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時常會受到啟發,對某些事或人產生新的感悟,這時,就可以把它們都記錄在文章裡。為了幫助大家掌握感悟的寫作方法,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1

  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書迷,最近我看了一本讓我如痴如醉的書,它就是一個文學史上的奇蹟——《昆蟲記》它的作者法布林是法國的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他再在這三樣上面,樣樣都是出類拔萃。他還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我被法布林深深征服。

  這本書講了大自然中非常有趣的一種生物——昆蟲。他透過細緻的觀察分別描寫了綠色蟈蟈、神秘池塘裡的生物、愛好昆蟲的孩子、被管蟲、黃蜂等。描寫了生物的生命過程。

  這是一本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本書。它讓我明白了自然昆蟲界的太多太多。我不知不覺對我之前瞧不起的昆蟲的肅然起敬。從他的字間我瞭解到建築師:蜘蛛,編織家:被管蟲,預測天氣的大師:松毛蟲……我瞭解到他對昆蟲們的熱愛,讓我也被這奇妙的昆蟲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非常佩服達爾文,他是這樣的頑強在身體十分虛弱的情況下還能依然堅持著出《昆蟲記》這樣的在科學、文學都堪稱精品的好書。他擁有對觀察的熱心、熱情、細緻、用心,使我佩服。我認為這是一種天才般的觀察。他的辛苦沒有白費,在四十年後,他用他的觀察和昆蟲一起努力終於鋪成了一本精品《昆蟲記》。我非常敬佩他為了自己喜歡的昆蟲世界而不惜自己的生命時間也要創作的精神。法布林這種對科學的嚮往,把他引進了科學這個奇妙的世界。這一點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我們平時學習也像法布林這樣努力、堅持不懈的話,那我們的成績一定會大大地提升了。

  法布林的讓我瞭解了昆蟲世界,而他的著作《昆蟲記》則令我永遠記住了法布林這位偉大的人。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2

  開啟書架,一本本的名著整齊的排列。老師要求我們在暑假期間閱讀《昆蟲記》這本充滿著法布林精神的書。我認為,我受益匪淺。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科學家只會擺弄著顯微鏡,注視著下面的世界,文學家只能整天揮舞著筆桿子。直到我接觸到了一個詞:邊緣性人才後,我才明白,有些人不僅是傑出的理科生,也是出類拔萃的文科生。比如愛因斯坦,他不但是物理學家,也拉得一手漂亮的小提琴。而法布林的這部《昆蟲記》,大概也是一本邊緣性書籍吧!

  《昆蟲記》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細膩、文筆流暢,讓人感覺到是一部散文。雖然是散文,但昆蟲記處處都流露出知識,把人以前錯誤一掃而光,使你不禁感嘆:哦,原來如此,真是沒想到啊!

  《昆蟲記》一書,給了我許多的回味。在書中,我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秘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裡,瞭解蜘蛛、蜜蜂、螳螂、甲蟲、蟋蟀、蟬等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看到了一幅有關昆蟲的精彩畫卷。這些樸實無華的語言和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覺得如同身臨其境一般。

  幫忙的甲蟲往往不懷好意。更多的時候,它是打著幫忙的幌子,做著趁火打劫的營生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原來甲蟲也是非常的狡猾;讀四年苦工,才能換來幾十天重見光明的生活,我知道了蟬的生命意義;天氣越來越冷了,迷宮蜘蛛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替孩子們將巢咬破,而它也筋疲力盡而死,這句話,又讓我體會到了它的滿足感和一位母親應盡的全部責任。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種精神讓我們在大自然中盡情探索奧秘;這種精神讓我們在天地間盡情領略精神!而這,就是法布林的`精神。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3

  假期和開學的這幾個星期,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還沒開始看,只看書名就知道了是一本關於寫昆蟲的,經過我的略看,才發現是寫昆蟲的生活和日常習慣,還有他們的性格與特點。

  讀了這本書,我從書中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慣:螢火蟲是會發光的甲蟲。有很多文人都寫了詩來讚美螢火蟲,而只有法布林為螢火蟲短暫的生命而惋情。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要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它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螞蟻竟然是兇悍的掠者,將蟬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我不應該討厭蟬始終在喋喋不休的唱歌,而應該慶祝蟬在經過四年黑暗的苦工,終於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美麗的翅膀,能在溫暖的陽光下,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又如此短暫。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會在捕獲食物,編織羅網方面具有才能。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眼前,讓我足不出戶也能感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昆蟲記的作者是一位外國著名作家法布林寫的。他的一生並不順利: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極其貧困,他想“登上大學講臺”的夢始終沒有實現,開闢獨立的昆蟲學實驗室的願望始終得不到支援。他的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林沒有向“偏見”和“貧窮”屈服。他依然勤於自修,擴充知識儲備,精心把定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不斷獲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擊“偏見”。最終他將一切品質和才華彙集在這種精神之下,為人類作出自己獨特的奉獻。

