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00字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00字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00字1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後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曆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曆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後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從明成祖設立內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後世治國者所稱道。經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業人口激增,農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農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了以僱傭關係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製造業、紡織業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的重要產業。軍事上,統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由內向外轉移的過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於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壓內部起義時發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00字2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達到了高峰,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後,依靠多次翻修的城牆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才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摺,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為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錶中的齒輪,在歷經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後,終於在運作中發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00字3
《萬曆十五年》,書名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作者也久聞其名,只是在內心一直怯於去讀它,因為始終覺得它是一本史書,給人一種厚重感,一翻書序就談及財政制度方面,令人不禁生畏。“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代萬曆十五年,丁亥年……”明史的卷軸漸漸在眼前展開……
直到前些天才下定決心開啟這本塵封已久的書籍,細細讀來,才發現它並非我以為的那樣艱深晦澀。看不多時,我發現《萬曆十五年》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奇書,帶給人以震撼的感覺,並非是因為作者寫明朝史寫得非常生動,而是因為作者的視野非常廣,擺脫了普通曆史書枯燥無味的感覺。
故事涉及荒怠朝政的萬曆、被清算的前任首輔張居正、調和文官陰陽的現任首輔申時行、古代模範官僚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九歲登基而早熟的萬曆皇帝懈怠了皇帝這份工作,寧可躲在宮中看宦官擲銀遊戲,也不願上朝面對百官議政。張居正勵精圖治,仍無法挽回王朝走向衰敗的.現實,海瑞一身正氣,卻在官場處處碰壁無法立足,戚繼光抗擊倭寇立下大功,申時行深諳官場之道,也未能帶給明帝國任何起色。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00字4
張居正在歷史上以鐵腕著名。黃仁宇先生認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奮和人事關係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卻遠遠超過了盤根錯節的文官集團可以接受改革的範圍,過大的威脅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張居正的確很快,但是不見得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太快。只是現實沒有給他放慢的機會。萬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機會,一待萬曆成年,有了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他的種種措施很有可能化為泡影。
他必須在短短十幾年內獲得成功。書中一章取名為“世上再無張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對張居正的些許惋惜之情。如果多那麼幾個張居正,前赴後繼般努力進行變革,張居正也不需要那麼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種複雜交錯的社會關係,將整個社會推上正軌。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著這種人的存在。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00字5
現在的歷史書籍,因為大都太單調、太教條、太格式化。而《萬曆十五年》簡直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在現在這樣一個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書讓學生樂於走進歷史,走進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養和底蘊,去思考一些過去和未來。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際的李贄、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當時社會上離經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興起,四大名著問世。
歷史的悲劇源於我們的無知和少知,痛定思痛,從明朝到現在,有許多東西是變了,但也有許多是沒有變的。禮為一切社會行為之規範,但道德卻不能代替法律,與此同時也並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拋棄。健全法制體系,提高道德修養中華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來將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們自己手中。
萬曆十五年讀後感範文300字6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紮紮實實地從史料走中來,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才會擁有獨特的見解。在後記中他這樣解釋他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
我的經驗,是幾十年遍遊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出來的。”可見這本書不是一個僅侷限於書本的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經歷和感受的作品。在書中,作者常常批評“道德代替法律”這一點。