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別了武器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永別了武器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永別了武器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永別了武器的讀後感1

  這個是我讀的第一本英語小說——《永別了武器》。我也不太明白這個書名的意思,完全是一種好奇吸引我去閱讀的,本來打算用英語來寫這個讀後感,但是怕一些感想與想法自己用英語表達不了,算了還是用中文來寫吧。年前看了不少中國古典小說,以及古龍的武俠小說。不過說實在的,看了古龍的武俠小說之後,對於裡面不少矛盾的地方並不認同,我一直認為如果我是那個幕後黑手,我為什麼要手下留情,矛盾太多了,所以就沒繼續看了。說遠了,還是回到正題吧。永別了武器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這個作家我聽說過,知道他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還有不少有名的作品,如老人與海等等。但是我沒有看過他的任何作品,自己也沒有刻意去尋找,為了更多的瞭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有必要看看英語寫的小說了。不過完全的原版是看不懂的,至少目前是這樣的。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有不少好同志會把原著改寫,讓更多的人能夠理解閱讀。我看的這個英語小說就是一個改寫本吧,裡面沒有多少我不認得的英文字。大約只要認得3000英文字就可以很好的閱讀這個小說了,所以我自認為自己英語的單詞量應該大於這個數字吧,所以就拿這個小說來讀了,不過裡面還有很多固定用法,以及一些表達我是不明白的,不過不影響自己的理解,也就沒什麼大的影響了。

  前段時間陸陸續續的看完,因為是一個短篇小說,也就100來頁,很短,比我看的中國古典大部頭要瘦身的多了。這個小說是描寫了一個美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加入義大利軍隊做了紅十字救護隊的汽車駕駛員,但是在救人的過程中愛上了一位來自蘇格蘭的女護士,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民眾不斷的反戰,士兵和警察到處抓這些義大利戰爭官員,要反戰,而男主人公作為一個救護隊的小隊長,自然要受到通緝,沒辦法只好帶著他的女朋友逃到瑞士,在那裡他們一起度過了一段快樂的生活。隨著女主人公的懷孕,難產導致大小不留而故事就如此結束了。主要內容就大致如此吧,如果要知道的更加詳細可以自己去看或者去貼吧看看也可以了。本書我認為有兩條線吧,一條是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一條是全世界人民的反戰。而這兩條線互相交織互相纏繞在一起了。透過男主人公的視野可知義大利人民反對戰爭,大家都不想打仗了。而男主人公又是在戰爭過程中愛上了女護士,如果沒有戰爭也就沒有他們的愛情故事了。因為這些都是作者本人的親身經歷寫成的,所以沒有什麼地方顯得生硬,宛如作者在講述一件往事,娓娓道來。

  斷斷續續最終看完了第一本純英文小說,自己感覺還是不錯的,以往自己總認為自己看不明白,看不明白。當我看的過程中,我發現不少英語的表達法我是知道的,一些不知道的的,我能略過德爾就略過,還有不少單詞,我認識但是書上還是給了註釋。總之,這本書的內容大致是明白了,就不用再看中文版本了,慢慢的如果有時間就多多看看世界各地的各種小說了。

  永別了武器的讀後感2

  最近讀完了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這不算是一個嚴格的長篇,雖然它的文字數足夠合格。

  這場戰爭開頭的時候不是我熟悉的那種為了民族榮譽感而浴血奮戰,他是一個美國人,去參與義大利對德國的戰事。沒有所謂的仇恨,沒有義憤填膺,有的只是一個普通人對戰爭的漠不關心。他甚至沒有信仰,像一個把當兵作為一種普通職業的人,只是一個開救護車的中尉。

  他對戰爭沒有概念,他立功得到的獎牌是因為在戰壕旁吃麵條的時候被炸傷了腿。無所謂的感覺,但是他的戰友確實死去了,就在他面前,當然他也沒有太多所謂戰友的感情。他唯一一個關係比較好的戰友就是跟他住在一個屋子的雷納第,當然只是偶爾會想起。

  他去養傷了,一個鄉村些的地方,還遇上了他受傷前在駐地認識的一個女護士,他的情人凱瑟琳。他們在這裡有很好的時光,戰爭彷彿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他和凱瑟琳的關係也進一步變化——也是這個變化導致他後來快要離開的時候,凱特說自己懷上了他的孩子。人人都很好,他的腿傷雖未完全恢復,但在普通人眼裡也差不多全好了。他喝酒,和很多酒,老朋友送的,讓門房買的,自己在酒館買的。這導致了他的肝臟受損,患上了黃疸。為什麼喝酒?因為無聊,總有那麼一種無聊在包圍著這個小世界,你知道,雖然戰爭離得很遠,但是它就在近旁似得讓你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壓抑。