  《昆蟲記》這本書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和無數的啟發,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只要認真閱讀,就能明白它帶給我們的樂趣與這本書給我們的啟發。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4

  最近我讀了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昆蟲記》這本書。這本書裡面,寫了許許多多可愛的小昆蟲。

  昆蟲學家法布林把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小昆蟲都表達的活靈活現。他把那些小昆蟲怎樣築巢、怎樣捕捉食物,那些小昆蟲身上的顏色、形態,等等,都寫得一清二楚。他還把可怕的蜘蛛、噁心的綠蠅、兇狠的螳螂寫得栩栩如生。在這些昆蟲裡面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孔雀蝶和螳螂。

  大孔雀蝶是一種為愛而生的蝴蝶。這些漂亮並且大的像鳥一樣的蝴蝶,好像從來都不知道去尋找食物吃。它們會花費自己的一生,來尋找自己的配偶,其實它們的生命也只有短短的幾天。因為它們只知道愛,卻不知道像別的蝴蝶那樣在花叢中吸吮花汁,所以它們自然而然就不會長壽。

  但是兇殘、毒辣的螳螂可就沒有像大孔雀蝶擁有那麼多愛心了,也絕對不會那麼的溫柔。不過螳螂長著苗條的身材,而且再配上淡綠色的皮膚和紗一樣的翅膀,顯得特別優雅。很久以前,農夫們看見螳螂總是仰望著天空,兩隻手也高高舉起,就像是在祈禱一般,因此都稱它為“祈禱的女神”。

  可是人們卻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外表看上去像是女神一樣的昆蟲,竟然是一個兇狠手辣的殺手。只要有其他昆蟲從它的身邊經過,不論是什麼樣的昆蟲,也不論是故意的侵犯還是無意路過的,螳螂都會立刻氣勢洶洶的衝上去。

  螳螂都是愛吃活的昆蟲的。軟頸、大刀和鋸齒是螳螂最具殺傷力的三大武器。在所有昆蟲中,只有螳螂的頸部是軟的。

  但是它的兇惡和殘忍是人們想象不出來的。因為,螳螂不僅僅吃其它的昆蟲,還會吃自己的親朋好友。還有更驚人的,那就是雌螳螂會把自己的丈夫給吃了!

  真沒想到,大自然裡還會有自相殘殺的事情發生。真不知道,大自然裡還會有哪些我們沒有發現的可怕的、驚奇的事情!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5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名叫:《昆蟲記》。它的作者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林。

  法布林是一個非常熱愛昆蟲的人。從小她就把口袋塞得滿滿,塞滿很多昆蟲。每次,他把昆蟲帶回去的時候。他的父母都會一致反對,老是說:你總弄昆蟲,就不怕小手中毒嗎?於是,他帶昆蟲的時候,都會找一個地方把它藏起來,再抽空研究昆蟲。這本書主要從昆蟲為本,裡面蘊含著豐富的昆蟲知識。比如說,你不知道的昆蟲,你不知道某個昆蟲名字。哦,對了,還有昆蟲的的學名和他的資料等等呢!只要是關於昆蟲的,裡面都會有。

  這本書,最適合於五年級的學生讀。如果你很喜歡或很好奇,也可以去書店裡買一本回去,在家裡讀一讀。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了書店,我在找我喜歡的書,找啊找,找了好久,終於我看到了一本很可愛的昆蟲在書的封面上。啊,真可愛!我好喜歡呀!就拽著媽媽把這本書買了下來。我的臉上充滿了笑容。

  很快,就到了家。我立馬跑下車,飛快的跑到了屋裡。剛到門前,我就看到了一個昆蟲。但是,我並不認識它,然後,我靈機一動,就想起了我買的那本書。嘿,《昆蟲記》,我想了一下,它肯定會告訴我的。

  我翻開一看,嘿,還真有。這下,我可樂了,飛快的去告訴媽媽,我們買的書可真有用。一回來就用上了,真是太好了。這上面不光有它的名字,還它的的資料還有學名等的有關資料。這本書真是太好了!

