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範文

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發言稿範文

  感謝學校、感謝教科室提供這個交流平臺,感謝各位能坐在這裡同我分享我的一些想法。教科室平時開展了很多有益我們成長的工作,比如學術年會等。我想我屬於那種有很多想法、卻沒有寫東西習慣的人。所以學術年會的開展,會迫使我這種懶惰的人去進行文字整理。所以,再次感謝!

  我現在主要從事的是高中美術課教學,這對於95%以上的學生來說,可能是人生最後的正式的美術課,關於視覺藝術修養的基礎基本依靠這門課程來完成。那麼,這個課堂不是要培養出藝術家,而是培養出當代社會有基本藝術修養的普通公民。請容許我對本學科的一些思考在此與各位交流、分享。

  前幾年我的思考主要集中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的課程重構。這些思考最初源於和學生的一次無意談話。後來更加清楚的意識到:當今世界,藝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寬泛。如果從課堂上學生僅僅知道那幾幅數得著的博物館藝術作品是不夠的,(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比如梵高的《向日葵》),而是應該透過觀看歷史上的優秀作品,在頭腦中基本建立一個視覺史發展的大概框架;透過觀看優秀作品和框架的建立,學會一些觀看的方法和態度。有了這些方法和態度,在將來的生活、工作中看到身邊的、當下的繽紛複雜的視覺現象時有自己的基本判斷和理解。當然真要達到這個理想的目標會很難,這對教師本身的素養要求會很高,我正處在努力的過程中。2010年的市直屬學校賽課,我的那堂《歐洲現實主義繪畫》能獲一等獎,我想也是基於評委對我的課程結構和培養目標的肯定,因為我清楚,對於一個沒有賽課經驗的我來說,我的課堂組織和教學方法在眾多選手中是不佔優勢的。事實證明我的很多關於課程重構的想法與新課改也是不謀而合的。這其實給予了我很大的鼓勵。

  最近思考的較多的是關於跨學科的整合。比如高一的時候音樂課要講《巴洛克音樂》、《浪漫主義音樂》,那麼在高二時我在講《巴洛克雕塑、繪畫》、《浪漫主義繪畫》時就可以利用他們對聽覺藝術的理解來轉化成視覺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明白藝術是相通的概念,對幫助學生建立藝術歷史框架也是有益的。其實音樂和美術在歷史上很多流派和風格是有聯絡的。再比如高二的語文書上有一篇梁思成寫的關於中國建築的文章,我問過語文老師,他們上的方式基本是從提取資訊的角度。我想我完全可以在他們剛剛上完這課之後再接著上一堂《中國古代建築》之類的課,使學生將語文課上的文字資訊轉化成視覺經驗。和語文學科的合作可能也還很多。歷史學科的內容就更重要了,歷史是學生建立視覺史的'基本時空維度。我做的不外乎是幫助學生再建立一個視覺發展的基本過程。與歷史課上學的政治、經濟等的發展史基本是一致的。

  所以我建議,可以一學期開一次跨學科的備課會,這樣的會也多開,提供我們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同時向各位領導建議,請提供給一線教師更多的外出學習交流機會,特別是全國的、重量級的學術交流。我一直在思考,但有時候會覺得我在閉門造車。視域很重要!

  源於單純的,(可能在有些人看來是幼稚的,)對知識的尊重才是一個教師長期腳踏實地的做事的不懈動力。我只是希望自己在這門過去叫“圖畫”、現在叫“美術”、希望將來叫“視覺藝術”的學科中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

  感謝各位耐心的聽完我純粹個人的、不成熟的、嘮叨的一堆話。謝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