  但這在那個年老護士眼裡就不同了,她顯然是有愛國熱情的,她覺得亨利(主人公)是為了逃避再次上戰場才故意讓自己得上黃疸的。所以主人公之後就被重新送回了戰場,他再次見到以前的雷納第少校,教士則外出了,他們的戰況很不好,人心惶惶。雷納第精神不佳,懷疑自己得了梅毒,這個問題最後也沒有交代清楚,大抵雷納第是夠苦悶好些日子的了。少校派他去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在那兒認識了幾個對戰爭頗有微詞的共產主義者。

  德軍入侵了,人們開始撤退,這幾個人在避開德國人走小路的時候棄車步行追趕大部隊。他們有的死了,有的獨自逃亡了,最後只剩下亨利和高太尼。他們追上了大部隊,但是大部隊裡在圍剿軍官——理由是他們沒能和自己的隊伍呆在一起算是失職,亨利被抓走了,他打了看守計程車兵,逃開了。然後冒著雨一路千辛萬苦跑到米蘭找他的凱特。但是凱特已經離開了。他找了一個朋友換了平民服裝,以防被認出,找到了凱瑟琳,兩人最後逃亡到了瑞士,在瑞士度過了一段還算安靜的日子,但是仍舊很無聊。凱特要生產了,他們去了醫院,從凌晨三點到傍晚孩子都沒能順利產下,醫生決定剖宮產。一個男嬰,但還是死了,不幾個小時,凱特也出血死去了。亨利生氣的把護士趕出去,想跟凱特告別,但是那已經沒有意義了。他從醫院走出,雨還在下,只是只剩下他一個人了。

  不管怎樣,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戰爭,或者說不同於電視上那些所謂的熱血激昂的戰爭劇,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只有傷痛,苦悶的日子還有失去。不要談什麼勝利,那只是階級的勝利,不是普通百姓的勝利。所謂的勝利犧牲的人,他們的家人要怎樣過下去,而敵人傷亡者的家人又該怎樣繼續,這個問題沒有人考慮。

  尼采說:戰爭是惡,但是它是必要的惡。所以才有希特勒這樣的人出現。每個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換個角度就有不同的思想,那麼假使我們現在堅持的準則都是錯的,假使根本沒有準則,僅以對錯來評判,那麼戰爭顯然是錯誤的,不論輸贏,不論民族。

  永別了武器的讀後感3

  讀罷《永別了武器》,感想頗多。我看到了主人公亨利作為一個戰士的笑與淚,也看到了亨利的理性與果敢,為了掙脫不義之戰的枷鎖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作為戰爭文學,它頗有些“另類”,其他的作品在描繪戰爭時,都在歌頌那些衝鋒陷陣的英雄。而這本書寫的卻是一位一戰時期逃兵的故事。主人公亨利,在經歷了腥風血雨,理性的思考,激烈的思想鬥爭過後毅然選擇逃離戰場,選擇追求和平安寧的生活。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正確的嗎?事實證明是正確的。

  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亨利經受著死亡的威脅。戰爭的枷鎖束縛著他的身心。他沒有鋼鐵之軀,卻有著愛好和平的堅定信念信念。一戰是帝國主義的爭霸。同盟國和協約國為了一己之利,將本過無數年輕的生命綁上了他們的戰車,讓無數祖國的未來,葬身在他們共同製造的戰爭——這個巨大的“絞肉機”裡。他們開動宣傳機器,企圖將軍國主義的毒素灌輸到青年的頭腦中。在他們的鼓動下,許多懵懂無知的男兒開赴前線,在這場非正義的戰爭中化為炮灰,死得毫無意義。

  但人終歸是人,不是機器。在本書中多次表現了戰士們強烈的厭戰情緒。在戰爭的末期,許許多多計程車兵譁變,天天喊著“我不要在這裡,我要回家!”。甚至有士兵綁架了自己的長官,不顧憲兵的追捕,逃離前線。許許多多人清醒的青年人看清了這場戰爭的本質。他們為帝國主義感到失望,為自己的人生感到彷徨和失落。“在戰爭中我觀察了好久,並沒有看到所謂神聖,光榮的事物。所謂犧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場。只不過這裡屠宰好的肉不是裝進罐頭,而是就地掩埋。”戰爭給他們所帶來的,不是所謂的功名利祿,而是悲傷,死亡,無家可歸和痛失親人的痛苦。他們不想成為無謂的犧牲品。在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捍衛和平,不為侵略戰爭白白流血是對的,給帝國主義當炮灰是不值得的。他用逃離戰場的實際行動向帝國主義抗議,這也是一種宣戰!