  這一件事,不光給了我一個知識,更讓我懂得了昆蟲所在的重要性。

  同學們,看到了嗎。我剛買上的書,立馬就派上了用場。還增加了知識呢!你也不妨買一本看看喲!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6

  前幾天,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其中,《狼蛛》這一章給我的啟發最大。

  蜘蛛,相信是我們多數人都認識的昆蟲,但它有一個很壞的名聲,而且一看到它就感到害怕。其實不然,大多數蜘蛛是無毒的,只有少數的蜘蛛有毒,而狼蛛就是其中之一。

  狼蛛的身手真敏捷啊!輕而易舉就把一隻土蜂給殺死了,土蜂成了狼蛛的一頓美餐。作者還不滿足,讓狼蛛與木匠蜂作戰,有隻膽大的狼蛛衝出來,一下,木匠蜂就斃了命。狼蛛可真不一般呀。作者再次試驗,狼蛛居然把體積大自己幾十倍的麻雀和體積是自己幾百倍的鼴鼠給殺死了,狼蛛可真是捕獵能手啊!

  狼蛛不但捕獵技能超強,它保護自己的卵的精神也讓我敬佩。它把自己的卵包在一個小圓球裡,隨身掛在它身後的絲囊上,即使在危險的時候,也絕不會拋棄卵。它每天都要讓卵曬太陽,讓小狼蛛儘早出巢。

  小狼蛛出巢後,整天趴在母狼蛛身上,不吃不喝,竟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而且,母狼蛛背上的小狼蛛如果不小心掉下去,母狼蛛決不會理會,讓稚嫩的小狼蛛自己爬上來,讓小狼蛛養成不依賴的習慣。這一點,我們的家長們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啊!

  小狼蛛要與母親分離了,可它們不會依依不捨,幾百個兄弟姐妹各自與母親分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家庭。

  大自然是美麗的,是新奇的,更是可愛的!讓我們擦亮雙眼,認真觀察大自然中的神奇世界吧!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7

  星期天,我在書架上翻書時,偶然看見了《昆蟲記》這本書,我想查詢資料,又一次翻開了昆蟲學家法布林是如何描寫昆蟲的。

  但我開啟後,我被書中的一切吸引住,我滿懷興趣和好奇心地讀起來,從前言中我瞭解到《昆蟲記》又洋洋十卷之多,翻譯成中文有兩百多萬字,從理論和科普意義上說,《昆蟲記》算得上是一部生物學著作,然而從作者的生動敘述,語言細膩描寫和豐富獨特的想象力上來說,它又堪稱為一部極佳的文學名著。書中的內容又很多,比如: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蜘蛛的故事,虎紋園蛛以及狼蛛的家庭生活,天生攀巖家蟹蛛所結帶黏性的網還有蜘蛛離鄉記等等。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內容還是”松毛蟲的故事”。故事中的松毛蟲都很有集體主義精神,在一隻松毛蟲結網時,別的松毛蟲不會只顧自己的窩,如果它看見前面有同類在織網,一定會拔刀相助,跟著前面的松毛蟲一同吐絲,領頭的松毛蟲此事任務都很重,它要一邊探路一面吐絲,比如一隊松毛蟲圍著花盆的缸沿結網,他們就會一隻跟著一隻,排著整齊的隊伍,可能偶爾會有幾隻走出來,但那是很少的……。

  讀了這本《昆蟲記》後,我真是受益匪淺,啟發很大。我覺得法布林能天天觀察,時時觀察,不怕辛苦,不懼怕困難,透過自己認真仔細觀察寫出了這部詳細的《昆蟲記》,他改變了許多人的錯誤看法,這種探索科學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我應該學習他好學鑽研,勇於探索實踐的精神,遇到問題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因為科學知識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得科學知識,長大後才能更好地為國家建設服務。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8

  暑假裡,我如飢似渴地看完了五六本課外書,其中《昆蟲記》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剛拿到手時,說實話,沒多大興趣,因為我本身對昆蟲就沒什麼好感!但看了幾頁後就不知不覺和作者一起沉迷在了昆蟲世界裡……

  作者十分喜愛昆蟲,痴迷到為了一個昆蟲而徹夜不眠的狀態,書中五六七章節講到了昆蟲的婚戀習俗和奇特的產昆蟲寶寶的經過,再次讚揚了母愛的偉大!“有一種蟹蛛,產卵後就全神貫注地守著,一有風吹草動就進入戰備狀態,揮著一條腿威嚇不速之客,直到趕走那些外來者後才會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崗位。母蟹蛛用身體來遮蔽它寶貝的卵,忘記了飲食,拋棄了睡眠,兩三個星期後,因為滴水未進,母蟹蛛越來越瘦了,衰弱的可能隨時死去,但它會堅持等小蟹蛛們全部出生後才慢慢地縮成一個僵硬的屍體!”讀到此,我的眼眶溼潤了,偉大的母愛太感人了!想想我的母親,媽媽一邊上班一邊要照顧我的起居飲食,特別是前段時間我感冒發燒了,媽媽擔心的直掉眼淚,火熱的夏天,媽媽不開空調也不吹電扇,說不利於我的病情,整個晚上就一直守在我旁邊給我扇扇子,用溫水給我擦試……而我呢?我能回報她什麼呢?

