要發起倡議,為了我們今後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社會當中去,為了我們早日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為了能夠更順利的工作用自己的所長服務於社會,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

  工廠食品安全分析報告4

  (一)調查認識

  1.調查背景

  食品安全問題關係到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當前,我國食品領域安全形勢仍不容樂觀,食品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為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我展開了關於食品安全狀況的調查。

  2.調查目的

  希望透過這次調查,能讓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得到保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犯罪活動,重建信用規範市場秩序。

  3.調查時間

  8月20日―8月23日

  4.調查地點

  學府平價超市,中青超市,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

  5.調查方法

  (1)實地調查

  學府平價超市

  我去了學府平價調查,調查結果如下: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85%,有的食品是95%。

  中輕超市

  在中輕超市,調查到: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是8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生產日期的食品是95%,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是90%,有廠方地址期的食品是9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有70%,品是80%,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90%。

  學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學校附近的小店,我們驚訝地發現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85%。

  街旁的地攤

  在街旁的地攤上,我驚呆了。包裝上有綠色商標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產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質量安全標誌的食品有5%,有廠方地址的食品是10%。

  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在大型超市購買東西,不在中輕、佳惠、旺達等小型超市購買東西,尤其是學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攤,等沒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的地方購買東西!

  (2)上網調查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食品安全狀況,據網上資料顯示,發現城市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願意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城市消費者中,最關注食品安全的佔71.8%,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僅佔0.6%;購買食品時首選質量的佔30%,選擇質量和價格並重的佔61.7%,選擇“價格優先”的僅佔8%;8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超市食品安全狀況好於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階層只到超市購買食品。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先”。據調查,農村消費者中,74.4%回答會適當考慮食品安全問題,但43.7%仍首選價格便宜。

  (二)調查認識

  其實,我國的食品安全狀況從總體上說是好的。黨和國家一向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把保障食品安全視為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域性的重大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標準化能力大大加強,優質品牌農產品市場佔有率穩步提高;食品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部分食品企業加工技術和裝備接近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大型企業普遍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產裝置和檢驗裝置。同時,一套基本完整的食品安全法律體系已初步形成;一套各部門聯合行動,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監管體制也已建立起來,基本覆蓋了食品從生產到流通再到消費的各個環節。但是,保障食品安全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由於從食品種植到消費的環節多,各監管部門之間協調難度大,涉及的行業發展水平不一,涉及的利益關係複雜,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艱鉅性。希望透過社會的輿論監督與相關部門的有效控制可以給廣大老百姓一個放心安心的飲食生活環境。

  (三)總結問題

  我們總結出管理上出現問題的一些緣由:

  1、法律、法規、規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

  (1)、食品在衛生、安全方面的標準跟不上時代

  有的標準還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與臚庀冉的標準還有一定差距,亟待修訂完善。就我們在三門縣的一些街道小鋪看到,許多包子鋪一類的店,裝置簡陋,可以說根本不乾淨。一則關於在饅頭裡添加了甜蜜素的新聞可以說又是一個警鐘。當問及當地居民時,竟然都一點不知道,知道新聞播出大家才有醒悟,原來是自己的鄰里。危險就在身邊,黑心加工坊就在旁邊。

  (2)、隨著科技的M步,出現的新問題。

  如三聚氰氨、瘦肉精等問題。比如雙匯香腸,我們是一直吃到大的,但就在記者報道出雙匯香腸也出問題,才沒碰香腸了;泡麵裡出現了塑化劑

  ②,可以說是令人震驚。但是我們仍在實地走訪的超市中看到大量的香腸、泡麵的存在。當我試圖採訪超市員工時卻別她們的領班阻止。

  (3)、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制訂多有滯後,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

  2、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不力。

  (1)、各個部門互相推諉

  食品的衛生、安全問題,從生產、加工、運輸、貯存、銷售直至餐桌上,其環節很多,其監督、管理又涉及政府數十個部門,其監管的職責範圍界限有的還不夠明確、細化,造成互相推諉或大家不管,有的站在本部門、本系統的利益上,趨利則上,遇到疑難問題、新問題等就以法規、標準不全、職責不清等種種藉口,或不作為、或不管不聞,或一推了之。更有甚者,還貪贓枉法。

  ①苯乙醇胺a:又稱克倫巴胺,被農業部第1519號公告列為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水中使用的物質,苯乙醇胺a與“瘦肉精”同屬於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2016年底農業部公告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新增該物質。