  這部作品用一種消極的情緒,表現了一種對和平的嚮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又是積極的。

  亨利所代表的,就是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不是帝國主義馴良的奴才,他們有血有肉,他們厭惡戰爭,他們愛好和平。他們沒有被帝國主義的糖衣炮彈矇住雙眼。他們選擇了冷靜,遠離武器。在那個戰爭的暈籠罩著人們的年代,他們的精神是那一束穿破黑暗的耀眼的陽光。他們是戰場上的逃兵,但這恰恰證明了他們不是生活中的逃兵。他們選擇遠離戰場,遠離殺戮,是為家庭負責,為自己負責。亨利在掙脫精神枷鎖的過程中,自己也成長起來,對自己,對感情,對這個社會有了更透徹的認識。“一個國家裡有個統治階級,愚蠢,什麼都不懂,並且永遠不會懂得。戰爭就是這樣打起來的。”亨利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對戰爭,對帝國主義,產生了這樣一種認識,一種清醒的認識,一種真正屬於年輕人自己的聲音。

  亨利是理性的,果斷的。而他對待自己的愛人則充滿了溫情。守護自己的愛人是一個男人的本分,在血與火的歷練中,男兒本色得到徹底顯現。“你一有愛,你就會想為對方做些什麼。你想犧牲自己,你想服務。”為了愛,亨利甘願當一名戰場上的逃兵,和愛人追求平靜自由的生活。亨利想盡辦法躲開憲兵的追捕,只為了給自己的小家找一個溫暖的愛巢,只為了與未婚妻巴克利享受在瑞士湖畔泛舟的愜意,只為了追求心靈的解放和自由,去尋覓他們渴求的陽光。亨利帶著未婚妻逃離了戰場。只有追求心靈的解放,擁有自由的環境,才能把愛守護好。

  現在的我們,沒有戰爭的摧殘。可年輕的我們,面對未來,卻總會迷惘和不知所措。這種青春期的心理狀態是跨越國界,普遍存在的。亨利作為一個擺戰爭枷鎖的自我救贖成功者,他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他掙脫了精神的枷鎖,擁抱了屬於自己的自由。當今社會各種思潮不斷的激盪著,面對紛繁複雜的聲音,我們要像亨利一樣保持清醒,明辨是非,勇於做出理性的抉擇。

  永別了武器的讀後感4

  不否認,我很喜歡海明威。我可能是很嚮往那種硬漢的人生。作家寫作,沒有經歷深刻的體驗,怎麼寫都會讓我們感覺怪怪的。那個時候我有點迫切的.想要了解大師。記得曾經的一個橋段說:馬爾克斯隔著大街,向海明威打招呼,大師你好。海明威回答,你好。簡單的回答,真是讓人感到一種傳承的延續。馬爾克斯向著自己崇拜的大師打招呼。真是想著激動人心。

  說起海明威很多人都是關注他最後自殺的結局。說到這裡,我心裡不禁的揪了一下。每個人走向生命終點的方式不一樣。或許這樣的方式更加能夠讓他釋懷。我想要了解。後面,我就拜讀了這本《永別了武器》。

  對於戰爭,海明威是反對甚是厭惡。書中也就差不多算是他個人參加一戰的記錄吧。戰爭是殘酷的,開始的時候卻是沒有感覺。那開場的描寫,簡直是妙筆生花。幾筆就勾勒出那樣的景色。遠近皆有,無所不見。好似我站在窗前,看著外面。可惜,他並沒有心思去欣賞或者是感受這片景色。戰爭中的人心都是慌的吧,安定不下來。亨利前面差不多都是被命運推著走,遇上巴克萊也是被命運推著遇上。如果不是後面受傷,我猜他可能就這樣的走下去。然而事情卻並非如我所想。一次偶然的受傷,開始讓亨利的命運走向了另一條線。厭惡反對戰爭的種子在內心深處漸漸萌芽。爾後治傷期間的種種也是把亨利推向了另一面。或許對亨利來說,獎章什麼的都不重要。能有一個愛人,貼心的人比什麼都好。一個背井離鄉的人更加會有這樣的體驗。更何況還是異國作戰的戰場上。對於我,一個遠離家鄉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時在內心都會感受過寂寞。那時,愛情就是讓人有了歸屬感。那種感覺說不清道不明。就算隨之而來的孩子也不能破壞這種依賴。可惜,有時候美好總不能延續,命運也總喜歡弄出各種讓我們瞠目結舌的事情,把美好破壞給我們看,讓我們知道原來還可以這樣的殘酷。厭倦了戰爭,選擇逃避的亨利,一路疲於奔命就為了去找凱瑟琳她內心的寄託。或者說在凱特琳的身邊才能在戰火中感受到那片刻的安寧。有人嚮往戰爭,嚮往建功立業,覺得那樣自己的抱負才能實現。

  可惜的是命運都是時好時壞,最後,亨利還是失去了凱特琳。好像生命中的堅強的支柱瞬間的`倒塌。讀到那邊的時候,我內心好堵。厭倦了戰爭,失去了愛人。亨利就像沒有線的風箏,飄零不知落向何方。

  海明威這本類似自傳式的作品,拜讀過後漸漸更加理解他的痛苦。不經歷生活,沒有那麼深刻的感受是永遠寫不出動人的作品。雖是苦難,仍舊迎難而上!

