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讀後感(精選5篇)

蝶戀花讀後感(精選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蝶戀花讀後感(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蝶戀花讀後感1

  我選擇晏殊的《蝶戀花》來寫是因為這首詞情緒深沉,表達含蓄,意境優雅。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詞的首句用了“菊,“愁”,“苦”。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是悲傷蕭瑟的,是一首在悲秋寄離愁的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所以詩人也在文中有秋風秋雨讓人多了一份感傷之說,憂鬱情節相聯絡。

  “泣”字用得甚是巧妙,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讓讀者心情跟著詩人漸漸憂傷。蘭花為何哭泣?是在與作者共同悲傷嗎?還是他也難耐這淒涼之秋?讀到了第一句,讓我腦海中浮現出了“感時花濺淚”這一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次句“羅幕輕寒”,雖身處羅幕帳,但卻絲絲寒意。

  “明月不諳離愁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寫的雖有些含蓄,但人是能讓人感受到作者的離情別緒的傷感。當圓月掛在樹梢上,詩人卻僅能獨自悲傷思念家人。清冷的月光,將晏殊的思念離愁割出一道道碎影,心也已憔悴,夢也已飄渺。這又讓我想起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

  “昨夜西風凋碧樹”如此蕭敗的景象更添作者的孤枕難眠的離恨之情。這不僅是燈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著通宵不寐臥聽西風落葉的回憶。同樣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也是在如此殘敗的景象下抒寫心中無止境的離愁與思念。“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讀來如泣如訴,可是孤枕難眠滿腔情感無處訴說的人在此情此景都是獨愴然而涕下吧。望不盡的天涯路,剪不斷的相思愁……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想把我的思念帶給你,寄思念之情時發無法寄託的思念,則讓人悲傷。把我的思念託給明月吧,這時,又讓我想起了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讓他千里寄相思可明月竟絲毫不懂離愁;把思念寄託給西風吧,看看他能否替我傳送,可是它能載的動嗎?作者一顆孤寂心情這一切都是因離愁而引起的如此千頭萬緒,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呀。

  景的蕭索,意的含蓄,人的孤獨,作者又出人意料的在渺茫又惆悵的情景中結束。“山長水闊和望盡天涯”相應再一次展示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而“知何處”的感慨則更加增顯了讓人回味無窮的感受,所以這可能也是為什麼晏殊的蝶戀花一直被後人傳頌的動人之處所在。

  蝶戀花讀後感2

  庭院中,秋菊蒙著淡淡的煙霧,似在脈脈含愁。香蘭沾著晶瑩的露珠,似在輕輕啜泣。我漫步在這庭院中,憂愁縈繞在心頭。問君孤獨為何物?不不知怎樣用語言去表達。但是從他那蹙著的眉頭,痛苦的表情,已把它描繪得淋漓盡致。孤獨再次佔據了我的心。

  自從你走後,留下我一個人獨守空房。只因為那室內羅幕不御清寒,那房樑上的燕子早已雙宿雙飛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只可惜了這月光如銀的美好的夜晚,身旁再也沒有了你的身影。

  哎!想起你,讓我肝腸寸斷,好像昨夜被狂風肆虐過的樹葉,有時我會在夢中見到你,有時我會以為你就在這回家的路上。於是,我一個人爬上高樓,眺望著回家的路。世界是那麼的安靜,只有我那顆思念你的心還在跳動,聽到你的聲音已變成一種奢望。可能是太思念,看到遠處有你模模糊糊的身影,我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而飛奔過去,只可惜這只是一場夢,自己的再一次幻覺。這難道就是“可望而不可即”?路迢迢,風悽悽,天地的寒冷早已趕不上內心的淒涼。我似一隻無頭的蒼蠅,迷失了方向,不知去哪兒找你。沒有你的日子,我只剩下一個空殼,如行屍走肉一般。我已一貧如洗,但是,無奈、孤寂、悔恨、遺憾與我不離不棄。那些美好的日子,都已成為回憶,後悔不能把握好那些幸福的時光,眼睜睜的看著它流逝,而無能為力。我自責,我是世界上最無能的人。

  我想把無盡的情思怨慕,寫進那彩箋尺素,欲寄給你——我日日思念的佳人。可是,望盡天涯,山長水闊,卻不知你在何方。看著天上的'明月,他也是孤獨的。遠方的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望著這孤獨的月,思念對方呢。

  罷了,既然尋不到你的足跡,就把這深深的思念埋藏在我的心裡。守得雲開月明,待到春暖花開。

  遠方的你只要好好的,我就好好的。我將默默的思念著你。

  蝶戀花讀後感3

  晏殊的這首《蝶戀花》,可著一“愁”字,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愁?詞中已明確告訴我們了,是離別之愁。古今寫離愁的詩詞多如牛毛,那此詞有何獨到之處,以致能膾炙人口。因為它能融細膩與宏闊為一體,不僅寫出愁之真、之深,而且寫出愁之變、之動。本詞中所寫之愁,不管是意蘊內涵,還是其呈現方式,均在不斷流動變化著,對比分析詞的上下片,這種變化體現得很明顯。如果說詞的上片對愁的刻畫是內傾的幽深的,那麼詞的下片對愁的展現則是外向的悲壯的,這種格調變化有力地提升了詞的品質內涵而區別於一般寫離愁別恨的詩詞。