  ②塑化劑:或稱增塑劑、可塑劑,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或是材料液化的新增劑。

  (2)、監督管理者缺乏有力的監管。各級都並未積極採取對居民,特別是外來務工者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這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在黃岩縣後莊村的居民進行訪問時,他們更是表現出對當今負責食品安全的相關部門的監管力度的不相信。在走訪時我們感受到的更多是外來打工者的心寒。

  3、社會不良風氣有所抬頭。

  (1)、部分奸商、不法分子道德、誠信缺失。

  太多的人為了賺錢都趨之若鶩,但是卻見利忘義,為追求高額利潤,使用種種手段,摻假摻雜甚至摻毒,違紀違法。因此很多的黑心工坊也就見怪不怪了,他們絲毫都不顧及人民的安全。惡臭的環境下,超負荷工作的人們,瘋狂加工出不合格的產品。雖然我們並未深入到一些加工坊中,但在平時的新聞上也可以瞭解到,化學藥劑的胡亂使用在食品上。例如地溝油的壞影響,甚至影響到了學校,據有的學生看到,有人在自己學校的食堂旁邊掏地溝油回收。我們可以在網上瀏覽到地溝油的再加工是如何的。在實地走訪部分居民家時,大家更是說出了不太敢去酒店、飯店,因為怕那是地溝油做成的菜。

  (2)、非法的新增不合格的物質

  食品新增劑對於抑制食品中有害物質和微生物的生長、增強食品的營養價值、消化吸收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國都有完善嚴格的法律標準規範食品新增劑的使用,其根本的前提的是對人安全。

  在實地訪問中,我們知道了多數民眾的看法是食品新增劑裡可以新增的。對於有害的食品新增劑,許多民眾都希望有關部門能給予強硬的監管手段使這些非法的手段可以得到制止。饅頭裡新增甜蜜素只是增加了甜味卻沒增加任何營養;泡麵裡增加塑化劑有利了什麼呢?

  (3)、居民對政府、企業、經營者產生了信譽危機。

  很多受訪者都表示我們這種活動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一位村長更是抱著憤世疾俗的態度說我們搞這項活動沒用,聲稱那些生產者和銷售者弄虛作假欺騙群眾,而政府的制度卻絲毫不起作用,甚至還進行庇護,老百姓投訴與他打官司值不得,即便真的打官司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老百姓。一直到我們離開他還是對我說我們的宣傳工作是徒勞的。可見有一部分居民的確對政府、企業、經營者產生了信譽危機。

  在調查中我發現,大眾對食品科普知識的掌握還是甚少的,即便是高學歷的知識一族對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瞭解也較淺薄。人們一般透過電視報紙等媒體瞭解一點常識,其他諸如閱讀科普書籍或者參加講座等這些活動還是沒有普及!儘管這樣一個資訊時代,人們交流機會眾多,但很明顯,食品科普知識還無法成為一種時尚去深入我們的生活。

  1、當前消費者主要透過電視、報紙、網路的曝光來關注食品營養與安全事件。

  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和要求從未像今天這樣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食用的產品是否安全,是否影響健康以至是否會造成對生命的威脅都成了老百姓的熱門話題。調查中個企老闆林老闆說她每天都會從報紙上關注食品這方面的資訊,而且現在好多的“三無”產品她都不敢吃,而且她也是比較看重qs標誌④的。對於受採訪的學生來說,名人效應是明顯的,所以他們對於名人代言的食品都比較信任,他們也聲稱食品廣告對他們是有影響的。因此,繼續保持和加強媒體對食品營養與安全事件的報道和宣傳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2、產品基本屬性、售賣地點對人們選擇的影響。

  消費者也是非常關心食品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品牌、質量標誌、成分和營養等,尤其是食品是否含有色素、新增劑、防腐劑和有毒有害。從調查情況來看,被調查者絕大多數認為一些信譽好、規模大的商場和超市的食品比較安全,個體小攤點的麵包、牛奶、糖果、糕點及無包裝的糧食製品存在過期、黴變、以劣充優的現象。但是對於浦頭村的菜場就建立在工廠旁邊,路邊擺攤現象更是明顯。為了搶上一個位置,攤主更是起早貪黑。