  永別了武器的讀後感5

  承蒙桂老師的指點,我特意去圖書館尋找書單上所列的書。然而我找遍第六閱覽室,終於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永別了武器》。但是如獲至寶,捧著書站在書架旁就讀了起來。

  翻開文章的開頭,清楚地記得在課堂上,老師給我們朗讀第一段。開始的時候聽老師讀完,我有點想不明白,老師為什麼要選擇一段來讀給我們聽。但是老師隨後的幾個問題卻激發了我莫大的興趣。自己又帶著老師的問題,細細地讀了一遍。

  現在,看望全書,回過頭來在思考開頭的疑問,一切都瞭然於心了。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短小精練的語句,僅僅是幾個景物的描寫,如“隔著河流和平原的高山依稀可見”、“河床裡有鵝卵石和大圓石頭,在陽光下又圓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就像一幅畫面展現在讀者眼前。而作品也就是在開頭就定下了基調,如“樹幹也擠滿了灰塵”、“那年樹葉早落”、“路上只有落葉,空空蕩蕩的”,暗示了這個故事的悲劇性結局。

  故事前半部分有著大量的關於戰爭的描寫,作者透過一個軍官的眼睛和嘴講述了戰爭的形勢、戰況,描寫了飯堂裡軍官及教士對戰爭的態度和看法……從這些描寫,我們瞭解了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和部分人物的生存狀態。海明威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純粹用動作和形象表現情緒,電文式的對話,簡短而真切的內心獨白,可以看出日常用語經過了千錘百煉。

  我想任何故事都故事都少不了愛情,沒有愛情的作品不能稱之為一部完整的作品。在《永別了武器》中,我清晰地看到了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愛情的一步步變化和發展,最終難如人願。應該說這場愛情是被戰爭所摧殘。

  故事開始,對於這場戰爭,書中主人公亨利對戰爭盡職盡責。對患腸疝計程車兵拔刀相助、第一次進攻時奮不顧身為司機帶回吃的、受傷後謙讓有英雄氣概的等,無不表現這一點。顯示了一個軍人的勇敢和應有的善良。而且此時,他也開始了與巴克萊小姐的交往,儘管已開始時懷著不純潔的目的。

  戰爭的時間越來越長。在飯堂裡,各種人在討論著戰爭。那個讓亨利關注的教士讓亨利明白了很多,與此同時,不禁讓亨利對戰爭產生了懷疑。在他的療養期間,他順利地發展了自己的愛情,也治好了自己的傷。然而現實不能總如人願,他還要回到戰爭。親身經歷了戰爭的種種,尤其是親眼見到了義大利軍不堪入目、潰不成軍的撤退場面,看到戰友死在自己的眼前,以及憲兵武斷地處決與不下失散的軍官……戰爭給人們帶來的一系列痛苦,讓亨利決心離開戰爭,遠離戰爭,脫下軍裝,毅然去尋找自己的愛人……從這一段時間所發生的故事來看,亨利對戰爭的態度已經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他變得不再相信戰爭,不再願意參與到戰爭當中去。他到了米蘭後,不看報紙,不關心戰況,此時的亨利已經完全的要將自己置身於戰爭之外。只想和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冒著生命危險離開了米蘭,到了瑞士,可以說這是新生活的開端。亨利和愛人卡薩玲過著簡單快樂的鄉村生活。此時的它們雖然離開了戰亂,但是總給人一種活得不真實的感覺,總害怕這會是一場夢,生活還是讓人擔憂,總怕夢醒,總怕幸福不再有……

  結局還是令人嘆息,卡薩玲最終離開亨利而去,這亂世裡的愛情之花還是枯萎凋謝了,令人嘆惋……

  從整個故事來看,海明威是寫出了人們對於這場摧殘愛情、摧殘人性的的戰爭從投入到懷疑到厭惡繼而到冷漠麻木的過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玩世不恭、信仰危機的“迷茫一代”的精神面貌。書中主人公亨利從盡義務到對戰爭的指責調侃,到處了義大利社會各階層對戰爭的態度,而海明威就是要讓人們“從這本書中瞭解人類在戰爭中的思想感情”。

  現在讀來,這篇小說還是有著吸引人之處和可學習借鑑之處。海明威的語言確實有其可取之處,值得我們品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