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的金柳》讀後感

《河畔的金柳》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河畔的金柳》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當熊孩子把《河畔的金柳》遞給我時,驕傲地說,“娘,您知道這本書有多少字嗎?沒等我回答,便自問自答地說,我們老師太厲害了,寫她娃寫了40多萬字,您能寫這麼多字不?”。我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能!

  當我拿到這部沉甸甸的書時,正是熊孩子出現諸多問題時——叛逆、玩手機(QQ聊天、打遊戲、玩抖音)、上課不認真聽講。當時,讀了教育家尹建麗《自由的孩子最自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李鎮西《做一個合格的家長》等教育書籍,也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便在專業人士的推薦下了買了幾套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希望從根本上找到問題癥結所在,繼而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天,在孩子班主任金乾波的公眾號裡讀到一篇文章,看到老師對其女兒的教育,隱隱覺得找到了答案,便在噹噹、亞馬遜搜尋,希望能買到一本,結果沒有搜到,剛好遇到金老師因孩子的事情和我溝通時,我提到了這本書,金老師說這本書沒有公開發行,只是送給女兒的成人禮,慷慨送了我一本,便有了開頭那一幕。

  說句實在話,這本書,我並沒有從頭開始看,而是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從我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在目錄裡挑選和孩子相關的問題來讀,我讀的第一篇文章是《手機事件》,第二篇《放手,還是放任?》,第三篇《一頓暴打》,第四篇《我們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就這樣,對照著,從高中篇讀到初中篇,再回到高中篇,最後小學篇,讀著讀著,便放不下了,利用週末兩天,一口氣讀完。

  《河畔的金柳》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冗長的說教,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從一個父親的視角,記錄了女兒金柳從出生到考上大學成長曆程,其間點點滴滴的教育,卻蘊含著意味深長的道理。

  首先,金老師對女兒嚴厲的幾近苛刻的教育。我沒有想到,做為一名父親,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竟“心狠”到在女兒5歲零4個月時,帶女兒徒步6公里走到爺爺家;6歲帶女兒爬翠華山;7歲帶女兒爬上海拔比華山還高200多米的鷹嘴石(2600米);12歲帶女兒歷時6天(路途遭遇暴雨、日曬、落石、惡狗)從西安徒步到鎮安。真的不能想象,也不可想象!更不可想象的是,溫文爾雅的老師,不!——父親,也會在孩子學習懈怠、學習習慣不好、撒謊時暴打女兒,以示懲戒。但是,當讀者看到自律、善良、執著的金柳時,方知嚴厲的教育是值得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遠古時代都知道的道理(從出土的《伏羲女媧圖》裡伏羲女媧手持鋸和規寓意規矩)。

  反思自已的教育,不該妥協時妥協,不該嚴厲時嚴厲!心情好時,錯誤也可一筆帶過,心情不好時,小毛病也成為大問題,等等諸多不良的教育,終於造就了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其次,金老師對女兒超越母愛的付出。先不說金老師是一位男士,且是一個工作極端忙碌的'男士,然而他每天在結束繁忙的工作之後,還要給女兒做飯,給女兒把每一科所有錯題輸入電腦(錯題多的時候要輸3個小時),要給女兒聽寫單詞,檢查語文背誦,還要陪伴女兒運動,(書中寫到:剛到西安時,工作異常辛苦,每天回到家都精疲力竭,累得一動都不想動,可是孩子還要吃飯,常常在沙發上躺5分鐘,便爬起來做飯,做家務,之後還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給孩子做錯題集)他對女兒的付出,是我這個作母親的都不敢比,反觀自已,除了照顧好孩子衣食住行外,在學習上並沒有幫助多少,更別說幫孩子找學習方法、整理錯題集。(雖然我也知道,整理錯題集的重要性,從小學一年級就知道,然而,給孩子說了幾次,孩子沒做,小學時有時間便替孩子做一陣子,工作忙時,便沒了下文,所以到現在孩子也沒有主動糾正錯題的行為,更沒有養成及時糾正錯題的習慣,究其原因,是家長沒有做到位)。