  ①企業信譽危機是指企業由於管理不善或操作不當,使企業的信譽在市場中、社會上的威信下降,對企業的經營造成不良影響,使企業處於可能發生危險和損失的狀態中。

  ②qs標誌:是食品市場準入標誌,由“質量安全”英文字頭qs和“質量安全”中文字樣組成。

  (五)由實踐而得出的幾點建議

  (一)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制和相關法律法規,要讓以身試法者有所“畏懼”。

  無論是大小品牌還是大小企業,一經查處,嚴懲不貸。全力避免一切腐敗現象的發生與發展,逐步消除政府、企業、經營者及檢測者的信譽危機。尤其要加大對農村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努力打造城鄉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矗

  (2)新聞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形式多樣化。

  絕大多數人認為我們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聲稱透過我們的宣講和宣傳資料的發放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以前沒有接觸到的知識,還要求我們平時多開展一些類似的活動,也有部分人群根本不知道我們在幹什麼。還有些人認為這些東西無所謂。因此,除了對一些不法生產經營者介入監督和曝光外,新聞媒體還應多做些增強人們健康消費意識的宣傳教育,提倡健康消費,不盲目貪便宜。

  (三)引進高素質人才,儘快完善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

  食品生產與質量檢測體系的完善有利於協調各部門職能和統一食品安全標準。為提高食品的生產質量、增強食品監測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應當從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擴大其覆蓋面。特別是地方民營企業和監測部門,更應加強與各大高校的聯絡多引進技術。

  (四)加大有關部門對食品安全問題採取的工作,提高部門間的協作能力。加強政府有關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理順協調好部門之間的關係,明確職責任務,K有嚴格的制度,加強對監督部門的監督,對不作為、亂作為者嚴肅處理。

  (五)多聽取相關代表和廣大老百姓的意見和建議。

  民以食為天,各部門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置於高度重視的位置,多聽聽老百姓的心聲,多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一些真正有益的反饋,讓老百姓買到放心食品。還要開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動,多多向大眾傳播食品科普知識,使大家真正的瞭解到食品的重要性和食品安全問題上我們改如何處理,解決。

  工廠食品安全分析報告5

  活動之一——菜場調查

  前幾個星期,我們小組在菜場連續調查了好幾天,可還是沒有發現什麼不對的地方。“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我們打算回去的時候,我意外地發現旁邊攤子上的蔬菜的顏色十分鮮豔:青菜、扁豆、黃瓜……一樣樣蔬菜都令人眼前一亮。於是,我們就問攤販,可他卻怎麼也不理我們。我又問媽媽,媽媽想了想,對我說:”可能是他們加了什麼化學物質吧。”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這也是我們在調查當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回到家後,我們又上網,進行了查詢。希望電腦能告訴我們答案。從資料中,我們得到了啟示:

  那些蔬菜之所以這麼鮮豔,可能是因為添加了建築顏料、工業礦物油、吊白塊等化工新增劑。但這些都是對人體有極大的傷害性的。

  活動之二——路邊臨時攤點調查

  在我們學校附近,有許多臨時攤點無證經營,雖然之前曾受過城管等部門多次制止,可屢禁不止,仍然亂買食品,比如炸雞肉、燒蛋卷、炒麵……這些食品都是由油炸而成。大家知道,油炸食品是最不安全了。在連續幾個早晨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這些攤點上的油炸品所使用的油都是同一鍋的,而且馬路邊,特別是現在的季節,揚起的灰塵不時飄落在食品上,哪有安全、衛生可言。我們還發現,這些臨時攤點上的工作人員,自身也不講究衛生,他們不穿工作服,不戴工作帽,更不戴衛生手套。在我們的同學去買食品時,他們往往一手接錢,一手拿食品,錢上的細菌就連帶到了食品中,這樣的食品吃下去,安全嗎?在調查過程中,我們還採訪了幾個正在買這些食品的同學,為什麼常吃這兒的食品?答案大致有:

  1、離校近,購買方便;

  2、特別香、味道好;

  3、喜歡吃;

  4、比一些正宗的商家便宜;

  5、看同學津津有味地吃,禁不起“誘惑”。

  調查建議

  1、建議政府加強監管。

  2、建議經營者持著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思想。

  3、建議小學生要注意自己的食品衛生問題。不要在路邊臨時攤點上買食品,特別是油炸食品。

  4、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罰力度。

  對有關人員的處罰力度不夠,是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個主要問題。因此,一旦發現假冒、有毒食品,要嚴懲,讓他們沒辦法,也沒有膽量再從事假冒偽劣或製作有毒食品活動。

  只有這樣,我們的食品才會變得健康衛生,再也不用擔驚受怕會吃到有害健康的食物了,生活也會變得多一分開心,少一分煩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