  第七章節還講到炎熱夏天裡終日唱歌的禪的歌唱秘訣和第八章節裡螢火蟲發光的原理,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以前只知道夏天在老家的夜晚能看到發著光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卻不知道它為什麼會發光;以前只知道在老家越是炎熱樹上的禪叫的越是歡快,卻不知道它的聲音是從哪發出來的。讀完整篇文章,我受益匪淺,原本對昆蟲毫不瞭解的我一下子對昆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原本甚至有些討厭蒼蠅蚊子類的昆蟲,現在卻對它們有了另一種不一樣的感覺,因為它們像人一樣,有血、有肉、有感情!昆蟲們和我們人類一樣,也在不斷的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於他們的樂園裡快樂地生活著,我們要愛護昆蟲,保護昆蟲!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9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是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科學文藝作家。

  他一生堅持自學,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物理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在繪畫、水彩方面,也幾乎是自學成才。留下的許多精緻的菌類圖鑑曾讓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詩人弗雷德裡克米斯特拉爾讚不絕口。

  《昆蟲記》是法布林耗費了畢生的心血所著的,是一部描述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食性和婚習的昆蟲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學寶藏。不僅僅這本書值得讚揚、褒獎,作者研究昆蟲的過程更是值得我們認同與尊敬的:在法布林的那個年代,研究昆蟲就是將昆蟲解剖,研究內臟或者是將昆蟲浸泡在燒酒中,再瞪大了眼,觀察它們的頭、胸、腹、爪、翅、觸鬚等,再將它們分類。可是他們對昆蟲的生活習性及那些器官的用途卻漠不關心。當時的生物研究室就是酷刑室、碎屍間。而法布林卻不一樣。他在“荒石園”裡,讓昆蟲們活蹦亂跳地生活著,讓它們仍然自由自在的鳴唱,而他就在旁邊全神貫注地觀察著,有時能從早待到晚,真是廢寢忘食。並且,他的記錄正像他文中的一句話:“既未胡亂新增,也未掛一漏萬。”處處都細緻入微、通俗易懂。他讓血腥、冷酷的生物學變得生動而趣味。

  《昆蟲記》一書,不僅僅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更蘊含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林精神。我們要學習法布林的精神,執著、專注的追求自我的目標,認真的觀察與探索;尊重、善待一切生命。

《昆蟲記》讀書感悟推薦範文十篇10

  今天我偶然讀到了《昆蟲記》這本書,剛讀完第一個故事,我立刻被書中各種各樣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昆蟲深深吸引了,嘴中不由驚歎:“大自然是多麼奇妙無窮啊”!

  在法布林的筆下,勤勞的蜜蜂,威武的螳螂,唱歌的蟈蟈,兇猛的狼蛛……這些昆蟲彷彿都活了過來。在你面前嬉戲、捕食,讓你身臨其境,留戀忘返。

  糞金龜是大自然的清潔工,關於他的故事法布林費了不少心思,當糞金龜搬運它的圓球時,作者用他那豐富的想象力與出色的觀察力為我們描繪出這樣一幅畫面:它用後腿抓緊這個圓球,再用前腿行走,倒退著前進,每次他都選擇走險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簡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他一步一步艱苦的到了相當高的高度。一不小心,努力便成為泡影。此時一個固執勤勞的形象,躍然紙上,我欽佩不已。

  我不禁想到,作者能用筆將昆蟲們的一舉一動記錄的如此詳細,難道不是依靠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觀察嗎?看來《昆蟲記》不僅教會了我眾多的昆蟲知識,還有發現昆蟲的秘密的訣竅———耐心和觀察。當你對昆蟲看久了,再回憶起來昆蟲的樣子,名稱、生活習性都已爛熟於心,水到渠成了。

  我又想到,昆蟲記這本名著,是建立在“有昆蟲”這一層面上的,如果人類肆意破壞森林、河流、田地,那麼昆蟲變成了化石,往昔一切不復存在,那還怎麼觀察昆蟲?《昆蟲記》中各式各樣的昆蟲,包括法布林在內,他們都不想讓這部著作消失吧!

  昆蟲記用那奇幻的語言帶我走進昆蟲們的世界,它包含了各式各樣生機勃勃的昆蟲,讓我懂得珍惜自然的可貴;他記述了昆蟲複雜多變的生活習性,使我學到了知識、明白耐心觀察的重要性。讀到它,真是我的幸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