  詞的上片,作者寄愁於景,透過檻菊、蘭花、月光等意象渲染離愁之苦,這種情感呈現方式是含蓄的,幽微的,非常的真切。“檻菊愁煙蘭泣露”,傳神在“愁”、“泣”二字,用擬人化手法隱約透露主人公內心情感。試著將這二字改成“繞”和“滴”,就韻味全無了。“燕子雙飛去”、“月光穿朱戶”,這些景象觸動抒情主人公的內心隱秘處,使其內心愁緒瀰漫擴散,徹夜難眠。

  內心之愁實在無法裝盛了,那就只好設法排解,於是很自然地有下片“獨上高樓”的舉動和“欲寄彩箋兼尺素”的願望。“望盡天涯路”似乎為情感宣洩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但天涯路的盡頭是什麼呢?除了虛空還是虛空,這使主人公內心之愁更深更濃了。欲寄書信,卻又是山長水闊,無處可達,更使內心之愁帶上一點悲涼甚至悲壯的色彩了。

  “曲盡幽微,富於變化,境界宏闊,格調高遠”是晏殊這首《蝶戀花》的過人之處。

  附詞話三則:

  1、詞人須忠實,不獨對人事宜然,即對一草一木,亦須有忠實之意,否則所謂遊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2、詩詞鳴不平。古詩云:“誰能思不歌?誰能飢不食”。詩詞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鳴之者也。故歡愉之辭難工,愁苦之言易巧。——王國維《人間詞話》

  3、大家詩詞脫口而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矣。

  蝶戀花讀後感4

  他最著名的文章就是他的《醉翁亭記》,人們把他和蘇軾並稱為“歐蘇”,人們都說“歐文如潮,蘇文如海。”以此來讚譽他們的文采,歐陽修不僅僅是文章寫的好,詞也寫的不錯,今天我給大家淺析的就是歐詞中的典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一起一結頗受推賞。上片寫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迴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此詞寫景狀物,疏俊委曲,虛實相融,辭意深婉,尤對少婦心理刻劃寫意傳神,堪稱歐詞之典範。“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楊柳依依,飛揚起片片煙霧,一重重簾幕不知有多少層。“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豪華的車馬停在貴族公子尋歡作樂的地方,她登樓向遠處望去,卻看不見那通向章臺的大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隨著狂風大作,再是重門將黃昏景色掩閉,也無法留住春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淚眼汪汪問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語,紛亂的,零零落落一點一點飛落。

  上闕開頭三句寫“庭院深深”的境況,“深幾許”在提問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煙”狀院中之靜,襯人之孤獨寡歡,“簾幕無重數”,寫閨閣之幽深封閉,是對大好青春的禁錮,是對美好生命的戕害。“庭院”深深,“簾幕”重重,更兼“楊柳堆煙”,既濃且密——生活在這種內外隔絕的陰森、幽遂環境中,女主人公身心兩方面都受到壓抑與禁錮。疊用三個“深”字,寫出其遭封鎖,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獨處,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訴之感。因此,李清照稱賞不已,曾擬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顯然,女主人公的物質生活是優裕的。但她精神上的極度苦悶,也是不言自明的。

  蝶戀花讀後感5

  每每讀到子瞻的《蝶戀花》,總不自覺在“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這兩句久久停留。一句“天涯何處無芳草”,道出的是超塵脫俗的豁達,還是在屢屢受挫後內心的小小憂傷?“多情卻被無情惱”,實乃點睛之筆,讓我之前對於這首詞的疑惑豁然開朗。這首詩好就好在這句“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把一個被定義為豁達詩人的他更加感性、柔軟的一面展現在我們面前。一個“惱”字,足以表現他此時內心的抑鬱,或許還有些許對殘酷現實的失望吧!那麼作為後人的我們又何以一定要在這首表達子瞻個人小憂傷的詞上扣上豁達的帽子呢?“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消,多情卻被無情惱”。我真的捨不得用蒼白的文字來破壞這意境的美好,我更是捨不得用你被賦予的豁達佔有你表達小小憂傷的權利。或許有一天,今天的你我他都有了這種被賦予了某種定義的經歷後,會有更多人和我一起感受子瞻這悽美的詞後的憂傷。

  上片寫春天的景色,本應美好的春景在詞人眼中卻變成了“花褪殘紅青杏小讓人感到詞人的落寞。“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燕子”二句,既交帶了地點,也描繪出這戶人家的所處環境,空中輕燕斜飛,舍外綠水環繞,何等幽美安詳。“人家”二字為下片的“牆裡佳人”的出現,作了暗示和鋪墊。“枝上”二句,先抑後揚,在細膩的景色描寫中傳達出詞人深摯曠達的情懷。柳絮漫天,芳草無際,最易撩人愁思,著一“又”字,見得謫居此地已非一載矣。“天涯何處無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說天涯到處皆長滿茂盛的芳草,春色無邊,實則化用《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又何懷乎故宇”之意,謂只要隨遇而安,哪裡不可以安家呢?

  下片抒寫出了詞人見不到佳人的相思之愁,隨只有一牆之隔,卻咫尺天涯,詞人駐足觀望,只看到露出牆頭的鞦韆架。聞得牆裡佳人笑,原來詞人只是一行人。讓讀者深深的感受到詞人的懊惱與惆悵。“天涯何處無芳草”詞人強打精神,安慰自己。讓讀者看到詞人樂觀豁達的人生觀,雖不得志卻懂得隨遇而安。我很是佩服蘇軾的情懷,經歷了種種,面對這一切還能泰然處之,一笑解千愁,雖然這個笑是自嘲的笑,可誰又能在悲苦失意中又含蘊著樂觀曠達。

  從中我們能得到許多的哲理,隨遇而安。做人不能一味的激進,有時退一步海闊天空,面對困難,不如意,我們不僅要學會去克服,有時也要懂得妥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