  第三,金老師多年的教育積澱。在《善待老師的懲罰》裡,金老師寫道“當孩子受到老師懲罰時,自然心痛不已。但是換個角度,也許會現老師懲罰的合理性,如果再因勢利導,就會把老師的懲罰作用發揮到最大,是有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仔細想想,孩子在學校裡因為寫錯了字或是做錯一道題,被老師懲罰寫10遍時,自已是不是抱怨過,覺得這麼簡單一個字,或是一道題讓孩子寫這麼遍,純粹是浪費時間。實際孩子在經歷過被罰的事情後,這個字或是這道題孩子是不是記住了?且很久都不會忘記?記住抱怨無助於孩子改掉壞習慣,卻無形中也讓孩子學到了抱怨。

  在孩子注重外表時,金老師寫道:“內不足則矜於外。一個人內心空虛,才依靠外在的物質來遮掩自已的自卑。內心的強大,源於強大的實力,而強大的實力源於不懈地努力。而你,陷入了一個‘自卑——迷惘——虛度——更加自卑’的圈子。”孩子如此,成人也如此。我們對於孩子的注重外表,除了乾巴巴的說教外,沒有具體的做法,當然孩子也不聽,更別說其到什麼樣的效果。

  還有致女兒金柳的四封信《談勤奮》《談理想》《談惜時》《談交友》,沒有空洞的大道理,只是就事論事,督促孩子改掉不好的習慣。在《談勤奮》裡寫道:“你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不甘於平庸的生活,但沒有行動的理想只能是空想。”是呀,現在的孩子,理想只是停留在口頭,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有努力,理想才能變成現實。

  在《談理想》裡:看到金柳因玩手機導致學習退步時,金老師寫道“相信孩子吧,說不定哪天會突然頓悟,爆發出無窮的力量,然後學習成績‘蹭噌’地上漲。你和我都抱著這種幻想,度過了初二,又度過了初三的前幾個月。現在看來,這些都是自我麻痺,須知沒有付出是不會有收穫的。”相信很多家長,面對孩子天天把時間浪費在手機上時,抱有這種幻想的家長不在少數,我知道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家長,都快高三了,熊孩子還不知道學習,家長就希望熊孩子突然頓悟,可是,高二過去了,高三暑假已過去快半了,熊孩子還是天天抱著手機上網、打遊戲,絲毫沒有頓悟的跡象。真的不能再任孩子這樣下去,否則真的是廢了!看來在沒有其他智慧的教育方式下,對待天天像少爺一樣捧在手心裡的熊孩子,真的需要敲打敲打了!

  雖然在書籍的開頭,金老師說“體罰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但沒有體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它是必不可少的”、“體罰是最無能的教育方式,但也是最後的一種教育方式,就像國家的軍隊、警察和監獄一樣,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想一想,的確如此,對於孩子,當說教其不到應有的作用時,是不是該警示?是不是該讓他明白自已的錯誤?

  第四,十二年如一日的給女兒做錯題集。《河畔的金柳》最打動我的是金老師十二年如一日的給女兒做錯題集,這需要多大的自制力,自律性才能做到。不要說孩子不聽話,不要說孩子不努力,更不要說孩子不整理錯題集。金老師為了給孩子省出時間讀課外書,省出來時間鍛鍊身體,省出來時間背單詞,背古詩,他在書裡寫道:“每天晚上,我把她前一天的語數外作業中出錯的題目,製成卡片,在週五與週六晚分兩次做完;利用週末時間,每週至少寫兩篇文章;每週把語文中的生字詞聽寫一遍,英語的單詞聽寫一遍;利用外出散步的時間,把語文課本上的古詩文(不管老師要求背誦與否,古詩文都要背誦)以級其他誦篇目和英語課文背誦一遍。”試問幾個家長能做到,能十二年如一日的做到?所以我們的孩子出現問題,絕對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但不否認,也有一些在學習上特別自覺的孩子,不需要家長這樣做,但對大部分有惰性的孩子來說,必須得這樣做,方能成效。

  現在的教育書籍如汗牛充棟,良莠不齊,這本沒有公開出版的書,卻處處閃爍著智慧的火花,不但打開了我的心結,讓我知道了我的家庭教育失敗在了哪裡?這是一本比較實用的家庭教育指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